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剑起青冥录 > 第一卷 剑起处 第一百零一章 老将军

剑起青冥录 第一卷 剑起处 第一百零一章 老将军

簡繁轉換
作者:土申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1-18 04:50:04 来源:源1

第一卷剑起处第一百零一章老将军(第1/2页)

潼谷关的烽烟尚未在记忆中彻底散去,天心门一战的血腥气犹在鼻尖。当凌文渊带着凌昭寒与叶逍然,风尘仆仆地回到帝都凌府时,迎接他们的,是劫后余生的庆幸,更是压在每个人心头、沉重得化不开的悲伤。

府门依旧巍峨,石狮依旧威严,但门楣上悬挂的白幡,以及府内人人臂膀上缠着的黑纱,无不昭示着这个家族刚刚经历的巨创。昔日里总带着爽朗笑声、令整个凌府都充满生气的定海神针,已然不在。

苏氏早已在府门前翘首以盼,见到女儿安然归来,她再也抑制不住,冲上前将凌昭寒紧紧搂在怀中,母女二人相拥而泣,泪水中有失而复得的喜悦,更有失去至亲的彻骨之痛。凌文渊站在一旁,看着妻女,这位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的家主,眼中也泛起了难以掩饰的红晕。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妻子的肩膀,又抚了抚女儿的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叶逍然安静地站在稍远一些的地方,看着这感人又心酸的一幕。他身上的伤势经过简单处理,但内里的损耗依旧严重,脸色苍白,气息也比平日微弱许多。那柄用灰布重新仔细包裹起来的青冥剑,依旧背负在他身后,仿佛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沉默而沉重。

回到府中,稍作安顿,洗去一路风尘与血污,换上一身素净的衣物后,凌文渊便带着凌昭寒和叶逍然,来到了凌府后院的祠堂。

祠堂内,烛火长明,香烟缭绕。最上方,已然多了一个崭新的灵位,上书:“显考凌公讳震岳老大人之灵位”。灵位前,摆放着那副自英烈谷衣冠冢取回的残破甲胄与断剑。

凌文渊率先上前,点燃三炷清香,郑重地插入香炉之中,然后撩起衣袍下摆,双膝跪地,深深地叩下头去。他没有说话,但那微微颤抖的肩背,却比任何言语都更能表达他此刻的悲痛与复杂心绪。

凌昭寒紧随父亲之后,跪在蒲团之上。看着爷爷的灵位,看着那熟悉的甲胄,潼谷关前那惊天动地的一幕幕再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爷爷那决绝的咆哮,那燃烧生命化作血色太阳的身影,那最后一声满含慈爱的“好好活着”……泪水瞬间模糊了她的视线,顺着苍白的面颊无声滑落。她俯下身,额头紧紧抵着冰冷的地面,肩膀剧烈地耸动着,压抑的呜咽声在寂静的祠堂内低回。

叶逍然没有上前祭拜,他只是静静地站在祠堂门口,目光越过凌家父女的背影,落在那冰冷的灵位和甲胄之上。他对这位凌老将军了解不多,仅限于潼谷关那短暂而惨烈的交集。但他知道,这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一位为了守护家国、守护至亲,可以毫不犹豫献出一切的铁血军人。他背负的青冥剑微微震颤了一下,似乎剑灵也对这样的存在,抱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感应。

良久,凌文渊才缓缓抬起头,他并没有立刻起身,而是就着跪姿,目光凝视着父亲的灵位,仿佛陷入了遥远的回忆。祠堂内烛火跳跃,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

“小时候,”凌文渊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打破了祠堂的沉寂,像是在对灵位诉说,又像是在对身边的女儿和那个沉默的少年倾诉,“父亲对我极其严苛。别的孩子还在父母怀中撒娇时,我便要闻鸡起舞,练拳站桩,诵读兵书。稍有懈怠,便是军法处置,毫不容情。”

他的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弧度:“我曾怨过他,觉得他不近人情,觉得他眼里只有军规兵法,没有父子亲情。直到后来……我选择了文官之路,他虽未明确反对,但眼中的失望,我却看得分明。我们父子之间,仿佛也因此隔了一层什么。”

凌昭寒抬起泪眼,看着父亲。她从未听父亲提起过这些。

凌文渊的目光变得悠远:“直到很多年后,我成亲,有了你。”他看向凌昭寒,眼神温柔了些许,“父亲对你,却是截然不同。他会抱着尚在襁褓中的你,用他那满是老茧的手,小心翼翼地抚摸你的脸颊,那眼神里的慈爱,是我从未见过的。他会让你骑在他的脖子上,在院子里疯跑,听着你咯咯的笑声,他自己也笑得像个孩子。”

“那时我才渐渐明白,”凌文渊的声音带着一丝恍然和更深的自责,“他不是没有温情,只是他将所有的柔软,都藏在了那副冷硬的铠甲之下。他对我的严苛,是希望我能继承凌家的风骨,能在这危机四伏的世道中,有足够的力量立足,守护想守护的人。他只是……不善于表达。”

“记得有一年我感染风寒,高烧不退,”凌昭寒也轻声开口,接过了话头,眼神迷离,仿佛回到了过去,“昏昏沉沉中,我感觉有一只粗糙温暖的大手,一直握着我的手,耳边还有人在低声哼唱着不成调的北境军歌……后来母亲告诉我,那是爷爷。他在我床边守了整整一夜,谁劝都不肯去休息。”

她的声音哽咽起来:“他总说,我们凌家世代将门,守的是国门,护的是百姓。马革裹尸,是荣耀,不是悲哀。可……可他明明说过,要看着我嫁人,要抱重孙子……他怎么就……食言了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剑起处第一百零一章老将军(第2/2页)

少女的泣诉,让凌文渊的身体猛地一颤,他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将翻涌的情绪强行压下。

“他不会白死的。”凌文渊再次开口时,声音已经恢复了平静,但那平静之下,是坚如磐石的决心,“他的血,齐先生的血,潼谷关无数将士的血,都不会白流。狄人未灭,司徒弘虽死,但其背后是否还有牵连?天心门封闭,但隐患犹在。朝廷……哼。”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那份对朝廷态度的冷意,已然表露无遗。

“凌家,不会倒。”他站起身,也伸手将女儿扶起,目光扫过父亲的灵位,扫过那副甲胄,最终落在凌昭寒和门口的叶逍然身上,“只要我们还站着,凌家的旗就不会倒。昭寒,你要记住你爷爷的话,好好活着,连同他的那份,一起活下去。”

凌昭寒用力地点了点头,擦去脸上的泪水,眼中虽然还有悲伤,但更多了一份被泪水洗涤过的坚定。

凌文渊转向叶逍然,郑重地拱手一礼:“叶小友,大恩不言谢。日后但有差遣,凌家上下,莫敢不从。”

叶逍然微微侧身,避开了这一礼,摇了摇头:“凌叔言重了,分内之事。”他的声音依旧有些虚弱,但很清晰。

从祠堂出来,三人沉默地走向凌府后山的家族墓园。凌震岳的衣冠冢,并未安葬在皇家英烈谷,而是依他早年与凌文渊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约定,最终归葬于凌家自己的土地上,与凌家的列祖列宗相伴。

墓园坐落在府邸后方的一座清幽山丘上,青松翠柏环绕,环境肃穆。凌震岳的坟墓是新筑的,泥土尚带着湿润的气息,墓碑与英烈谷那块一样,只是少了皇家的封号,更显质朴刚健。

凌文渊和凌昭寒再次在墓前跪下,焚香,奠酒,默哀。

秋风掠过山岗,吹动松涛阵阵,也吹动了凌昭寒素白的衣裙和凌文渊额前的几缕散发。他们望着墓碑,仿佛能透过那冰冷的石头,看到那个高大、威严又不失慈爱的身影。往昔的点点滴滴,那些被岁月尘封的严厉与温情,在此刻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化作无声的思念与誓言,在风中飘散。

叶逍然依旧没有靠近,他站在墓园边缘的一棵古松之下,身形挺拔如松,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孤寂。他静静地看着凌家父女在墓前哀悼,看着那袅袅升起的青烟,看着那被秋风卷起的几片枯黄落叶,落在崭新的坟茔之上。

他的内心,并不平静。

凌震岳的壮烈牺牲,凌昭寒险些遭遇的厄运,潼谷关下堆积如山的尸骨,赫连勃勃那怨毒的目光,狄人游骑在边境线上持续不断的骚扰……这一切,都像是一根根刺,扎在他的心上。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背负在身后的青冥剑。冰冷的触感透过布帛传来,剑灵沉寂着,但那股毁灭与杀戮的本源之力,却与他自身的“文心”以及复仇的意念,形成了一种危险的共鸣。

“赫连勃勃……”叶逍然在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这个曾经半步元婴,境界又跌落至金丹初期的狄人大祭司,是造成凌老将军和齐先生陨落的直接元凶,是潼谷关惨案的罪魁祸首之一。如今已被大天师张则镜斩杀。

“此间事了……”叶逍然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关山,投向了北方那广袤而危险的荒原腹地,“未来,当走一趟狄人王庭。”

夕阳西下,将三人的身影在墓园中拉得长长的。

凌文渊和凌昭寒终于结束了祭拜,缓缓站起身。他们的脸上还带着悲戚,但眼神已然更加坚毅。失去至亲的痛楚无法磨灭,但却可以转化为前行的力量。

凌文渊走到叶逍然身边,看着这个面容依旧苍白,眼神却深邃如星的少年,沉声道:“回去吧,你伤势未愈,需要好好调养。”

叶逍然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那座新坟,然后转身,与凌文渊、凌昭寒一同,踏着夕阳的余晖,走下山丘。

背影渐渐融入暮色,山风依旧呜咽,吹过坟茔,吹过松林,仿佛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

家仇国恨,并未随着一场惨胜和一次成功的营救而消散,反而如同这墓园中深埋的种子,在悲伤与愤怒的浇灌下,悄然生根发芽。

未来的路,依旧布满荆棘,而年轻的肩膀,已然开始承担起时代的重量。

对于叶逍然而言,七天,是他与命运博弈的期限。七天之后,或许是新生,或许是毁灭。但无论如何,北方的狄人王庭,已经成了他心中一个必须踏足、必须用手中之剑去了结因果的地方。

夜幕降临,凌府的灯火次第亮起,温暖中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清冷。而远在北境之外的狄人荒原深处,重伤的赫连勃勃,亦在某个隐秘的帐篷中,睁开了那双充满怨毒与疯狂的眼睛,望向了南方的梁国。

风暴,只是在积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