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四合院:家人们,成傻柱了,怎么办?急 > 第68章 沪上暗流涌,釜底抽薪计

第68章沪上暗流涌,釜底抽薪计(第1/2页)

广城的湿热尚未完全散去,小组一行人便乘火车继续东进。

窗外,水田渐次被整齐的厂房和密集的民居取代,黄浦江的气息仿佛已隐约可闻。

上城,华国工业的另一颗心脏,以其特有的精细和国际化视野著称。

这里的工厂,设备往往带着欧美血统,标准严苛,管理也更为规范。

何雨柱小组的最后一站,是上城精密仪器总厂和几家重要的轻工机械出口基地。

任务不仅包括润滑技术推广,更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为“柱-1型”润滑脂的最终国家标准审定,收集最后一环的实践数据和应用反馈。

接待规格明显高于之前。

市机电局的领导亲自出面,厂里的总工程师全程陪同。

会议室内,白瓷杯里泡着碧螺春,气氛客气却透着一种审慎的疏离。

“何雨柱同志,欢迎欢迎。你们一路上的成绩,我们都听说了,令人钦佩。”总工程师姓钱,是一位儒雅的老先生,说话慢条斯理,“部里要求我们全力配合国家标准的数据采集工作,我们一定执行。不过……”

他话锋一转,推了推金丝眼镜:“上海的情况有些特殊。我们很多设备是进口的,对方对润滑油品有严格的认证要求。你们的‘柱-1型’虽然表现优异,但毕竟缺乏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背书。”

“直接全面推广,万一影响到设备保修或者出口产品认证,这个责任……”

话说得委婉,意思却很明白:担心“土配方”不被国际认可,拖累出口。

何雨柱面色平静:“钱总工的顾虑我明白。我们不需要全面替换。可以选择几条典型的、对润滑要求最苛刻的进口生产线进行对比试验,用数据说话。”

“如果‘柱-1型’的性能指标,尤其是对精密设备关键部件的保护性和长期稳定性,能达到甚至超过进口指定油品,那是否更有说服力?”

钱总工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这倒是稳妥的办法。那就从德产精密磨床和瑞士坐标镗床开始吧。”

试验悄然展开。过程严谨而枯燥,连续多日的取样、检测、记录、对比。

何雨柱亲自盯着每一个环节,数据不会说谎,初步结果显示,“柱-1型”在关键的抗磨损和氧化稳定性指标上,确实毫不逊色于价格昂贵的进口油。

然而,就在数据汇总,准备形成最终报告的关键时刻,一股暗流悄然涌动。

先是负责数据复核的一名上海厂年轻技术员,支支吾吾地找到何雨柱,说有两组关键数据“好像有点对不上”,需要重新测定,耽误了时间。

接着,厂里一位平时对何雨柱颇为热情的副厂长,态度忽然变得暧昧起来,几次“无意间”提起:“何工啊,这标准定了,利益牵扯太大,有些老牌国营大厂,怕是不乐意看到你们红星厂一枝独秀啊…听说部里评审组里,也有不同意见…”

最后,何雨柱接到了杨厂长从北京打来的加急电话,语气凝重:“柱子,情况有点不对。评审组里突然有人发难,咬死说你的配方里用了某种国外禁用的添加剂,环保不过关,还拿出了所谓的‘证据’!”

“虽然被暂时压下去了,但来者不善!你那边数据采集一定要万无一失,尽快送回!我怕有人要搞釜底抽薪!”

所有的迹象都指向一点:有人不想看到“柱-1型”标准顺利通过,而且手已经伸到了上城!

何雨柱眼神彻底冷了下来。

技术上的竞争他欢迎,但这种背后捅刀子的龌龊手段,触了他的逆鳞。

他立刻召集小组开会,马华等人听了都气得不行。

“肯定是那些卖进口油的使绊子!”

“要不咱们连夜把数据送回去?”

“不行。”何雨柱摇头,“数据必须完整、无可挑剔。他们不是想在数据上做文章吗?那就给他们看点更扎实的。”

他心中默念:“签到。”

【叮!检测到合适地点:上城精密仪器总厂实验室。是否签到?】

“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初级数据真实性溯源与增强(限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8章沪上暗流涌,釜底抽薪计(第2/2页)

一股奇异的能力涌入意识。他不仅能感知到现有数据的每一处细微波动和潜在误差。

更能清晰地“看”到如何通过补充几组精心设计的极端工况验证实验,让整个数据链变得坚不可摧,无懈可击!

“重新测定那两组数据,马华你亲自盯着,用双人复核法。”何雨柱下令,“另外,立刻加做三组实验:高温高负荷连续运转1000小时模拟测试;不同批次原料稳定性对比测试;还有……模拟海运极端温湿环境下的油品适应性测试!我要看到最极端情况下的数据!”

这几组实验一做,工作量巨大,但一旦完成,其说服力将远超常规标准!

小组全员动员起来,日夜轮班盯在实验室。

何雨柱更是几乎不眠不休,亲自设计实验方案,核对每一个数据点。

就在加急实验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那个之前态度暧昧的副厂长又“恰好”路过实验室,看似随意地问:“何工,还没忙完呢?听说部里催得急,有些数据差不多就行了,何必这么较真?有时候,速度比完美更重要嘛…”

何雨柱头都没抬,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李厂长,国家标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关系到今后全国无数工厂的设备安全和生产效率,没有‘差不多’这三个字。数据做不实,我没办法向部里交代,更没办法向国家交代。”

那位李厂长被噎得脸色一阵青白,讪讪地走了。

几天后,所有加急实验全部完成!数据结果完美得令人惊叹!

尤其是在模拟海运环境的测试中,“柱-1型”表现出远超进口油品的适应性,这对出口设备意义重大!

何雨柱亲自将所有数据报告密封,派马华和另一名组员乘坐最快的火车,亲自护送返京都,直达部里!

做完这一切,何雨柱并没有停下。

他找到了总工程师钱老,没有提任何背后的风波,只是将加做的几组极端实验数据,尤其是关于海运适应性的数据,单独呈送给他。

“钱总工,这是我们在试验过程中意外发现的一些数据,觉得可能对贵厂出口设备的长途运输保障有帮助,供您参考。”

钱老看着那几组价值千金的数据,尤其是海运适应性那部分,眼睛顿时亮了!这可是解决了他们一个大心病!

他激动地握住何雨柱的手:“何工!这…这太感谢了!这不仅是帮我们厂,更是帮了国家大忙!你放心!标准审定的事,上海厂这边,必定全力支持!”

真正的支持,从来不是靠妥协换来的,而是靠实打实的技术实力和胸怀换来的。

几天后,京都传来消息。

马华他们顺利将数据送达。那份无比扎实、尤其是包含了极端工况数据的报告,在部里评审会上引起了轰动!

所有质疑在铁一般的数据面前,不攻自破!那个发难的评审专家,被问得哑口无言,狼狈不堪。

“柱-1型”多功能工业润滑脂的国家标准,顺利通过审定!正式颁布执行!

消息传到上城,小组全员欢呼雀跃!半年奔波,无数汗水,终于迎来了最高的认可!

庆功宴上,钱总工亲自为何雨柱敬酒:“何工,年少有为,技术精湛,胸怀广阔!佩服!佩服!”

那位李副厂长也凑过来敬酒,笑容满面,仿佛之前的龃龉从未发生。

何雨柱淡淡一笑,与他碰杯,一切尽在不言中。

就在盛宴方酣之时,一个厂办的工作人员匆匆走来,在何雨柱耳边低语了几句。

何雨柱眉头微挑,点了点头。他放下酒杯,对众人道:“各位慢用,我有点事,出去一下。”

他走出喧闹的宴会厅,来到厂办大楼一间安静的会客室。

里面,两位穿着中山装、气质沉稳的中年男子正在等他。

其中一人亮出证件:“何雨柱同志,你好。我们是部里纪检组的。关于标准审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正常干扰,我们想向你了解一些情况。请不要有所顾虑,如实反映即可。”

何雨柱看着他们,神情坦然:“好的,我一定配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