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仕途医心 > 第72章 一纸报告千斤重,县府堂上起波

仕途医心 第72章 一纸报告千斤重,县府堂上起波

簡繁轉換
作者:就爱吃牛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4:16:05 来源:源1

夜深人静,叶凡宿舍的灯还亮着。

他没有急着下笔,而是将白天采集的数据、与老农的谈话记录、以及脑中构思的方案,像整理一台复杂手术的术前准备一样,在电脑上分门别类,建立模型,反复推演。

直到窗外传来第一声鸡鸣,他才按下了打印键。

温热的纸张从打印机里缓缓吐出,带着墨香。

《关于生态农业示范园的病理分析与治疗建议》。

这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是一份详尽的“手术方案”。从“病理切片分析”(土壤成分化验)到“病因追溯”(重茬连作、滥用农药化肥),再到“综合治疗方案”(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水肥一体化、生态循环农业),最后附上了详细的“术后康复计划”(三年轮作规划)和“医疗费用清单”(预算)。

最关键的是预算。

叶凡的方案,总投入比农业局最初的计划,低了近百分之四十。

他剔除了所有华而不实、价格虚高的“进口特效药”,换成了成本低廉但对症下药的“国产普药”。

第二天上午,叶凡敲开了县长李建国的办公室门。

李建国接过那份还带着余温的报告,没有立刻看,而是先给叶凡倒了杯茶。

“叶凡同志,熬夜了吧?”

“习惯了,以前在医院,通宵手术是常事。”叶凡接过茶杯,神色平静。

李建国这才戴上老花镜,一页一页地翻阅起来。

他的表情,从最初的平静,到微微的惊讶,再到掩饰不住的欣赏。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秘书小王站在一旁,眼看着自家老板的腰杆,越坐越直。

当看到最后的预算对比时,李建国的指尖在那个节省下来的数字上,轻轻敲了敲。

他摘下眼镜,看向叶凡的目光,已经完全不同。

“叶凡同志,你这份报告,价值千金啊!”李建国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你这哪里是医生,你简直就是我们青川县财政的‘财神爷’!”

这句半开玩笑的话,让办公室的气氛轻松了不少。

“我只是把土地当成一个病人来看待。治病,讲究的是对症下药,不是药越贵越好。”叶凡说。

“说得好!对症下药!”李建国一拍大腿,“我们有些同志,就是喜欢搞花架子,迷信‘洋专家’、‘贵的就是好的’,结果呢?钱花出去了,病没治好,反而把病人折腾得半死不活!”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显然内心正在进行着激烈的盘算。

“这份报告,不能只让我一个人看。”李建国停下脚步,做出决定,“下午的县政府常务会,你跟我一起参加。我要让大家都听听,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什么才是真正的为民办事!”

叶凡心里清楚,李建国这是要拿他这份报告当武器,正式向县委张书记的“大干快上”路线,发起挑战了。

他点了点头:“好,我随时准备向各位领导汇报。”

……

县长要在一个卫生局副局长的陪同下,在常务会上讨论农业项目。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到中午就飞遍了县委大院。

农业局局长钱大勇的办公室里,气氛凝重。

他肥胖的身体陷在椅子里,手里夹着烟,一口接一口,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局长,我打听清楚了。那个姓叶的,昨天去示范园转了一圈,今天就写了个报告出来。李县长看了,宝贝得不行,下午就要上会!”一个副局长忧心忡忡地说。

钱大勇将烟头狠狠摁进烟灰缸:“一个拿手术刀的,懂个屁的种地!他能写出什么玩意儿来?哗众取宠!”

话虽如此,他心里却莫名地发慌。

李建国是出了名的稳重,如果不是报告真的有分量,他绝不会如此高调。

“局长,那几家种苗和化肥供应商,可都跟咱们打了招呼,预付款都收了一部分……”

“我知道!”钱大勇烦躁地挥了挥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倒要看看,他一个黄口小儿,能在常务会上翻出什么浪来!”

下午两点半,县政府常务会议准时召开。

叶凡跟在李建国身后走进会议室,立刻感受到了数道复杂的目光。

有好奇,有审视,更多的是来自农业局局长钱大勇那毫不掩饰的敌意。

会议按议程进行,波澜不惊。

轮到讨论“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时,李建国清了清嗓子。

“同志们,关于示范园的项目,我们之前有个初步方案。但今天,我这里有一份新的建议,我觉得更科学,更务实,也更省钱。”

他示意秘书小王,将叶凡的报告分发给与会的各位副县长和局长。

“这份《病理分析与治疗建议》,是县卫生局的叶凡同志,经过实地调研和科学分析后,做出来的。下面,我想请叶凡同志,简单介绍一下他的思路。”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坐在末位的叶凡身上。

叶凡站起身,不卑不亢,将报告里的核心观点,用最简练的语言复述了一遍。

没有引用高深的理论,只讲事实,摆数据。

他话音刚落,钱大勇就迫不及待地开了炮。

“李县长,各位领导,恕我直言,这份报告,恕我不敢苟同!”钱大勇扶了扶眼镜,摆出一副专家的派头,“农业是一门复杂的科学,不是靠一些医学名词就能搞好的。什么‘病理分析’,‘菌群失调’,简直是乱弹琴!”

他看向叶凡,带着一丝轻蔑:“叶副局长,我知道你是外科专家,高材生。但隔行如隔山,我们农业上的事,还是要尊重专业。市农科院的专家组,已经给出了权威意见,我们为什么放着阳关大道不走,要去摸着石头过河?”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窃窃私语。钱大勇的话,代表了不少人的心声。

李建国面色不变,只是看向叶凡。

叶凡迎着钱大勇的目光,笑了笑。

“钱局长,您说得对,隔行如隔山。但不管是治人,还是治地,有一个道理是相通的,那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他从随身带来的包里,拿出几个密封袋,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土壤。

“这是我从示范园不同地块采集的土壤样本。钱局长,您能告诉我,哪块地缺氮,哪块地缺磷,哪块地的有机质含量低于百分之一吗?”

钱大勇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嘴巴张了张,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我能。”叶凡语气平静,“因为我把它们带回县医院的检验科,做了全套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化验。数据在这里,一清二楚。”

他扬了扬手里的另一份文件,那是县医院出具的化验单。

“市农科院的专家,连地都没下,坐在办公室里就给我们推荐了最贵的复合肥。这就好比一个病人,医生看都不看,就直接开了最贵的进口药。钱局长,您觉得,这是负责任的态度吗?”

“你……”钱大勇气得浑身发抖。

“还有病虫害防治。”叶凡继续说,“钱局长力推的广谱杀虫剂,一瓶上百块。而我建议使用的赤眼蜂,一亩地的成本不到十块钱,还能保护生态。钱局长,您是觉得我们青川县的财政太富裕了,还是觉得,用更少的钱办成事,是一件丢人的事?”

叶凡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割着钱大勇的防线,也切中了在场所有人心里的那杆秤。

省钱,高效,有理有据。

一位分管财政的副县长,拿起报告又看了看,忍不住开口:“李县长,我觉得叶凡同志的方案,很有道理。特别是这个预算,如果真能省下上百万,那可是实打实的政绩啊!”

“是啊,数据不会骗人。”另一位领导也附和。

局势,瞬间逆转。

钱大勇面如死灰,他知道,自己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他怨毒地瞪了叶凡一眼,那眼神,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

李建国满意地看着这一切,最后总结陈词。

“既然大家都认为叶凡同志的方案可行,我提议,成立‘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特别工作组’,由我亲自担任组长,请叶凡同志担任常务副组长,具体负责方案的落实。农业局、财政局等相关单位,全力配合。大家有没有意见?”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定了。散会!”

李建国站起身,在经过叶凡身边时,脚步顿了顿,低声说了一句:“叶凡同志,干得漂亮。这只是个开始。”

叶凡看着李建国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对面钱大勇那张扭曲的脸,心里一片澄明。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已经被绑上了李建国的战车,彻底站在了县委张书记阵营的对立面。

一场围绕着青川县发展路线的权力风暴,已经拉开了序幕。

而他,已经被推到了风暴的中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