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仕途医心 > 第184章 会诊,也是验尸!

仕途医心 第184章 会诊,也是验尸!

簡繁轉換
作者:就爱吃牛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4:16:05 来源:源1

阳光正好,落在青川镇政府门前新铺的广场上,暖洋洋的。

但这暖意,丝毫无法驱散三人之间那近乎凝固的空气。

柳如烟的采访车停在不远处,摄影师扛着机器,一脸不知所措地看着自己的领导。

苏沐秋的录音笔握在手里,神情平静,像个等待开庭的律师。

叶凡打破了沉默,他没有邀请两人去会客室,反而指了指广场中央那棵巨大的黄桷树。树下有几排供人休息的长椅。

“就在那儿吧。”他说,“我的办公室,就是整个青川。在这里,两位记者看得更清楚,问得也更明白。”

这是一种姿态,一种不设防的坦荡。

柳如烟的指甲在采访本的皮质封面上划过一道无声的印痕。

她知道,从地点选择开始,她就已经输了先手。

三人落座。

几个路过的镇民好奇地张望,看到是叶凡,都热情地笑着打招呼,喊一声“叶县长”。

叶凡也笑着点头回应,那份熟稔和自然,让柳如烟心头又是一堵。

“那么,我们开始吧。”柳如烟强迫自己进入工作状态,她打开话筒,将电视台的台标对准叶凡,声音恢复了播音员特有的清冷和专业。

“叶县长,外界对您有一个普遍的疑问。您曾是江城市最顶尖的心外科医生,前途无量。为什么会突然放弃专业,选择一条完全陌生的仕途之路?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专业上的巨大浪费,甚至是一种逃避。您怎么看?”

这个问题,像一把淬了毒的柳叶刀,精准地刺向叶凡的过往。

逃避什么?

不言而喻。

苏沐秋的眉梢轻轻挑了一下,看向柳如烟的眼神里,多了一分审视。

叶凡却笑了,他看着不远处焕然一新的镇医院,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柳部长,首先我要纠正一点,我没有转行,更没有逃避。”他伸出一根手指,“我只是换了一个更大的手术室。”

“以前,我的手术室只有十几平米,我的病人是一个人。现在,我的手术室是整个青山镇,乃至整个青川县,我的病人,是一座城。”

他收回手指,目光转向柳如烟,那眼神锐利得让她无法回避。

“病人的病灶不同,但手术的逻辑是相通的。发现病灶,精准诊断;制定方案,果断切除;最后,要用最细的线,做最完美的缝合,促进肌体康复。关停污染的石料厂是切除,搞城乡医疗一体化是缝合,凤凰湖项目,就是一次大型的器官移植。所以,我做的,还是医生的本职工作——治病救人。”

一番话,行云流水,掷地有声。

不仅柳如烟愣住了,连远处的摄影师都听得忘了调整焦距。

苏沐秋的眼中亮起一抹异彩。

她知道,这是叶凡第一次如此系统地,在媒体面前阐述他的执政哲学。

而这个机会,是柳如烟亲手奉上的。

“说得很好。”苏沐秋顺势接过话头,她的问题同样犀利,却像一把协助主刀的器械,目的不是攻击,而是为了让手术更完美。

“叶县长,您刚才提到了‘果断切除’。外科手术式的执政,听起来高效,但也可能会显得冰冷。就像您关停石料厂,切除了污染这个‘毒瘤’,但那些因此失业的工人,就像被手术波及的‘正常组织’。对于他们,您的‘术后康复’方案是什么?”

这个问题,瞬间将叶凡的形象从一个冷酷的“操刀者”,拉回到了一个需要考虑民生的父母官角色上。

柳如烟的脸色微微白了。

她这才反应过来,苏沐秋不是来看戏的,她是来“保驾护航”的。

她们两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得天衣无缝。

叶凡赞许地看了一眼苏沐秋,回答道:“问得好。任何一台成功的手术,术后康复都和手术本身一样重要。对于下岗工人,我们不是简单地给一笔遣散费了事。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清创’,由政府牵头,追讨工厂拖欠的工资和社保。第二,‘搭桥’,我们引进了新的绿色建材厂,定向招收这些有经验的工人,实现再就业。第三,‘理疗’,对于年龄大、无法再就业的,我们启动了专项扶持,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确保他们老有所养。我的原则是,切除病灶,但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健康的细胞。”

这番话,有理有据,有温度,有细节。

柳如烟准备好的,关于他“不近人情”、“牺牲民生换政绩”的后续问题,全都被堵死在了喉咙里。

她不甘心。

一股无名火顶了上来,让她几乎忘了职业素养。

她盯着叶凡,话筒又往前递了递,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私人情绪。

“叶县长谈了很多宏大的理念,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为了事业,您在家庭和个人情感上,是否也做出了很多‘必要’的牺牲?或者说,在您看来,是不是有些东西,是可以为了所谓的‘大局’,而轻易舍弃的?”

图穷匕见。

这已经不是采访,而是质问。

空气瞬间降到了冰点。

苏沐秋握着录音笔的手,指节收紧。

叶凡静静地看着柳如烟,看了足足有五秒钟。

他没有愤怒,没有激动,眼神平静得像是在看一张X光片。

“柳部长这个问题,很深刻。”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朵里。

“作为医生,我们确实每天都在面临这种选择。一台持续十几小时的手术,意味着会错过家人的生日。一次半夜的紧急抢救,意味着会错过孩子的家长会。但我们的职业准则告诉我们,手术台上的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医生的天职,不是牺牲,是选择。”

他话锋一转,目光如刀,直刺柳如烟的内心。

“至于‘舍弃’,我的理解可能和柳部长不太一样。我认为,任何已经发生坏死、病变,甚至产生毒素的组织,如果它正在严重影响整个机体的健康和发展,那就必须被果断切除。”

他刻意在“切除”两个字上,加了重音。

“这不叫舍弃,柳部长。”叶凡靠在椅背上,语气带上了一丝外科医生独有的、冰冷的悲悯,“这叫治疗。”

治疗。

这两个字,像两根冰冷的钢针,扎进了柳如烟的心脏。

原来在他眼里,那段婚姻,那个家,那个她,都只是需要被“治疗”的、坏死的“病变组织”。

她所有的骄傲,所有的不甘,所有的自我辩解,在这一刻,被击得粉碎。

她不是被抛弃的爱人,她只是一个被成功切除的肿瘤。

柳如烟的脸血色褪尽。

她握着话筒的手,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她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旁边的摄影师尴尬地将镜头移向了别处。

这场“会诊”,到此为止,已经变成了一场对她的公开“验尸”。

就在气氛尴尬到极点时,一个爽朗的声音传了过来。

“哎哟,叶县长!您可真行!俺家那口子昨天去分院做了个检查,县医院的大专家给看的,一分钱没多花!俺那二百五十块钱的养老金,您也给涨到三百了!俺正琢磨着怎么谢谢您呢,您倒在这儿晒太阳了!”

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老人,提着个布袋子,满脸褶子笑成了一朵菊花,快步走了过来。

正是之前叶凡帮过的小供应商,张木匠。

他压根没看见什么摄像机,眼里只有叶凡,那份发自肺腑的感激,是任何镜头都演不出来的。

叶凡站起身,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张叔,身体没事就好。钱的事是政府该做的,别放心上。”

“那哪能行!”张木匠从布袋里掏出一个还带着体温的烤红薯,硬塞到叶凡手里,“刚出炉的,热乎!您尝尝!俺也没啥好东西……”

叶凡没有推辞,接过来掰了一半,递给苏沐秋,自己拿着另一半,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大方方地咬了一口。

“嗯,真甜。”

阳光下,一个县长和一个木匠,分食着一个烤红薯。

这个画面比任何精心设计的宣传片,都更具冲击力。

柳如烟看着这一幕,再看看自己身上那身纤尘不染的白色套裙,忽然觉得无比的滑稽和刺眼。

她猛地站起身,对摄影师说了一句“收东西,走”,便头也不回地朝着采访车走去。

她的背影挺得笔直,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仓皇。

苏沐秋看着她的背影,将手里的半块红薯递到嘴边,小口地咬着,眼睛却笑成了月牙。

而在广场不远处的一棵树下,周启明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推了推眼镜,对身边的秘书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你看见了吗?刚才那个老乡就是这个项目最大的‘风险评估报告’。”

秘书一头雾水。

周启明却没有解释,他拿出那个陈旧的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了一行字:

“民心是检验手术成功与否的唯一金标准。”

他合上本子,看向叶凡的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