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四合院:家人们,成傻柱了,怎么办?急 > 第96章春播

四合院:家人们,成傻柱了,怎么办?急 第96章春播

簡繁轉換
作者:我家有母老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17 04:12:13 来源:源1

第96章春播(第1/2页)

谷雨刚过,轧钢厂后院的荒地上就冒出零星绿意。

老赵蹲在地头,捏着把土在指间搓揉:“这地废了,碱性太大,种啥都白搭。”

何雨柱铁锹铲下去,翻出的土块带着白色析出物。远处货场飘来的煤灰落在新翻的土壤上,像撒了层黑胡椒。

“总得试试。”何雨柱踢开碎砖块,“食堂菜盆不够,工人天天啃咸菜。”

许大茂靠着墙根晒太阳:“瞎折腾,厂子又不是公社。”

垦荒队自发组成。工人们下班后轮镐头,从厂区角落清出三亩薄田。翻出的碎铁渣堆成小山,老周熔了打农具。

种子成了难题。粮站供应的春麦种被公社抢购一空,农资店只剩观赏向日葵籽。秦淮茹翻出老家寄来的旧布袋,倒出半捧皱巴巴的豇豆种。

“是我娘攒的,说抗旱。”她分给垦荒队,每人才得十几粒。

第一场春雨来得急。新翻的地被冲得沟壑纵横,刚播的豆种漂在水洼里。工人们赤脚踩泥堵缺口,裤腿溅满泥点。

许大茂举着伞看热闹:“早说不行,白费力气。”

何雨柱带人挖排水沟时,铁锹碰到硬物。扒开淤泥,是块锈蚀的厂牌——“红星轧钢厂一九六五”。这块地原是老废料场。

土质检测结果令人沮丧:重金属超标,种出的作物不能食用。

老赵把报告摔在桌上:“彻底没戏”

但垦荒队没散。老周焊了几个铁皮种植箱,从厂外运来干净土壤。木工车间贡献出刨花当肥料,机修组做了简易滴灌装置。

许大茂半夜溜到种植箱旁,往土里倒盐水。守夜人听见动静追出去,只逮住只野猫。

豆苗终于冒头时,全厂都来看稀罕。嫩绿叶片上沾着煤灰,工人们小心地用棉纱擦拭。

“像照顾孩子似的。”秦淮茹搭起竹架,豆蔓攀缘而上。

许大茂凑近嗅了嗅:“一股铁锈味,吃了准中毒。”

豆花开时,害虫来了。蚜虫密密麻麻附在嫩茎上,农药却搞不到——农资店要公社介绍信。

老吴配出土农药:烟蒂泡水掺辣椒粉。喷雾器是消防队淘汰的,压柄漏药水,工人手背灼出红疹。

收获季来得悄无声息。第一茬豇豆瘦得像铁丝,炒出锅泛着诡异的蓝光。

“我先尝。”何雨柱夹起一筷,咀嚼得很慢。众人屏息看他吞咽。

“能吃。”他盛了半碗推给老赵,“就是塞牙。”

豆角宴摆了三天。清炒豇豆、豇豆窝头、豇豆汤……吃得工人脸发绿,但没人倒掉。

许大茂把饭盒藏进工具箱:“喂耗子试试”

耗子没事。第二批豆角长得饱满些,食堂终于有了新鲜菜蔬。

扩种计划提上日程。厂区空地有限,何雨柱看中了电镀车间旁的废料堆。那里堆着十年间的工业垃圾,地表寸草不生。

清运队干了一周。挖掘机刨开地表时,翻出成团的废弃电缆和化工桶。土壤呈诡异的紫红色。

“这地没救了。”环保科的人直摇头,“铬污染至少三十年”

许大茂不知从哪弄来相机,对着污染土壤拍照:“明天就寄给报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6章春播(第2/2页)

何雨柱让人运来石灰粉中和土壤,但效果甚微。工人们用砖砌起隔离带,防止污染扩散。

转机来自机修车间的小学徒。他用废油桶改造成磁选机,吸出土壤里的铁屑。又用电解法沉淀重金属,虽然缓慢但有效。

许大茂的举报信石沉大海。他气急败坏地往净化池里倒废酸,被监控拍个正着。

“我想除锈……”他辩解道。废酸瓶标签印着“电镀车间专用”

净化后的土壤依然贫瘠。老赵从郊县拉来河泥,工人们用扁担挑进厂区。河泥腥气弥漫,但混入后土壤终于能捏成团。

第二季改种土豆。块茎作物更耐污染,且能改良土壤。

播种那天下了小雨。工人们穿着雨衣栽种薯块,远远看去像群移动的蘑菇。

许大茂申请调去三线新厂,没批准。他蹲在屋檐下削土豆种,故意把芽眼抠坏。

土豆苗破土时,厂里出了事故。电镀车间泄漏的废水渗入隔离带,污染了最近的苗畦。

枯死的苗叶焦黑卷曲,像被火燎过。老周挖出地下薯块,切面布满黑色脉络。

“不能吃了”他沮丧地抛下土豆

净化队加强了防渗措施,用废旧轮胎做隔离层。但可种植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一。

秋收时土豆个头参差不齐。最大的像拳头,最小的如枣核。食堂统一收购,按斤两换粮票。

许大茂领到一袋小土豆,堵着食堂门闹:“欺负人专拣小的分”

老赵亮出账本:“你家三口人领了五斤粮票,按市价该给三斤土豆,这儿足有三斤二两”

土豆宴持续了一周。烤土豆、土豆泥、土豆饼……工人们发明了十几种吃法。

许大茂把土豆藏在更衣柜里,几天后腐烂流水,熏得整个车间戴口罩。

最后的收成过了秤,折合粮票刚够弥补春季霉变损失。会计拨着算盘笑:“白忙一场,没亏没赚”

但垦荒队没解散。他们清理出更多空地,甚至在天台搭了种植架。

许大茂被安排去沤肥。他推着粪车时嘟囔:“等着,非种出个金疙瘩”

冬雪覆盖田地时,工人们挖了地窖储菜。许大茂偷偷往窖里倒热水,想冻坏存粮,反而改善了窖温。

开春后地窖里的土豆完好无损,还发了嫩芽。工人们把芽块栽进土里,新一轮耕种开始了。

何雨柱站在田埂上,看绿苗刺破残雪。许大茂在远处扫雪,扫帚下露出被雪埋的相机——镜头已经霉变。

厂广播播放农业科技讲座时,杂音很大。老周调整天线,从喇叭箱里掏出一把生锈的土豆种——是许大茂藏的证据。

种子被埋进试验田。出苗那天,许大茂调去了环卫处。

新苗长得格外健壮,叶片油绿。收获时才发现,那是转基因品种,果实不能留种。

但工人们不在乎。他们把最大的土豆献给厂史馆,标签写着:一九八一年春,自救粮。

馆员擦拭展柜时,发现土豆底下压着张字条:地未废,人先废。

笔迹像是老孙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