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六百六十二章 流失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六百六十二章 流失

簡繁轉換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9 11:54:1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出土于唐县的原因可能有两个:唐县东尚?村西侧不远处就是一个叫北城子的地方。春秋战国时期,北城子是一座著名的重镇,非常繁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唐县北城子附近还保存着大量春秋到战国初期的墓葬,经常出

土包括鼎、豆、壶、盘、?、?或鼎、豆、壶、瓿、簋器物组合的青铜器。附近有一条自东向西的道路,它是唐县向西进入太行山区前沿的必经之路,地势险要,丘陵起伏。”

“春秋中期以前,唐县大部分地方属于燕国,但燕国主要控制着唐河以北地区,唐河以南有可能经常与晋国形成拉锯态势。北城子刚好在唐河以南。”

“因此这里有可能是归父出使的时候,经常借道晋国的一条主要通路,多次的交往,可能还让归父与晋国燕国的高层,都保持了良好的个人关系。”

“政治盟友其实往往是威胁最大的敌人,可以想象,如果齐王与归父交情甚笃,而与赶走归父的季孙氏交恶,归父的情况则无虞。但是如果齐国发生了新君临位或其他政治原因,出现了齐鲁握手言欢的局面,那么久有可能会

出现鲁国要求引渡归父回国受审的情况。

“当年三恒中的老大庆父就曾经逃到莒国,结果被老三季友买通了莒国,将其引渡回鲁国处死。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归父极有可能另选一个关系较好的大国避难,比如晋国。”

“晋国当然可以收留归父,但于它也要兼顾自己与鲁国的关系,因此不大可能安排归父深入晋国内地,于是将他安排到唐县北城子,可以占据西进太行山,东往齐鲁大地的咽喉要地,能够随时准备重回鲁国。

“不过最后归父没等到复辟掌权的机会便客死他乡。死后其家人便把他和包括铜敦在内的生前喜爱的物品埋葬在城外东面的墓地中,即今天的东??村村南。”

“这便是这件铜器,所承载的一段历史。”

这就是带铭文的青铜器的重要性,要是没有同时期更加标准的铭文出现,这件青铜器就足以成为春秋时期鲁国僖、文、宣三朝的“断代器”,可以精准到公元前634年前后二十年。

短短十一个字的背后,是春秋波澜壮阔的历史政治背景下,一个地方诸侯国里新旧两种统治势力的残酷交锋,底下更是那个时代深层次的社会演进,新兴,先进的社会生产方式,对旧有的,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取代。

归父敦的出现,便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以失误证据的形式,十分准确地推算出中国大地上这种变化发生的准确年代,其重要性当然不是无数没有铭文的青铜器所可比拟的。

“那这件青铜器又是如何流落到港岛的呢?”

“这个谜还没有完全解开,但是至少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个大体的脉络。”周至从包包里翻出来两本打印资料:“归父敦的发现实在1982年秋后的一天,当时河北唐县东尚?村农民尹志国正为了垫猪圈,在村南起土。突然,铁锹

碰到一个硬东西,向下挖不动了。”

“他下意识地放下铁锹,用手扒拉一下松动的黄土,这时一个带绿色锈迹,造型为扁球体的器物呈现在眼前。”

“根据当时的笔录,尹志国说东西不大,十七八厘米高,直径二十多厘米,器物由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盖还有喇叭形的捉手,体侧有两个环耳。盖内还有一些像虫子一样怪字。敲了敲还有金属声音。”

“他感觉挖到了宝贝,看看周围没人,赶紧把东西藏在拉土的排子车上,草草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带着挖出的宝贝回到家中。跟家人摸了半天也整不明白挖出的到底是个啥宝贝,等擦去了部分绿绣,发现宝贝是铜质的,联

想到扁圆扁圆的形状,近似于炒菜锅的摸样,所以他们给宝贝起了个名,叫‘小铜锅”。”。

“唐县地处冀中西部太行山东麓,山区平原各半,这里历史悠久,为古唐尧封侯之地,民风淳朴。”

“不过改革开放初期的唐县依然是著名的贫困县,老百姓的生活十分困难。像尹志国这样的农民,从地下挖到宝贝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卖掉换钱,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但这么完整的东西当废铜烂铁卖似乎有点亏,想卖个好价

钱,就要择机而动,于是宝贝暂时留在了尹家。”

“这一放就是一年多。”

“尹志国有两个女儿,老大叫尹改儒,嫁给CZ市一个叫穆文杰的小伙子。有一次,小两口逛街时来到沧州晓市街附近,看到一个机关大院,门口写有‘沧州地区行署文化局’的字样,平时听人说过,文化局是国家的文物管理机

关,想到父亲从地下挖到的小铜锅,很可能是一件古代的文物,于是两人商量了一下,想回唐县老家说服父亲,把宝贝拿来,叫文化局的专家鉴定一下,兴许是个值钱的文物,合适的话就卖掉换钱。”

“于是在1983年11月21日,尹志国利用自己在大队委的身份,在当时的生产队开出一份证明信,证明是大队同意尹家出售出土小铜锅的。然后再11月25日,尹志国的大女儿尹改儒和小女儿尹彩儒,带上信件和小铜锅来到

沧州地区行署文化局。

“看完证明信后,文化局文物组的王敏之先生和刚从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的卢瑞芳女士热情地接待了她们。经初步鉴定后,认为出土器物为我国西周时期的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属国家二级以上珍贵文

物。”

“按照我国文物法的规定,在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属于国家所有的出土文物是不能买卖的,但对于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偶然发现的出土文物,如果能够主动捐献给国家,国家可以依法给

以适当的奖励。”

“于是文物组的同志们耐心细致地给姐妹俩讲解了国家的法律政策。姐俩也深明大义,表示愿意按照国家的法律把文物交献国家,于是文物就留在了沧州文化局,王敏之和卢瑞芳还以沧州文化局的名义给尹改打了收条,内

容为‘今收到保定地区唐县东尚?村尹改儒同志送来‘铜锅(证明信的名称)壹件(口直径23.3厘米)”。同时她们发放给奖金三十元。”

“要是这么说的话,这件文物已经属于你们国家,并且有机构对其进行管理,那么它又是如何流失出来的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