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玉阶血 > 第三章

玉阶血 第三章

簡繁轉換
作者:沐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20 16:16:57 来源:源1

第三章(第1/2页)

“瑞殿下听闻十公主尚在宫中,担心您遭遇不测,特让末将前来接应。”

司南看了一眼被香蒲和杜若挟制的昏迷妇人,“看样子,末将有些来迟了。”

李琰却颇有惊讶:现在正是玄甲军跟广渊郡王激战之时,人手极为紧凑,大哥竟然派自己得力干将前来救援。

前世因为自己并未染病,是跟着六哥他们一起在山上钟隐寺斋戒度过的,自然也没有眼前种种,竟也无从得知大哥竟然对自己有这般关爱之心。

李琰心中生出淡淡暖意:大哥李瑞与自己年岁相差十八,素日往来也不多。只记得幼年时玩绣球滚到他的脚边,他高大的身影俯下捡起绣球,递给自己,还轻轻揉了自己的头。李瑞平日里面容刚毅沉默寡言,弟妹们都有些怕他,但是那一日,李琰却记得他手掌是温暖干燥的。

“长兄那边情势如何?”李琰看了一眼司南,“父皇如今又身在何处?”

李琰这一句别有含义,司南却以为她担忧桓帝安危,干脆道:“公主请勿烦忧,陛下安然无恙。广渊郡王勾结御城司,此等阴谋我家殿下早有防备,如今正将他拦在通明门外,两军对垒之下他毫无胜算。”

他言谈之间可见锋锐傲气,并非因为天生跋扈,而是玄甲军这十多年来打出来的军魂自信:自李瑞创立此军以来,他们与大周作战都毫不畏惧,甚至有两次小胜,期间闽国吴越趁火打劫,也被他们斩首二万余,献俘于辕门之外。唐国国力虽不如大周,但就连大周边军也对玄甲军有所忌惮,轻易不敢滋扰。

看着青年明耀自信的眼神,李琰眉宇间却生了淡淡的阴霾:玄甲军上下包括李瑞,总以为国之蠡贼是三叔广渊郡王李栩。李栩担任兵马大元帅二十余年,积威甚重,对桓帝都不甚恭敬。当初李瑞要练兵,他丝毫不把这小辈放在眼里,直接打发他去了润州渡口,那里荒凉偏僻又易被周军袭击,完全不似培养侄子而是磋磨。谁知大皇子李瑞不仅立住了脚还异军突起,唐国上下都称颂他青年英才,倒显得李栩老迈无能且妒贤嫉能。就连桓帝近日也改了主意,下诏让李栩回封地洪州,这在明眼人看来就是解除了他隐形皇储的地位。这场储位之争,大皇子李瑞胜局已定。

恐怕就连李栩自己也觉得圣心已失,朝野褒赞也在大侄子那边,自己已经是被逼到墙角,这才铤而走险直接领军入宫。而李瑞早就得了消息,就等着三叔狗急跳墙铤而走险,可以一击毙命后发制人。

但李瑞和大部分人都不曾明白:真正的危险,也是后来置他于死地之人,不是三叔,而是……

李琰目光幽闪,朝着禁苑中央看了一眼。一旁的司南已在催促,“三王妃入宫是早先随外命妇而来,我们并未发现这才让您受惊。宫中只怕还有零星宵小滋扰,末将送您到宫外暂避吧。”

这想法跟李琰先前不谋而合,但此时此刻,她却突然不想“暂避”了:若是按前世那般,李瑞大获全胜斩杀叔父,却被父皇下诏斥为不孝,随后英年早逝。这种结局,对李瑞来说简直是残酷可笑,对唐国来说,也是极大损失。

李琰既知前世之事,对自家兄弟手足的秉性也深为了解:唐国皇室子嗣众多,但除了大哥李瑞,其他人并不擅长兵戎军略,自己前世擅长琴乐音律,十一弟精通弈道,六哥更是笔落成珠玑、词赋传天下。李家这三代都没有出什么将才帅才,祖坟的唯一青烟就在李瑞身上。若是任由他被权术阴谋所害,唐国灭亡也不过是早晚之事。

但救了大哥,唐国就彻底能摆脱亡国的命数了吗?李琰也不敢肯定:大周皇帝统兵之能天下无双,帐下名将奇士如云,迄今留着唐国喘口气,是因为北边蛮夷慕容氏屡起边衅,来势逼人。大周不欲腹背受敌,这才对南边诸国施以怀柔手段,缓缓蚕食。

她想起昔年大哥那温暖宽厚的手掌,又想起自己亡国后在大周洛京的遭遇,李琰的手指紧攥成拳,缓缓吐出一口气,唇边又隐隐感觉到血腥味。

大哥即将大获全胜,可他的生命也将走向终点,他身故后,玄甲军军心崩溃,四分五裂,甚至有人转投敌国,唐**力从此一泻千里。这一切惊变,就在这关键的一夜!

李琰眼中闪过奇异光芒,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在心中升起:她要阻止这场悲剧上演,救下大哥的性命,救下玄甲军!甚至……一手挽回唐国的天命!

另一个声音却在阻止她:若是此时掺和这个漩涡,只怕从此以后就彻底没了安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章(第2/2页)

可是这世上,苟且偷生又能换来真正的安宁吗?李琰自嘲的笑着摇头,闪念之间,她已是打定了主意。

司南见十公主沉吟不语,心中正是奇怪,却见十公主李琰蓦然抬头,目光宛如利剑:

“将军可知,长兄如今已经身处危境,命在旦夕!”

司南惊呆了,完全没想到十公主怎会突兀说出这句。

“你若是信我,就分些人手替我去做几件事!”

李琰目光迥然逼视着他,已经开始吩咐。她看了一眼身旁昏迷的三王妃,又加了一句,“把她也给带上。”

****

梅香伴随着白雪沁人心脾,李琰骑在马上疾驰向前,开始有些不稳,随后就身姿矫健。司南等人骑在她身后护持,心中大为惊讶:分给十公主的乃是军马,别说是宫中贵女,就连普通男子都很难驾驭,十公主竟然能如此娴熟的驾驭——从前也从未听说过她学过骑射。疑问在他心中一层层涌起,更为担忧的却是主帅的安危。

“我们由通明门进入,顺便看看三叔父是否还活着。”

李琰清脆的声音在风中飘散,这种完全不把人命当回事的口吻,让司南禁不住打了个寒颤——这位公主仿佛挣脱了什么无形的禁锢,就此露出峥嵘。

天色暝迷,这漫长的夜似乎已过了大半,但仍是暗沉一片,看不到前路所在。李琰骑在马上,心头却越发敞亮。

她由自己所在的内苑东北角绕行到通明门,利落的下马,看了一眼满地的鲜血刀剑和人体残肢,略微有些反胃,但仍是面无表情。似乎有人要上前来阻止,很快被司南拦住了。他想要走入通明门,门洞里却横着一副担架:那人体型高大雄壮,明光铠的华贵光芒和鲜血凝结在一起,成了黑黢黢的一团,完全没了气息。

“这就是三叔父的尸体?你们就准备这么着抬进去给父皇和各位重臣们看?”

站在司南旁边的男子被她这般轻描淡写的语气吓了一大跳,身上的杀气反而有所收敛,“殿下,我们也想生擒,奈何他死战不退……”

“那倒也无妨,活着死了搬进去都是一样。”

李琰的语气有些微妙,摇手示意他们别忙了,她看了看天色,“稍微有些迟,但还来得及。”

她紧了紧身上的斗篷,抬起眼看了看皇宫禁院最中央的深处,直接从通明门的门洞走了进去。

“别忘了我让你准备的。”

清脆的嗓音在这血腥满地间回荡,让所有人面面相觑。司南却默默点了点头,继续随侍在她身后。

穿过通明门的门洞就是一段白玉石桥,桥面宽阔可由六人通过,十步一段就有人手持松明火把,默不作声。血腥味到此逐渐淡薄,远处却隐约传来人声。

李琰目不斜视的向前,走进了一片宽阔的广场,广场尽头就是德昌宫,原本是御门听政的所在,如今仍然是人头攒动分列两旁,最上端的龙椅上端坐一人,下端有一人单膝跪地。

李琰逐渐走近,那人的呵斥怒声也开始逐渐清晰,“你把这社稷江山当成囊中之物,想杀谁就杀谁?你这一声父皇我可不敢领教!”

这是赶上现场了。李琰脚下步子不停,看向上首那人,久违熟悉的面容让她心有所感。

“是三叔先攻入宫中图谋不轨,儿臣只是赶来勤王。”

李瑞仍是那般拙于言辞,但确实说清了关键,上首的桓帝却勃然大怒,“你叔父早有禀报,说你今日欲取他人头,他走投无路之下向我哀求,你这逆子却穷追不舍。在通明门前将他诛杀!怎么,你也要学老祖宗搞玄武门之变吗?”

唐国李氏虽是旁系,但一直号称自己是先前李唐王朝的后裔,桓帝这话说得实在太重了,李瑞惊怒之下声调微颤,“父皇这是听了谁的谗言?竟把儿臣想成这般……”

桓帝冷笑一声,“朕还用听谁的谗言?你为了朕这座下龙椅,什么事做不出来?好叫你这畜牲得知,别说你杀了叔父,哪怕你把刀架在朕的脖子上,朕也不会传位于你!”

桓帝的怒吼冰冷而压抑,“今日朕就告诉你一件事:别痴心妄想了……你根本不是朕的亲生骨肉!”

果然,演到这一出了!李琰微微眯眼,为自己及时赶到而庆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