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48:传媒之王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48:传媒之王

簡繁轉換
作者:非正常大脑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9 04:27:48 来源:源1

48:传媒之王(第1/2页)

刚散会。

北影音像公司广告部主任刘旭日出现在了办公室门口。

“刘哥……”

王盛把刘旭日迎进办公室,给对方倒了杯茶水。

“刚才公司同事瞅见你回来了,我正好有事要找你,便过来看看。怎么样,鹿城那边的大单子顺利吧?”

“还算顺利,刘哥,你找我是有什么事?”

刘旭日也不啰嗦,切入主题道:“是这样,你策划的那个相亲节目初步通过了,胡主任为你争取到了一个在文艺频道试点播出的机会。”

王盛精神一振:“哦?具体怎么说?”

“台里决定,在文艺频道找个非黄金时段试水,先做三期看看市场反响。”

刘旭日接着道:“胡主任正要找你和紫房子的赵经理谈谈广告赞助的事,怎么样,晚上有没有空?”

“那您帮我约下胡主任,晚上七点,咱们无名居见。”

“行,那你通知下赵经理。”

“好。”

刘旭日离开后,王盛便把电话打给了赵经理。

“赵经理,我,王盛。”

“刚回来。给您说个事,那个相亲节目有眉目了,京城台已经同意试点播出,约我们晚上谈谈广告赞助的事,不知道您有没有空?”

“好。”

……

晚上七点,无名居。

包厢内古色古香,气氛雅致。

王盛和刘旭日走进包厢的时候,胡刚已经到了,正和一个看起来三十岁出头、戴着眼镜、气质精干的男人喝着茶闲聊。

那人穿着简约的白衬衫和西裤,眼神中带着一股传媒人特有的敏锐和活力。

“胡主任。”

“胡主任,这位是?”

胡刚介绍道:“这位就是台里给《缘来是你》这节目指派的策划人,王长钿,王策划。

长钿可是我们台里的青年才俊,《京城特快》栏目的总策划之一,那节目火得很!”

王长钿站起身,主动向王盛伸出手,笑容爽朗:“王总,真是久仰大名,你拍的那个头纱吻广告我看过,创意十足。”

“王策划过奖了,运气好而已。《京城特快》我常看,节奏快信息量大,做得非常棒。”王盛笑着与之握手,心中却是微微一动。

原来是日后光线传媒的老板。

“看来王总也是我们节目的观众,荣幸荣幸。”王长钿笑道,两人寒暄着落座。

胡刚在一旁不轻不重的补充道:“长钿对娱乐和大众消费市场嗅觉特别灵敏,《京城特快》的成功他有大功劳。台里也是看重他的能力,才让他来兼管《缘来是你》这个新节目的策划,希望能复制成功。”

很快,紫房子的赵经理也赶到了,又是一阵热情的寒暄和介绍。

酒菜上齐,话题自然转向了《缘来是你》。

王长钿显然对王盛提出的这个节目模式极为感兴趣:“王总,不瞒你说,在做《京城特快》的过程中,我就发现国内的电视节目类型太单一,尤其是面向年轻人的、轻松有趣的娱乐节目,几乎是空白。

你这个《缘来是你》的创意,男女嘉宾互选,权利反转,还有灭灯留灯的环节,戏剧冲突强,观赏性足,非常符合越来越开放的社会风气,我觉得潜力巨大!”

王盛:“王策划眼光精准。这节目的核心就是真实和冲突,展示当下年轻人的婚恋观,同时也提供一个社交的平台。操作得当,很容易引发社会讨论和关注。”

两人就节目形式、环节设置、嘉宾选择、价值观引导等细节进行了深入探讨,越聊越投机。

王长钿提出的许多想法都颇具前瞻性。

王盛感觉对方应该没少看国外的电视节目。

另一边,胡刚则主要和赵经理聊起了赞助事宜。

“赵经理,紫房子作为京城婚庆的老字号,冠名这个节目是最合适不过了。节目播出后,等于天天给你们打广告,到时候咨询电话还不得打爆啊?”胡刚熟练地推销着。

赵经理早已心动,但还是谨慎地问:“胡主任,这冠名费……您看大概是什么范围?”

“试点播出,又是新节目,台里给了优惠价。独家冠名,一期这个数。”胡刚比划了一个手势:“三期起签。如果效果好转入黄金档,价格可就得再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48:传媒之王(第2/2页)

赵经理心里快速盘算着,三期就是十五万,还行:“成,胡主任,这冠名我们紫房子要了!”

“好!赵经理爽快!”

接着,胡刚又和王盛聊了聊联合赞助的事。

一顿饭下来,主要事情基本敲定:

紫房子以每期5万元价格获得独家冠名权,先签三期。

盛影传媒旗下“影像记忆”子品牌以每期2万元价格成为联合赞助商并提供价值6999元的准电影级婚庆录像作为嘉宾牵手成功,并成功结婚的奖品。

节目制作由京城台负责。

散席时,王长钿特意和王盛交换了联系方式:“王总,你对大众娱乐市场的嗅觉让我佩服。以后有机会多交流,《缘来是你》这个项目,我会用心做的。”

王盛笑笑:“我很期待王策划带来的节目呈现。”

“……”

饭局结束后,众人离开包厢。

胡刚揽着王盛的肩膀往外走,问王盛还要不要那批二手设备。

“胡主任,我明天安排人过去对接。”

“好。”

……

次日。

5月30日。

盛影传媒开了一个庆祝培训班全体学员结业的仪式。

总计107位培训班结业学员正式加入盛影传媒,签署劳务合同。

王盛让李婷婷邀请了《京城晚报》的记者周小斌过来采访。

……

傍晚。

《京城晚报》的生活版右下角,一个不算起眼却足够扎实的标题悄然出现:《北影厂子弟创业结硕果,“盛影传媒”一次性吸纳百余待业青年》。

记者周小斌的笔触平实而克制,简要报道了盛影传媒有限公司作为北影厂市场化试点,通过进一步扩展婚庆录像业务,成功解决了一批厂内待业子弟的就业问题。

文章提到了首批107名经过短期培训的学员正式签约上岗的情况,着重突出了“不等不靠、自谋生路”的改革精神,以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初步兑现。

在96年下岗潮暗流涌动的背景下,这条消息像一颗投入湖面的小石子,在京城关心此事的特定圈层里泛起了些许涟漪。

有读者觉得这是条正能量的好新闻,也有读者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国企子弟近水楼台的特殊照顾。

……

然而,就在京城读者对这条“小新闻”反应平淡之时,遥远的南方,一场真正的媒体风暴正在酝酿成型。

五月二十八日鹿城图书馆那场别开生面的记者见面会,经过一两天的发酵、写稿、送审、排版,终于在五月三十一日傍晚和六月一日的早间,于浙省各地主要媒体上集中爆发了!

《钱江晚报》在第二版显要位置刊出长篇通讯:《“天价婚礼”制造者从京城而来,抛出“先富者炫耀有限正义论”》。

文章详细记录了王盛在见面会上的发言,引述了他关于合法消费拉动经济、催生新产业、社会应包容多元化需求等观点,并配发了王盛在会场从容应答的照片。

笔调相对中立,但标题的冲击力十足。

《鹿城日报》则更贴近本地视角:《鹿城四十万婚礼震动四方,京城小伙坦言:消费亦是贡献》

报道侧重描述了婚礼现场的盛况和陈老板的满意之情,将王盛的“有限正义性”理论与鹿城本地的商业活力、先富群体的心态结合起来,引发了本地市民的强烈关注和热议。

杭城电视台的综合频道在晚间黄金时段的《新闻观察》栏目,播出了长达五分钟的专题报道。

镜头里不仅有王盛侃侃而谈的画面,还穿插了婚礼的奢华场景、鹿城繁华的街景,以及街头随机采访市民的片段。

市民看法两极分化,有人羡慕称赞“有本事就该享受”,有人愤慨批评“为富不仁,带坏风气”,还有学者模样的嘉宾出面探讨“市场经济下的消费伦理”。

这些报道宛如一颗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浙省引发了巨大轰动!

“先富”、“炫耀”、“正义性”——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精准地戳中了社会转型期最敏感、最矛盾的神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