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一百年前我死了 > 第9章 鬼物

一百年前我死了 第9章 鬼物

簡繁轉換
作者:刘阿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6 04:11:11 来源:源1

第9章鬼物(第1/2页)

济宁城内一架豪华马车正在晃晃悠悠的前行,车厢窗户的帘子被掀开,露出一张巴掌大的俏脸。

“你说,刚才我们的风闻鹤裂开了两只?”这位穿着新式洋裙的大眼睛姑娘问旁边助手。

助手平头正脸,额角有一道三寸长的刀疤给他破了相,显得面相凶恶邪气。

他穿着新式西服,戴着价值不菲的金丝眼镜,一个助手,这一身打扮比好些洋学生富家公子还气派。

助手拿出个竹盒,打开盖子,将两只裂开的千纸鹤拿出来给姑娘看。

姑娘点点头,挑开车厢前门帘,看着前面那辆画有一串铜钱标志的马车,平静道:“看来,我们得快点让福祥商会那老家伙下决心。”

福祥商会是十二大商会之一,财势正排在盛德隆后面,位居第二。

会长路中千年龄不小,约摸六十过半奔七十岁了。

按理说,他这个年龄,早该由儿孙接班,或者说儿孙不争气,就只拿商会的大股东分红,把商会会长的位子让出来。

可他不,他非得一把年纪还留在位子上,整日里东跑西颠。

不过他也是真有能耐,上联系省内的大军阀,下联系济宁府的官僚,中间还跟洋人做些买卖。

到了这种层次的大商人,什么签契约、算账本、批条子那都太具体了。

他要做的只是把这些关系维护好,底下人自然就能把这些关系换成钱。

路老爷子把商会买卖干的红红火火,那商会里的其他股东们自然也不能逼他退位,毕竟指着他挣钱呢。

不过……最近有一段关系,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处。

省督军大人张怀灵的副官发来电报,让他接待一批客人。

这对路老爷来说不是什么大事,常有远方朋友的亲戚或者友人到济宁府来,由他来代为招待,尽一下地主之谊,既给老朋友挣了面子,又能认识新朋友。

往日时节,他最爱干这个。

可这回有点不同,这几位客人来了济宁府,没有奔着济宁城来,先去了一趟曲阜。

电报里说,他们想要去看看孔夫子的家乡。

这封电报中对孔夫子用词极为恭敬,难道是什么老学究?

路老爷不敢怠慢,派底下人直接奔曲阜,看看能不能给迎回来。

一行四个人去,先回来了两个,回来禀报:“老爷,您让我们去迎的人倒是迎着了……不过,他们还要在曲阜逛几天,我们先行回来禀告。老爷,那是两个日本人。”

两个日本人?

这有点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路老爷听闻过一些消息,说咱们省的张督军只认中央的段总长,而段总长又跟日本人走的很近。

日本人此时在关外已经颇有势力了,随着在青岛顶替了德国佬,在山东这边日本人也逐渐经营起来。

济南府建日本领事馆的时候,张督军想送礼物给驻济南的日本领事大臣,那一长串礼物名单里,指名要微山湖的湖宝——九尺鲢鱼。

九尺鲢鱼并非说真有九尺那么长,而是因为微山湖特有的水质,鲢鱼在生长过程中会在鱼背鳞片上长出一层一层的黑色暗纹,这暗纹一圈儿比一圈儿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章鬼物(第2/2页)

当地渔民都管一圈暗纹叫一尺,九尺自然是长了九圈暗纹的大鲢鱼。

平常三尺或五尺鲢鱼那就已经是人间难得的美味,不知十网还是二十网里能有这么一条。

何谈九尺?

这种鲢鱼因为长得年头太长,鱼肉的口感味道与平常的鱼完全不同。

只能炖汤,别的做法那都算糟践。

大铁锅炖出来,汤色奶白不必说,那就喝去吧,舌头随着鱼汤咽下去都不出奇。

再说炖完鱼汤的鱼肉,这一锅鱼汤足足要炖一两个时辰,可那鱼肉吃起来仍然有韧劲、有嚼劲……口感能与嫩点儿的肥鸡相仿,不过鲜味却要超出百倍千倍。

唯一的缺憾就是……不好找,要看缘分,有时候一整年,整个偌大的微山湖也只能捞出来一两条。

前清那会儿每次捞到九尺鲢鱼,竞出天价得了鱼的达官显贵都要呼朋唤友开一场九尺宴,热闹非凡。

此正所谓“银鳞九尺翻雪浪,瓷箸提玉拨云汤”,九尺鲢鱼之稀奇珍贵,可见一斑。

亏得路中千神通广大,运气也不错,他亲自在中间联系寻找,最终也真就顺着运河把九尺鲢鱼活着送去了济南府。

这么琢磨来琢磨去,路老爷认为,这帮日本人一定要好好招待,不可怠慢。

不过他心里也有点膈应,日本人的名声在咱们神州大地上,虽然比英法强一点,但也只是一点。

而且近几年来,也就未必比英法强了。

不过都这年景了,还说什么神州大地呢?

国家已经变成这副样子,内忧外患不断,神州之名早已名不副实,甚至不知明日希望到底在何方。

想那些却也无用啊!每每想到这些,路老爷总是怅然一叹。

今天路老爷已经在福祥商会的会馆门口坐了两刻钟,左等右等,那两位日本贵客却还没有来。

心中焦急的同时,他也有些不怎么舒服的预感,却想不通自己这点儿预感是哪里来的。

这边思绪万千,那边两架马车已经出现在视线内,前一辆是商会的车,后面那一辆,应该就坐着那两个日本人了吧。

说不出来的,久经商场又一把年纪,一辈子经历过大小商战、各种阴谋暗算、乃至战乱、改朝换代的路老爷,竟然有些紧张。

马车稳稳停住,先下来的是西装笔挺的助手,助手戴上白手套,伸出胳膊,那西洋裙装的姑娘扶着他胳膊慢慢下车来。

头前商会领路的车上下来两个自己人,过来给自家老爷介绍:“老爷,这位是安倍小姐与她的助手东乡先生。”

安倍小姐首先开口,竟然是一口流利的汉语:“听陈副官讲过,路先生久经商场,在济宁城经营产业无数,今日一见,果然前辈风范。”

路老爷笑着拱手:“安倍小姐谬赞,您年少有为,比老夫强的多。”

旁边姓东乡的助手冷硬开口:“不知路老爷可准备好电报提过的,我们需要的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