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仕途医心 > 第31章 田埂上的审判!

仕途医心 第31章 田埂上的审判!

簡繁轉換
作者:就爱吃牛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4:16:05 来源:源1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专家组的三辆轿车引擎已经发动,准备打道回府。

在他们看来,此行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他们用最无可辩驳的专业权威,给这个异想天开的乡镇项目,宣判了死刑。

林国良站在车边,正与前来送行的县委书记张海涛客气地握手,脸上是恰到好处的遗憾与官方的勉励。

然而,叶凡就站在大院的出口,不远不近,神情平静,仿佛专程在等他们。

他身后,没有钱国栋,也没有李德海,只有一个背着相机的苏沐秋。

林国良的眼皮跳了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他走上前,笑容依旧和煦:“叶镇长,还有什么事吗?我们马上要回市里汇报工作了。”

“不耽误各位领导的时间。”

叶凡的声音很平稳,听不出任何情绪。

“只是昨天各位专家给我上了一堂严谨的科学课,今天,我想请各位专家,给我上一堂现场指导课。”

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指向通往平安村的那条泥泞小路。

“报告,终究是写在纸上的。我想请各位专家,亲眼看一看,这份报告的每一个字,都对应着怎样的生命。”

海归赵博士的嘴角,撇出一丝轻蔑。

在他看来,这是典型的黔驴技穷,要开始打感情牌了。

王克明总工则是习惯性地皱起了眉头,似乎觉得这种“不科学”的实地考察,是在浪费他宝贵的时间。

唯有刘承德教授,目光在叶凡沉静的脸上停留了片刻,没有说话。

“好嘛,既然叶镇长盛情邀请,我们就看一看,走一走。”

林国良打了个圆场,他倒想看看,这个年轻人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他自信,无论叶凡展示多么凄惨的画面,都无法撼动那三位专家用理论和数据构建起来的坚固壁垒。

于是,一队奇怪的组合,出现在了平安村的田埂上。

一边,是西装革履、皮鞋锃亮的市级专家和领导,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地上的泥水和鸡粪,神情间带着审视与疏离。

另一边,是穿着半旧白衬衫的叶凡,步伐沉稳,从容得像是在巡视自己的领地。

苏沐秋跟在后面,没有说话,只是不停地按动快门,将这幅极具冲击力的画面,定格下来。

村口的张大山老人,正坐在门槛上,费力地捶打着自己已经严重变形的膝盖。

看到叶凡领着一群“城里人”过来,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

“叶……叶镇长……”

“张大爷,我带几位市里来的医生专家,给您看看。”叶凡的声音温和。

专家组停下了脚步,一股混合着贫穷、霉味和草药的气息,扑面而来,让赵博士下意识地蹙起了眉。

叶凡没有介绍病情,而是蹲下身,轻轻卷起张大山老人的裤腿,露出那如同枯树根一般扭曲的小腿。

“王总工,”叶凡没有看王克明,目光却锁定了他,“您昨天问我,有没有对周边五公里的土壤进行分层采样。我没有。”

“但是,这片土地里的氟化物,通过水源和粮食,进入了张大爷的身体,替代了他骨骼里的钙。这,就是最直观的‘采样结果’。”

他又转向那位赵博士。

“赵博士,您问我有没有做过地质应力结构的风险评估。我也没有。”

“但是,张大爷这双腿,就是这片土地‘应力失衡’后,压在一个人身上,最沉重的‘风险’。”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刘承德教授的身上。

这一次,他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晚辈对前辈的请教。

“刘教授,您是骨科的泰山北斗。从病理学上看,这种系统性的氟骨症,除了长期暴露在超标的氟化物环境中,您能给出第二种,更科学的解释吗?”

刘承德的嘴唇动了动,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可以挑剔报告的措辞,可以质疑数据的来源,但他无法否认眼前这双腿上,镌刻着的、最残酷的病理学事实。

这,就是铁证。

叶凡站起身,领着沉默的专家组,继续往村里走。

他们来到了刘翠花的家。

那个三岁的孩子,正安静地坐在小板凳上,小脸发青,嘴唇是缺氧的绀紫色。

看到叶凡,孩子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活泼地跑过来,只是虚弱地抬了抬眼皮。

刘翠花局促地站起身,给众人倒水,那水,就是从村里那口井打上来的,泛着淡淡的黄色。

专家们没人敢喝。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叶凡的声音很低,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所有人说。

“我们青山镇,拿不出钱给村里每家每户装上市里那种昂贵的净水器。”

“我们也没有能力,去精确分析她怀孕期间,每天摄入的重金属镉,到底超标了零点几个微克。”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报告里,写下‘高度怀疑’这四个字。”

他转过头,再次看向刘承德教授,眼神清澈,却又无比锐利。

“刘教授,昨天您批评我,说我的报告连‘对照组’都没有,这是对学术的背叛。”

“那我想请问,如果我们要设置一个严谨的对照组,是不是就要让另一批健康的孕妇,和刘翠花一样,怀胎十月,喝同样的水,吃同样的粮食?”

“用一个未出世的、可能会残缺的生命,去验证一个我们早已心知肚明的‘科学结论’?”

“请问教授,这,是符合学术伦理,还是在背叛人性?”

“轰!”

叶凡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无形的重锤,狠狠地砸在刘承德的心脏上。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一生都以严谨、正直、坚守学术原则为傲,可今天,在这个破败的农家小院里,他引以为傲的原则,被叶凡用最朴素、也最残忍的现实,撕得粉碎。

他不是在和叶凡辩论,他是在和自己的良心,进行一场天人交战。

林国良的脸色也变了,他意识到,局势正在彻底滑向他无法控制的深渊。

叶凡根本没有给他们辩驳的机会,他用一个个鲜活的、痛苦的生命,构建起了一个全新的、无法用数据和理论来反驳的逻辑闭环。

就在这时,村里的其他村民,也闻讯走了出来。

他们没有围上来,没有哭喊,也没有申诉。

他们只是远远近近地站着,或靠在墙边,或坐在门口。

一个因为矽肺病,走几步路就要停下来剧烈喘息的中年男人。

一个手臂上长满了不明原因的红色斑块的小女孩。

一群因为神经系统受损,眼神呆滞、反应迟钝的孩子。

他们就那样静静地站着,用他们病态的、沉默的身体,组成了一份最厚重、最触目惊心的……可行性评估报告。

专家组被这无声的阵仗,包围了。

王克明总工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自己那个精密的空气检测仪,忽然觉得上面的数字,是那么的苍白和可笑。

赵博士的目光,死死地盯着一个拄着拐杖、腿脚严重畸形的孩子,他那套引以为傲的德国DIN标准,在这一刻,仿佛成了一个冰冷的国际笑话。

苏沐秋的眼圈红了,她的手在微微发抖,但她依旧在拍摄。

她知道,她正在记录的,不是一场普通的采访,而是一场对所谓“规矩”和“权威”的,无声的审判。

“叶镇长,情况……我们都看到了,很受触动。”林国良终于干咳一声,试图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想要尽快结束这场“考察”。“我们回去以后,一定会……”

叶凡仿佛没有听到他的话。

他穿过人群,径直走到了刘承德教授的面前,两人的距离,不足一米。

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滞了。

“刘教授。”

叶凡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现场所有的声音。

“您是老师,是前辈。您昨天教我,医学不是讲故事。”

他的目光平静而执着,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要剖开眼前这个老人用一生构建起来的、坚硬的外壳。

“那今天,我想请您告诉我。”

“眼前这一切,是故事,还是事实?”

“这份关乎几百条人命的报告,我,是该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用冰冷的数据去写?”

“还是该站在这片被污染的土地上,用一条条鲜活的、滚烫的人命去写?”

“请您,教我。”

最后四个字,叶凡说得极轻,却又重如泰山,狠狠地压在了刘承德的灵魂之上。

刘承德浑身一震,如遭雷击。

他看着叶凡那双清澈得不含一丝杂质的眼睛,又看了看周围那一双双充满了痛苦和期盼的眼睛。

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像是堵了一团棉花,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他一辈子都在教别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可这一刻,他忽然发现,自己,才是那个最需要被“教”的学生。

风,吹过田埂,带着一丝泥土的腥气。

整个平安村,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等待着这位来自江城市的最高医学权威,做出他的审判。

而这个审判,将决定这个项目的生死,也将决定,他一生的骄傲与信仰,将归于何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