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这个导演睚眦必报 > 第178章 所有人都知道陈默在骂,只有他

这个导演睚眦必报 第178章 所有人都知道陈默在骂,只有他

簡繁轉換
作者:天下小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6 16:11:44 来源:源1

第178章所有人都知道陈默在骂,只有他自己认为是在夸(第1/2页)

《人生大事》的口碑还不错,这一点并不让人意外,毕竟,陈默的作品嘛,在很多人看来,还是比较有保证的。

等哪天他搞砸了,才是大新闻。

陈默也抽空关注了一下《人生大事》的票房。

不算特别好,但是也不差,上座率还不错,目前预估首日票房虽然没能够破亿,但是也很接近。

和《我不是药神》肯定不能比,但是却也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首日票房了。

不过,很快地,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今晚举办首映礼的《妖猫传》!

陈默也收到了邀请,本来吧,他是可以不用去的,毕竟,自己的电影,陈诗人也没到场。

但是吧,张予绮主演了这部电影,所以她打来电话邀请自己,陈默自然不好拒绝。

相比起《人生大事》的首映礼,陈诗人的牌面还是有的,而且毕竟卡司比《人生大事》大太多了。

所以,现场的确堪称豪华至极。

陈默是和张予绮一起走的红毯。

期间自然不免被媒体记者询问关于两部电影的竞争问题。

“其实两部电影本身题材就天差地别,所以竞争固然有,但是其实并没有那么大,而且我们华国的市场,也容纳的下几部电影。”陈默笑着很公式化的回答。

“这不像你啊!要不提前认输输一半?”张予绮带球撞人,不,已经不是带球撞人了,而是直接带球黏人。

触感还是相当不错的。

就是这虎娘们高兴的未免也太早了点。

陈默没好气地道:“这么有自信?到时候输了别哭才是!”

“我会输?”张予绮呵呵一笑。

显然,她对《妖猫传》信心很足。

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当下也真的没谁觉得,《人生大事》这部电影能给《妖猫传》带来什么影响。

或者说,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段位的,无论是投资,还是阵容,可以说《妖猫传》真的都是秒杀《人生大事》的!

投资10个亿啊!可以说放眼当下的华语影坛,这样的投资都不多见啊!

陈诗人自然是意气风发,对着媒体记者大谈自己的创作理念。

只是不知道当《妖猫传》被人拿来和《无极》相提并论的时候,他会是什么表情。

陈默就挺好奇的。

毕竟,当年他可是说了《无极》这部电影,要十年后才能看懂。现在距离《无极》上映已经12年了,今天是否可以看懂了呢?

说起来,陈默这一次看《妖猫传》还挺新奇的,怎么说呢?

前世的时候,他看这部电影,纯粹是站在一个观众的立场上去看的,那会儿他虽然也是网络电影导演,但是实际上,真不会以一个电影导演自居。

而且和陈诗人的段位相差太远,所以,更多的还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去看这部电影。

但是如今,好歹拍了这么多年院线电影了,所以他看待这部电影的角度就不一样了,完全是站在一个同行导演的立场上来看。

怎么说呢?

客观的说,这个电影,属于“可以看看”的级别,至少场面还可以,视听效果不错,还是能值回票钱的。

但是如果想到这部电影投资十个亿,那就有点尴尬了。

《妖猫传》是一部奇幻电影,一开场就闹妖精,皇帝被一只妖猫闹得死于非命。

这只猫还找上了皇帝的卫士,折腾得鸡飞狗跳。

皇帝挂掉的那一刻,白居易作为记录皇帝起居的官员正巧在场,一个东瀛和尚空海以驱魔师的身份也在场,二人便开始联手追查真相。

当时是安史之乱30年后,二人在追查真相的过程中,发现这个怪事跟杨贵妃之死有关,正好白居易在写《长恨歌》,就更有兴趣追查下去了。真相的发现始于二人找到了在大唐做过官的东瀛人阿部的日记,里面记录了杨贵妃是怎么死的。电影的后半段转向以阿部日记,以日记内容带动情景再现,重点是重现唐玄宗给杨贵妃举办的极乐之宴,以及安史之乱发生后,杨贵妃被杀死于马嵬驿的过程。

这一部分是电影的重头,通过营造极乐之宴的盛况来展现所谓的大唐气象——看起来像唐朝的春晚。这部分还出现了两个新人物,白鹤少年白龙和丹龙,这俩人深度参与了杨贵妃的死,而那只妖猫正是白龙附体。

但是吧,《妖猫传》在叙事上还是有些问题的,比如从前一半的探案,忽然就跳到了后半部分东瀛人阿部的回忆。可是,如果真相都在阿部的日记里了,那么前面白居易和空海为探案而进行的折腾,看起来就没有意义了。而且,在真相被揭示的时候,妖猫,也就是白龙,开口说话了,补充了阿部日记里所缺失的内容。如果妖猫愿意直接把真相告诉白居易他们,早干嘛了呢?早咋不说,非等到电影快要结束了才说?

反正,这就是一部怎么说呢?画面可以给个9分的高分,但是剧情最多5分!

陈默其实有些搞不懂一些人,为什么拍的是国内的历史,却偏偏总喜欢用外国人的视角?

陆串是这样,陈诗人也是这样。

关键是,你特么的是个国人啊!

陈默最想吐槽《妖猫传》的其实不是剧情什么的,而是这部电影本身从改编自岛国作家的上就有很大的问题。

唐朝啊!长安啊!所谓强汉盛唐!

在国人心目中,盛唐是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的。

东瀛人在那个时候,算个屁啊!陈默就纳闷了,盛唐有那么多典籍流传,那么多故事可以说,可是为什么偏偏选择一个岛国人的来改编电影?

别扯犊子什么艺术,他们岛国人懂个屁的华夏盛唐!

言归正传。

或许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立场吧,反正陈默看着就觉得膈应。

当然不是说没有厉害的地方,这部电影拍的的确背景很恢弘,画面很精致,但是仅此而已。

《妖猫传》很好地延续了陈诗人导演前半段发力,后半段乏力的风格,堪称《赵氏孤儿》的姐妹篇。前半段是基本合格的悬疑片,后半段好像突然忘了这回事,转向自由散漫地抒发表达欲,逻辑啦、节奏啦、**啦、收束啦,全都不管了。

后半段尬演的还有杨贵妃。搞了半台杂技汇演,说了两句类似“李白,大唐有你才真的是了不起”不咸不淡的话,就说明杨贵妃是对大唐气象有深刻理解的奇女子?早早预料到自己的命运,盛世时自己是大唐的宝,乱世已经不需要自己了,所以即便意识到自己将要进入一个骗局,也哀莫大于心死地慨然入套?这是想要把杨贵妃当成大唐气运的象征物啊,人设中就天生带着万人迷,谁见到她谁完蛋的设定。上一个类似的角色是《无极》里站在房顶上脱衣服的倾城。

同样,前后半段的审美也不是一个水准。前半段的建筑、服饰、歌舞,乃至器物、食物、茶饮,陈默都是服气的,不枉费六年的准备。结果进入后半段后,又没憋住,急不可耐地想要抒发自己对大唐气象的理解,所有的一切就都开始跑偏。

杨贵妃在长安城上空荡秋千,就是大唐气象?各种民间杂技,传统戏法,加上几个幻术,就是极乐之宴?死在马嵬坡的杨贵妃,转眼被安放在了某奇幻风格的林中古墓里,被搬出来的尸体又被安置在了某半山腰的水帘洞里,都是为什么?

《妖猫传》的原著是一本怎么样的?不是历史,其中关于历史,错讹很多,皇帝还没驾崩,庙号就叫出来了;因为国姓是李,所以唐朝禁食鲤(李)鱼,原著里常常吃;哈密瓜在明朝之前很少见到,金吾卫的家人居然吃的到;杨贵妃是中胡混血,没任何道理。对此,岛国作家梦枕貘祭出了免责符:“岛国即使模仿得再像,也无法表现出真正的内涵和韵味。佛法讲‘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希望读者明白,我写的是魔幻故事,而不是传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8章所有人都知道陈默在骂,只有他自己认为是在夸(第2/2页)

所以,陈默就完全搞不懂,陈诗人脑子是怎么想的,非得用人家自己都说无法表现出真知的内涵和韵味的,去拍一部,国人有着极其特殊情结的盛唐故事。

电影结束了,陈默作为当下的当红大导演,又是《妖猫传》的最直接的同档期的竞争对手,自然没有被媒体放过,比如谈一谈对这部电影的感想之类的。

“陈导,你如何评价《妖猫传》?”有记者问道。

“只能说不愧是投资10亿的大制作,画面恢弘大气,至少目前我是拍不出来这种效果的!”陈默笑着回答道。

但是可惜的是,现在的媒体记者们也学精了,听到陈默的夸赞,他们第一反应就是眼睛一亮。

为什么?

因为这味道太熟悉了,这不就是他们平时在夸一部“烂片”的时候经常会因为收了红包,而没办法,只能夸不能贬的时候才会用到的辞藻吗?

真正要夸是怎么夸的?

“电影很好看,画面非常棒,演员演技在线,故事曲折离奇,令人回味无穷!”

嗯,这才是对一部电影的真正的夸赞。

你特么的只夸个画面,几个意思?

当我们不懂行是吧?

“那么剧情呢?”记者不死心地问道。

陈默看了一眼这位记者,咋这么没眼力见呢?非得寻根究底,有意思吗?

非得让我说的那么直白吗?

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是怎么的,可能是自己这边围着的记者太多,所以让陈诗人也发现了,他居然走了过来。

“对啊,谈一谈!不用避讳,我也想知道。”陈诗人居然开口道。

陈默心里不由地有些无语,不是,你哪来的自信啊?

“剧情我看不太明白!只是里面的杨贵妃让我想起了《无极》里面的倾城,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陈默索性直接说了。

记者们一个个双眼放光,来了,终于来了,他们等的可不就是陈默的这么一句话。

果然,之前夸所谓的画面恢弘大气,精致,原来真正的想法在这摆着呢。

陈默其实都已经做好了撕破脸的准备了,可是架不住,有些人的脑回路就不一样,比如陈诗人。

其实也是陈默自己错估了,因为骂《无极》的人是观众,是影评人,而陈诗人自己却一直都不觉得《无极》是烂片。

所以,陈默说杨贵妃让他觉得有些像《无极》里面的倾城,他反而觉得说到点子上了。

“你可以多看几遍就明白了!”陈诗人一副这很正常的模样说道。

陈默都不知道说什么了。特么的我一个导演都说看不明白,你不想想,观众能看的爽吗?

他有些错愕地看向记者们,记者们却是一个个都被陈默的反应给逗乐了。

但是他们也见怪不怪了,自视甚高的陈诗人,他们太懂了,这就对味了嘛。

有些话,观众可以说,媒体可以说,但是陈默还真的不好说,毕竟,他是导演。

这也是行业的一种潜规则了。

可是实际上,陈默今天说的已经够多了。

估计等陈诗人看了媒体的报道之后,就不会这么自信了。

事实也是如此,不需要等明天,媒体人早就迫不及待地安排上了。

“陈默明夸暗讽,《妖猫传》画面精致,剧情一塌糊涂!又一部《无极》!”

“陈默暗讽《妖猫传》,不知所云!是《无极》的翻版!”

“《妖猫传》首映礼,陈默搅局,称《妖猫传》是《无极》后续!”

关键是,观众们却觉得陈默说的太鸡儿对了。

“卧槽,昨晚去看了《妖猫传》,一直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陈默这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这特么的杨贵妃还真的和倾城很像啊!”

“不瞒你说,我特意去看了一遍《无极》,陈诗人说十年后就能看懂,抱歉,我特么看完还是不懂,还是不知所云,要故事没故事,要情怀没情怀。

但是结合《妖猫传》里面,杨贵妃的人物设定,人设中就天生带着万人迷,谁见到她谁完蛋的设定。和《无极》里面站在房顶上脱衣服的倾城,简直是一个样啊!”

“陈默是真敢说,他不怕陈诗人当场被他气吐血吗?”

“哈哈哈,这个你们弄错了,陈诗人可不认为《无极》是大烂片!”

“其实我闹不懂,为什么一个岛国的空海的字能和王羲之相提并论?为什么杨玉环必须有一半胡人血统?为什么在重要的历史时刻,要一再强调岛国人的参与?”

“这是一部岛国作家的改编的,对方把岛国和大唐变成了并置的关系,从而“自抬身价”,他的热爱盛唐,不仅仅是热爱文化源头、热爱唐文化本身,而是经过岛国文化层层滤镜筛选过的,无处不带着岛国烙印的盛唐。

岛国人的作品,体现出这样的思想倾向非常正常。但是一个华国导演,把这套逻辑原封不动地拿过来,借着这样的叙事框架来抒发自己对大唐气象的理解,这就等于是唐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在建立关于大唐的叙事话语时,钦点了岛国人的版本,向大家宣告,大唐就是这样的,大唐气象的军功章有李白、白居易的一半,也有你空海和阿倍仲麻吕的一半嘛。我说《妖猫传》逻辑可疑,这里就是最可疑之处,这样的大唐气象,真的有一丁点大唐气象的影子吗?”

事实上,第二天,陈诗人就直接气炸了。

因为《妖猫传》虽然评分不算低,至少,是陈诗人这几年的作品当中,算是评分比较高的。

可是看看那些评论。

“一流的画面制作,可惜故事不入流,人物都是提线木偶。我心中的大唐不是这么妖里妖气的。从头到尾都在蜜汁微笑的染谷将太,我很想问你到底在笑什么?(重音)”

“这也太花了那么多钱拍的那么美丽的场景,然后就讲这么个故事?我的内心在呐喊在拒绝——陈默说的太对了,这特么的就是《无极2.0》!”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一样的味道。

当年陈诗人曾说,《无极》要10年之后才能看懂。没想到过了12年我又看了一遍,还是没看明白。从《无极》到《妖猫传》,人性啊,东方美学啊,必须这么展现吗?就必须要用一些故弄玄虚的东西从而容易让人看不懂吗?那为什么李安的片子都能拍得让我一脸服气?”

“看完电影后看到许多影评人对影片的盛赞,我还是有点心虚的。是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没看懂它的好吗?

我和几个搞电影的朋友简单聊了聊,发现真有人特别喜欢这个电影,尤其从它的美学层面和画面来讲。但是大家也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美学惊艳,叙事不足,所以只喜欢电影的前半段。

当然,我承认电影的美学方面确很出彩,影片中呈现出来的景象让人觉得美不胜收。但是我更感觉这像是弥补了一个当年特效粗制滥造的《无极》没能完成的一个梦。”

是的,《妖猫传》被冠上了《无极2.0》的名头。

本来这也没啥,当年《无极》那么烂,可是票房也不差啊!

可惜今时今日和当年不一样了啊,当年是真的没片子可看啊!可现在观众的选择太多了。

看《芳华》和《人生大事》不香吗?至少看的懂,看的明白。

该哭哭,该笑笑,而不是看完之后一肚子的郁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