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六百九十一章 请你看画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六百九十一章 请你看画

簡繁轉換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9 00:12:1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我能够冒昧地问一句,乔治你当年购得这幅《荷鹳轻鱼图》,花了多少钱吗?”王少方问道。

“当时是和一批东西一起购入的,我记得当时还有一个南宋龙泉窑梅青荷叶盖罐,一个元景德镇青花龙纹荷叶盖罐,加上八大山人《荷鹳轻鱼图》。

“一共花了五千五百元人民币,外加一个康熙郎红小蒜头花菰作为赠品。”

“康熙郎红蒜头花菰,赠品?”除了麦小苗,其他人都听傻了。

“五年前了。”周至说道:“这五年国内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普通居民收入从两三百变到了一两千,五年前,按照我爸妈的正常工作收入,这差不多是全家一年所得。

“而且这还没有去掉日常生活的必要开销,除去开销的话,普通家庭就算储蓄十年,也很难得有五千五百块的积蓄。”

“八五年我去过国内,什么情况很清楚。”翁万戈点头道:“好像听说那个时候,你们国家的万元户就属于富裕阶层了是吧?”

“是的。”

“那你如何有这么多钱?”管舒宁好奇地问道。

“那个时候也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了,我楼下邻居有个姐姐就是靠烟酒买卖成了小富婆,我帮她主持婚礼,她给了我五千块的大红包,加上几篇文章发表得来的稿费和奖励,刚好凑成这个数。”

“那个时候你还那么穷啊?”周至几次重要收购,行外人不是十分清楚,但是在座的行内人都是有个大概了解的,就算有一些是在外人看来是周至代国家出手,但就算其中有一件是周至收购的私藏,那就已经了不得了。

“大家也不用太过惊讶。”见到大家看大熊猫一样的目光,周至有些赧然:“我当时的确很穷,不过那个时候国内大家普遍都穷,几亿人还处于温饱阶段,在那种情况下奢望文物保护,升值,纯粹是不了解国情。”

“不过国家对文物保护还是有基本法条的,所以国内的价格体系和国外的价格体系,可以说是一种......呃,双轨制。同时由于国家法律的鸿沟,国内文物除了流传有序,合法收购的,方可以上拍交流,其中有重要价值的文

物,还不能够出境。”

“老弟这是想欺负我们不了解国内的法律情况了。”王少方笑道:“你说的这些对瓷器,玉器,青铜器都成立,但是书画却一般没有这样的要求。”

“因为瓷器,玉器,青铜器很多都是出土器物,是以赃物的形式面世的,不允许买卖,这是当然之理。”管舒宁也反应了过来:“不过书画很难在墓室当中得以保存,因此除了敦煌经卷那种特殊条件下得以保藏的,基本都只可

能是传世品。

“既然是传世品,那就可以交流,甚至是交流到海外,都是合法的。”

“我知道八大山人的画作现在在国外的拍卖价格已经奇高,但是从收得《荷鹳轻鱼图》的那天起,我就没有过出手的打算。”周至笑道:“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当然的义务,但是遵守法律本身仅仅是一个社会人不被制度惩罚的

底限而已,我们当然不能只以合法”来要求自己。”

“从晚清到建国,我国文物流失已经太多了,我约束不了别人,但是至少可以尽量做到不从我这里出去。”

“你知道《鹭石图》最近一次拍卖价格是多少吗?”翁以钧一直在观察周至,没有如何说话,现在突然开口问道。

“最近一次是在港岛佳士得拍出的吧?”周至说道:“我知道的就是去年这次,一千一百万港币。”

最近东方艺术品,尤其书画类涨得有点吓人,但是周至知道这还远没有到头,上一世印象里八大山人的作品曾经拍卖到过三四千万港币的高价,具体是那一幅却记不清楚了,不过既然《荷鹳轻鱼图》是八大的巨作,那就不该

低于这个数。

“看来舒宁是找对了人了。”翁以钧对翁万戈笑道。

翁万戈也点了点头:“八五年的时候,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中国诗书画讨论会,当时谢稚柳、徐邦达、杨仁恺、杨伯达、王季迁、黄君实诸君应邀参加。会后,我便邀请这几位书画鉴定耆宿雅集于菜溪居,当时心直语快的

谢稚柳先生一脚踏进菜溪居就说道:‘这个地方好住的?还不被人偷光!哈哈哈哈……………”

“当时清谈雅致,记忆犹新啊。”翁万戈叹息道:“不意今日,又在小朋友身上看到了他们的影子。”

“您说的这几位里,徐先生和我关系挺好的。”周至笑道:“他也是性情中人,上次劳动他帮三星老会长修缮字画,可是得了他好一通埋怨。”

“啊,想起来了!”翁万戈抚掌大笑:“上次老徐打电话,说一辈子孤高骨鲠,被一个小破孩带携得为富贵折腰,原来说得就是你啊!”

“这个......徐老他是谦虚,通过这件事,他为国家争取到了三星到沪上考察,促成了几个超级大的投资项目,生产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拿到了国际市场诸多份额,可谓是大功一件。”周至笑得有点贼腻兮兮的:“那活的

确是我找的,不过我也没有打算惊动徐老,只是告诉三星李会长说需要从荣宝斋采购一些修复材料。哪知道国家非常重视,不但调拨了装裱材料,还将徐老派过来亲自修复。所以徐老那是为国出征,怎么也不赖我啊!”

众人都是大笑,管宁说道:“其实有乔治在那边就足够了,他修复的《瘗鹤铭》和《草书千字文》,大家都是有目共睹,赞不绝口的。”

“对,高手来了,走,帮我看看《长江万里图》的保缮情况。”翁万戈说道:“顺便帮我们讲解一下修裱方面的知识。”

周至顿时大喜,一躬到底:“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翁同?两代帝师,可以说是当时文化届的翘楚,收藏的书画自是精美异常,而翁氏收藏当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清代画家王翠的《长江万里图》

王生于明崇祯五年,卒于康熙五十六年,传说他出生之时“墨香满室,三日不散”。

他的故乡虞山为东南名胜,元代时出了个绘画大家黄公望,此后直到清代,一直是绘画艺术昌盛之地。

王祖上五代均染指丹青,祖上王伯臣,王载仕都是为当时名流所推崇的著名画家。

到了王这一代,终于贯通各种画派笔法,成为卓然大家,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被并称为“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合称“清初六家”或“四王吴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