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 第一百九十章 旧账寒踪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第一百九十章 旧账寒踪

簡繁轉換
作者:星辰神宫的尚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30 04:28:35 来源:源1

第一百九十章旧账寒踪(第1/2页)

朔北的秋夜已带了刺骨的凉。念北坐在实业集团的书房里,烛火燃到了第三根,案上堆着半人高的旧账本,纸页泛着黄,边角卷得像干枯的荷叶。她指尖捏着支狼毫笔,笔尖悬在“林家”两个字上方,墨汁滴在账本上,晕开一小团黑,像极了漠北地图上黑石城的位置。

“姑娘,夜深了,要不再煮碗姜汤?”侍女晚晴端着盏温茶进来,见念北眼尾泛着红,忍不住劝道。自寿辰后,念北几乎没睡过整觉,白日处理实业的事,夜里便扎进这些旧账里,连饭都要晚晴催着才吃。

念北摇摇头,接过茶盏暖手,指尖触到杯壁的温度,才觉出指尖的僵冷。她翻到账本的第三十七页,泛黄的纸面上记着一笔光绪二十三年的往来——“三月初七,付黑石城苏记药铺纹银五百两,购‘寒石’十斤,运至漠北林家老宅”。“寒石”两个字是用朱笔写的,笔画比别的字重些,像是怕人看漏。

她猛地坐直身子,让晚晴把前几年从京城调来的《前朝药铺名录》取来。指尖飞快地翻着,终于在“苏记药铺”那一页停住——铺子老板苏墨,原是前朝太医院的毒师,因炼毒害死了贵妃,被逐出宫后躲去了黑石城,二十年前便没了踪迹。

“原来如此。”念北低声自语,指尖抚过“苏墨”的名字,纸页上仿佛还留着当年的药味。林家竟早与前朝毒师有往来,那“寒石”,想必就是寒玉的别称。他们藏了这么多年,如今终于要借着罗刹残部的手,把冰蚕毒再翻出来。

她起身拿起账本,快步往外走。晚晴连忙跟上:“姑娘,这时候去静云庄?外面风大着呢!”

“得让娘知道这事。”念北的声音裹在风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再晚,怕就来不及了。”

马车碾过青石板路,车轮压着落叶,发出“咔嚓”的轻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念北掀开车帘一角,见街旁的灯笼都熄了,只有巡夜的卫兵提着马灯走过,灯光在墙上投下晃动的影子,像极了账本上那些藏着秘密的字迹。她拢了拢身上的素缎披风,想起小时候黄玉卿教她算账的模样——那时她才五岁,总把算盘珠子拨得乱七八糟,黄玉卿也不恼,握着她的手,一个珠子一个珠子地教,说“账要算清,人心更要算清”。如今她总算明白了,这些旧账里记的不只是银钱,更是藏在时光里的人心与阴谋。

静云庄的灯还亮着。青禾听见马车声,早开了角门,见念北进来,连忙迎上去:“姑娘可算来了,老夫人还在整理旧药箱呢,说等您消息。”

念北跟着青禾往内走,穿过栽满桂花的小院,香气混着药香飘过来,是黄玉卿在晒雪莲干。书房里,黄玉卿正坐在案前,手里捧着个旧木盒,盒里放着几支干枯的雪莲,花瓣上还沾着当年在西域采撷时的细沙。见念北进来,她放下木盒,眼底露出几分了然:“查到了?”

“娘,您看这个。”念北把账本和名录递过去,指着“苏记药铺”那一页,“林家早在二十年前就从黑石城的毒师手里买过寒玉,那时靖王还在京城,他们就开始筹谋了。”

黄玉卿接过账本,指尖抚过“寒石”两个朱字,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什么。她忽然想起二十五年前,萧劲衍从西域回来,曾跟她说起过一个躲在黑石城的毒师,说那人炼的毒能冻住血液,当时她没放在心上,如今想来,竟是同一个人。“苏墨……”她轻声念出这个名字,喉结动了动,“当年太医院的人说他死了,原来竟是躲去了黑石城,还跟林家勾上了。”

“更可怕的是,”念北往案前凑了凑,声音压得更低,“我查了林家近年的账目,去年冬天他们往漠北运过十车硝石——硝石能制冰,他们怕是想用来保存寒玉,等雪落时运出黑石城。”

黄玉卿端起茶杯,却没喝,只是看着杯里的茶叶沉底。她想起寿宴上那枚玄铁令牌,想起密信里的“待雪落时取”,忽然觉得这一切像一张织好的网,从二十年前就开始往朔北撒,如今终于要收网了。“明轩那边有消息吗?”她抬头问,眼底的平静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话音刚落,院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是萧明轩派来的亲卫。亲卫浑身是雪,进门便单膝跪地,双手捧上一封染了墨的信:“念北姑娘,老夫人,都护大人在林家老宅搜到了这个,说是罗刹国的密信,看不懂文字,只觉得事情紧急,让小的连夜送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九十章旧账寒踪(第2/2页)

念北接过信,信纸是粗糙的羊皮纸,上面画着歪扭的罗刹文,还有几处用炭笔画的标记——一处是黑石城的轮廓,一处是个不规则的圆圈,旁边写着“寒水潭”三个字,最下面画着几辆大车,箭头指向新都的方向,旁边注着“雪落前三日”。

“寒水潭……”黄玉卿凑过来看,指尖触到羊皮纸的凉意,忽然想起萧劲衍当年说的话,“劲衍当年去黑石城附近,说那地方有个深潭,潭水冰得能冻裂石头,想来就是这个寒水潭。他们要在雪落前三日把东西运出来,怕是想趁着大雪封路,掩人耳目。”

念北的手指捏紧了羊皮纸,指节泛白:“他们要运去新都?是想在城里下毒?”

黄玉卿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身从书架上取下一个蓝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本线装的旧笔记,封面上写着“冰蚕毒解”四个字,是当年她熬解药时记的。“这是当年我整理的笔记,里面记了冰蚕毒的特性,还有苏墨常用的炼毒法子。”她把笔记递给念北,指尖在封面上停了停,“你把这个带给明轩,让他照着笔记里的法子,在黑石城附近设下陷阱——冰蚕毒怕火,用硫磺和硝石混在一起,遇热会爆,能挡住他们的大车。”

念北接过笔记,纸页上还留着黄玉卿当年的指印,淡淡的药香从纸缝里透出来。她忽然想起十八岁那年,黄玉卿把空间传给她时,也是这样把一个锦盒递到她手里,说“这是守护的责任”。如今这笔记,何尝不是另一种守护?

“娘,您放心,我明天一早就去漠北找明轩哥。”念北把笔记和密信小心收好,“实业的事我已经交代好了,这里有晚晴和青禾陪着您,不会有事的。”

黄玉卿点点头,看着念北眼底的坚定,忽然觉得有些恍惚。这孩子小时候总跟在她身后,像个小尾巴,如今却能独当一面,替她撑起朔北的天。她伸手替念北理了理披风的领口,指尖触到女儿冰凉的耳垂,忍不住叮嘱:“到了漠北,记得多穿点,那边比新都冷。遇到事别慌,跟明轩商量着来,娘在这里等你们的消息。”

“我知道了娘。”念北的声音有些发哑,她很少见黄玉卿这样絮叨,心里忽然像被什么东西堵着,又暖又酸。

送走念北,黄玉卿独自坐在书房里,烛火渐渐弱了,在墙上投下她单薄的影子。她拿起案上的旧扳指,是萧劲衍的遗物,黄铜表面被磨得发亮,中间还留着他当年握剑时的指痕。她把扳指贴在脸颊上,凉意顺着皮肤渗进来,仿佛还能摸到萧劲衍手心的温度。

“劲衍,孩子们要去漠北了。”她轻声说着,声音在空荡的书房里飘着,“你说,他们能守住黑石城吗?能守住咱们的朔北吗?”

窗外的风忽然大了,吹得窗棂“吱呀”响,桂花枝在窗纸上投下晃动的影子,像极了当年小堡垒外的胡杨。黄玉卿笑了笑,把扳指重新戴回腰间——她想起萧劲衍当年说的“只要心齐,就没有守不住的家”,如今孩子们的心比谁都齐,定能挡住那些阴谋。

只是那羊皮纸上的“寒水潭”,她总觉得不简单。苏墨当年躲在黑石城,会不会在潭底藏了别的东西?还有那罗刹残部,除了帮林家运寒玉,会不会还有别的图谋?这些念头像秋夜的雾,在她心里轻轻绕着,让她总觉得,这场漠北的风波,怕是比她想的还要复杂。

青禾进来换烛火时,见黄玉卿还坐在案前,便劝道:“老夫人,您歇会儿吧,姑娘和都护大人定会平安回来的。”

黄玉卿点点头,起身往内室走。月光从窗缝里漏进来,落在地上,像铺了层霜。她走到床边,看着枕下的《朔北治略》手稿,是她这些年写的,里面记着朔北的风土人情,记着她和萧劲衍的故事。她忽然想起念北小时候,总缠着她讲当年在小堡垒的事,如今孩子们都长大了,她的故事,也该快讲完了。

夜里的风更冷了,静云庄的桂花落了一地,踩上去软软的,像铺了层碎金。黄玉卿躺在床上,听着院外的风声,心里忽然安定下来——不管漠北有多少阴谋,不管雪落时会有多少风浪,她的孩子们,定会带着平安回来,就像当年萧劲衍从战场上回来一样。只是她不知道,那枚藏在寒水潭底的秘密,将会给朔北带来一场更大的考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