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美食内卷:古代厨娘修炼手册 > 第二十六章 孜然羔羊排·山药排骨汤·杏仁

美食内卷:古代厨娘修炼手册 第二十六章 孜然羔羊排·山药排骨汤·杏仁

簡繁轉換
作者:喉舌之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16:16:55 来源:源1

第二十六章孜然羔羊排·山药排骨汤·杏仁玉露(第1/2页)

马车在朱漆大门前停稳时,戚萝正借着车帘缝隙打量外头。

檐角铜铃被风拂得轻响,两个披甲侍卫立在石狮旁,甲片上的日光晃得人眼晕。

她指尖在膝头轻轻碾了碾,将那点微讶压了下去——原以为只是寻常富户,竟有这般气派。

“姑娘,到了。”

车夫掀帘时,门内早候着个青衫小厮,见她下来便躬身:

“戚萝姑娘,刘管事在里头等您。”

戚萝颔首跟上,脚下青石板光可鉴人,廊下侍立的仆妇们垂着眼,没人多看她那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裙。

转过月洞门时,她忽然顿住——满园的芍药开得泼泼洒洒,粉的像堆雪,红的像燃着的火,竟比汴京城里最大的花市还热闹。

风过时,花瓣簌簌落在肩头。

“这是府里特意从洛阳移来的新品,”引路的婆子见她驻足,笑着搭话,“光伺候这些花的匠人就留了四个,每日早晚两遍打理呢。”

戚萝“嗯”了声,目光在花丛上落了一瞬便移开,继续往前走。

穿过花径,迎面穿堂里摆着张紫檀木八仙桌,桌角汝窑青瓷瓶插着两枝绿萼梅,清润得很。

刚要抬脚,穿宝蓝比甲的刘管事已迎上来,手里捧着本簿子,身后跟着个捧茶盘的小丫鬟。

“可是戚萝姑娘?”刘管事声音温润,目光扫过她周身,不见轻视,“我是府里的厨房管事,这新沏的雨前龙井,姑娘先润润喉。”

白瓷茶盏递过来时,杯沿沾着水汽,茶香清冽。

戚萝接过捧在手里,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轻声道:“多谢刘管事。”

“姑娘客气了。”刘管事侧身引着路,指尖在簿子上点了点。

“今日劳烦姑娘做三道菜,一道主菜,一盅汤,再加道甜食。酬劳按上等厨子的例,一贯钱。若老夫人与贵客们吃得满意,再加两贯赏银,姑娘觉得如何?”

一贯钱?

戚萝睫毛微颤。

她在巷口摆摊,每日天不亮就起身剁馅、生火,收摊时总要到暮色沉沉,一个月下来也不过两贯多。

这三道菜竟抵得过半月光景,足够租个铺面了。

她垂眸掩住那点波动,语气带着妥帖的自谦:“多谢刘管事厚待。只是我平日在街头摆摊,做惯了市井吃食,手法粗简,怕难登大雅。府里既有贵客,若有不合规矩的地方,还望管事多担待。”

“姑娘哪里的话。”刘管事反倒笑了,更显诚恳,“前日府里尝过您做的酱肉,都说那股子实在气难得。您只管放手做,老夫人与各位都不是讲究虚礼的人。”

戚萝这才放下心,微微颔首:“既如此,敢请问今日赴宴的客人可有忌口?或是偏爱什么口味?我也好照着预备,免得失了分寸。”

刘管事赞许地点点头:“姑娘考虑得周全。老夫人今年六十八,脾胃弱,吃不得生冷油腻;还有位镇北将军家的赵小姐,性子爽朗,跟着父亲在边关待过几年,饮食上偏爱些醇厚入味的。”

“我晓得了。”戚萝应着,心里已大致有了数。

说话间已到西厨。

门一推开,热气混着各种食材的香气扑面而来。

十几个灶台并排而立,铜锅铁锅擦得锃亮,反射着头顶天窗漏下的日光。

墙角码着的陶罐上都贴着红纸标签,写着“陇右枸杞”“关中柿饼”,连切菜的木案都是整块的紫檀木,泛着温润的光。

几个系着白围裙的厨子正在忙碌:

有人在剖新鲜的螃蟹,蟹黄溅在围裙上也顾不上擦;有人在揉面,面团在案板上“砰砰”作响;还有个瘦高个厨子正拿着长柄勺搅锅里的酱汁,咕嘟咕嘟的冒泡声里,咸香漫了满室。

见她们进来,众人都停了手里的活计。

为首的胖厨子拱手道:“刘管事。”

目光扫过戚萝时,带着几分审视。

这姑娘看着年纪不大,穿着也寻常,竟能让刘管事亲自引着来掌勺?

“这位是戚萝姑娘,今日来掌勺三道菜。”刘管事介绍道,“张师傅,你带两个徒弟给戚姑娘打下手,食材只管往上端,别省着。”

张师傅应了声,转身对两个年轻厨子使了个眼色。

那两人一个矮胖,脸上带着点憨气,一个瘦高,眼神活络,快步上前搬来三层木盘。

矮胖的先拱手道:“姑娘好,俺叫王二柱,您叫俺二柱就行。”

瘦高的跟着笑:“姑娘,我是李三,您有啥吩咐尽管说。”

戚萝微微颔首,客气道:“有劳二位了。”

目光落在木盘上层的羔羊肋排上,转头对张师傅说:“张师傅,劳烦借个砂锅,这羔羊肋排看着新鲜,主菜就做红烧的吧,用酱油焖透,再撒点孜然提味,该合那位小姐的口味。”

张师傅眼皮跳了跳。

孜然金贵,府里厨子平日都舍不得多用,这姑娘倒敢下手。

但刘管事既说了让打下手,他也不好多言,只对李三道:“去把三号砂锅刷干净,炭火备好。”

“那汤品便炖山药排骨汤。”

戚萝又指向旁边的山药,表皮带着细密的绒毛,看着就粉糯。

“二柱兄弟,麻烦你帮我把山药刮了皮,切成滚刀块浸在清水里,别让它氧化了。”

“哎!”王二柱应着,拿起竹刀就要动手,却被戚萝拦住。

“等等,”她拿起一块山药,指尖在表皮划了道印,“这山药性子娇,用竹刀刮皮时轻些,带掉一层薄肉正好,露出来的内里才够白。”

王二柱愣了愣,依言试了试,果然刮出来的山药雪白雪白的,忍不住赞道:“姑娘这法子巧!俺们平时刮得急,总带着黑边。”

张师傅在旁瞥了一眼,没说话,心里却暗赞这姑娘细心。

戚萝又看向那袋杏仁:“甜食就做杏仁玉露吧,张师傅,府里有石磨吗?我想自己磨浆,更细些。”

“有有,”李三抢着道,“后院就有台新磨的,我这就去搬。”

“多谢。”戚萝颔首,转头对张师傅道,“排骨麻烦您帮着焯下水,只放姜片就行,别加别的,老夫人喝着要清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六章孜然羔羊排·山药排骨汤·杏仁玉露(第2/2页)

张师傅应了声,接过排骨往水池去了。

这边戚萝已挽起袖子,先处理羔羊肋排。

她拿刀的姿势稳,剁块时大小均匀,骨缝里的筋膜都仔细剔净。

王二柱在旁看着,忍不住念叨:“姑娘这刀工,比俺们灶上二师兄还好。”

“在街头摆摊,不快些不行。”戚萝随口应着,将肋排倒进冷水锅,“二柱兄弟,帮我倒两勺黄酒,去去膻气。”

王二柱慌忙递过酒壶,看着她趁浮沫刚冒头就轻轻撇去,动作稳得没溅出半点水花,越发佩服。

此时张师傅已焯好排骨,放进砂锅里,戚萝往里面添了山药块和井水:“火别太急,文火炖着就行,等山药烂了再撒枸杞。”

说着转身处理肋排。

热锅冷油,姜片葱段下锅“滋啦”作响,她握着锅铲轻轻拨弄,直到香味漫开才倒入肋排。

铁铲与锅底碰撞发出清脆的“当当”声,每块肉都被翻得均匀,渐渐染上焦糖色。

“李三兄弟,酱油麻烦顺着锅边倒,”她对凑过来看的李三交代,“让热油一激,香味才出得来。”

李三点头记下,见她添热水没过排骨,大火烧开时汤面滚起金红色的浪,才转小火慢焖,忍不住问:“姑娘,这得炖多久?”

“至少两炷香,”戚萝往砂锅里撒了把孜然粒,“得让肉烂到脱骨,酱汁才肯入味。”

正说着,厨房门帘被人轻轻挑开一角。

一只戴着银镯子的手扒着帘边,银环上錾的缠枝纹在光下闪了闪,紧接着露出半张脸。

眉峰挑得高高的,鼻梁挺直,嘴唇抿成条直线,正是个十五六岁的姑娘。

她先是往灶台这边望了望,鼻尖轻轻嗅了嗅,眉头猛地皱起,脸瞬间沉了半截,嘴里嘟囔着“什么味儿这么淡,莫不是忘了放盐。

等闻到砂锅里飘出的孜然肉香,眉头又悄悄松开,嘴角几不可察地翘了下,却又很快绷住,低声咕哝“这还差不多,总算没太糟”。

张师傅眼尖,瞥见那只银镯子就低了头,示意二柱和李三别作声。

戚萝正专注地磨杏仁,石磨转得匀匀的,浆汁顺着凹槽往下淌,白如牛乳,没留意门帘那边的动静。

“姑娘,这杏仁浆磨得比雪还白。”李三帮着滤渣,看着纱布里渗出的清汁,忍不住惊叹。

“泡透了再磨,就细了。”戚萝接过滤好的浆汁,倒进小铜锅,“加冰糖慢慢熬,火大了容易糊。”

等羔羊排炖得能用筷子轻松戳透,她掀开锅盖,汤汁已收得只剩小半碗,每块肉都裹着红亮的酱汁,孜然粒嵌在肉缝里,香气浓得化不开。

此时排骨汤也炖好了,山药炖得半透明,用勺一碰就颤巍巍的,汤色清亮得能看见锅底的姜片。

杏仁玉露盛在描金小碗里,桂花撒得匀匀的,甜香混着桂花香,与肉香、清甜味缠在一处,倒也和谐。

那姑娘恰在此时掀帘进来,石榴红骑装的下摆扫过门槛,带起一阵风。

她走到案台前,先是盯着红烧羔羊排看了两眼,指尖在盘边虚点了点,像是在数肋排的块数,又弯腰闻了闻杏仁玉露,鼻尖几乎碰到碗沿,直起身时恰好对上戚萝的目光。

“你就是那个摆摊的厨子?”她扬着下巴,银镯子随着动作叮当作响,声音清亮得像敲玉磬。

戚萝闻言用布巾擦了擦手,微微颔首:“是。”

那姑娘盯着她看了片刻,忽然板起脸,重重“哼”了一声,转身就往外走。

刚到门口,又想起什么似的停住脚,对着屋里的厨子们扬声道:“都起来吧,杵着做什么,耽误了传菜仔细你们的皮。”

说罢,目光却飞快地往那盘羔羊排上扫了一眼,才掀帘而去。

张师傅等人这才反应过来,慌忙躬身行礼,声音都带了点紧张:“见过赵小姐。”

直到那抹石榴红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张师傅才直起身,抹了把额头的汗,对戚萝解释道:“赵小姐自小在军营长大,说话直来直去,姑娘别往心里去。贵人方才那神色,约莫是觉得菜还入眼。”

戚萝这才恍然,望着门帘处愣了愣——方才明明见她闻着肉香时嘴角动了动,像是满意的,怎么转脸就“哼”得那样重?

正琢磨着,就见刘管事匆匆走进来,手里捧着红漆托盘,上面摆着银质温盘、青瓷炖盅和描金小碗,盘沿还刻着缠枝莲纹。

“姑娘的菜正好赶上时候。”他看了眼漏刻,笑意更深。

“按府里规矩,主菜入银盘保温,汤品用炖盅盖严,甜食配锦缎垫,由两个仆妇端着,从西角门进传菜廊,廊里每隔三步有小炭炉温着,直送正厅暖阁,半点不会失了温度。姑娘看这样安排可好?”

戚萝点头:“全听管事的。”

二柱已手脚麻利地帮着装盘,李三则细心地在杏仁玉露碗下垫了月白锦缎。

刘管事仔细检查过,对候在门外的仆妇道:“记着走传菜廊,莫要蹭了盘沿。”

仆妇们应着,端起托盘轻手轻脚地去了。

刘管事这才对戚萝道:“姑娘辛苦了,灶房后间有歇脚的地方,我让人给您沏壶茶来。”

戚萝望着案台上收拾干净的厨具,目光掠过张师傅正忙着熬制的酱汁,轻声道:

“多谢刘管事费心,其实我这三道菜做得简单,也不费什么力气。府里大厨们的手艺才叫地道,若不耽误事,我想在这儿多待片刻,看看他们料理食材的法子,也算长点见识。”

她顿了顿,又补充:

“绝不敢叨扰,更不会乱伸手,就远远看着学个眼缘。”

刘管事闻言,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见她神色诚恳,眼底没有半分贪求,反倒添了几分赞许,笑着点头:

“姑娘客气了,后厨虽忙,多双眼睛看着也不妨事。张师傅他们都是敞亮人,姑娘有不懂的,问问也无妨。”

说罢,眼角余光似有若无地往正厅方向瞥了瞥,才转身去吩咐杂役添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