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仕途医心 > 第119章 立规矩,先亮家底!

仕途医心 第119章 立规矩,先亮家底!

簡繁轉換
作者:就爱吃牛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4:16:05 来源:源1

纪委的车带走了昨夜的寒意,却没能带走青山镇这片土地上陡然升腾起来的火热。

第二天,太阳刚翻过山头,卫生院的工地上,人声、锤声、号子声,已经汇成了一首粗犷而有力的交响曲。

一夜之间,那群被颠簸山路和简陋招待所折磨得怨声载道的专家们,像是换了个人。

外科主任孙兆龙赤着膊,汗水在古铜色的背上闪着光,手里的大锤挥得虎虎生风,嘴里还不停地吆喝着:“那边的,砖头码齐了!别他娘的盖出来个比萨斜塔!”

内科王主任则拿着个卷尺,跟镇上的老木匠为了一根房梁的尺寸争得面红耳赤,专业术语和乡间土话齐飞,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昨晚那场风波像一剂催化剂,将这些原本互不搭界的个体,彻底捏合成了一个整体。

他们亲眼见证了叶凡如何凭一己之力,从死神手里抢回一个孩子,又如何面不改色地硬扛下纪委的雷霆一击。

这已经超出了工作范畴,上升到了一种……让他们这些安逸惯了的技术官僚,感到既陌生又热血沸腾的,叫做“阵营”的东西。

叶凡没有辜负这份信任。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工地最显眼的地方,立起了一块大木板,上面用红漆写着四个大字——“阳光账本”。

王功带着两个卫生局的年轻会计,旁边支了张桌子。

第一笔支出,清清楚楚地写了上去。

“昨日采购水泥二十袋,沙子三车,红砖五千块,合计支出一万三千二百元整。发票在此,欢迎监督。”

王铁柱带着几个村民凑过去,瞪大了眼睛,一个字一个字地看。

他们不识几个字,但“一万三千二百”这个数字和旁边贴着的花花绿绿的发票,他们是看得懂的。

“俺的乖乖,”王铁柱挠着头,瓮声瓮气地说,“俺活了三十年,头一回见着当官的把钱袋子这么亮给咱们老百姓看的。”

“这算啥!”孙兆龙擦了把汗,凑过来吹牛,“你们是没见过我们叶局长。他那脑子比CT机还精。谁敢在这账上动一分钱手脚,他一眼就能给你揪出来,顺便把你祖上三代都算得明明白白。”

这话糙理不糙,逗得村民们又是一阵哄笑。

这块“阳光账板”,就像一根定海神针,瞬间稳住了所有人的心。

它比任何豪言壮语都管用,无声地宣告着叶凡的规矩:在这里,一切都摆在台面上,没有猫腻,只有实干。

规矩立下,接下来就是干活。

“全民健康档案”工作,正式启动。

专家们被分成了五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镇干部和两名像王铁柱这样熟悉情况的村民带路,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扫村”行动。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给了这群专家一记响亮的耳光。

孙兆龙的小组第一个就吃了闭门羹。

“查户口啊?俺们家三代贫农,成分好得很!”一个叼着旱烟杆、瘦得像根麻杆的老大爷,堵在自家门口,斜着眼睛打量他们。

“大爷,我们不是查户口的,我们是县医院的医生,来给您免费检查身体。”小组里的年轻医生陪着笑脸。

“医生?”老大爷把烟锅在鞋底上磕了磕,“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你们城里医生,看个感冒都得好几百,现在跑俺们这山沟沟里来做好事?骗谁呢!”

孙兆龙在医院里被人捧惯了,哪受过这个气,当场就要发作。

叶凡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他们身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笑着对老大爷说:“大爷,您说的对。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老大爷一愣,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像领头的年轻人会这么说。

“我们不是来白给您检查的。”叶凡蹲下来,声音不大,“我们是来跟您‘换’的。”

“换?”

“对。您看,您抽的这个旱烟,劲儿大,烟油多,抽久了嗓子是不是总有痰,早上起来还咳嗽?”叶凡看着老大爷发黑的手指和牙齿。

老大爷眼神闪躲了一下,没吭声。

“我们给您检查身体,您呢,就跟我们聊聊天。告诉我们,您抽了多少年烟了?平时都吃些什么?喝的是井水还是山泉水?我们把这些记下来,带回去研究,就能搞明白,为啥咱们这儿得慢阻肺的人那么多。搞明白了,就能找到法子治。以后您的孙子辈,就不用再受您这个罪。”

叶凡指了指孙兆龙,“这位,是全县最会开刀的孙主任。他就是想看看,您这抽了一辈子烟的肺跟城里人的肺,有啥不一样。您老,就当是给咱们全县的医学事业,做贡献了,行不?”

这番话说得,既给足了老大爷面子,又把事情的利害讲得清清楚楚。

老大爷吧嗒了两下嘴,半晌,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那……那进屋说吧。老婆子,倒水!”

孙兆龙跟在后面,看着叶凡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他忽然明白,叶凡昨天为什么能把纪委的人怼得哑口无言。

这个人,太懂得如何跟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了。

对付官僚,他用的是更硬的规矩;对付百姓,他用的,却是最朴素的人心。

有了第一个突破口,后面的工作渐渐顺畅起来。

当然,过程依旧是鸡飞狗跳。

内科王主任被一个热情的大婶硬灌了三碗自家酿的米酒,查到下午,走路都开始画龙。

骨科李主任被一条全村最凶的大黄狗追了半个山头,最后靠着精准的人体力学分析,爬到一棵树上才躲过一劫。

妇产科的女专家则被一群大姑娘小媳妇拉着,问的都是些“怎么生儿子”的千古难题,让她哭笑不得。

傍晚,当所有小组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卫生院时,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奇异的兴奋。

“我的天,你们是不知道,有个大爷,高血压二百二!自己还跟没事人一样,天天扛着锄头下地!”

“我这边更离谱,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症状都出来了,他还以为是干活累的!”

“我们今天筛查出三个疑似宫颈癌前病变的,必须马上转诊!”

会议室里,专家们七嘴八舌地交流着一天的“战果”,那些曾经只存在于教科书和文献里的“典型病例”,此刻活生生地出现在他们面前。

这座未经开采的“富矿”正在向他们展露出最真实、最震撼的一面。

叶凡静静地听着,在一张大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笔,将这些信息一一标注上去。

一张青川县青山镇的“疾病地图”,正在他手中,缓缓成型。

“叮铃铃!”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苏沐秋。

“叶大局长,听说你昨天差点被‘双规’了?”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一丝后怕的调侃。

“消息挺灵通啊,苏大记者。”叶凡走到院子里,看着天边的晚霞,心情放松了不少。

“别贫了。”苏沐秋的语气严肃起来,“我找人打听了一下。这次举报你的人,路子很野,举报信直接递到了市纪委,然后才批转到县里的。县里要是不动,就是程序问题。”

叶凡的眉头皱了起来:“市纪委?”

这超出了他的预料。

他原以为,只是县里某些被他动了奶酪的人,在背后搞的小动作。

“对。而且,我听说,举报信的内容很专业,不止说了钱的问题,还提到了你破格提拔为副镇长,以及这次担任卫生局局长,程序上有瑕疵,涉嫌‘带病提拔’。”

叶凡的心沉了下去。

钱的问题,他不怕查,因为身正不怕影子斜。

但“程序”这两个字,在官场上,有时候比贪腐本身,更要命。

“是冲着我来的,还是冲着……”叶凡没有说下去,但他知道苏沐秋明白。

官场之上,打你,往往是为了敲山震虎,目标是你背后的人。

提拔他的,是钱国栋,是县长李建国,是市委的某位领导。

“不清楚。”苏沐秋的声音也有些凝重,“不过我听到一个传闻,县卫生局的常务副局长马文亮最近跟县委张书记走得很近。听说,他到处说,一个毛头小子,靠着投机取巧,把卫生系统搞得乌烟瘴气。”

马文亮!

叶凡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笑起来像弥勒佛,但眼神里总是藏着精光的男人。

他是卫生系统的老资格,业务能力平平,但尤为擅长迎来送往,在局里根基深厚。

自己这个“空降兵”,抢了本该属于他的风头和位置,他心里有怨气,再正常不过。

如果只是马文亮,叶凡并不担心。

但如果马文亮的背后站着的是县委书记张海涛……

那这场斗争的性质,就彻底变了。

这不再是业务之争,而是青川县最高层级的,县长与书记之间的派系之争。

而他叶凡以及他主导的这个“城乡医疗一体化”项目,恰好成了这场风暴的中心。

“你小心点。”苏沐秋的声音里透着关切,“你现在是在聚光灯下,用放大镜被盯着。一步都不能错。”

“知道了。”叶凡挂了电话,抬头看着满天星斗。

晚风吹过,院子里改造工程的蓝图被吹得哗哗作响。

他知道,一场比纪委夜审更凶险、更无声的战争,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

拆掉一所旧房子,他有的是力气和办法。

但要在这盘根错节的权力棋局中,杀出一条生路,光有仁心和手术刀,还远远不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