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 第一百六十七章 旧案昭雪,尘埃落定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第一百六十七章 旧案昭雪,尘埃落定

簡繁轉換
作者:星辰神宫的尚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30 04:28:35 来源:源1

第一百六十七章旧案昭雪,尘埃落定(第1/2页)

朔风卷着细雪,落在新都最高的望楼上。黄玉卿拢了拢素色披风,指尖触到冰凉的栏杆时,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朔北初见的那场雪——那时她还裹着将军府粗布棉衣,蹲在临时搭建的药棚里,用灵泉水调和药膏,为冻伤的士兵擦拭红肿的脚踝。

“在想什么?”萧劲衍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熟悉的沉稳。他递过一只温热的铜炉,炉身刻着简单的云纹,还是当年老将军亲手传给他们的旧物。

黄玉卿接过铜炉,暖意顺着掌心蔓延开来,她望着楼下熙攘的街市,轻声道:“在想父亲若还在,见了如今的朔北,该有多高兴。”

萧劲衍沉默片刻,从怀中取出一只陈旧的木盒。盒子边角已经磨损,上面的漆皮斑驳脱落,正是当年老将军临终前,颤巍巍交到他们手中的那只。“时候到了。”他打开木盒,里面除了那封记载着中风真相的密信,还有一枚小小的玉印——是老将军年轻时在军中任职的信物,玉印侧面刻着一个“柳”字。

黄玉卿的目光落在“柳”字上时,指尖微微一颤。她想起三年前在京中处理黄家旧事时,曾偶然听一位老太监提起,当年负责为老将军诊治的太医,正是柳家的远亲。而那位早已致仕的柳国公,二十年前恰好在军中担任监军,与老将军素有嫌隙。

“柳国公虽已致仕,但柳家在京中仍有势力,”萧劲衍的声音低沉下来,“若要追查,需得一击即中,不能打草惊蛇。”

黄玉卿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卷账册。账册是念北前段时间送来的,里面记载着柳家近十年来的产业往来——其中几笔大额银钱流向,竟与当年北境敌国的商号有关。“念北在西域查商路时,发现柳家曾暗中向敌国出售军粮,”她指尖划过账册上的墨迹,“当年父亲中风,恰逢军中粮草告急,柳国公以‘老将军身体不适’为由,暂代兵权,拖延了粮草运输的时间。”

萧劲衍接过账册,指腹摩挲着泛黄的纸页,眼中闪过一丝寒芒。老将军当年中风后,他曾多次怀疑是人为暗算,却因缺乏证据不了了之。如今这些证据串联起来,当年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柳国公为了夺权,故意在老将军的汤药中加了慢性毒药,又趁着军粮危机,试图架空老将军的兵权。

“我们明日便派人将证据送往京中,”黄玉卿轻声道,“少帝如今亲政,需得让他知道,朝中仍有蛀虫。”

萧劲衍却摇了摇头,他将账册放回木盒,目光望向远方的雪山:“父亲临终前说,要以大局为重。柳国公如今已是风烛残年,柳家也早已不复当年之势,若强行追查,只会引发京中动荡,反而让有心人有机可乘。”

黄玉卿愣住,她看着萧劲衍眼中的平静,忽然明白过来。这些年在朔北的历练,早已让他们褪去了当年的冲动——他们不再是那个需要靠争强好胜来证明自己的年轻人,而是要守护一方百姓的朔北之主。追查旧案固然能为老将军讨回公道,却可能让朔北陷入朝堂纷争,得不偿失。

“那这证据……”

“暂且封存。”萧劲衍将木盒合上,“柳家的罪证,我们握在手中便好。若他们日后安分守己,此事便到此为止;若他们还敢兴风作浪,再拿出来不迟。”

黄玉卿望着他,忽然想起当年在将军府,萧劲衍为了护她,当众揭穿苏清柔阴谋时的模样。那时的他,眼中满是锋芒,如今却多了几分沉稳与包容。她轻轻靠在他肩上,铜炉的暖意裹着两人的体温,驱散了楼外的寒气。

“父亲若知道,定会明白你的苦心。”她轻声说。

萧劲衍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熟悉的温度:“明日我让人去柳府送一封信,就说我们在整理老将军遗物时,发现了当年他与柳国公的旧交书信,想请柳国公过目。”

黄玉卿立刻明白他的用意——这封信既是试探,也是警告。柳国公若识趣,定会明白他们已经知晓真相,从此收敛锋芒;若他不知悔改,这封信也能成为日后追查的伏笔。

次日清晨,雪停了。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房的案几上。萧劲衍写好信,交给心腹侍卫时,特意叮嘱:“若柳国公问起信中内容,你便说,老将军临终前,仍念着当年与他在军中并肩作战的情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六十七章旧案昭雪,尘埃落定(第2/2页)

侍卫领命离去后,黄玉卿端着一碗热粥走进来。粥里加了空间种植的红枣,香甜的气息弥漫在书房里。“念安派人送来消息,说西域那边,罗刹国的残部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她将粥碗放在萧劲衍面前,“他们在边境集结了不少兵力,似乎想趁着我们刚结束战争,趁机反扑。”

萧劲衍接过粥碗,眉头微蹙。罗刹国虽然战败,但根基未损,如今趁虚而入,确实是个麻烦。“让念安加强边防戒备,”他喝了一口粥,温热的粥水滑过喉咙,“另外,让念北从商会调一批物资,送到西域前线,确保粮草充足。”

黄玉卿点头,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庭院里玩耍的孙辈。大孙子萧承宇正拿着一把小木剑,模仿着萧明轩练兵的模样,小孙女萧承玥则蹲在花坛边,小心翼翼地护着刚冒芽的花苗。

“孩子们都长大了,”黄玉卿轻声感叹,“承宇这孩子,跟明轩小时候一样,对兵法格外感兴趣。”

萧劲衍走到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眼中满是笑意:“明轩在西域都护府,把那边治理得井井有条。承宇若是愿意,将来也可以去西域历练历练。”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管家匆匆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密信:“王爷,夫人,京中传来消息,柳国公看完信后,当天便病倒了。柳家派人来求,想请夫人派一位太医去京中诊治。”

黄玉卿与萧劲衍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了然。柳国公定是从信中察觉到了什么,又惊又怕,才会一病不起。“让李太医去一趟吧,”黄玉卿说,“嘱咐李太医,只治病,不多言。”

管家领命离去后,萧劲衍拿起案上的密信,是念安从西域送来的。信中说,罗刹国的残部背后,似乎有中原势力在暗中支持——他们使用的武器,竟是当年朝廷赐给某位边将的制式兵器。

“中原势力……”萧劲衍皱起眉头,“会是谁?”

黄玉卿接过密信,仔细看了一遍。信中提到,那些武器上刻着“镇南”二字,正是镇南侯府的标记。镇南侯常年驻守南疆,与朔北素来无往来,如今却暗中支持罗刹国,实在可疑。

“看来京中并不太平,”黄玉卿将密信折好,“镇南侯此举,或许是想借罗刹国的手,削弱我们的势力。”

萧劲衍点头,他走到案前,提笔写下一封回信:“让念安暗中调查镇南侯与罗刹国的联系,务必查清他们的目的。另外,让明轩从西域调一支骑兵,驻守在边境,以防不测。”

写完信,他抬头看向黄玉卿,眼中带着一丝担忧:“镇南侯在南疆经营多年,势力庞大。若他真的与罗刹国勾结,恐怕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麻烦。”

黄玉卿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在朔北经营了这么多年,军民同心,就算镇南侯真的要动手,我们也未必怕他。”

萧劲衍看着她眼中的坚定,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他想起当年在边关,他们一起抵御北境敌国时的场景——那时的他们,只有一座小小的堡垒,却能靠着军民同心,一次次击退强敌。如今的朔北,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他们有强大的军队,繁荣的经济,还有无数信任他们的百姓。

“你说得对,”萧劲衍握紧她的手,“只要我们夫妻同心,孩子们齐心协力,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窗外的阳光越发温暖,庭院里传来孙辈们清脆的笑声。黄玉卿望着眼前的景象,忽然觉得,老将军当年的心愿,或许早已实现——他们守护了朔北,守护了家人,也守护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

而那些潜藏在暗处的危机,那些尚未揭开的秘密,不过是他们漫长人生中的又一场考验。只要他们始终记得初心,始终携手并肩,就一定能将所有的风浪,都化为岁月静好中的一抹涟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