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是,女皇陛下! > 第二章 青羊观

是,女皇陛下! 第二章 青羊观

簡繁轉換
作者:西城冷月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9-16 15:32:15 来源:源1

第二章青羊观(第1/2页)

题着“沈府”匾额的大门前,已经停放好了一辆马车,一个小厮和一个车夫已经在一旁恭候了多时。

“见过公子。”小厮阿信上前恭谨行了一礼。

沈羡点了点头,并不多言。

县尉之子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出行鲜衣怒马,僮仆相随。

“公子,这是时令的水果,渴了别忘了吃。”织云拿过一个盖着布的篮子,叮咛道。

绣月接话道:“水果越吃越渴,这是庐山的云雾茶,公子带在观中学堂里喝。”

沈羡感受着两个婢女的关心,心头就有阵阵暖流涌过。

“好了,你们在家中等我,我至傍晚就归。”沈羡说着,上得马车。

随着马鞭一声轻扬,车轮辚辚,碾过青石板路,向着喧闹繁华的街市行去。

沈羡掀开马车车帘,看向两侧的街道,一日之计在于晨,谷河县这座南北运河的枢纽似乎也苏醒了过来。

此刻,两侧商铺纷纷打开大门,两边儿的早点铺子也打开。

“糖葫芦~”

“包子,热腾腾的包子。”

“戗刀磨剪子喽。”

渔樵耕读,贩夫走卒,引车卖浆,公子仕女,犹如一副人烟阜盛,繁荣喧闹的画卷。

沈羡看了一会儿,心神渐渐安定下来,将车帘子放下,也将外间的嘈杂和喧闹阻塞于外。

马车内放着兰草熏香,让人心旷神怡,不觉疲倦,沈羡轻轻摩挲着手边书箧里的道经,想起此行之地——青羊观,或者说叫青羊书院。

青羊观作为谷河县最大的私人道学之地,在整个安州都小有名气,而且观主除了固定讲学外,每逢三月中旬,不拘何人都能听讲,一时间被称为安州盛事。

但还是那句话,黄老庄周之学,设譬引喻,诘屈聱牙,玄而又玄,极为看重悟性,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学会的。

但只要学成,谈玄论道,就能够在官场平步青云,公侯青紫。

嗯,这是前身老爹喝酒之时,时常念叨的。

沈羡心神似冥冥,融合着此身记忆中的一些琐碎之物,不知何时,马车的辚辚之音骤然一止。

“公子,到了。”坐在车帮上的小厮阿信提醒道。

沈羡回转过神,掀开车帘,下得马车,衬着一副爹妈给的好皮囊,此刻的沈羡颇有一二分名士的风度气派。

如果是以前,沈羡几乎是跳将下来,但到了青羊观,还是要庄重一些。

小厮背起书箧,提起食盒与果脯篮子,以及茶叶。

而沈羡此刻,则是观察着青羊观。

道观飞檐钩角,青砖黛瓦,门槛并不高,似乎寓意有教无类。

“此地倒颇为幽静。”沈羡看着周围不见太多行人。

其实,这已是县城的南城,挨着一座落雁坡,可谓倚坡而建,周围遍植松柏、竹林,在明媚春日下,松涛摇曳,竹林飒飒,碧波成浪。

“道家统世,无为而治,倒是有趣。”沈羡收起思绪,举步迈上台阶。

而就在这时,身后不远处传来一道爽朗的笑意:“慕之,今日倒是稀客啊。”

沈羡转过头看去,说话之人赫然是一个身形颀长,腰悬玉佩的少年郎,身旁还跟着一个年轻人,同样服饰精美,风度翩翩。

青羊观内里有不少县城有头有脸人物的孩子,来此求学,或者说,这些人想将道学作为进身之阶。

沈羡循着前身的记忆,拱了拱手道:“见过裴兄。”

其人是县中主簿裴仁静之子,裴慎,跟在身后的则是城中富商之子,张俨。

“慕之,道长见到了,可又该说你了,这是江湖中人的礼节,你我乃是道学之士,打一个道稽就好。”裴慎笑了笑,脸上颇具温雅之气,让人心生好感。

沈羡点了点头,正要出言解释。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道戏谑的笑声,道:“沈羡哪里懂这些?”

沈羡闻言,面色微动,循声打量一眼来人。

只见其人,一袭奇怪的粗布蓝衫,乘着牛车,从牛车上,身后跟着两个婢女,捧上两个礼盒,身后不远几个仆人手持书箧等物。

这一副不知道是俭朴,还是铺张的架势,多少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沈羡循着脑海之中的记忆,知道其人名为刘瑜。

这个时代,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乘牛车,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者,或者是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达官显贵,乘牛车,取悠然自在之意,以显耀高门贵公子的气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章青羊观(第2/2页)

而在道经中的传说,圣人曾经骑青牛过函谷关。

沈羡眸光微动,记忆中关于此人的来历浮上心头,刘瑜,谷河县县丞之子。

这也不奇怪,简直可以在青羊观开一个二代会。

不过,他其实与这些县里的二代关系比较一般,往日也谈不上有太大的冲突,因为都算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父辈还都是同事,互相给几分薄面。

但偶尔的口角和较劲,有时也难免不了。

这也是前身经常逃课的缘故,因为和这些人尿不到一个壶里。

反而和捕快,铁匠,医师这样的三教九流中人关系相善,称兄道弟。

因为沈羡之父的关系,别人也敬着这位折节相交的沈小官人。

“裴兄,久违了。”刘瑜对沈羡不是很恭敬,但对裴慎倒是很客气,恭敬道:“裴兄风采更甚往昔。”

裴慎点了点头,面上浮上了笑意,客气道:“刘兄缘何迟来?”

刘瑜笑道:“父亲大人准备了两颗百年山参,叮嘱我带上,要送至观主的丹房炼丹呢。”

沈羡在一旁听着,心头微微一笑。

坐着牛车能不迟来吗?这裴慎也是个暗藏机锋的人。

不过,丹药,他也需要,打熬筋骨这些都少不了。

裴慎打量了一眼刘瑜身上的简素衣裳,说道:“刘兄今日弃盛装而就布衣,诚是有心了。”

刘瑜笑了笑道:“裴兄,自观主上个月斥我急躁浮华之时,我朝乾夕惕,日思己过,颇有悔改之意,决定效观主之衣衫俭朴,三餐清素。”

裴慎淡淡一笑,暗道,刻意伪装,更是事道不诚。

观主当时就没有说错一点儿。

况且,谁不知道县丞之子,贪名好色,这不知又是哪个幕僚为县丞家二公子出得馊主意。

上次刘瑜让人冒名写道诗为自己扬名的事,早就落在观主的眼中了。

“裴兄和刘兄先聊,在下先进去了。”沈羡没心情听二人瞎扯淡,等早点学点功课,然后回去应付老爹的功课抽查当紧。

他还想骗点儿…嗯,不对,拿些银子,购买一些炼体的丹药。

不过,他不能一下子转变得非常好学,需要借个由头,否则容易引起此身老爹的怀疑。

此身老爹可是县尉,如果察觉自家儿子换了一个人,只怕要拿捕于他了。

而进了观中,什么为观主仙风道骨的黄庭气度所折,黄钟大吕在耳畔响起,幡然醒悟,浪子回头,这才说得过去。

这会儿,裴慎也笑了笑,说道:“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进观中学堂吧。”

说着,和一旁的同学张家公子一同进入观中。

而沈羡这边儿已经循着记忆进入青羊观中,循着记忆,穿过朱红梁柱的回廊,踏过月亮门洞,穿过一片飒飒竹林,来到一座题着“两仪”两字的殿阁前。

阁楼前是一座石桥,石桥前两个一身青袍,头戴道冠的道士,道:“小厮与吃食,不得带入殿中。”

沈羡只得自己背上书箧,让小厮在外面等着。

此刻,殿阁中已经满满当当坐满了人,大约有六七十人,都在交头接耳地交谈着,也有一些正在背诵着书籍。

穿什么的都有,也有那种衣衫简素,面容一看就是穷苦之家出来的,“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看似“略无慕艳意”。

这些人只要缴纳了一定束脩之礼,都能进入观中书院学习。

观主主打一个清静无为,任其来去,但这年代不是谁都能脱产,而且学习道经那是相当枯燥。

周围几个手拿拂尘的中年道人,似乎对两仪殿中的喧闹,视而不见。

而两个年龄稍小一些道童,来到香炉上,则是动作娴熟地换着道香,点燃之后,香气四溢,空旷的殿中原本喧闹的人,似乎也为这股清香的散去渐渐宁静下来。

“焚香沐浴,道钟三响,观主等会儿应该要出来了。”沈羡暗道。

这都是前身的记忆。

虽然前身是经常逃课的混子,但这些流程还是知道的,或者说,前期还觉得挺好玩。

嗯,前身就是这么一个心猿意马的人。

沈羡循着记忆在自己的位置上落座,取出一本本淡蓝色封皮的书籍,并笔墨纸砚等物。

这当然是向青羊观捐纳了束脩才有的待遇。

而这会儿,先前的裴慎也从外间进来落座。

嗯,就很巧,就在沈羡身旁的一方小几之后落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