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 第七十三章 靖王的“礼物”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第七十三章 靖王的“礼物”

簡繁轉換
作者:星辰神宫的尚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30 04:28:35 来源:源1

第七十三章靖王的“礼物”(第1/2页)

朔北的春天,总像迟归的旅人,带着几分犹疑与寒意。残雪在背阴处固执地堆积,风里裹挟的不再是刺骨的冰冷,却依旧带着刀锋般的锐利,刮过新抽的草芽。将军府后院那片小小的试验田里,几株耐寒的冬麦苗已顽强地探出头来,嫩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昭示着生命的韧性。黄玉卿蹲在田埂边,指尖小心地拂过一株麦苗,感受着那细微却坚定的脉动。这是她从空间里精心筛选、改良的种子,是熬过雪灾、对抗即将到来的旱灾的希望。念安和念北像两只快活的小雀儿,在她脚边追逐着一只刚从冬眠中醒来的甲虫,清脆的笑声在尚显空旷的院子里回荡。

“娘亲!娘亲!”念安跑过来,小脸红扑扑的,眼睛亮得像浸了水的黑曜石,“爹爹说,有京里的大人物送东西来了!”

黄玉卿的动作微微一顿,指尖的麦苗似乎也感受到了她瞬间绷紧的神经。京里?大人物?在这个节骨眼上?她抬起头,望向府邸前院的方向,仿佛能穿透厚重的墙壁,看到那即将到来的、裹着蜜糖的“礼物”。苏清柔的流寇虽已肃清,但少帝密信中那“觊觎”二字,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从未真正离开。她站起身,拍了拍裙角沾上的泥土,对孩子们露出一个安抚的微笑:“是吗?那我们快去看看,是哪位贵客到了。”

前院早已肃然。萧劲衍一身玄色常服,身姿挺拔如松,负手而立,目光锐利地扫视着院中。院中央,几名身着靖王府亲卫服饰的汉子垂手而立,为首的管事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恭敬笑容,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他们身后,几匹神骏异常的西域战马被牢牢牵住,马蹄不安地刨着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马匹油亮的皮毛在稀薄的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凶悍与力量。旁边,一个沉重的紫檀木匣子被小心地放置在石凳上。

“下官靖王府内务管事赵福,奉我家王爷之命,特来拜见萧将军、黄夫人。”那管事赵福上前一步,深深一揖,声音洪亮,“王爷闻听朔北在将军与夫人治理下,百废俱兴,民生安泰,又逢雪灾旱灾接连而克,实乃社稷之幸,万民之福!特备薄礼,聊表祝贺,略尽心意。”

萧劲衍微微颔首,神色淡漠,声音沉稳如山:“有劳赵管事远道而来。靖王厚爱,萧某愧不敢当。不知王爷所赠何物?”

赵福脸上笑容更盛,指向那几匹战马:“此乃王爷费尽心思,从西域大宛国重金购得的‘踏雪乌骓’,日行千里,踏雪无痕,神骏非凡,特赠予将军,以壮朔北军威!”他又指向那个紫檀木匣,“此乃一套《西域农桑辑要》,据传乃前朝农官游历西域所著,孤本秘藏,内载西域奇珍异种、水利之法、耕作之术,王爷知夫人深谙农事,于朔北多有建树,特命下官寻来,赠予夫人,或可解夫人推广农桑之困。”

黄玉卿缓步上前,目光落在那几匹“踏雪乌骓”上。她并非行家,但也能看出这些马匹的非凡——肌肉虬结,筋骨强健,眼神中透着野性与桀骜,确实是难得的良驹。靖王这份“军威”之礼,分量不轻。她的视线最终定格在那个紫檀木匣上。孤本秘藏?农桑辑要?在这个朔北刚刚熬过天灾、产业初具雏形、靖王又恰逢其时地送来“技术指导”的时刻?这“礼物”的滋味,实在值得细细品味。

她面上不动声色,露出得体的微笑:“靖王殿下思虑周全,竟连朔北农桑之事也如此挂怀,玉卿感激不尽。这《西域农桑辑要》,玉卿定当珍视研读,不负王爷厚望。”她伸出手,轻轻拂过木匣光滑冰凉的表面,触感细腻,带着紫檀特有的沉静香气。打开匣盖,里面是几册用上等羊皮装订的册子,纸张泛黄,边缘微卷,透着岁月的沧桑感。她随手拿起一册翻开,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上面是工整的蝇头小楷,配着一些线条古朴的农具图样。乍看之下,确是古籍无疑。

萧劲衍的目光则一直锁定在那几匹战马上。他缓步上前,修长的手指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敏锐,轻轻抚过一匹乌骓强健的脖颈,感受着那肌肉下蕴藏的爆炸性力量,又仔细检查了马蹄铁的质地和磨损程度,甚至微微俯身,嗅了嗅马匹身上特有的汗味和草料气息。他的动作沉稳而专业,眼神专注,仿佛在与这些生灵进行无声的交流。片刻后,他直起身,声音低沉而清晰:“确是好马。王爷这份礼,萧某心领了。赵管事,一路辛苦,请下去歇息吧。”

赵福见状,心中暗道这萧将军果然是行家,面上笑容不减:“将军过奖。下官告退。”他带着亲卫们行礼告退,脚步声渐渐远去。

院中只剩下萧劲衍、黄玉卿和两个孩子。念安和念北被那神骏的战马吸引,正小心翼翼地凑过去,小声议论着。

“玉卿,”萧劲衍走到黄玉卿身边,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凝重,“这马……蹄铁是新打的,但打铁的手法,是京中禁军马监的独门秘技。而且,这些马,虽是西域良种,但看口齿和调教的痕迹,至少已在京中马厩里养了半年以上。靖王说‘重金购得’,怕是托词。这马,更像是从京中精锐里直接拨过来的‘样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三章靖王的“礼物”(第2/2页)

黄玉卿心中一凛,指尖下意识地捻动着那泛黄的羊皮纸页。萧劲衍的观察力总是如此惊人。靖王送来京中精锐的战马样品,其意不言自明——试探朔北的军力?还是暗示某种“合作”的可能?她看向丈夫,眼神交汇,彼此都读懂了对方眼中的警惕。

“这农书……”黄玉卿将手中的册子递给萧劲衍,“你看这纸张,虽做旧得很好,但墨迹的渗透力,还有这装订的线绳……太新了。至少是近一两年的东西。真正的孤本秘藏,不该是这个样子。”

萧劲衍接过册子,翻阅了几页,眉头紧锁:“确实。这‘古籍’,怕是‘新作’。靖王送来‘新作’,还特意强调是‘孤本秘藏’,其心昭然。他想知道我们掌握了多少农桑技术?还是想用这‘伪作’里的东西,来试探我们的反应,甚至误导我们的方向?”

夫妻二人站在初春尚寒的庭院里,阳光稀薄地洒在身上,却驱不散心头弥漫的阴云。靖王这份“厚礼”,每一件都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暗流汹涌。他关心的绝非朔北的“民生安泰”,而是这块在风雪和干旱中淬炼出的、日益强大的“朔北模式”本身!那份少帝密信中“觊觎”二字,此刻变得无比具体,带着沉甸甸的威胁感。

“爹爹,娘亲,这书好奇怪哦!”一直安静地站在旁边,小脑袋凑近木匣的念北,突然伸出胖乎乎的手指,指着木匣内壁靠近底部的一个不起眼角落,那里似乎有一丝极其细微的、与深色紫檀木不同的浅色痕迹,“这里,好像有个小印子。”

黄玉卿和萧劲衍的目光瞬间聚焦过去。

那是一个极其隐蔽的角落,光线难以企及。若非念北小孩子心细,又离得极近,几乎无法发现。黄玉卿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她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拿起木匣,将其侧对着光线。只见那内壁的紫檀木上,确实有一个比指甲盖还小的、微微凹陷的印记。那印记并非雕刻,更像是用某种极其细小的工具,蘸着特制的、几乎与木色融为一体的颜料,一点点点染上去的。形状……像是一个极其简化的、扭曲的“靖”字?又像某种难以言喻的徽记?它如此隐秘,如此刻意,仿佛一个深埋的陷阱入口。

萧劲衍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隼,他伸出手,指腹轻轻摩挲着那处微不可察的印记,冰凉的触感下,仿佛能感受到隐藏其后的毒蛇吐信。他猛地抬头,与黄玉卿的目光再次碰撞,两人眼中都燃起了熊熊的警惕之火。

这哪里是“礼物”?这分明是一封包裹在华美绸缎里的战书!靖王不仅送来了试探的“样品”,送来了误导的“伪作”,更在这木匣最隐秘的角落,留下了他独有的、充满挑衅意味的印记!他在宣告:我在看着你,我在算计你,朔北的一切,都在我的注视之下!

“爹爹,娘亲,这印子是什么呀?”念安也凑了过来,大眼睛里满是天真和好奇,完全不明白自己无意中的发现掀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

黄玉卿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激荡,脸上重新挂起温柔而平静的笑容,将念安和念北轻轻揽进怀里:“没什么,大概是工匠不小心留下的记号吧。来,我们看看这书里有没有什么有趣的花草,念安不是最喜欢认识新东西了吗?”她熟练地转移着孩子们的注意力,拿起那本“农书”,翻到绘有几种奇特西域植物的页面,耐心地讲解起来。

萧劲衍则不动声色地将那个紫檀木匣合上,动作沉稳,仿佛只是收起一件寻常物件。但他的目光,却如同实质般扫过院中每一个角落,最终落在远方天际线那片灰蒙蒙的群山轮廓上。靖王的印记,像一根冰冷的针,扎进了朔北看似平静的肌理深处。这印记背后,是京中权贵贪婪的视线,是靖王那深不可测的算计,更是即将席卷而来的更大风暴的序曲。

黄玉卿的声音温和地流淌着,为孩子们描绘着书页上那些虚构的西域奇花异草。她的目光却越过孩子们头顶,落在丈夫挺拔却绷紧的背影上。初春的风,依旧带着寒意,吹动她鬓边的碎发。靖王的“礼物”已至,那隐秘的印记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无声无息地扩散。她知道,从这一刻起,朔北的春天,注定不会再平静。而远方,那片被靖王“礼物”所指向的京中,以及更北方的、被探报提及的“北境游牧联盟”的阴影,正如同两片巨大的乌云,缓缓地、沉重地向着这片刚刚在风雪中站稳脚跟的土地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