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这个导演睚眦必报 > 第314章 先赚眼泪再发福利,爱情银行十

这个导演睚眦必报 第314章 先赚眼泪再发福利,爱情银行十

簡繁轉換
作者:天下小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6 16:11:44 来源:源1

第314章先赚眼泪再发福利,爱情银行十年催债实录(第1/2页)

相比起微博,抖音上更催泪,某县城中学老师上传的“教室直播”视频疯传——二十多个留守学生围在多媒体屏幕前,举着小米手机拍黑板上的倒计时。

背景音里孩子们七嘴八舌:

“我妈妈说中奖了明天就回来!”

“我姑说中奖就给我买机票去广州!”

最扎心的是后排女孩小声嘀咕:“原来全家团圆不用等除夕”

这条视频下,小米官号连夜回复:“已安排专车接孩子们父母回来看直播,团圆不该靠抽奖[心]。”

TikTok上则掀起魔性二创,东南亚华裔把《让爱回家》混搭家乡民谣。

一条爆款视频里,马来华人全家穿着汉服拍“中秋提前过”vlog,爷爷用闽南语哼唱“814月更圆”,孙子突然举起福利周中奖的AR灯笼,弹幕瞬间被“文化DNA动了”刷屏。

其实相比起华人的“家庭观念”来,欧美地区,这方面更加淡薄一些。

可是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因为“全家福”福利周的缘故,导致了不少欧美的网友突然都开始兴起了一波“家庭聚会”文化。

要知道,像国内,一个家庭,哪怕是重组家庭,其实很多时候,顶多是离异一次,哪怕是两次都很夸张了。

可是在欧美国家,家庭结构往往比国内复杂得多,尤其是重组家庭的情况十分常见。一个家庭中,孩子可能来自不同的父母,甚至同一个孩子可能有多个“父亲”或“母亲”。这种复杂的家庭关系,有时候会形成让人瞠目结舌的“全家福”组合。

最近,一张极其夸张的“全家福”照片在网络上疯传——照片里足足有50多人!乍一看,可能会误以为是某个大家族的几代同堂合影,但实际上,这张照片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并不是传统的“父母 孩子”组合,而是把所有孩子的亲生父母、继父母、甚至前任伴侣全部聚在了一起!

这个家庭的构成堪称“重组家庭”的极致案例:

1,丈夫和前妻有一个孩子;

2,妻子和前两任丈夫分别有两个孩子;

3,而这些人各自又经历过新的婚姻或恋爱关系,带来了更多的“继兄弟姐妹”……

于是,当这家人突发奇想,决定拍一张“真正的全家福”时,他们直接打电话召集了所有相关的“父母”——结果一个拉一个,一个带一个,最终竟然凑出了50多人的超大规模合影!

这张照片发出之后,迅速引爆社交媒体,网友们纷纷调侃:

“这哪是全家福?这是‘家族树’的3D立体版!”

“欧美重组家庭的复杂程度,堪比《权力的游戏》的血缘关系……”

“建议给这张照片配个家谱说明书,不然根本分不清谁是谁的谁!”

“所以,我们常常说的,分手后还可以做朋友,在这张照片里面堪称诠释的淋漓尽致啊!”

更绝的是,照片里的人们不仅没有尴尬,反而笑容灿烂,甚至有人举着“BestExEver(最佳前任)”的牌子,充分展现了欧美社会对重组家庭的开放态度。

这张照片的走红,也让国内不少人感慨:

“原来‘全家团圆’还能这么玩?”

“陈默的‘全家福福利周’这推广到欧美,好家伙直接变成‘前任大联欢’?”

“果然,在‘家庭’的定义上,老外比我们会整活多了……”

“不是,这特么都玩成“六度理论”了?夸张一点,岂不是真的是天下皆一家的节奏?”

然而国内的网友都低估了老外们的“开放”!

特别有个网友发了一张全家福照片,然后在下面配文:“虽然我在这张全家福里面,也生活在这个家庭里面,但是抱歉,他们居然和我都没有血缘关系!而且,我不是领养的!”

国内的网友都是一副活久见的样子。

“好家伙,简直好家伙,那么问题来了,他是怎么混进去的?”

“很好理解吧?比如他是这个继母的前任和前任的前任的孩子,但是离异后,却被判给了继母,然后加入这个新家庭,那没血缘关系就很合理了吧?”

“好家伙,还是老外会玩啊!我特么CPU差点都被烧干了!”

连BBC记者都转发调侃:“陈默发明了东方圣诞节——礼物、团圆、全球狂欢,只不过圣诞老人穿的是中文文化衫。”

国内的媒体都感慨:“其实这场直播最大的福利已经发出,并且所有人都收到了,那就是“让爱回家”!”

终于814福利节的终极直播来临。

事实上,这一场直播,陈默做的工作,比去年要多太多了。

主要是,他希望这一场直播,不止是发福利,所以,期间做出了许多策划案,好在,他的影响力的确足够大,或者说814福利节的影响力已经足够大,大到的确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8月14日晚上8点14分00秒!

当直播倒计时归零的瞬间,抖音和TikTok的实时观看人数同时突破历史峰值——国内2.8亿人、海外1.3亿人同步在线,服务器负荷激增导致弹幕出现短暂卡顿。

弹幕洪流瞬间淹没了画面:“陈神仙来了!”“正义加速器本尊!”“终于等到了!”“今晚能抽中‘跨国团圆’吗?”

不过,让很多人意外的是,当直播间的倒计时归零,镜头缓缓亮起,画面却不是大家熟悉的陈默,而是一段实时连线——

山区的一间教室里,二十多个留守儿童正挤在屏幕前,手里举着自制的“814福利节”手绘海报。背景音里,孩子们用带着方言的普通话齐声喊:

“陈默叔叔,我们等到了!”

弹幕瞬间炸裂:

“破防了!这是昨天抖音上那个留守班级!”

“小米真的把家长接回来了??”

“他真的,我哭死,上来就让我们看这个?”

镜头一切,画面分成两半——左边是教室,右边是疾驰的高铁车厢。五六个风尘仆仆的父母正对着手机镜头挥手,车窗外的站牌显示“粤州南→贵阳”。

陈默的声音从画外传来,罕见地带着一丝哽咽:

“刚才导播告诉我,这些家长是小米连夜协调的专车接回来的……但福利节不该只靠企业做慈善。”

听到陈默的话,弹幕沉寂了片刻,其实谁都懂这个,而且口号大家都喊的很大,可是往往现实却很难很难真的做到。

陈默当然也明白这一点,但是他还是希望能改变一点东西,哪怕只是一点。

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前陈默不懂,但是现在他懂了一点了。

他没办法做到,真正的让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在这一天,和父母团聚,可是至少,能够然一部分人盼回自己的爸爸妈妈,那么就很有意义。

他突然点击屏幕,直播间穹顶降下一张巨幅电子地图,上面标记着全国370个留守儿童集中区。

事实上随着经济越来越好,大家的日子也的确越过越红火。

但是有些事情,却是很难改变的。

像这些留守儿童其实依然还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农村里面的留守老人等等。

言归正传,这一幕,让在线的网友们都有些疑惑,不知道陈默要做什么。

只是让大家看这个吗?

突然,陈默笑着开口道:“接下来三分钟,我要送一份‘强制团圆’的礼物。”

他的话音刚落下,地图上突然弹出无数光点——每个光点代表一家承诺‘814带薪团圆假’的企业!弹幕疯狂滚动企业名单!

“小米宣布:814当天,父母可调休8小时陪孩子看直播!”

“三只松鼠直接放假一天??”

“.”

随着这些企业名单公布,弹幕直接炸开。

然而,很快地,更让他们震撼的一幕出现。

直播间画面突然切换,是某制造业工厂的实时画面——流水线突然暂停,广播响起:“814福利节特别通知:所有员工立即前往礼堂,与子女视频连线。”

是的,这才是真正的大多数企业能做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14章先赚眼泪再发福利,爱情银行十年催债实录(第2/2页)

要求他们多放一天假,或者调休什么的,或许比较难,但是至少,可以做到像这家工厂这样,让这一天,让父母和子女们,能够“见一见”!

哪怕无法回到彼此的身边,但是至少,可以互相慰藉!

这种独特的情感是国人独有的,海外的很多网友其实很难共鸣,但是不妨碍他们也被感染到。

TikTok直播间弹幕爆炸式刷屏:“这才是真正的‘福利节’!华国企业居然能做到这种程度?!”(日语)

“我们公司连圣诞节都不让提前下班……羡慕哭了!”(东南亚某网友)

“建议全球HR学习!这才是员工关怀的天花板!”(法语)

比直播间里面更震撼的是直播间外,海外网友开始自发“对标”——一位海外网友晒出自家工厂的群聊截图,老板@全员:“看到华国的直播了吗?今天我们提前两小时下班,和家人视频!”配文:“虽然比不上8小时,但这是我们的‘814致敬’!”

日本某电子厂员工直接直播车间的“突发福利”——主管搬来大屏幕,流水线暂停10分钟,让员工用公司设备给家人打视频电话。弹幕狂刷:“第一次见到‘社畜の温情’!”

太国某服装厂女工在Facebook直播自己边缝纫边和女儿视频,背景音里主管喊话:“今天不扣钱!陈默说的‘团圆’比赶工重要!”这条视频迅速登上当地热搜,标签#814(希望每天都是814)被疯狂转发。

越南网友晒出“山寨版”福利——小作坊老板给每位员工发了一包泡面,附纸条:“今天早点回家,陪孩子看陈默直播。”

评论区笑疯:“虽然寒酸但好过没有!”

与此同时,BBC记者在直播连线中感叹:“华国这场直播重新定义了‘员工福利’——它不再是免费咖啡或健身房,而是‘时间’和‘亲情’。”

某中资矿场的黑人员工用蹩脚中文发视频:“谢谢老板!今天我和儿子第一次视频……他问我‘爸爸你的手为什么这么黑’,我说‘因为要给你买手机’。”

这条视频下,小米非洲官号秒回:“下次福利节,我们送您一部新手机——让父子看清彼此的笑容。”

与此同时,直播间内,这第一波“福利”也来到尾声。

回到直播间画面,陈默说着:“团圆不该是奢侈品,更不该分国界。”

他身后大屏突然显示全球时区地图,光点从华国蔓延至欧美、非洲、中东……最终化作一句24种语言的弹幕:“今天,我们都是814的孩子。”

沉默了一会儿,陈默喝了口水,然后开始进入下一个环节。

他突然拿出一台定制版小米手机,镜头对准手机屏,给大家变个魔术!

画面拉大,AI正在把留守儿童的信手涂鸦,实时转化成3D动画。

一个女孩画的“爸爸举着我”的简笔画,竟变成父女全息影像悬浮在直播间!

弹幕彻底疯狂:

“这技术不该叫AI,该叫‘爱’!”

“求量产!我爷爷老年痴呆十年没认出我……”

“突然就泪目了!”

既然是全球版直播,陈默自然不可能完全不顾海外网友。

下一刻,画面里出现一位马来华人老奶奶——她颤抖着捧出一张泛黄的1950年全家福,AI竟将照片里逝去的亲人“复活”,用方言对她说了句:“阿妹,食饭咯。”

老人顿时泪流满面。

与此同时弹幕上也被“哭泣”的表情刷屏。

随后,弹幕上很多网友“抱怨”起来:“冲着福利来的,没想到,福利还没发,结果,陈默直接赚了我好多眼泪!”

“没毛病,还赚了我一包餐巾纸!”

“他真的,我哭死,最看不得这些了,完全忍不住啊!”

当然了,这场直播,始终是福利直播,所以,前面这些可以做,但是却过犹不及。

很快的,陈默就开始抽奖送福利。

这第一波福利,直接送出了千万份,价值超过10个亿的奖品,算是缓和了之前的氛围。

陈默说的嘴都有些干了。

突然直播间画面切换,画面当中出现了字幕2011年,还记得那年的《失恋博物馆》和《爱情银行》吗?

看到这个,弹幕直接被“爷青回”刷屏!

画面跟随着镜头来到了无数人记忆当中的《失恋博物馆》里面!

一个个展品出现在镜头下。

放大镜(捐赠者不解其意,但前任曾说“在你身边我太渺小”);

一叠异地火车票(原计划为爱奔赴,却止步于分手);

40(51)年前的黑胶唱片(老奶奶捐赠青春期无疾而终的恋情)。

紧接着,画面来到了《爱情银行》!

直播间背景音乐渐变为《再回首》的旋律,画面聚焦在一个透明玻璃展柜——里面堆叠着成千上万的“爱情存折”。

每本存折封面印着不同年份,磨损的边角无声诉说着时光的重量。

镜头当中一本2011年的存折,翻开内页:

存款记录:

「2011.11.14存入:他送我的第一杯奶茶(甜度超标)」

「2012.5.20支取:吵架时摔碎的手机(利息:冷战3天)」

最后一页用红笔写着:「余额不足,此账户永久冻结」

很快的第二本“爱情存折”出现。

存款记录:

「2011.11.11存入:一朵玫瑰花(我们相恋了)」

「2013.5.20存入:一张婚纱照(我们结婚了)」

「2015.5.20存入:一张宝宝的照片(我们有孩子了)」

弹幕瞬间就沸腾了。

“破防了!当年我和初恋也有一本!不过,分手后忘记去取回了,泪目!”

“这哪是存折?是青春解剖报告[泪目]!”

“和媳妇相恋11年,结婚八年了,当初好像也存了一份,明天就去爱情银行看看哈哈!”

直播间的弹幕如雪花般飘过,观众们沉浸在《爱情银行》带来的集体回忆中。陈默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一丝感慨:

“这些存折里,藏着我们最真实的悲欢离合。今晚,我想给这些故事一个延续的可能。”

他打了个响指,大屏幕突然切换成实时数据流——全国37家“爱情银行”分行的AI系统同时亮起,开始扫描那些尘封多年的存折。弹幕瞬间炸开:

“卧槽!陈默要搞什么大动作?”

“该不会是要联系前任吧?这波操作太刺激了!”

“十年没敢去取回存折,现在心跳加速是怎么回事?”

画面分割成九宫格,显示着各地“爱情银行”的现场画面。在沪上分行的镜头里,一位穿着米色风衣的女士正颤抖着输入指纹,柜员取出本泛黄的存折时,封皮上的金粉簌簌掉落。

“这是2011年首批加密存折。”

陈默解释道:“当时我们设计了特殊功能——如果双方十年后都未取回,系统会发送最后一次通知。”

他突然点击控制台,全国所有符合条件的存折同时亮起微光。那位沪上女士的存折自动翻开,泛黄的纸页上浮现出全息投影——当年她与男友埋下的“时间胶囊”正在解封。

“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之后,今天,我们在这里,播放他们录给十年后彼此的话!”

全息影像里,年轻男孩对着镜头傻笑:“未来的我要是敢欺负你,你就拿这个视频找他算账!”

而现在的她捂着嘴,眼泪砸在柜台玻璃上。

弹幕突然安静了几秒,随后爆发式滚动:“这哪是福利直播?是大型情感核爆现场!”

“陈默你出来!我妆都哭花了怎么赔!”

“正在地铁上看直播,现在全车厢都在吸鼻子”

“突然想起当年存在爱情银行的那份爱情,可惜如今我们已经好多年没见了,陈默你是真该死啊!明明我们都说好了,再也不见,你这是要干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