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25:晋升体系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25:晋升体系

簡繁轉換
作者:非正常大脑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9 04:27:48 来源:源1

25:晋升体系(第1/2页)

钱前进很快和那边沟通好了。

那边似乎是感受到了诚意,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听说王盛派人连夜赶去后,又额外赠送了五十箱原装VHS录像带和一批备用电池、充电器,以及三脚架等辅助设备若干。

联系好后,钱前进拿着厂长开的批条,安排了两名技术员、一名可以持枪的保卫科干事,与陈良、陈良他堂哥,买了今天最后一趟前往羊城的火车票,连夜赶往羊城。

保卫科干事除了拿厂里的出差补贴外,王盛还额外补了一千块,回来后,再补一千块。

其他两名技术员也有额外补助,只是没保卫科干事领的多。

对陈良的奖励,等回来再说。

把陈良等人送到火车站,再三嘱咐要注意安全后,王盛才拿着装有相亲节目策划案的文件夹,赶到了无名居。

……

无名居的包间环境清雅,隔音颇好。

王盛先到一步,给自己倒了杯茶,慢慢啜饮,平复着一下午接连应对大事的心绪。

没多久,赵经理到了。

寒暄落座后,王盛直接将那份策划案递了过去。

“赵哥,这是我对紫房子广告的一点……嗯,不太成熟的新想法,您先帮着把把关。”王盛语气谦逊。

“我瞅瞅。”

起初,赵经理脸上还是轻松的笑意,但随着阅读的深入,笑容渐渐被专注和惊讶取代。

他的阅读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时而蹙眉思索,时而眼中闪过恍然和兴奋的光芒。

“VCR前置介绍、分阶段出场、灭灯留灯权利反转、心理专家或专业红娘现场点评,最终权利反转,男女嘉宾双向选择……”

赵经理越看眼睛越亮:“这……这哪里是广告?这分明是一档完整的、前所未有的相亲节目模式啊!”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王盛,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王总,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节目形式太新奇了!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服务类节目,充满了戏剧冲突,京城台的《今晚我们相识》跟这一比,简直是老古董过。”

王盛面色平静,唇角带着微笑:“赵哥过奖了。我就是觉得,单纯拍个企业广告,效应有限。如果能和电视台合作,打造一档爆款相亲节目,不仅在节目里深度植入紫房子的品牌和服务,更重要的是,我们能把这档节目打造成一个巨大的宣传平台和信誉背书。”

“是的、是的。”

赵经理深表赞同:“诶,你约了京城台那位领导。”

“广告部的主任,姓胡。”

王盛把刘旭日告诉他的信息,转述给赵经理听:“广告部负责全台的广告招商、制作和播出,是京城台重要的收入来源,对方在台里颇有话语权。”

“哦,原来是他啊。”

赵经理解释道:“他之前来找过我们,给《今晚我们相识》拉赞助,当时,他还是副主任。

赞助后,前些年效果还行,近几年,就不太行了,台里虽然一直说收视率没有下滑,但我估摸着撑不了几年了,你这档节目要是能做成,那节目黄的更快。”

王盛倒是对赵经理认识对方,没怎么感到惊讶,地方台的相亲节目找当地的婚庆行业霸主拉赞助,再正常不过。

王盛语气恭维道:“早知道赵哥人面这么广,我就不献丑了,还以为请了位大领导呢。”

“哈哈哈。”

赵经理笑笑,转而问道:“项目筹备的怎么样了?”

“六月份一定能准时开工。”

“……”

王盛和赵经理聊了聊项目的事,并把‘影像记忆’这个品牌名和盘托出,当然,紫房子如果不想用这个品牌名,那就说是自有业务便好。

赵经理稍作沉思的点了点头。

……

王盛和赵经理没等多久,包间门便被服务员恭敬地再次推开。

刘旭日率先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位约莫四十岁出头、穿着藏蓝色夹克、身材微胖、面带矜持笑容的中年男子,正是京城电视台广告部主任胡刚。

“胡主任,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啊!”赵经理显然与胡刚更熟络些,立刻起身热情地迎上去握手。

“老赵,你这话说的,咱们之间还用得着这么客气?”

胡刚笑着回应,声音洪亮。

他的目光随即转向王盛,带着几分审视和好奇:“这位就是王总吧?真是年轻有为,刘主任可是把你夸上天了。”

“胡主任您好,我是王盛,您叫我小王就行。刘主任过奖了,都是各位领导提携。”王盛上前一步,与胡刚握手,语气沉稳道。

刘旭日在旁边笑着铺垫道:“老胡,王总虽然年轻,但脑子活、路子正,关键是做事靠谱,咱们里边坐,边吃边聊?”

“好好,边吃边聊。”胡刚从善如流,在主位坐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席间多是刘旭日和赵经理在活跃气氛,聊些台里和圈内的趣闻轶事,胡刚偶尔插几句,显得高深莫测。

1996年,全国广告营业额高达366.6亿元,同比增长34.2%,广告经营单位超5万家,从业人员突破51万人。

央视广告招标,秦池酒厂以3.2亿元天价卫冕“标王”,轰动一时。

这一时期,掌握着广告投放渠道的电视台广告部门,含权量不是一般的高。

京城台虽然还没上星,但绝对是国内最强势的地方台,毕竟这里是京城,是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超级都市。

胡刚作为京城台广告部主任,如果不是看在老同事刘旭日的面子上,以及对王盛的才华有些欣赏,后续可能会有合作,他压根不会来赴约。

王盛多数时间是在静静倾听,辨别那些信息有用,那些信息没用,被视为糟粕的酒桌文化,要说有什么便利,大概就是能跨圈子交换信息。

尤其在眼下这个年代,各种细分市场尚未完善,一条当事人觉得没啥用的信息,很有可能就是条财路。

几人喝了一会,眼看时机差不多了,王盛对刘旭日打了个手势。

刘旭日会意,轻咳一声,将话题引向正轨:“老胡,今天请您来,一是聚聚,二呢,也是王总他们有个不错的想法,关于一档新节目,想请您把把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25:晋升体系(第2/2页)

王盛顺势将那份相亲节目的策划案递了过去:“胡主任,这是我们初步构思的一个节目方案,感觉可能比单纯的广告片效果更好,请您指点一二。”

胡刚用餐巾擦了擦手,这才慢条斯理地接过策划案,翻看起来。

起初他表情随意,但看着看着,眉头微微蹙起,翻阅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包间里一时只剩下餐具轻微的碰撞声和胡刚翻动纸页的沙沙声。

良久。

胡刚放下策划案,拿起酒杯抿了一口,沉吟道:“想法……很大胆,也很新颖。颠覆了现有相亲节目的模式,戏剧性和话题性很强。如果真能做出来,收视率应该不会差。”

王盛和赵经理没有什么反应,等胡刚接下来的话。

果不其然,胡刚话锋一转:“不过,小王啊,这事没那么简单。台里每年报上来的新节目方案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能通过的寥寥无几。这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事,需要上报编委会讨论,涉及频道资源、制作团队、播出时段、经费预算……牵扯方方面面。尤其是你这节目形式,太新了,台里那些老编导未必能接受,审查方面也得打个问号。”

他放下酒杯,看着王盛,语气变得公事公办:“这样吧,策划案我先带回去看看,找几个靠谱的人私下问问口风。成不成,我现在不敢给你打包票。”

王盛识趣的举杯:“太感谢胡主任了,不管成不成,您这份心意我王盛都记在心里了。这节目要是真能有点希望,我和赵经理后续肯定会追加广告投放的资金。”

他顺势把赵经理也拉上。

赵经理连忙点头:“没错没错,胡主任,这节目要真成了,我们紫房子肯定冠名赞助!”

胡刚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要的就是这个态度和潜在的广告收益承诺:“好说,好说,都是为了工作嘛。我尽力而为。”

饭局结束。

一顿饭花了几百块,存在无名居的两千元没有用完。

……

次日。

5月1日,国际劳动节。

1996年的五一劳动节,只放假1天,没有调休。

这与此时实行的双休制度有直接关系。

虽然有1天的法定假期,但北影厂也没安静多少,一线工人早早就忙着出工了。

盛影传媒更是早早地忙了起来。

今天,陈女士的儿子、儿媳放假休息,正好用来排练婚礼。

王盛也要带人配合,熟悉流程。

熟悉流程虽然不用真刀真枪的拍摄,但原本敲定的主摄影师是陈良。

陈良不在,王盛只好把之前帮忙拍广告的厂摄影助理周伟又请来帮忙了。

周伟是前两年在北电摄影系考证班学的摄影。

北电摄影系推动平民化教育,满打满算也没几年。

前些年,北电摄影系连续开设了好几届考证班招生,类似于培训班,每届招生人数,最少最少,也有大几十人,累积下来,也有几百人之多,其中大部分学生,都是京城文化单位没工作的子弟。

前两届考证班学生结业后,吃到了摄影技术下放的红利,顺利进入到了单位工作,后面几届,也都享受到了摄影技术下放的红利,不过出来的晚,进单位比较困难,但又赶上市场经济百废待兴,转头开个照相馆,或是进入广告公司等等,混的也不错。

另外一部分,出来的比王盛等人早,又比前人晚,是进不了单位,工作也不太好找,市面上也没有那家公司需要大量摄影师,只能回到父母工作的单位,成为合同工,周伟就是这样。

周伟前几天接了一旅行社的活,帮忙给来京旅游的游客拍录像,这是旅行社外包给北影厂的活,得益于北电摄影系这些年为了募集额外的教学资金,每年都开设培训班,导致北影厂摄影车间最不缺的就是摄影助理,更不缺周伟这样的“二助”。

在北影厂内部,想要晋升成正儿八经的摄影师,需要先从第二助理摄影师干起,也就是俗称的“场工”、“二助”。

负责摄影组大部分杂务工作,比如打板、更换胶片盒、做摄影记录、为演员标记走位点、保管和清洁所有摄影器材等,是摄影组里的学徒和基石。

等干一段时间,通过摄影车间设置的考试后,才能晋升到第一助理摄影师,俗称“一助”,负责“跟焦”工作。

这是一个技术含量极高且压力巨大的工作。

在手动镜头时代,需要根据演员的走位和摄影机的运动,精准、平滑地转动跟焦器,确保画面主体始终清晰,还要负责管理所有摄影镜头。

再往上才是摄影师,摄影师的上面还有总摄影师。

以前,摄影师少的时候,晋升速度还是很快的。

进入八十年代后,从二助晋升一助的速度就开始一年比一年的慢。

如果进电影剧组,周伟只能干二助的活,哪怕他有一助的实力,也只能给一助打下手,北影厂内部技术岗的晋升通道差不多堵死了,每年才组织一次考试,名额就几个,谁排队排的早就提谁,跟技术高低、实力优劣已经脱钩了。

从五一开始,跟着王盛学习了几天婚庆录像拍摄流程的周伟,发现这活好啊,不仅轻松,酬劳还多,比摄影车间安排的散活强多了,也比在剧组当孙子强,和王盛沟通后,周伟便辞了厂里的工作,和盛影传媒签了为期三年的劳务合同,违约金只有五千元,毕竟本身就有手艺。

周伟的行动,瞬间带动了摄影车间一票有“一助”实力,又没啥远大理想的“二助”离职。

以前,他们还想过成为正儿八经的摄影师,这些年晋升通道堵塞后,心气也被磨没了。

有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活轻松、且稳定的工作,用脚选都知道选那个。

这二十多人的加入,瞬间填补了中端、中高端、高端业务所需要的人手。

低端业务则交给后续培训结业的北影厂子弟练手。

未来的晋升途径,要先干至少半年的低端业务,得到不少于10位客户良以上的评价,才能晋升到中端业务当助理,干三个月的助理,才能转为中端业务摄影师,以此类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