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仕途医心 > 第13章 泰山压顶,奇兵突出!

仕途医心 第13章 泰山压顶,奇兵突出!

簡繁轉換
作者:就爱吃牛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4:16:05 来源:源1

电话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张海涛书记的每一句话,都像一块石头,沉甸甸地压在人心上。

他没有咆哮,没有指责,但那种居高临下的质问,比任何咆哮都更具压力。

整个青山镇,谁不知道宏发石料厂每年给县里的财政贡献有多大?谁不知道老板周宏发和县长的堂兄是连襟?

张海涛作为县委一把手,不可能不清楚这里面的门道。

他现在这通电话,名为问责,实为施压。

叶凡屏住呼吸,他想看看钱国栋如何应对这第一波冲击。

钱国栋沉默了几秒钟,然后拿起话筒,语气平静中透着一股子韧劲:“张书记,您说的这件事,我知道。柳副部长的公子来我们镇上,确实和我的助理叶凡医生发生了一点口角。但事情的起因,是叶凡医生正在调查处理一件关乎几百名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隐患。”

他巧妙地避开了“冲突”和“羞辱”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口角”一笔带过,同时立刻把事情的性质,拔高到“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和“几百名群众生命健康”的高度。

“哦?什么隐患,这么严重?”张海涛显然没那么好糊弄。

“宏发石料厂,长期违规排放,可能已经造成了下游平安村水源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村民中已经出现了群体性的、不明原因的病症。叶凡同志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只是在履行一个医生的天职,也是在尽一个干部的本分。”钱国栋不卑不亢,“至于绕开县里的说法,我不敢苟同。叶凡同志的调查是在镇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之所以没有事先向县里汇报,是因为情况紧急,而且为了防止消息泄露,打草惊蛇,影响取证的真实性。等拿到确凿的证据,我正准备第一时间向您和县委做专题汇报。”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解释了原因,又表明了态度,还顺带将了张海涛一军——我拿到证据就准备向您汇报,这是对您的尊重。

如果您现在强行叫停,那将来出了事,这个责任……

电话那头的张海涛沉默了。

他当然听得出钱国栋话里的潜台词。

他一个县委书记,总不能公开为一个污染企业站台,更不敢去赌几百个村民的健康会不会出大问题。

过了许久,张海涛才缓缓开口,语气缓和了一些:“老钱,你的心情我理解,为民办事是我们的职责。但方式方法上,还是要注意。柳副部长那边,影响总归是不好的。这样吧,你那个调查,先缓一缓。明天,我让县环保局和卫生局组成一个联合调查组,正式进驻青山镇,把这件事彻查清楚。你手上的材料,到时候一并移交给调查组。”

来了。

钱国栋预判的第二招,这么快就来了。

所谓的“联合调查组”,不过是把主动权从钱国栋手上夺走,然后把水搅浑的工具。

钱国栋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但他语气依旧平稳:“好的,我服从县委的决定。不过张书记,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省里派出的检测机构,已经在加急化验我们采集到的村民生物样本了。我建议,等省里的权威检测报告出来之后,再和我们县调查组的结论,两相对照,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能令人信服,也更能体现我们县委县政府科学严谨、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您说呢?”

他再一次把“省里”这张牌打了出来,而且用得极其巧妙。

我不是不配合你,我只是建议等一个更权威的结果出来,大家一起看。

你县里的调查组,总不能比省里的检测机构还牛吧?

张海涛又是一阵沉默。

他感觉自己像是在打太极,每一拳打出去,都被钱国栋用一种绵里藏针的力道给化解了。

这个在青山镇待了快十年,眼看就要退休的老家伙,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难缠了?

“……好,就按你说的办。”最终,张海涛只能不情不愿地松了口,“但在此期间,不许再有任何激化矛盾的事情发生!管好你的人!”

“请张书记放心。”

电话挂断,办公室里恢复了安静。

叶凡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后背已经微微出汗。

刚才那短短几分钟的通话,比他做一台十小时的心脏搭桥手术还要惊心动魄。

“看见了吗?”钱国栋放下电话,脸上看不出喜怒,“这就是博弈。他有他的势,我有我的理。在底牌没有揭晓之前,谁都奈何不了谁。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等那份检测报告。”

接下来的两天,青山镇的气氛变得异常诡异。

镇政府大院里风平浪静,但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马卫国副镇长又开始活跃起来,频繁地往县里跑,见了叶凡,眼神里的怨毒少了几分,却多了几分看好戏的幸灾乐祸。

而叶凡,则完全像个没事人。

他每天依旧是看文件,喝茶,偶尔去村里转转。

但他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平安村。他没有再大张旗鼓地搞什么动员,只是挨家挨户地走访,和村民们拉家常,询问他们的病情,用随身携带的听诊器给老人和孩子听听肺音。

他用最朴素的方式,让村民们相信,他没有走,他还在。

这份信任,是比任何红头文件都更坚实的后盾。

第三天上午,一辆白色的越野车驶入了青山镇。

车上下来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女子,她扎着干练的马尾,穿着一身简单的牛仔裤和冲锋衣,背着一个大大的双肩包,手里拿着相机。

她一下车,就用一双极为明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被群山环抱的小镇。

她叫苏沐秋,是江城晚报社的一名调查记者。

一个星期前,她报社的一个老线人,省疾控中心的一个朋友,在饭局上无意中跟她提了一句:“最近有个下面县里送来的样本,有点邪门,好几个指标高得吓人,好像是什么群体性中毒,事情压着呢,不敢声张。”

职业的敏感性让苏沐秋立刻抓住了这个线索。

经过几天的旁敲侧击,她终于把目标锁定在了青川县的青山镇。

她来到镇政府,说要采访一下本地的扶贫工作和特色旅游资源。

接待她的,是办公室的一个小干事。

小干事对付这种记者很有经验,翻出几份宣传材料,滔滔不绝地介绍着青山镇那些子虚乌有的“旅游亮点”。

苏沐秋一边微笑着点头,一边状似无意地问道:“我听说咱们镇有个平安村,那边的风景怎么样?好像最近镇里还组织了医疗队去那边搞健康普查,真是把老百姓的健康放在心上啊。”

小干事一愣,眼神有些闪躲:“啊……那个,平安村路不好走,没什么看的。健康普查是常规工作,常规工作。”

这欲盖弥彰的态度,更让苏沐秋确定了这里面有事。

她找了个借口离开政府大院,在镇上唯一的一家小饭馆吃饭。

饭馆老板是个话痨,苏沐秋点了两个菜,要了一瓶啤酒,很快就跟老板聊开了。

“大叔,我听人说,前两天有个开保时捷的大老板,在政府门口跟一个干部吵起来了?真的假的?”苏沐秋装作一副八卦的样子。

“嗨!何止是吵架!”老板一拍大腿,来了精神,“那场面,你是没见着!咱们镇新来的那个叶助理,就把那城里来的大老板,骂得跟孙子似的!那叫一个解气!”

“叶助理?这么厉害?”

“可不是嘛!人家是市里来的大专家,为了平安村那石料厂污染的事,把天都快捅破了!听说连县委书记都惊动了!”

苏沐秋的眼睛越来越亮。

专家、污染、冲突、高层介入……所有要素都齐了,这绝对是个大新闻!

她很快就打听到了叶凡的办公室,直接找上了门。

叶凡正在研究一张青山镇的水文地质图,看到一个陌生的年轻女子推门进来,有些意外。

“你好,我叫苏沐秋,江城晚报的记者。”苏沐秋开门见山,同时递上了自己的记者证。

叶凡看了一眼记者证,眉头微不可查地一挑。

记者,是他现在最不想打交道的人群。

“我这里不接受采访。”他语气平淡,直接下了逐客令。

苏沐秋似乎早就料到他会是这个反应,也不生气,自顾自地拉了张椅子坐下,笑了笑:“叶医生,我不是来采访你的。我是来采访‘真相’的。”

她把“真相”两个字咬得很重。

“平安河的水,六价铬超标二十二倍。平安村的空气,二氧化硅粉尘超标五十倍。村民中,疑似矽肺和重金属中毒的患者,超过三十例。这些,是你捅出来的吧?”苏沐秋看着叶凡,目光灼灼。

叶凡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惊愕地看着眼前这个女人,这些数据,连钱国栋都是从他口中才得知的,她一个外人,怎么可能知道得这么清楚?

“你调查我?”叶凡的声音冷了下来。

“不。”苏沐秋摇了摇头,神情坦诚,“我只是在拼凑碎片。有些碎片来自省城,有些来自县里,有些,就来自刚刚楼下饭馆老板的嘴里。现在,我需要你这块最核心的碎片,把整个故事拼凑完整。”

叶凡沉默了。

他看着苏沐秋,那双眼睛里没有一丝狡黠和算计,只有一种对事实的渴望和执着。

他想起了钱国栋的话,要学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

或许,她就是那个可以打破僵局的“奇兵”。

就在两人对峙,办公室里的空气都快要凝固的时候,叶凡的手机响了。

他看了一眼号码,是王秘书用加密电话打来的。

他走到窗边,接起电话。

“叶助理,”王秘书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激动,“省里的正式报告,刚刚通过加密邮件发过来了!结果……结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得多!”

叶凡的心,猛地一跳。

他挂了电话,回头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眼神里充满期待的苏沐秋。

他知道,决战的时刻,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