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玉阶血 > 第二十七章

玉阶血 第二十七章

簡繁轉換
作者:沐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16:16:57 来源:源1

第二十七章(第1/2页)

“这个先不说,不把刺客抓到,我也没心情喝酒。我且问你,景明坊中多有歌姬舞女,若是要一一查实她们身份,需要多久?”

“景明坊中,歌姬有一二百,舞姬更多一些,乐师乐伎也有五、六百之多,这还是做明面生意的。花楼之中卖笑之人那就更多了,当红的娘子往往还有服侍的下人。对了,各家酒楼为了菜肴好吃有独门秘诀,还外聘了一些厨娘。”

金持盈不愧是酒楼千金,将景明坊的所有女子都说得详尽。

“她们的出身来历也很复杂:有些是老板的同乡,来这里投靠混口饭吃;有些是从官牙手中买来,家世清白经过教习的;有少量青楼女子甚至是通过黑市弄来的。虽说官府一直在打击非法人口买卖,但仍然屡禁不止。”

“就是说她们的来历五花八门,根本难以查清?”

魏王提出了问题所在。

“确实是这样。”

大家原本以为徐宗砚的方法能找到人,至少也是大大缩小了范围,没想到景明坊地方不大,竟有这么多女子。

“从今日起,加强对景明坊地界的巡查。不局限于女刺客,而是所有可疑人都要盘查。”

魏王皱眉道:“一切蛛丝马迹隐藏在细节中,不要有任何疏漏。

他停了一下,又道:“从即日起,清查景明坊所有女子的身份来历,不要怕麻烦,每家店都要一一过关。”

众人齐声称是,会议正要解散,魏王让一位善于绘画人像的亲从官留了下来——

“那画像画好了吗?”

那人连忙把画像拿出,画像上竟是一个美貌女子。

魏王皱了皱眉,有点不满意:“有六七分像,但没画出神韵。”

那下属连声认错,心里却很是郁闷:这是为通缉犯人而画的,又不是宫廷画师绘制御容,哪能有什么神韵?

魏王看了看,吩咐他赶紧拿去刊印以后分发下去,想了想,又把原画带走了。

“这个孤拿走了,你另画一幅吧。”

他卷起画的时候很细致,甚至是小心放在怀里的。

金持盈注意着他的一举一动,女人的敏感细腻,让她不禁心中微动——

魏王对这个女刺客……真的是异乎寻常的关注。

****

李琰清晨起来,用油彩和颜料在脸上画了一刻钟的时间,就变成了那个脸色蜡黄略有皱纹、带着丑陋胎记的厨娘。

她到后厨看了看,却被逢春赶出去了:“你别来帮倒忙吧!”

李琰有点尴尬的笑了笑:自从上次她自告奋勇炒菜,把糖当成盐以后,就死了磨练厨艺这条心。

她干脆出门闲逛,了解一下最近的时事。

一出门就发现景明坊的气氛不同寻常。

李琰只是略微一瞥,就感受到各个点位上密探的存在:有的隐秘,有的明显。

他们在用各种眼光隐晦的打量着路上的行人。整个景明坊都处在严密的监视之中。

李琰略一思索,没有刻意躲避,而是大大咧咧的跟路过的熟客打招呼:这人很喜欢酒馆的下酒菜,以为是她这个厨娘的手艺,上次还给过赏钱。

密探们只是看了他们一眼,并没有多加怀疑。李琰轻车熟路地从另一条小巷里绕了出去,来到景明坊后部的旧街上。

其实这条旧街才是最早的景明坊所在地:洛京并不是一开始就作为首都的,而只是作为四大陪京。当今天子十多年前篡位登基后,就将国都定在此地,那时候洛京才开始兴盛起来。

景明坊的这条旧街,原先就有一些酒楼茶馆之类的,都是庶民们休闲时的一些去处。后来此地变成首都,达官贵人们聚集,因为有这商机,就在前面建起了更为华丽宏伟的楼阁坊市。

但旧街也一直没拆除。这里的酒楼茶馆虽然简陋,但也有一些庶民愿意来光顾,就是生意寥寥,店是半死不活的开着,伙计也是懒洋洋的。

李琰在这里逛了一圈,到店铺买了几件女人用的杂物,又问了问酒庄批发的价钱。在确定身后没有人跟踪以后,她本想绕个圈子回到店里,偶然间却看到了一个茶馆的招牌。

这个茶馆看起来很熟悉。

李琰记起来了:这里她前世来过的。

前世他们一族两百多人被押送洛京以后,皇帝慷慨大度,免除了颇具侮辱意味的午门献俘。

除了身为国主的六哥被软禁府中不得出门,其他人虽然受到管制和监视,但还是可以出门逛一逛的。

十一弟李瑄乃是棋道国手,因为经常游历各国与人对弈,曾经数次来过洛京。他自告奋勇的带几个兄弟姐妹出门,就来到了这家茶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七章(第2/2页)

这个茶馆很旧了,里面的特色是有说书人,只要两个铜钱就能坐着听一下午。中间有两次歇息时间,会有一位琴师在帘后弹琴。

这说书先生说的是一些神魔演义,故事大家都是滚瓜烂熟了,但善于插科打浑讲得挺有意思,店里又有一些市井气息的小吃,当时李家几人都听得目不转睛。

大家听书听得入迷,李琰却注意到了那琴音。

琴师弹的是嵇康的《孤馆遇神》,此曲音调诡谲幽深,阴森怪诞,结尾却是莫名的哀伤空幽。在说完神魔演义的空隙中演奏,又是在这偏僻角落的小茶馆里,别有一番味道。

李琰当时听得愣住了,百感交集之下心潮起伏。其他兄弟姐妹虽不擅琴,却也是愁绪满怀,不过强颜欢笑而已。这琴声勾起了所有人心中的忧悒隐痛,一时竟无人做声。

那一天大家静静的听完了琴,再也没心思听说书,略微吃了点东西就回到了府上。

没过几天,魏王就派了长史过来,直接点名索要十公主李琰。李瑾各种哀求甚至威胁要告到天子那里,却是全然无用。魏王府的人直接冲进来,强行将李琰带走。

从那以后,李琰成了魏王的笼中雀,再也不曾有机会和手足亲人们一起出游。再后来,她流落异国他乡,最后惨死……这一次难得的茶馆听书和琴曲,是李琰最后的、也是仅有的一次温馨记忆了。

李琰从前世的记忆中挣脱出来,在茶馆的后墙窗边久久仁立。

茶馆内的说书声不知不觉间已经停歇,琴音响了起来。

又是那熟悉的《孤馆遇神》,不仅音调相同,连指法和微妙的停顿都如出一辙,李琰确定,这就是前世遇到的那个琴师:只是在这一世的时间线上,她提前四年听到了演奏。

不过也是,这种小茶馆生意冷清都是老客,说书人和琴师都是固定的,连曲子也就那几首,又不可能换。

一曲终了,琴师又弹起了下一首,却是《鹿鸣》。

弹到中间几个节拍的时候,琴师的演奏有些发涩,有几个音略微偏差。

李琰站在茶馆的窗边倾听,忍不住用手敲击窗台打着节拍,把这几段正确的音律敲了出来。

琴声戛然而止,似乎里面有人低声说了什么。随后说书先生又上台开始活跃气氛,随即有脚步声走到了窗边。

“未见君子,却蒙赐教。”

竹帘微动,一柄古琴被轻轻推出。

“《鹿鸣》的琴谱早就散失,这几段是我自行填补,却没想到能遇见行家,让你见笑了。”

那人的嗓音温雅好听,听着是个年轻男子,却似乎有什么不足之症,微微有些虚弱。

“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希望您能将方才的《鹿鸣》再弹奏一遍……”

里面的人似乎是在犹豫,但还是开口了:“琴谱本是各家不传之秘,您若是不嫌唐突,我愿出五十贯买下。”

这数额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起码在这种偏远破旧的茶馆里,算是一大笔钱了。

李琰没把这钱放在心上,她见此人谈吐文雅语带羞涩,又是这般爱琴如命,心中倒是有几分好感。

“这曲谱确实散失了,我偶然听过一次而已。哪里需要什么钱?我弹给你听就是。”

其实是唐国富庶,国君又爱好风雅,喜欢收集各种古董金石,这个《鹿鸣》的琴谱就收藏在金陵的皇宫里。

李琰也是爱琴之人,于音律之道颇有心得,这一世她满心焦灼仇恨,忙于军务奔波,却是有些生疏了。

她接过古琴:入手的一刹那,她的眉尖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

好沉。

此琴与普通的良木所制完全不同。

她的目光落在了那琴面上。

“这是……‘梅花断’?不,还有‘蛇腹断’……竟交错得如此细密均匀……”她心中惊叹,指尖轻轻拂过琴面,那上面布满了细密而古拙的断纹。

随即,她的目光定格在了琴颈与琴肩处,那里有两个古老的篆字铭文,虽然略微显旧,却是以金丝镶嵌。

“绿绮?”

她不敢相信,急忙仔细审视龙池处的题款。

果然是真。

绿绮是汉朝时候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定情之物,一首《凤求凰》回肠荡气,流传千古。

虽然有可能是后人伪造,但以李琰见惯宫闱珍藏的眼光来看,这确实是真品。

拥有这般珍品,此人的身份到底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