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从下乡当知青开始,道法通神 > 第151章 学校开学

从下乡当知青开始,道法通神 第151章 学校开学

簡繁轉換
作者:不想上班的大帅笔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9-20 15:37:22 来源:源1

第151章学校开学(第1/2页)

赵大山离开后,李平安心念一动,进入了小世界。

“星辰,根据这些教材的内容,帮我编写一套详细的教案,再配套一些习题作为课后作业。

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别是大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进度和方案。”李平安吩咐道。

“好的,主人。”

几乎在星辰话音落下的瞬间,星辰就把所有的准备做好了,每个年级的不同教案,每一堂课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如何讲授,还有针对教材编写的教材全解,各种习题......

看着这个教材全解,李平安就想起了上辈子在孤儿院读书的时候。

学校里其它的孩子周末大多都会在外面补课,他们孤儿院的孩子自然没有这个条件。

但是孤儿院的教辅书还是不缺了,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任志鸿的优化设计系列与薛金星的教材全解系列。

其实现在这个年代的教材还是很详细的,只要认识字有相应的教材,哪怕不上学自己在家看教材绝大多数内容都是能够自学的。

李平安上辈子读书的时候,小学的教材还好,尤其是初高中,要是没有个教辅书,想自学根本就做不到。

尤其是物理,课本上就介绍一下公式定理,是谁发现的这个定理,然后给出一道例题。

把教材看了一遍,感觉自己懂了,但是一看考试的题,就懵了。

若教材上的例题难度为一,考试试卷上的题难度就为一百。

就连在学校上课的时候,除了语文、外语这种需要根据课文来讲的学科,其它物理、化学、数学之类的学科在学校上学时几乎用不到教材。

通常都是老师在黑板上写一大堆笔记叫你记下来。

这些内容都是教材上没有的,因此许多网友都在怀疑现在的教材是不是添加了防自学机制。

李平安接收了星辰传过来的资料后,一个念头就将这些资料凭空转化成了纸质版,翻开一看上面的内容一看,所有人都会觉得上面的字迹是手写的。

做好教案后的第三天,李平安便去通知了胡丽珍、张桂花和葛大军。

李平安和苏晚晴白天并未进入小世界,而是留在了外界的家中。

这几位虽是成年人,也都上完小学,其中两人还读过初中,但多年未曾摸过书本,许多知识早已还给了老师。

于是,这几日的白天,李平安家的堂屋便成了临时的课堂。

虽是重温旧识,但成年人的思维理解能力与孩童截然不同。

他们就在李平安家中看了两天教材,就温习得差不多了,这些教材其实对于任何一个识字的成年人来说都特别简单。

数学方面,一年级的核心是认识数字和20以内的加减法,教材开篇常通过“生产队的红旗”、“革命标语的字数”等图像引入数字概念,例如“1面红旗”、“5颗五角星”等,非常具象。

二年级则开始学习乘除法,算术运算与生产劳动的量化需求紧密结合。应用题颇具时代特色,如:“生产队记工分,上午两个工,一个工3分,下午一个工4分,3天一共多少分?”此外,还要学习使用算盘。

到了三年级,内容加深,需要掌握各种单位换算,如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重量单位(斤、两、公斤)的换算,还会接触到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例如计算土地面积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1章学校开学(第2/2页)

语文学习,一到三年级主要都以认字为主,课文是认字的主要载体。

学习的生字多与时代息息相关,如:红、革、党、主、席、工、农、兵、红、旗、五、星、公、社、田、地、麦、稻、镰、锄……课文内容除了一些有寓意的小故事外,多为描绘劳动场景、革命场景以及红歌。

从一年级要求能写出一句简单的话,到三年级则要能够写一封信,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阶梯式提升。

并非李平安一人在忙碌,苏晚晴也在旁协助。

她虽然也没有当过老师,但修炼带来的超凡记忆力,让她能清晰地回忆起以前读书时每一位老师的教学方法、技巧乃至神态。

她主要从“如何教”的角度给三人提出建议和示范。

如何拆解难点,如何用更生活化的例子解释概念,如何观察学生的反应并调整节奏。

在这般辅导之下,胡丽珍、张桂花和葛大军的进步肉眼可见。

他们三人学得格外认真,这可是一份有编制的正式工作,每个月能领二十八块钱的工资呢。

而且在大队当老师,空闲时间还能下地干活挣工分,年底照样能分到人口粮。

这简直是份人人羡慕的顶好的差事。

如今机会落到他们头上,自然要死死抓住,全力以赴。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开学这天。

李平安吃完早饭,七点多钟便溜达着往大队部旁边的小学走去。

停课好几年了,小学原本那三间房里堆满了各种杂物,这几日已经被大队里的社员们清理得干干净净了。

胡丽珍、张桂花和葛大军三人早早的就来到学校了。

看见李平安过来,胡丽珍笑着打招呼:“平安来了啊,早!”

“嗯,胡嫂早。”李平安也笑着回应,又转向另外两人,“大军哥,桂花姐,早。”

“学生们几点来?”李平安问道。

“八点半上课!”葛大军答道。

“嗯。”李平安点点头,迈步走进教室,目光落在讲台上堆放整齐的新书本上。

胡丽珍跟进来,语气里带着感慨和欣喜:“这些都是一大早大队长派人搬过来的,全是一年级的教材,每人一套。

听说现在这些教材都是国家免费发的,每人还有五个作业本呢。

想当年我读书那会儿,这些东西都得家里自己掏钱买。

我用的是我哥的旧书…小学读完就没再读了,家里困难。

真是没想到,我这辈子还有当上老师的一天。”

李平安点点头,他知道,随着他提供的那些资料技术逐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国家的工业水平和经济状况已悄然提升了一个台阶,甚至能出口商品换取外汇。

在国内给学生们免费提供书本,确实不是什么难事。

讲台上还放着几支钢笔、几瓶红墨水和十盒粉笔,教学用品也准备得相当齐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