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美食内卷:古代厨娘修炼手册 > 第二十四章 海棠金橘酿

美食内卷:古代厨娘修炼手册 第二十四章 海棠金橘酿

簡繁轉換
作者:喉舌之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16:16:55 来源:源1

第二十四章海棠金橘酿(第1/2页)

“叩叩。”

食盒底磕在青石板上的声响刚落,方仲槐举着半块叉烧的手顿在半空,嘴里的肉还没咽下去,含糊道:“宋师兄?你怎么来了?”

宋修站在槐树下,袍上沾着层薄露,手里的乌木食盒拎得稳稳的。

他目光扫过围着摊子的几个学子,方仲槐的书卷扔在竹筐里,封皮沾着块油印子。

周明瑞正踮脚看案板,鼻尖快凑到叉烧上。

这光景,倒比国子监的课堂热闹十倍。

“刚散了早值,过来看看。”

宋修的视线落在戚萝身上,她正用布巾擦着刀,围裙上沾着点酱汁,是方才翻肉时蹭的。

“戚姑娘早。”

“公子早。”戚萝抬眼笑了笑,手里的刀在晨光下闪了闪,“今日的秘制叉烧,早就开始腌,加了香料铺新打的八角,还拌了点花雕,您尝尝?”

她递过块切好的肉,油亮的皮上嵌着芝麻,刚出炉的热气裹着香往宋修鼻尖钻。

方仲槐在旁凑趣:“宋师兄快尝!这肉翻了三回料,戚姑娘说这样才入味。方才我闻着香味,蹲在树后差点被她撞见,她还笑我‘馋得像只偷油的耗子’。”

周明瑞跟着笑:“可不是,今早卯时就听见她摊子前‘叮叮当当’响,原是在给酱肉翻锅。”

宋修接过叉烧咬了一口,芝麻的脆混着肉汁的浓,果然比寻常叉烧多了层醇厚,咽下去时,喉头还留着点花雕的余温。

“花雕是十年陈的?”

“公子尝出来了?”戚萝往灶膛添了块炭,火苗卷着木柴舔上来,把她的侧脸映得忽明忽暗。

“前些日漕船上的孙管事送的,说腌肉最香。我想着秘制的总得讲究些,特意多放了半勺,夜里起来翻料时,还闻着缸里飘酒香呢。”

她转身掀开旁边的砂锅,一股麻香漫出来,肉皮酱红,浮着层碾碎的红花椒:“对了,这是昨日炖的椒麻酱肉,用的蜀地花椒,您要不要也尝尝?昨儿炖了六个时辰,肉皮都酥透了,筷子一戳就能穿。”

宋修还没答话,方仲槐已经抢着夹了一块:“宋师兄别客气!这酱肉绝了,麻得舌尖直跳,配着金橘酿正好解辣,戚姑娘,再给我来碗酿水!”

戚萝笑着舀了碗金橘酿递过去。

陶碗冰凉,里面的金橘瓣泡得透亮,海棠花瓣漂在上面:“慢些喝,刚从井里捞出来的,冰着呢。”

宋修看着方仲槐仰头灌酿水,喉结滚动得厉害,又瞥见他手肘离戚萝的案板不过半尺,手里的陶碗在石板上轻轻磕了下,发出“叮”的一声。

他低头抿了口酿水,没说话。

原是方仲槐又往前凑了凑,想问酱汁的配方。

“这酿水用的金橘,看着比市售的小些?”他换了个话题,指尖摩挲着碗沿的冰珠。

“是东市那家‘鲜果铺’的,掌柜说这是蜀地来的油皮金橘,别看个头小,酸得正。”

戚萝用木勺搅了搅陶瓮里的酿水。

“前几日挑了一筐,青的不要,软的不要,非得是捏着硬实、闻着带点清苦的才肯要,掌柜的都说我比他婆娘还挑剔。”

她拿起旁边的细纱布抖了抖,上面还沾着点橘络:

“挤汁时过了三遍纱布,一点渣子没有。海棠花捡的是刚落的,没沾着灰,沸水泡过晾温了,才拌了点香料铺的陈桂花蜜。那蜜熬过三回,甜得沉,不会盖过花果的味。”

正说着,巷口忽然传来“咳咳”声,苍老却中气十足,一下接一下,像敲在石板上的闷锤。

周明瑞眼尖,拽着方仲槐往摊子后头缩。

“是周太傅!”

几个学子“哗啦”一下猫到竹筐后,方仲槐的靴子尖还露在外面,被周明瑞狠狠踩了一脚,疼得他差点叫出声,慌忙用袖子捂住嘴。

竹筐里的书卷“哗啦”一声掉了满地,最上面那本《春秋》的封皮上,还留着块昨日蹭的酱汁印子。

宋修转身拱手:“恩师。”

周太傅背着手踱过来,青布袍沾着草屑,手里书卷得边角发皱,一看就是被反复摩挲过的。

他先瞪了宋修一眼,才慢悠悠转向戚萝,板着脸道:

“近日国子监学风浮躁,策论错漏百出,昨日查方仲槐的卷子,‘民生在勤’写成‘民生在禽’,问他为何,支支吾吾说不出,后来才听同窗说,是被金梁桥这边的吃食勾了魂?”

他目光扫过案板,喉结动了动,又板起脸:“老夫今日来,不是来问罪的,是替朝廷查验市井风物,看看这些吃食是否合规,免得坏了学子们的脾胃。”

戚萝忍着笑,切了块肥瘦相间的叉烧用油纸包好,又舀了碗金橘酿:

“老先生尝尝便知。这叉烧用的是张屠户家现宰的五花肉,凌晨卯时送过来的,新鲜得很。酿水是井水镇的,金橘和海棠都是自己挑的,干净得很。”

周太傅的手在袖袋里攥了攥,没接,只看向宋修,眼神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期待。

宋修接过递过去:“恩师,戚姑娘的手艺确实好,您尝尝便知。前日我路过时闻着香味,特意绕过来买了块,确实比酒楼的更有烟火气。”

周太傅这才慢悠悠接过来,先端着架子抿了口酿水,冰凉的酸香顺着喉咙滑下去,打了个激灵,才掀开盘子咬了口叉烧。

芝麻混着肉汁在舌尖炸开时,他眼睛亮了亮,慌忙板起脸,嘴里却忍不住咂了咂:“嗯……尚可,肉质还算紧实,酱汁也不腻,只是……”

他顿了顿,视线又落回案板上,见还有大半块叉烧,补充道:“只是火候还能再收半分,皮若再脆些,便更好了。”

躲在竹筐后的方仲槐没忍住,“噗嗤”笑出了声。

谁不知道周太傅最讲究“食不言”,方才那咂嘴声,隔着半条街都能听见。

“谁在那儿?”

周太傅吹胡子瞪眼,竹筐后的脑袋们瞬间缩了回去,却碰倒了筐里的砚台,“咚”一声砸在青石板上。

“方仲槐!周明瑞!”

周太傅指着竹筐,声音陡然拔高。

“还敢躲?罚你们抄《礼记》三遍,明日卯时交到我书房!少一个字,就再加抄一遍《论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四章海棠金橘酿(第2/2页)

几个学子哪敢耽搁,连滚带爬地钻出来,捡起地上的书卷就跑。

路过摊前时还不忘喊:“戚姑娘,明日我们还来!记得给我们留带脆骨的!”

周太傅望着他们的背影哼了声,转头见宋修正看着戚萝笑,顿时沉下脸:

“你也别笑!刚回翰林院就整日往市井跑,像什么样子?国子监的学子都学你这般,岂不是要荒废课业?”

宋修敛了笑:“今日休沐,想着过来看看。”

他看向戚萝,见她正低头收拾案板,阳光落在她发顶,碎金似的。

“姑娘一个人忙得过来?我明日也休沐,若不嫌弃,过来搭把手。劈柴、生火、招呼客人,这些我还做得来。”

戚萝刚要答话,周太傅先开了口:“休沐就该在家校勘典籍,帮衬个市井摊子像话吗?你是翰林院的编修,不是市井杂役!”

话虽硬,却偷偷看了戚萝一眼,见她没恼,又放缓了语气。

“不过……这姑娘瞧着倒利落,说话也敞亮,不像那些扭捏的。”

“多谢老先生。”

戚萝笑着婉拒宋修,手里的布巾在案板上擦出“沙沙”声。

“公子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这摊子小,平日里街坊熟客多,自己忙得过来。公子难得休沐,不如在家陪陪家人,或是去城外的玉泉山散散心,总比在这儿站着受累强。再说了,您来帮忙,我反倒不好意思收街坊的钱了。”

周太傅听得连连点头:“这话在理!年轻人就该分清主次,修儿,听见没?”

又忽然来了兴致,指着砂锅里的椒麻酱肉。

“说起来,你这蜀椒用得地道。我当年在蜀地任官时,吃过用藤椒做的腊肉,那麻劲才叫霸道,一口下去,舌尖能麻半个时辰,配着当地的米酒喝,才算解了那股子劲。”

戚萝眼睛一亮:

“老先生也吃过藤椒腊肉?我前几日还琢磨着,要不要进点藤椒试试。藤椒鲜麻,红花椒醇厚,腌肉得用红花椒,炖肉加藤椒才够劲。

前几日我试了用青花椒泡酿水,倒也清爽,就是回味短了些,不如红花椒来得沉。”

“哦?你还试过青花椒?”

周太傅来了精神,往前凑了半步,忽然停住,望着砂锅出了会儿神,才喃喃道:

“说起来,那年蜀地的雨,比这汴京的黏多了……”

他摆摆手,又笑了。

“青花椒得用新鲜的,晒过就失了那股子鲜气。当年蜀地的同僚给我带过青花椒酱,抹在热饼上吃,能多吃三个饼。”

“可不是!”

戚萝往灶膛添了块炭,火苗“噼啪”响。

“我还听说,蜀地人做泡菜,也爱扔几粒青花椒,酸脆里带着麻,夏天吃最开胃。

前几日邻里从蜀地探亲回来,给我带了点晒干的青花椒,说让我试试炖鱼,我正想着明日进条活鱼来呢。”

宋修站在旁静静听着,见戚萝说起吃食时眼里发亮,嘴角的笑意藏不住,手里的陶碗沿被指尖摩挲得发亮。

周太傅越说越起劲,从蜀地的花椒说到岭南的陈皮,又从陈皮说到腌肉的法子,戚萝都接得上来,偶尔插一句自己的心得,两人倒像忘年交一般。

日头爬到头顶时,周太傅才意犹未尽地住了口,摸了摸肚子,才发觉方才那几块叉烧早下肚了。

他清了清嗓子:“不早了,老夫该回去了。修儿,你也早些回府,别总在这儿晃悠。”

他又看向宋修,语气软了些:

“你这臭小子,回了京也不说来看看我。前日去你家,你娘还说你刚上任忙,我想着让你歇几日,没成想你倒有空来这儿吃叉烧。你师母还总念叨你爱吃她做的酱肘子,说等你空了,给你炖一大锅。”

“这几日刚上任,翰林院的典籍堆了半屋,得一一校勘,实在抽不开身。”

宋修拱手应下,语气里带着恭敬。

“改日定登门拜访恩师和师母,给您二老请安。”

周太傅“嗯”了一声,又看了眼案板上的叉烧,才背着手慢悠悠往巷口走,走了两步又回头:“那椒麻酱肉,明日给我留一块,我让书童来取。”

等周太傅的背影消失在巷口,宋修正要告辞。

戚萝忽然从摊子底下拖出个食盒,里面铺着油纸,放着两块最周正的叉烧、一小碗切好的椒麻酱肉,还有两碗用细布盖着的金橘酿。

“这些您带回去吧,给夫人尝尝。”她把食盒递过去,指尖轻轻一碰就收回来。

“怕是路上会凉,回府热一热,虽减些风味,也是我的心意。前些时日漕船过码头,风浪大得很,摊子都快被吹翻了,多亏夫人让管事送了块厚毡子垫着,还说若有人刁难,报她的名号就行。这点东西,实在算不了什么。”

宋修伸手去摸钱袋:“该付的钱还是要给,不然我岂不成了占姑娘便宜?”

“公子这是见外了。”戚萝按住他的手腕,指尖温温的,“夫人帮过我,这点东西算什么,再说了,公子常来照顾生意,我还没谢过您呢。”

他没法,只好接过食盒,入手沉甸甸的,香气顺着缝隙往外钻。

“那……多谢姑娘。”

戚萝笑了笑:“公子慢走。”

宋修转身时,听见身后“当啷”一声,是戚萝把砂锅端下来的动静。

他没回头,脚步却慢了些,食盒里的香气混着槐树叶的清香,缠在衣襟上,倒比方才更让人记挂。

日头偏西时,戚萝开始收摊。

剩下的叉烧和酱肉分给了隔壁卖胡饼的张五郎和扫街的李伯,案板擦得能照见人影,陶瓮里的金橘酿卖光了,空瓮被她倒扣在石板上控着水。

路过香料铺时,掌柜探出头喊:“小戚,明日的花椒给你留好了!”

戚萝扬声应着,手里的竹筐晃了晃,里面的空陶碗撞出“叮叮”声。

晚风卷着槐树叶落了几片在筐里,她没捡,就那么拎着走。

反正明日开市,还得路过这儿,顺手捎着便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