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食神判官!专打黑心店! > 第367章 一山分四季,一碗粉带不走!品

我,食神判官!专打黑心店! 第367章 一山分四季,一碗粉带不走!品

簡繁轉換
作者:念旧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7 17:16:52 来源:源1

第367章一山分四季,一碗粉带不走!品哥揭秘滇南美食结界!(第1/2页)

锅巴油粉。

当陈品念出这四个字时,直播间里百万观众的脑门上,齐刷刷地冒出了一个问号。

【锅巴?油粉?】

【这俩词我倒是都认识,但连在一起……恕我才疏学浅,这是个啥?】

【听起来像是某种黑暗料理,把锅巴泡在油糊糊里?】

【前面的,你别说,品哥就好这一口!越是名字奇怪的东西,越可能是神级美味!】

【品哥,别卖关子了!快讲讲!我感觉我的美食知识库又要更新了!】

陈品看着弹幕的反应,满意地笑了笑。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未知,才代表着惊喜。

他走到摊子前,对着正在忙碌的大姐,客气地开口:

“大姐,来一碗。”

那位大姐抬起头,脸上带着高原地区特有的淳朴笑容,手上的动作却没停。

“好嘞,小伙子。要辣不?要不要芫荽?”

她的普通话带着浓浓的本地口音,听着格外亲切。

“要辣,多加点木瓜醋,芫荽葱花都要。”

陈品熟练地点单。

“好。”大姐应了一声,拿起一把长刀,在那块巨大的、黄白相间的“千层糕”上,“噌”地一下,切下了一大块。

趁着大姐切块、加料的工夫,陈品转过身,将镜头对准了自己。

“我知道你们现在都很好奇,这玩意儿到底是什么。”

“刚才我说,这是豌豆的另一种形态。其实不准确。”

他伸出两根手指。

“准确地说,这是豌豆的两种形态,在这里,完成了生命的最终和谐。”

【???】

【说人话!】

【品哥你又开始了!我求求你,别打禅机了,我脑子跟不上!】

【一种豌豆,两种形态?豌豆还能变身?】

【哼,故弄玄虚的凡人。】

脑海里,小馋猫的声音带着一丝不耐烦,但更多的是好奇。

【一种能量源,两种表现形式?有点意思。快说,怎么变的?】

陈品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科普时间。

“嘿,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

“兄弟们,我刚才为什么说这是‘带不走的美食’?不是说它放一天就坏,而是因为你把它带离了这个地方,你就再也做不出那个味儿了。”

他将镜头对准了远处的苍山轮廓。

“这道美食的精髓,全藏在风土里。我们现在所在的大理南涧县,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的交界处。这种复杂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立体气候,当地人叫‘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

“而这种独一无二的气候,就孕育出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原料——当地特有的老品种麻豌豆。”

“这种豌豆,颗粒特别饱满,淀粉含量极高。这才是制作这道美食最核心的秘密,也是第一道门槛。换了别的地方的豌豆,根本做不出这种口感。”

【卧槽,上来就限定原料产地?这么高端?】

【一山分四季……这听着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仙境啊!】

【怪不得品哥说这是带不走的美食,原来是原料被锁死了!】

“没错。”

陈品点点头,

“但光有原料还不够,更绝的是它的制作工艺。”

他指了指摊主大姐身旁那口大铁锅。

“你们看到的豌豆,在被磨成浆之后,会分为两种。稠的浆,和稀的浆。”

“稠浆,用来做锅巴。”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一丝赞叹,

“就是你们刚才看到的,摊在直径一米的大铁锅上,用柴火慢慢烤出来的那种金黄色薄片。这个过程,厚薄全凭手上的功夫,火候全凭经验。这是第一次成熟。”

【用豌豆浆做锅巴?!我第一次听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67章一山分四季,一碗粉带不走!品哥揭秘滇南美食结界!(第2/2页)

【难怪那锅巴看着颜色那么金黄,原来是豌豆做的!肯定很香!】

【神仙操作!这得练多少年才能摊得那么均匀啊!】

【脆的能量片……原来是这么来的。】

小馋猫在陈品脑中喃喃自语,

【用火烤干了能量浆液,使其固化……有意思。那软的呢?软的那个糊糊呢?】

“而稀的浆,则是用来做油粉。”

陈品仿佛听到了小馋猫的心声。

“把稀浆倒进沸水里,加盐,然后顺着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熬煮半个小时以上。”

“这个过程,会将豌豆淀粉的潜力彻底激发出来。最后,锅里的液体会变得粘稠、透明,像琥珀一样。这就是油粉。这是第二次成熟。”

直播间的观众们听得目瞪口呆。

一种豌豆,经过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变成了两种形态和口感完全不同的东西。

一个,是金黄酥脆的锅巴。

一个,是软糯透明的油粉。

“然后,就是你们刚才看到的,最神奇的一步了。”

陈品指着那块已经被切开一角的成品。

“在簸箕上铺好湿纱布,先铺一层滚烫的油粉,再盖上一片完整的锅巴。再铺油粉,再盖锅巴……如此反复,堆叠五到七次。”

“两种形态的豌豆,在这一刻开始融合。锅巴的焦香,会渗透进油粉里。油粉的热量和水分,又会慢慢软化锅巴,让它从纯粹的‘脆’,变得绵韧耐嚼。”

“这个过程,就是美食在冷却中的升华。”

【卧槽!听懂了!我彻底听懂了!】

【这哪里是做小吃,这简直是在搞化学实验啊!】

【一层锅巴一层粉……我的天,这口感得多丰富啊!】

【我馋得口水已经流到键盘上了,真的!】

【哦——!】

小馋猫发出恍然大悟的叫声,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把脆的能量片和软的能量糊糊叠在一起!它们会互相渗透!能量会重组!】

它的声音里充满了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

【凡人!你别说了!别说了!】

【快吃!快让本神尝尝这个重组后的复合能量体到底是什么味道!听起来就好好吃!】

陈品没有理会脑海里已经开始撒泼打滚的小馋猫。

他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所以,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它叫‘带不走的美食’了吗?”

“第一,它离不开当地独有的麻豌豆和气候风土。”

“第二,它的制作工艺极其繁复,全凭手工和经验,无法量产。”

“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最佳赏味期,就在它冷却成型、刚刚切好、拌上佐料的那一刻。锅巴还保留着韧劲,油粉还带着细腻。时间一长,锅巴会彻底被泡软,失去层次感,那味道就完全不对了。”

“这是一种,必须在当地,现做现吃的,有时效性的美味。”

一番话说完,整个直播间都安静了。

所有人都被这道小吃背后所蕴含的风土人情和匠心工艺给震撼到了。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道小吃了。

这是一种地域文化的结晶。

就在这时,摊主大姐的声音响起。

“小伙子,你的好啦!”

陈品回过头。

只见大姐将一个朴实的白瓷碗递了过来。

碗里,切成小块的锅巴油粉层次分明,黄白相间,如同温润的美玉。

上面淋着鲜红的辣椒油、琥珀色的木瓜醋和金黄的酱汁。

翠绿的葱花和芫荽点缀其间,几粒焦香的花生碎散落在顶上。

一股酸、辣、麻、香混合的复杂香气,随着清晨的微风,直冲鼻腔。

陈品接过碗,对着镜头,缓缓地举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