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14:苦一苦母校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14:苦一苦母校

簡繁轉換
作者:非正常大脑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29 04:27:48 来源:源1

14:苦一苦母校(第1/2页)

隔天。

4月27日,星期天。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北影厂生活区略显杂乱的建筑群上。

王盛和陈良并肩走在去往办公室的路上。

“盛子,你说,昨晚上,全京城得有多少人盯着文艺频道等咱们那广告?”陈良搓着手,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和好奇:“我跟你讲,我昨晚可没闲着!”

王盛瞥了他一眼,预感这家伙没干啥好事:“你干嘛去了?”

“我?我做市场调查啊!”陈良一脸“快夸我”的表情,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我估摸着快到点的时候,就偷偷摸摸在咱们厂生活区那几栋楼底下转悠。

好家伙,你猜怎么着?我扒了好几家人窗户角听动静——当然,没让人看见啊!”

王盛一听,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哭笑不得:“你他妈……陈良,你真是个人才!扒窗户?万一瞅见点不该看的,你不怕长针眼?再让人当流氓抓起来!”

“嗨!我心里有数,就听个声儿!”陈良浑不在意地摆摆手,随即又兴奋起来:“真的,盛子,不开玩笑!就咱们厂里,我听着声儿估摸着,十家里头,起码有七八家电视里放的都是文艺频道那个动静!要么是电影的台词,要么就是广告完了之后的雪花音!这收视率,杠杠的啊!你说,全京城得有多少万户?这得多少人看见了?”

王盛心里其实也盘算过,《京城晚报》的辐射力加上人们口口相传的好奇心,昨晚的广告收看人数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但他比陈良想得更深一层,看到的人多,不代表都是目标客户。

震撼、讨论、甚至骂一句“神经病”都是正常的,关键是有多少人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订单。

“看到的人肯定不少。”王盛点点头,语气保持冷静:“但这只是第一步。让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个东西,而且这东西很贵、很高端。接下来,还是得看有多少人真愿意为这个‘高端’掏钱了。走吧,今天事儿还多着呢。”

两人来到办公室,其他人已经到了。

王盛简单开了个晨会。

“报纸的效果出来了,昨晚的广告收看人数估计很可观。但这只是开始,电话咨询量可能会暴增,陈玉,你辛苦点,接电话严格按照话术来,重点记录下有意向、能接受价格的潜在客户信息,其他的不用多纠缠。”

“第一单5月5号就要上马了,必须确保,万无一失。良子,你带着大家继续练流程、配合、应急方案,都得滚瓜烂熟。”

“我一会儿出去一趟,去跟客户找的婚庆公司对接一下拍摄流程。”

……

安排妥当,王盛便独自出发了,前往与陈女士约好的见面地点——京城老字号的婚庆公司“紫房子”。

紫房子创立于1934年,是国营背景的婚庆公司。

公司名之所以叫紫房子,是创始人郁炽昌先生借用诗句“万紫千红总是春”得来的。

寓意事业希望和生机,寄托新婚欢乐喜庆的气氛。

曾为孔子第77代嫡举办婚礼,并承办了北平市第一、二、三届集团婚礼。

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因为公私合营的缘故,被并入王府井京城照相馆,紫房子品牌淡出公众视野。

1990年,在民政部和京城纺织工业总公司的支持下,“紫房子”重新开业,成为建国后“全国婚庆第一家”,恢复了老字号品牌,经营范围几乎涵盖整条婚庆服务链,各个档次的婚庆业务都能承办。作为京城婚庆行业的老大哥,深受本地人信任。

……

紫房子位于东城区,用紫色装潢的门面别致醒目,内部装修在这个年代算得上气派。

陈女士已经到了,正和一位穿着西装、看起来像是经理的中年男子交谈。

见到王盛,陈女士热情地迎上来道:“王总,你们来了。这位是紫房子的业务经理,赵经理。”

“赵经理,您好。”

王盛上前握手,不卑不亢。

赵经理打量着王盛,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似乎没想到搞出“天价婚庆电影”的负责人如此年轻。

但他很快掩饰过去,笑容满面:“王总,久仰久仰!你们盛影传媒可是在咱们圈里一夜成名啊,广告我们都看了,真是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4:苦一苦母校(第2/2页)

寒暄几句后,双方进入正题,开始对接5月5日的婚礼流程。

赵经理对流程很熟悉,各个环节的时间点、注意事项都讲得清清楚楚。

王盛认真听着,并做着笔记,偶尔会提出一些基于拍摄需要的细节问题,比如某个环节的光线如何、空间是否够双机位展开、是否有电源接口位置等,显得极为专业。

对接完毕。

陈女士说要去看一下给儿子、儿媳准备的婚服,赵经理叫来同事,让其带陈女士过去,他则是借口说还要和王盛聊一下别的方面,陈女士不置可否。

……

“王总。”

赵经理递过一根烟,王盛摆手谢绝。

见王盛不抽烟,他便把烟收了起来,语气变得推心置腹道:“王总,不瞒您说,你们这广告一出来,可真让我们开了眼。婚庆录像这块儿,我们紫房子一直也有做,但基本都是包给外面几个固定的录像师傅,用的都是家用VHS或者好一点的Hi8机器,拍出来就是个记录,一套下来收个几百块顶天了,利润薄,也就是捎带手的事儿。”

他继续道:“主要利润还得看酒席预订、车队、礼服租赁、司仪等等这些。但我们一直也想把录像这块提提档次,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合作方。

设备、技术、人手都跟不上。你们不一样,北影厂背景,专业设备,一看就是‘正规军’。”

赵经理身体前倾,压低声音:“王总,有没有兴趣深度合作?以后我们紫房子接的单子,婚庆录像这一块,全都包给你们来做!当然,不是你们那**千的高端套餐……”

他赶紧补充道:“那个毕竟不是大众消费。我们琢磨的是,能不能搞点平民化的套餐?”

他掰着手指头说:“比如,一个低端档,就用普通的VHS或者Hi8机,单机位,跟拍记录,简单剪辑,收个588元、666元?主要走量,满足基本需求。

再搞一个中端档,可以用好一点的Digital8或者你们淘汰下来的专业机?单机位或者简易双机位,加点简单灯光,后期用心点调个色,包装一下,卖个988元、1288、1999元?这价格不少讲究点的小年轻应该能接受。”

王盛默默听着,心里飞快盘算。

赵经理说的确实是现状,高端市场有潜力但客户基数小,中低端市场才是海量。

盛影传媒现在人手设备都有限,集中火力攻高端是正确的。

但长远看,要扩张,要养活更多兄弟,要摊薄设备和管理成本,中低端市场必须涉足。

而且,大量的中低端业务是练兵的好机会,能让团队快速积累实战经验,磨合流程。

“赵经理,您这个提议很有建设性。”

王盛沉吟片刻,开口道:“我们盛影传媒定位是高端品牌,只做‘金禧典藏’及以上档次的业务。您说的中低端市场,我们确实有兴趣合作,但不能用‘盛影传媒’的名头,品牌不能混淆。”

赵经理愣了一下:“那……”

王盛微微一笑:“我们可以另起一个牌子,或者干脆就不特意强调牌子。对外,可以说是你们紫房子升级了自有录像服务,由‘拥有北电专业背景的团队’倾力打造。

北电的名头,在普通人眼里跟北影厂一样唬人,足够支撑起低端甚至部分高端市场的信任度。

设备、人员、后期,都由我们盛影来负责标准和培训,保证出活儿质量,但对外宣传和接洽,以你们紫房子为主。利润分成我们可以细谈。”

王盛寻思,自己虽然只在北电读了一年书,还是个不正统的结业生,但话说回来,北电也是他的母校啊。

一天北电生,一生北电情。

苦一苦母校,骂名我来担。

今天母校以我为耻,择日我一定让母校以我为荣!

赵经理眼睛一亮,猛地一拍大腿:“高啊!王总,您这思路太清楚了!北电专业背景?好!这个好!既抬了档次,又不影响你们盛影的高端形象,就这么办!

具体套餐和价格,你让下面人尽快拉个单子,设备成本、人力成本都算清楚,咱们尽快敲定合作细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