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四合院:家人们,成傻柱了,怎么办?急 > 第81章硬座车厢里的暗流

四合院:家人们,成傻柱了,怎么办?急 第81章硬座车厢里的暗流

簡繁轉換
作者:我家有母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17 04:12:13 来源:源1

第81章硬座车厢里的暗流(第1/2页)

绿皮火车嘶鸣着冲进晨雾,硬座车厢里挤得像沙丁鱼罐头。

何雨柱靠窗坐着,裹紧棉大衣,车窗结了层白霜,他用指甲划开一道,看见外面灰蒙蒙的田野飞速后退。

对面座位的老头不停咳嗽,痰音很重。

旁边抱孩子的妇女把奶糖塞进哭闹的孩子嘴里,糖纸掉在何雨柱脚边。

他弯腰捡起来,递回去,妇女愣了一下,接过糖纸,没说话。

车厢连接处晃过来一个人,蓝布棉袄,手里攥着车票对着座位号。

那人抬头,正好和何雨柱目光撞上。是个生面孔,眼神一触即走,很快挤到后排去了。

何雨柱把手伸进挎包,摸了摸那沓换货协议。

纸边有些毛糙,硌着指尖,他想起凌晨那会儿,孙建国追到站台,塞给他两个烤红薯,还冒着热气。

“车上吃,”孙建国喘着白气,“天津城那边接站的是冶金厂的老赵,黑脸膛,左眉毛上有道疤,好认。住处安排在他们厂招待所二零六。”

车轱辘哐当哐当响。

何雨柱闭上眼,没真睡,他能感觉到后排有人时不时往这边瞟。不是刚才那个蓝棉袄,是另一道视线,黏糊糊的。

列车员推着售货小车过来,吆喝着“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肠”。

小车轮子轧过好几个人脚面,引起一阵低声咒骂。何雨柱要了杯茶水,茶叶梗子浮在杯口,水不怎么热。

他吹开茶叶梗,慢慢喝了一口,后排那道视线还在。

车过丰台,速度慢下来。

有人扛着大编织袋往门口挤,嘴里嚷嚷着“让让,下车”。

车厢里一阵骚动。

何雨柱趁乱站起身,假装活动腿脚,目光扫过后排。

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迅速低下头,报纸举得老高。

何雨柱坐回去,鸭舌帽,不是蓝棉袄。至少两拨人。

下午三点,火车喷着粗气停靠天津城站。

站台上人声鼎沸,各厂接人的牌子举得老高,何雨柱拎着包下车,冷风扑面而来,比京城更湿更刺骨。

他很快看到那个黑脸膛、左眉带疤的男人。“赵科长?”何雨柱上前一步。

老赵上下打量他,握手很有力:“何雨柱?比我想的年轻。车在外头,招待所安排好了,先歇脚?”

“直接去会场吧,”何雨柱说,“路上堵吗?”

“这个点,够呛。”老赵引着他往外走,“听说你们厂最近搞得不错,废料堆里都能刨出食儿来?”

出站口人群拥挤。

何雨柱感觉有人撞了他一下,力道不轻。

是个戴棉帽子的半大小子,一溜烟钻进人堆没影了。何雨柱摸了摸挎包,拉链开了,但里面东西没少。

老赵骂了句脏话:“小扒手,天天有。没丢东西吧?”

“没。”何雨柱把拉链拉好。

吉普车停在广场外,军绿色,车胎沾满泥浆。

老赵发动车子,暖气嘶嘶响,不怎么热。“交流会明天正式开始,今晚有个预备会,各厂采购头头碰个头,在冶金招待所会议室。”老赵说,“你要不要……”

“去。”何雨柱看着窗外,天津城街道比京城窄,自行车流密密麻麻。

招待所走廊很长,灯光昏暗。

房间二零六,两张木板床,绿漆地面,墙皮有些脱落。

卫生间水管嗡嗡响。何雨柱放下包,听见隔壁房间门响,还有压低的说话声,听不真切。

预备会七点开始。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长条桌旁坐满了人,大多穿着中山装或工装,脸色疲惫。何雨柱挑了个靠门的位置坐下。

主持的是个秃顶中年人,说话带天津口音:“各位都知道规矩,先通报各家能提供的紧俏物资,钢材、有色金属、机床配件优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1章硬座车厢里的暗流(第2/2页)

一圈说下来,基本都是老调重弹。轮到何雨柱时,他报了轧钢厂能调剂的废钢材边角料和一批淘汰劳保用品。有人嗤笑一声,声音不大,但足够听见。

何雨柱没停顿,接着说出可提供的物资:五吨工业润滑脂,五月份到期,但保存良好;三百套积压的苏制扳手,规格特殊,但某些老机床还能用。

会议室静了一下。

润滑脂是消耗品,到期也能用。苏制扳手更是稀罕物,现在都改公制了,但维护老设备少不了。

“什么价?”对面一个戴眼镜的问。

“换等值矽钢片,或者电解铜。”何雨柱说。

眼镜男摇头:“矽钢片没有,电解铜可以谈,但要看你润滑脂质量。”

“明天带样品来看。”何雨柱说。

散会后,好几个人过来递烟,打听扳手具体规格。

何雨柱一一应酬,眼角瞥见那个戴鸭舌帽的男人站在走廊尽头,正和一个人低声说话。对方背对着,看身形像是火车上那个蓝棉袄。

何雨柱没停留,直接回房。

锁好门,他检查了挎包,协议都在。又把两张床都推离墙面,确保不会有人从隔壁钻过来。

窗户插销有些松,他用火柴棍塞紧了。

半夜,他被走廊上的脚步声惊醒。

脚步很轻,在他门外停了一下,又走远了。何雨柱摸出枕头下的扳手,握在手里,没开灯。

第二天一早,老赵来接他去主会场。

天津城礼堂气派得多,门口挂大红横幅,自行车停了一片。

签到时,工作人员多看了他两眼:“红星轧钢厂?代表证拿好。”

会场里人更多,摊位挤挤挨挨。

何雨柱刚找到自家厂子的位置,还没摆开资料,就听见旁边摊位有人高声说话。

“……质量不稳定啊!上次换的轴承,装上去没转两天就卡死!害我们车间停产大半天!”

说话的是个黑瘦汉子,正对着几个围观的人比划。

何雨柱认得他,是河北一家农机厂的采购,姓胡,上次在北京交流会上换过一批轴承。

胡采购看见何雨柱,声音更高了:“正好!红星厂的人来了!你们说说,那批轴承是不是你们给的?”

何雨柱走过去:“胡采购,那批轴承是你们主动提出用废旧齿轮换的。当时说过是报废件,只能拆零件用。”

“谁说的?明明说是七八成新!”胡采购瞪眼,“我们厂长还夸我换得好,结果一装就坏!你们必须给个说法!”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何雨柱看见鸭舌帽和蓝棉袄混在人群里。

“轴承带了吗?”何雨柱问。

胡采购一愣:“坏都坏了,谁还留着?”

“编号记得吗?或者包装箱,应该有烙印。”

“谁记那个……”

“那批轴承是哈尔滨轴承厂七四年的批次,编号头两位是7H。”何雨柱声音不高,但周围人都能听见,“因为是报废件,每个轴承内圈都用酸液蚀刻了‘废’字。胡采购,你要不要回去找找看?”

胡采购张着嘴,没说出话。

何雨柱转向围观的人:“各位都是行家,报废件再利用是常事,但规矩得讲清楚。我们红星厂出的每一批货,来源、品相、用途,合同上都写得明白。谁要想浑水摸鱼……”

他没说完,但意思到了,人群里有人点头。

胡采购脸一阵红一阵白,嘟囔着“可能记错了”,挤出了人群。

鸭舌帽和蓝棉袄也不见了。

何雨柱回到摊位,老赵凑过来:“小子行啊,准备够充分的。”

“习惯而已。”何雨柱翻开资料本。

第一页夹着张纸条,是昨晚从门缝底下塞进来的,铅笔字迹和火车站那张一样:

“小心河北城农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