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仕途医心 > 第111章 鸿门宴上,茶比酒更烈!

仕途医心 第111章 鸿门宴上,茶比酒更烈!

簡繁轉換
作者:就爱吃牛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4:16:05 来源:源1

第二天上午,九点半。

叶凡站在县委大院的门口,阳光正好,照得那栋略显陈旧的苏式建筑,平添了几分威严。

和卫生局那边人来人往的热闹不同,这里安静得能听见风吹过梧桐树叶的沙沙声。

空气中仿佛都带着一种无形的秩序感,让人的脚步声都不自觉地放轻了。

口袋里的手机震了一下,是苏沐秋发来的信息。

“茶局凶险,自带解药。解药没有,白开水也行,至少能稀释毒性。”

叶凡看着屏幕,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回了两个字:“收到。”

刚走进大楼,一个熟悉的身影就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哎哟,叶局长,您可来了!我在这儿等您半天了!”

是刘建民。

他今天换上了一身崭新的深色夹克,头发梳得油光锃亮,那副谄媚的姿态和他当初在会议上公然发难的样子,判若两人。

“张书记的办公室在三楼,我给您带路。”刘建民点头哈腰地在前面引路,腰弯得像只煮熟的虾米。

周围偶尔路过的干部,看到这一幕,眼神都变得有些玩味。

谁都知道刘建民是张书记的人,如今却对一个代局长这般恭敬,这本身就是一场无声的戏。

叶凡神色淡然,不远不近地跟着,既不热络,也不疏远。

他知道,这杯茶,从他踏进这栋楼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喝了。

张海涛的办公室,比李建国的要大上一些,装修也更显古朴。

巨大的红木办公桌,背后是一整面墙的书柜,里面摆满了各种精装书籍和文件。

一个五十岁上下的男人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一份报纸,正是昨天青川县的晚报,头版头条,就是关于那场公开听证会的报道。

他穿着一件半旧的白衬衫,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温文尔雅,像个大学教授,而非执掌一县权柄的县委书记。

“张书记,叶凡同志到了。”刘建民恭敬地站在门口,声音都放低了八度。

张海涛放下报纸,抬起头,脸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

“小叶来了,快坐,快坐。”他站起身,亲自指了指对面的沙发,又对刘建民说,“建民啊,去把我那罐大红袍拿出来,给小叶同志尝尝。”

这番姿态,亲切得像是长辈在招待晚辈。

刘建民受宠若惊地去了,办公室里只剩下叶凡和张海涛两个人。

“小叶同志,年轻有为啊。”张海涛打量着叶凡,目光里带着审视和欣赏,“建国同志真是慧眼识珠,给你这把快刀,找到了用武之地。”

这话听着是夸奖,却暗藏机锋。

一句“建国同志的快刀”,直接给叶凡定了性——你只是李建国手里的一件工具。

叶凡坐在沙发上,腰背挺直,脸上挂着谦逊的微笑:“谢谢张书记夸奖。我只是个医生,看到病了,总想着治好,不管这病人是谁,病有多难治。”

他不接“快刀”的话茬,而是把自己拉回到“医生”的身份上。

医生治病,天经地义,无关派系,更无关是谁的刀。

张海涛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光,脸上的笑容却更盛了。

“说得好!我们这些干部,就是要当好老百姓的‘医生’嘛!”他哈哈一笑,把话题拉了回来,“你那场听证会,我看了录像,也看了报道。办得很好,有理有据,有情有法,既解决了问题,又教育了干部,还给全县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这是大功一件!”

刘建民端着茶具进来了,小心翼翼地洗杯、置茶、冲泡,一套流程行云流水。

很快,两杯色泽红艳的茶汤,就摆在了两人面前。

“来,尝尝。”张海涛端起茶杯,做了个请的手势。

叶凡端起茶杯,没有马上喝,只是闻了闻那馥郁的茶香。

“卫生局这个摊子,积弊已久,马德龙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张海涛喝了口茶,慢悠悠地开了口,“你那‘三把火’,烧得很好,烧出了气象。但是,光有火还不行,还得有人。一个好汉三个帮嘛。”

来了。

叶凡心里明镜似的。

“我看了看卫生局的班子成员,”张海涛放下茶杯,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大部分都是些老同志了,思想僵化,魄力不足。你这个‘主刀医生’也需要得力的助手来给你递好手术刀,擦好汗嘛。”

他身体微微前倾,看着叶凡的眼睛。

“我看,办公室的刘建民同志就不错。在局里干了十几年,情况熟,人脉广,迎来送往,处理各种复杂关系是一把好手。让他给你当个副手,专职负责行政后勤,帮你把那些杂事都理顺了,你好集中精力,去抓医疗改革的业务。你觉得怎么样?”

这才是今天这杯茶里,最烈的一口。

这已经不是暗示,而是**裸地安插人手。

刘建民是他的心腹,只要刘建民当上了副局长,掌控了行政和后勤,就等于在他叶凡身边安了一双眼睛,一只手,随时可以掣肘,随时可以釜底抽薪。

如果叶凡同意,那他这个代局长,就成了个被架空的业务主管,以后再想有什么大动作,都得看刘建民的脸色。

这等于直接向张海涛递了投名状,彻底得罪了李建国。

如果他当场拒绝,那就是公然打县委书记的脸,拂逆一把手的意图。

张海涛有无数种办法,让他这个“代局长”干不下去。

站在门口,假装整理茶叶的刘建民,耳朵竖得比兔子还长,呼吸都快要停滞了。

叶凡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波澜。

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茶汤入口,醇厚甘爽,的确是好茶。

“张书记,您真是高瞻远瞩,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卫生局目前最核心的问题。”他先是送上了一顶高帽。

张海涛和刘建民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刘主任确实是局里的老同志,经验丰富,工作能力也很强。”叶凡话锋一转,看向刘建民,后者立刻激动地挺直了腰杆。

“但是,”叶凡的这两个字,让刘建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我这个‘主刀医生’,现在做的还不是常规手术,是一场急诊抢救。”

他放下茶杯,目光清澈地迎向张海涛。

“现在病人刚送到抢救室,生命体征还不稳定。我这‘三把火’,也只是初步的清创消毒,接下来的引流、缝合、抗感染,每一步都不能错。这个时候,整个团队最需要的,不是论功行赏,而是高度统一。”

“我个人认为,现在谈人事安排,为时过早。一来,容易让大家的心思,从‘做事’转到‘做官’上,不利于我们刚刚点燃的工作热情。二来,我这几把火烧下去,是骡子是马,很快就能拉出来遛明白了。到时候,谁有能力,谁在捣乱,谁能当副手,谁该坐冷板凳,一目了然。”

他看着张海涛,语气诚恳。

“所以,恳请张书记再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们这场‘抢救’做完了,病人脱离了生命危险,到时候再根据每个人的表现,通盘考虑人事问题。我相信,在县委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选出最合适的人选,组成一个最强的领导班子。至于现在,谁当副手不重要,把事做成,才最重要。”

一番话,有理有据,滴水不漏。

他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把问题从“站队”拉回到了“做事”的层面。

他把张海涛的提议,定性为“论功行赏”,而把自己的想法,拔高到“抢救病人”的高度。

你总不能拦着一个医生抢救病人,非要他在手术台上讨论谁当副院长吧?

这不合情理。

更绝的是最后一句,他把球又踢了回去——到时候,我相信在“县委的领导下”,能选出“最合适的人选”。

这既是表达了对县委的尊重,又给自己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间。

张海涛脸上的笑容慢慢淡了下去。

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那张看似无害的笑脸下,藏着一颗滴水不漏的心。

他想用一把手的权威去压制,却发现对方用一套无懈可击的“工作逻辑”,把他的力道全都化解于无形。

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有力使不出。

刘建民的额头已经渗出了冷汗。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和叶凡的段位,差得太远了。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有墙上的挂钟,在滴答作响。

许久,张海涛才重新端起了已经有些凉了的茶杯。

“呵呵,说得好,说得很好。”他的声音里,已经听不出喜怒,“年轻人有想法,有干劲,是好事。那就按你说的办,先治病,再调整。”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意味深长:“不过,小叶啊,你也要记住。医生治病,要讲科学,但也要讲大局。有时候,治病的方案,也要符合医院的整体发展方向嘛。”

这是一句敲打,也是一句警告。

你再能干,也得听指挥,也得在我的“大局”里干。

“张书记教诲的是,我一定牢记在心。”叶凡站起身,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一丝“受教”的谦恭。

“行了,你去忙吧。医疗改革,县委是全力支持的,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来找我。”张海涛挥了挥手。

“谢谢张书记,那我先告辞了。”

叶凡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在他身后,张海涛看着他的背影,眼神变得无比深邃。

而刘建民则像是被抽干了力气,瘫软地靠在门框上,后背的衬衫早已被冷汗湿透。

走出县委大楼,叶凡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阳光刺眼,他却觉得背后有一股凉意。

他知道,自己今天算是把这位县委书记给得罪了。

虽然对方没有发作,但那最后一番话,已经表明了态度。

自己这把“刀”太快,太有自己的想法,已经引起了持刀人的警惕。

他拿出手机,正想给李建国汇报一下情况,一个电话却抢先打了进来。

是李建国的秘书。

“叶局长,县长请您现在马上过来一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