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六百七百五十二章 时代特征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六百七百五十二章 时代特征

簡繁轉換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03 13:47:39 来源:源1

经过两天的清点,一共整理出各类碑帖,法书影本六百七十二种,整理出启老书法旧报纸题封八百五十六份。

题封比本子多的原因是因为一些本子被包过两三次,每一次启老都会新写一份题封。

双方都十分满意,启老高兴自己珍藏的本子有了高科技,从此后不再害怕虫蛀氧化,得到了最好的保存条件。

抱着一大箱子的旧报纸从启老家里出来,周至和麦小苗都很高兴,麦小苗是高兴得到了启老的夸奖,周至更是开心的似乎这些题封现在虽然皱皱巴巴,他自有办法让其恢复到最佳的状态,将来这就会是一部《启功旧藏金石碑

帖法书影本题封集考》,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启功历年重要收藏的脉络。

随着启老在书法界地位的日益不可撼动,他的收藏脉络肯定也会成为重要文史资料,也就是说,自己箱子里现在这箱废纸,迟早会成为文物。

不过就连周至自己都不知道的是在自己穿过来的那一世,这样的事情的确发生过,这些题封曾被有心人都收集了起来,最后在2019年的嘉德拍卖会上,拍出了两千多万的落槌价。

这笔生意太划算了,心情大好的周至又带着麦小苗奔赴北大,整理启老碑帖法书多耽误了一天,老师伯那里怕是等不及了。

辜振铎现在是国家《集韵校本》小组的组长,校勘《集韵》,这是老师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确立了的研究的学术目标,而且一直持之以恒,可以说是平生志愿。

得到国家支持返聘后,已经退休的老师伯如今更是以全力投入《集韵》研究工作。

这个工作,是以五种宋本影宋本,以及清人三十多种成果作为?校本,对今流传最广的清顾广圻修订曹谏亭本《集韵》做了大规模的全面校理

随着周至携带的宋本《集韵》原本回归,老辜家的本门学问又要水涨船高,由不得辜振铎不高兴。

《集韵》最早的北宋本已经不可考,据北宋本最近的宋本只有三种,南宋的潭州刻本,明州刊本,金州军刊本。

这其中金州本和潭州本比较接近,明州本因为存世刻本漫漶不清之处颇多,与金,潭二本关系较远,之前不大为学界重视。

辜振铎所依据的曹谏亭本,其实是来自于“毛抄本”,而“毛抄本”又是来源于潭州本,中间经历了宋元清三代交叠,还因为一些禁忌经历过“粉涂”,因此在后来又引来研究文字的专家们的讨论和猜测。

此后清代《集韵》刻本,就均出自曹谏亭本了。

现在周至带回了与金州本和潭州本同时代,且没有因为誊抄发生?误的明州“刊本”,在研究小组里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所谓的“刊本”,就是经过当时官方认可,准许刊行流传的“正本”,是《集韵》目前最接近北宋刊本原著,可信度最高的一个本子,价值远远超过了曹本。

辜振锋当前要做的事情,就是需要重新以明州刊本为基础,将以前的工作重新再来一遍。

本来都已经准备递交成果的工作小组,现在再次忙到飞起,主要就是因为这个。

不过见到周至的时候,老师伯一点生气的意思都没有,相反还倍感侥幸和高兴:“还是你师祖祖说得对,学术不怕早,出书不怕晚,看,这部就是证明?要是我们的成果已经交上去,想要国家再次以你这明州刊本为底本,重

启《集韵》的校勘工作那可就难了......”

“在更早的北宋庆历本估计是不大可能出现了,所以这就已经基本是我们能够搞到的最早的刊本了,从权威性来讲,这也是官方认证的目前唯一的全本。”周至有些得意,对着老师伯拱手:“剩下的,就看老师伯一展妙手了。”

“听说你这些古籍一共花了两千多万?东西好是好,就是这也太贵了......”

“其实也不算太贵,这里头除了集韵以外,还有宋刻本十种、元刻本四种、明刻本十二种、清刻本二十六种、名家抄稿本二十七种,很多还都是孤本,加上是海外,你别折成人民币算啊,就算三百万美金。”

“这部还是两千多万吗?”老师伯现在说起来依然一脸的恐色:“当年国家给我们汉语大辞典,一共拨了五千元...…………”

“那是哪一年的事情了,百废待兴,全国就没有哪里不穷的。对了......”周至让麦小苗从包里取出来一个长方形的包装盒:“这是小苗和我给你带的礼物,一支钢笔。”

“哟,这可是好东西啊!派克的。”老师伯一看盒子上的烫金英文:“还是金笔尖?!太奢侈了......”

“小苗帮忙选的,师伯你喜欢就好了。”周至笑道。

“喜欢喜欢,谢谢小苗,谢谢肘子。”

《集韵》分韵的数目和《广韵》全同。只是韵目用字,部分韵目的次序和韵目下面所注的同用,独用的规定稍有不同。唐代初年,许敬宗等人曾经奏请批准把《切韵》里的窄韵和音近的邻韵合并使用。宋初年,贾昌朝也

奏请“窄韵凡十有三,听学者通用之”(《玉海》)。

《集韵》这部书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的“集大成”,以及“琐碎”。

说它“集大成”,是因为它所用的韵部和北宋另一部韵书《广韵》完全一样的,不过在独用和通用的规定上,按照贾昌朝的建议做了部分修订,但大体总集和子集是差不多一样的。

而《广韵》又是在隋代《切韵》之上的增广,也就是说,《集韵》成书的年代虽然中原官话语音已经与唐代官话语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却也最大程度记录了当时的“古音”。

换句话说,《集韵》其实是还是一部宋代人讲唐代韵律的书,而对于已经变化了的语言习惯,做了部分调整合并而已。

而所谓的“琐碎”,是后世学问家对宋代学者习惯的蔑称,认为宋人记录东西过于的细致琐碎,以至于留下的资料浩繁冗杂,一般人很难从中分清主次,提取纲目,导致学习困难。

不过作为现代人的周至却不怕这个毛病,由计算机辅助,再复杂细致都不怕,反过来,却是其余朝代的文史资料失于“简练”,导致研究唐明两朝的东西,比如商业物价之类,都不得不从宋代资料里取法了。

《集韵》也具备这样的“时代特征”。

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收字很多,而收入的这些字当中,异体字又特别多。一个字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写法,又不管是正体,古体、或体,俗体,只要有点根据,《集韵》都将之收进来,有的字竟多到八、九个写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