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七百八十三章 搞错了主流的河流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七百八十三章 搞错了主流的河流

簡繁轉換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03 13:47:39 来源:源1

从青神出来,卫士就沿着岷江边的公路在行进,岷江如今就算是丰水期水质依旧清澈,两岸风光也十分漂亮,这一带是蜀中重要的粮食产区和水产区,道路两边随处可见都是稻田,菜地,玉米地,鱼塘。

农作物异常的丰富,麦小苗和李一佳两个人在后座叽叽喳喳大惊小怪,就连爬满豇豆和四季豆的架子都足以让她们感叹一番,沿路茂密的竹林和满目的青绿也让人心旷神怡。

还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就是很多人直接将稻子晒在了水泥路面上,虽然周至尽量不压到它们,但是有些农户直接将路面全部铺满,对于这种情况就没有办法了。

“他们为什么要将稻子晾晒到马路上?”李一佳搞不懂:“他们不怕稻子被压坏吗?”

“一般还真压不坏,反正打米也是要脱壳的。”周至说道:“不过要被轮胎缝带走一些事真的。”

“但是这是可以接受的,没办法,必须抢收抢晒,稻子需要在四五天内晒到位,不然中间遇到有雨就麻烦了。”周至伸头看了看云彩:“今年不错,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肘子你不是农村人啊?怎么对农村的事情这么熟?”李一佳觉得好像重新认识了周至一般:“这谚语都没听说过。”

“他干农活也不行。”麦小苗嘻嘻笑道:“不过农村里好玩好吃的他全都会。”

“北方的也不会。”周至摇头:“蜀中的套路我是和乡下同学们玩熟了的。闰土你们那里乡下有什么好玩的没?”

“我们那里啊?”黄瑞山想了想:“放羊算不?”

见到大家都不满意,又努力想了想:“还有吃苹果,板栗,放风筝,撵兔子。”

见周至还觉得不满意,突然想起了什么:“我们那里有麦积山,山上全是石窟,很多佛像。还有些栈道......对了,我们那儿耕地的时候经常捡到铜钱,箭头,有时候还能够见到戈。

“你等会儿说清楚,”周至觉得难以置信:“箭头?铜的铁的?还有你确定能见到戈?就是战国时期站在马车上对打的那种,历史书上画的那种。”

“对呀,就是那种,箭头也是铜的。”黄瑞山点头:“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煤油罐儿,捡到那些东西就放到罐子里,凑够一定数量后就卖给收废品的。

“也是,三甲五凉嘛,你们那儿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捡到那些东西也不算奇怪。”

“蛋蛋老家地里长玉石玛瑙,你老家地里长古代青铜器,太厉害了。”

“三甲五凉是啥?”麦小苗小声问李一佳。

李一佳也不知道,抬头就问:“喂闰土,小苗问你三甲五凉是啥?”

“五凉是南北朝时期几个凉州政权吧?我们学文学史不是有个五凉文学?”其实就连黄瑞山自己都不太确定

“你自己家乡不清楚?”周至问道

“老家在古代叫凉州嘛,五凉还是大概有个印象的,不过三甲我都没听说过。”黄瑞山老实承认。

“武威是西汉元狩二年,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此后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置县,其中最重要的一处就设置在原屠王领地。为彰显大汉武功,便取名为武威郡。”

“到了大周武则天时期,洛阳、扬州、凉州是全国排名前三的大城市,故而凉州别号‘三甲”。等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都建都在武威,因此被称作“五凉‘。”

“当时天下丧乱,凉州独全,中原士人学者名流度陇而西,源远流长的中原学术也随之西移。加之丝路要冲商旅往返,僧侣云游,各种不同流派的学术思想,各种不同风格的文化艺术,都在这里汇合,交融,使得中原文化、

西域文化、游牧文化在那里交流融合、兼收并蓄,最终形成了‘上续汉晋之学风,下开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的‘五凉文学”。‘

“其实后来在那里建都的还有个西夏。因此武威还有个和南京齐名的‘六朝古都”的名号,号称北有姑臧,南有健康‘。”

“哇!瑞山你老家这么厉害啊?!可比肘子老家厉害多了呢!”麦小苗掰着副驾座椅靠背,对黄瑞山说道。

黄瑞山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肘子说的那是古代,现在我们老家干旱多风,水土流失严重,很多地方都是贫困地区。”

说着看向公路两边一些待割的稻田:“要能都像这里这样水土丰美,气候温和那才叫好呢。”

“总会好起来的。”周至说道:“主要是要找到一条适合地方发展的路子。找到后,改变起来就快了!”

很快卫士就来到岷江与另外一条浑浊的江水汇流之处,这里就是长江的上游大渡河。

“都下车看看吧,看看历史和习惯的强大。”

“看什么?嘉州大佛在哪里?”李一佳用手搭在眉毛上头,没有找到对岸的大佛。

“还没到呢。”周至笑道:“我们来看看岷江的正源。”

“我们不是顺着岷江过来的吗?”

“对,我们是顺着岷江过来的,但是岷江却不是岷江的正源,它的正源却是这里,大渡河。”

“哈?!”李一佳觉得这说法太滑稽了,两手叉腰上:“岷江不是岷江正源,大渡河反而是岷江的正源,那这条大渡河本身才应该叫岷江,那本来的岷江该叫什么?大渡河?”

“所以我要大家都下车看看嘛。”周至笑道:“按照现代地理的定义,一条河流,当然是以水量最大,长度最长,河道最宽为主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岷江流域符合这一规定的主流,当然应该是大渡河了。”

现在正是丰水期,大渡河江水滔滔不绝汹涌而下,和周至他们来路上的岷江一比较,孰大小一目了然。

“那为啥大渡河没有成为主流呢?”麦小苗问道。

“有好几个原因。”周至笑道:“第一个,其实是一个误会。”

“误会?”

“对,由于汇流角度产生的误会。”周至说道:“岷江是北向南直线流淌的。而在它的西北方向,还有一条汇汇入的青衣江,而西南方向过来的,才是大渡河。”

“虽然说大渡河在汇入岷江处显得宽一些,但是从实地观测来理解,很容易让人产生,顺直流向才是同一条河的想法的。因此将岷江和青衣江两条江的方向定为主流方向,然后选取明显较大的一条作为岷江主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