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仕途医心 > 第135章 暗流涌动,风起于末!

仕途医心 第135章 暗流涌动,风起于末!

簡繁轉換
作者:就爱吃牛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4:16:05 来源:源1

青山镇的入口,尘土飞扬。

上百号人将不宽的土路堵得水泄不通,那股子热浪混杂着汗味与烟草味,扑面而来。

叶凡在青山镇受到英雄般的欢迎。

钱国栋站在最前面,黝黑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赞许,他带头鼓起了掌。

“欢迎叶局长回乡指导工作!”

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瞬间淹没了桑塔纳引擎的嗡鸣。

王铁柱等人挤在人群里,咧着嘴笑,脸上的褶子堆在一起。

孙兆龙和那群专家也在,他们眼中的神色早已从初来时的挑剔和怀疑,变成了纯粹的敬佩。

叶凡推门下车,看着这一张张朴实又热烈的脸,心中却没有太多波澜。

他朝众人点头致意,目光越过人群,落在了远处那片依旧轰鸣的工地上。

他不是来接受欢呼的。

他是来加固城墙的。

当晚,镇政府的会议室灯火通明。

没有庆功宴,只有一场连夜召开的现场会。

叶凡没有坐主位,他坐在了长条会议桌的一侧,对面是钱国栋、孙兆龙、李德海,还有那个一身傲骨的陈望道。

“我这个局长,主要工作在县里。青山镇这个摊子,以后就是各位的了。”

叶凡的声音很平静,却让在场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他这是在放权。

“我提议,成立两个小组。技术小组,由孙主任牵头,陈老先生做顾问,负责所有医疗方案的制定、执行和教学。行政小组,由李院长负责,钱书记监督,管好后勤、财务和人事。”

“我的要求只有一个。”

叶凡的指节在桌上轻轻叩击。

“把‘青山模式’的每一个环节,从病人建档、专家下乡、师带徒、远程会诊,到药品采购、财务公开、绩效考核,全部给我做成标准化的流程。”

“我要一本傻瓜式的‘操作手册’,详细到任何一个村医,拿到这本手册,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

孙兆龙的眼睛亮了。

李德海的呼吸急促了。

他们瞬间明白了叶凡的意图。

这不是一个试点。

这是一个可以无限复制的模板。

苏沐秋坐在角落,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相机镜头下的叶凡,冷静、专注,像一个精密的外科医生,正在解剖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政治样本。

她敏锐地意识到,叶凡不只是在搞医疗改革。

他是在打造一个坚不可摧的“政治样板间”。

这里,将是他未来在青川县,乃至江城市立足的根基。

……

正如叶凡所料,他离开后的县卫生局,已经炸开了锅。

马文亮手持叶凡赐予的“尚方宝剑”,成了一把最锋利的刀。

清退冗员,整顿财务。

他每砍下一刀,都必然触动一张盘根错节的利益网。

那些被清退的十五个人,以及他们背后的关系户,迅速联合起来。

他们不敢直接攻击叶凡的廉洁,因为青山镇的功绩摆在那,无懈可击。

一场针对叶凡的“软抵抗”,悄然拉开序幕。

“新来的叶局长,一点人情味都没有,搞一言堂。”

“改革是好事,但不能这么没有人文关怀啊,一刀切,让那些老同志怎么活?”

“那个马文亮,就是个狐假虎威的酷吏,叶凡的狗腿子!”

各种流言蜚语,在卫生局的各个角落,在县城的各个酒局饭桌上,悄然散布。

县委书记张海涛的办公室里,檀香袅袅。

县人大一位姓钱的副主任,正声情并茂地“诉苦”,他妻子的一个侄女,就在这次被清退的名单上。

“张书记,我不是为我那不成器的侄女说话。”

“我是心疼咱们青川县的大好局面啊。”

“那个叶凡,年轻人有冲劲是好,可做事太激进了。卫生局现在是人心惶惶,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就快被他破坏了。”

张海涛端着茶杯,轻轻吹着浮沫,脸上看不出喜怒。

他听着,没有打断,也没有表态。

直到钱副主任说得口干舌燥,他才放下茶杯,温和地说道。

“改革嘛,总会遇到一些阻力。同志们有情绪,可以理解。”

“要引导他们,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嘛。”

钱副主任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书记的暗示。

“合理表达诉求”。

……

第二天一早,一场精心策划的“维权”行动,在县卫生局门口上演了。

十几名被清退者,以几个年过半百、面带愁容的妇女为主力,在办公楼大门前一字排开,席地而坐。

两条刺眼的白色横幅被拉了起来。

“我们要吃饭,要生存!”

“反对暴力裁员,还我工作岗位!”

哭声,控诉声,引来了大量路过的群众围观。

马文亮接到消息,在办公室里急得团团转。

汗水浸湿了他的后背,他感觉天旋地转。

他立刻抓起电话,拨给了那个此刻远在青山镇的年轻人。

“叶局!出事了!他们……他们堵门了!”

电话那头,叶凡的声音却异常冷静,听不出一丝波澜。

他只说了三句话。

“不要驱赶。”

“不要冲突。”

“架起摄像机,把全过程录下来。”

马文亮愣住了。

他以为叶凡会火速赶回,或者雷霆震怒。

可得到的,却是这样冰冷而诡异的指令。

青山镇,康复中心工地的临时办公室里。

叶凡挂掉电话,转身看着身旁的苏沐秋。

“鱼上钩了,但还不够大。”

他对苏沐秋附耳低语,交代了几句。

苏沐秋的眼神瞬间一亮,她重重地点了点头,抓起车钥匙就往外走。

“我马上去!”

她没有丝毫拖沓,立刻驱车返回江城。

叶凡则像是没事人一样,转身投入到了康复中心的工作中。

仿佛县城那场愈演愈烈的风波,与他毫无关系。

他找到了陈望道,联手为三名从县机械厂接过来的老工人进行会诊。

这三位老人都因多年前的工伤事故导致下半身瘫痪,被判定了“死刑”。

会诊结束后,叶凡当场宣布。

康复中心将免费为这三位老师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中西医结合神经唤醒疗法”系统性治疗。

消息通过镇里的广播站传出,迅速在县城里扩散。

人心,开始变得浮动。

一边,是“被暴力裁员”的下岗员工在卫生局门口哭天抢地。

另一边,是新局长亲自坐镇,为瘫痪多年的重症病人提供无偿救助。

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在青川县的上空,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峙。

傍晚时分,马文亮的电话再次打了过来。

声音里已经带上了哭腔。

“叶局,顶不住了!他们……他们不知道从哪请来了市电视台的记者!”

“现在正在现场采访,镜头专门对着那几个老人哭的样子拍,周围的老百姓都在骂我们……”

“张书记的秘书也打来电话,‘关心’地问我们,为什么会引发群体**件!”

叶凡站在工地的土坡上,看着远处已经亮起点点灯火的青山镇,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他声音依旧平稳。

“别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真正的记者,还在路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