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八百一十九章 脑子灵光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八百一十九章 脑子灵光

簡繁轉換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30 14:22:25 来源:源1

现在看来这项技术已经被风云气象小组知晓并且用到了卫星上,还先于四叶草集团用上了光纤作为信息采集单元和存储单元之间的交换,周至感叹道“使用光传输,减轻了重量不说,还压根不受太空环境中各种磁暴环境的影

响,相当的可靠。设计者真是天才啊。”

“不仅仅是采集单元和存储单元之间,还可以加上运算单元和传输单元。”张树秋说道:“所以在风云二号内部,我们大胆采用了你们提出的光纤iSCSI方案,简化了结构设计,减轻了重量,还大大提升了性能,让图像清晰度和

稳定性都上升了一个巨大的量级。’

“这项工作基地也是帮了他们不少忙的,不然你认为他们为啥舍得拿出宝贝成果来让我们验证?”

周至算是明白了为何风云气象那边的科研单位会这么大方了,原来是互通有无,而且探索出一条更加低价高效气象预测体系,对对面也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其实他们还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

“利用星擎进行卫星数据传输。”

“余老我想问一下,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首席科学家是谁啊?怎么这么聪明啊?”

周至提出星擎设想的初衷是服务于地面的,他的根本目的是做“数码游民”,将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高质量的卫星网络通信,最主要是获取小智复杂的实时计算结果,那可每一分钟都是数不完的小钱钱。

然而我国的气象工作者明显有着更加高远的理想,心中装着的是全人类对抗气象灾害的雄心壮志,首先想到的就是可以利用天星地网让卫星数据更加安全地传输到地面上来。

“是你们的应用场景不同,所以压根就没朝这方面想过吧?”余老笑道:“星间通信本身就是星擎系统的关键性功能,既然体系内的星间通讯和星地通讯都可以正常进行,那跨体系的星间通讯,只要相互开放端口,自然也可

以。”

“更何况,最新的风云卫星也可以改用iSCSI架构,还是刚刚那个思路,简化结构,减轻重量,提升性能,现在还多出来一条:合成体系,增加抗风险能力。”

“惭愧。”周至和李老三对视一眼,不由得为自己投资这么大只为个人私利而有了些不好意思。

“别惭愧啊,这个方案你们觉得如何啊?”

“可以。”李老三立刻说道:“不过余老,我们的星擎系统有着重要的个人作用......你们别急嘛,听我说完。”

制止住想要急切发言的余老和孙总工,李老三说道:“但是别忘了,我们还有一套星擎系统啊!”

“还有一套?”

“你们把我哥忘了吗?他可是等着我们成功的消息,然后复制粘贴啊!”李老三说道:“而且他是真正的卫星通信业务运营商,我觉得风云卫星的通讯业务,完全可以作为他们的第一笔业务开展开来嘛!”

“对哟,找你们干嘛,我们该直接跟你哥的长江通信对接啊!”

“和我哥对接还有一个好处。”李老三继续出着主意:“港岛是吞吐量很大的自由港,我们国家的气象服务业务,完全可以和我哥的海事通信业务结合起来,作为利润增长点啊!”

“还有南亚,东南亚,东太平洋的亚洲发达国家,尤其是那几个台风灾害强烈的,他们不想要小智这般精准的气象预测结果吗?这些怎么都可以发展成商务,这些都是可以拿来卖钱的啊!”

如今老一辈的科学家们还是很难摆脱从商业利益的角度去看待科学的研究成果的,被李老三这么一提醒,二老方才发现,这事儿好像......不但可以不落人情,不花多余费用,搞不好......还可以赚一笔?!

“呸!俩掉钱眼里边的货!”许安心抱着铁蛋儿,看着饭桌对面得意洋洋的周至和李老三:“亏得余老还夸你们脑子灵光。”

“也不能这样讲,虽然咱们没有老一辈他们那种穷居陋巷依然心怀修齐治平的信念,但是我们以战养战,也搞出了好大一摊事业不是?”周至笑道:“不说别的,三哥现在,起码就称得上港岛金融稳定的三足之一!”

“切!就他?”许安心嘴上表示不屑,心底里已经乐开了花。

随着金融资产的疯狂扩张,周至的这个说法并不夸张。

李老三手底下可以控制的资产其实早已经超过了李启严和封宏盛,只不过绝大多数不是他自己的,加之布局在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因此在港岛不显山不露水罢了。

要说起影响力来,封李两位长辈间相互还有点不对付,指望他们守望相助怕是想多了,但是只要李老三提出要求,只怕两位都会伸出援手。

换个说法,封李二老,他们在港岛只有个人力量,而李老三站出来的话,那就是他自己加上身后二老的影响力,绝对可以撼动整个港岛的金融界。

“算了,好不容易从基地逃出来了,我们还是享受当下吧。”周至笑道:“顺便请你们来盘盘菜,指点指点。”

“对。”海来阿依走了进来:“多给我们提提意见!”

“你看都耽误姐姐回门了。”周至说道:“怪不好意思的,这都没在家待几天。”

“我爸妈现在挺喜欢而也,急着赶我出来哩!”海来阿依说道:“再说你的客人可都是贵客,我肯定要亲自张罗的!”

“那肘子我们就上菜了?”

“上!”

现在大家就在而也的“一颗印”里,现在还是假期,两个基地基本只剩下留守人员,大学生们还没有回来,乡镇也还没有搬过来,所以算不上热闹,海来阿依也不急,还在打磨菜式。

菜品系列是周至帮忙设计的,他可是写过餐饮书籍的,又和张元福这些川菜老前辈交情深厚,搞菜单根本不难,难的是因地制宜,把小饭馆的特色搞出来。

对别人来说可能要花点脑筋,不过周至本身就是实践者,掌管联和乡粮站大厨房的神,设计起来就轻松了。

除了普通菜式,这里能够主打黑山羊,雅州黑猪,岩鹰鸡,美姑河鲜,花洋芋和大凉山山珍。

以这些食材为基础,特色做法有火腿,坛子肉,各色烧烤,腊猪腿芸豆炖圆根酸菜,菌菇煲,河鲜汤锅……………

汉两族特色都具备,主要还是川菜,以及部分经过改良后的彝家菜,配上彝人特有的漆器和九口柴窑烧造出的瓷器作为食器,让本来有些粗野的彝家饭,变得雅致精巧,赏心悦目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