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 第一百八十一章 稚画映辉显异兆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第一百八十一章 稚画映辉显异兆

簡繁轉換
作者:星辰神宫的尚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30 04:28:35 来源:源1

第一百八十一章稚画映辉显异兆(第1/2页)

朔北的晨总带着股清冽的甜。黄玉卿刚走到药田边,就有片细碎的桂花瓣落在肩头,带着晨露的湿意,轻轻蹭过衣襟。她抬手拂去花瓣,目光落在中央那株明心草上——经过这几日的滋养,草叶边缘的银辉已浓得像化不开的霜,在晨光里流转,连风一吹,都似有细碎的光点往下落。

“奶奶!”

萧清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小姑娘怀里抱着张叠得整齐的画纸,跑得小袄下摆都飘了起来。她跑到黄玉卿跟前,仰着小脸递过画纸:“我昨晚画的,给奶奶看!”

黄玉卿接过画纸,指尖触到孩子稚嫩的笔触,心里泛起软意。纸上画的是药田,歪歪扭扭的桂树旁,立着株被涂成淡银色的草,草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玉坠,玉坠周围绕着圈虚线,像在发光。最显眼的是画纸角落,画着两个小小的人影,一个穿着铠甲(想来是萧明轩),一个举着剑(该是念安),旁边还有个拎着钱袋的(自然是念北),都朝着药田的方向笑。

“这草和玉坠,怎么画得发亮呀?”黄玉卿蹲下身,指着画里的银草和玉坠,故意问道。

萧清和眨巴着眼睛,小手摸着画纸,很认真地说:“因为它们本来就亮呀!昨晚我梦见玉坠子在发光,还听见它在跟草说话,说要保护爸爸和叔叔呢!”

黄玉卿的心轻轻一跳。孩子的话本当是戏言,可她指尖下意识摸向颈间的玉佩时,竟真的触到一丝微弱的暖意——那是只有动用空间时才会有的温度,此刻却毫无征兆地泛起热来。她看着萧清和纯净的眼神,忽然想起念北当年说“玉佩里有光”时的模样,只是念北的感知随着长大渐渐淡了,而清和的,似乎越来越清晰。

“奶奶,玉坠子是不是喜欢我呀?”萧清和伸手碰了碰黄玉卿颈间的玉佩,指尖刚碰到,玉佩的暖意就浓了些,连草叶上的银辉都晃了晃。

“是呀,”黄玉卿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它知道清和是个好孩子,想跟你做朋友呢。”

正说着,管家匆匆的脚步声从院外传来,手里攥着封染了些尘土的信,脸色比昨日更急:“夫人,老爷!明轩世子的回信,是骑兵连夜送来的,说是……有要紧事!”

萧劲衍这时刚从屋里出来,听见“要紧事”三个字,脚步立刻加快。他接过信,指尖挑开火漆时,指节都有些泛白——昨日才送出去指令,今日就有回信,想来是西域的局势比他们预想的更急。

黄玉卿也站起身,心里掠过一丝不安。她看着萧劲衍展开信纸,眉头一点点拧起来,原本平和的眼神沉得像深潭,连握着信纸的手都微微发颤。

“怎么了?”黄玉卿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她能感觉到,这次的消息怕是不好。

萧劲衍把信纸递过来,声音里带着几分凝重:“靖王的旧部找到了,领头的是当年靖王的幕僚,姓柳。他带着几十号旧部,跟罗刹残部的首领勾结了——那首领是当年罗刹国大将的弟弟,手里还攥着些当年没销毁的火器图纸。”

黄玉卿接过信纸,指尖触到纸页上的墨迹,还有些湿润。信里明轩写得详细:他们在楼兰城外的山洞里找到了商队的残骸,还截住了一小队正要转移工匠的罗刹兵,从俘虏嘴里撬出了真相——柳幕僚给罗刹残部提供了朔北的商队路线和工匠信息,条件是罗刹残部帮他“报仇”,等打下朔北边境,他要做“西域王”。

更让人心沉的是,信里还提了句:昨日他们在拦截时,遭遇了罗刹残部的伏击,有两个士兵牺牲了,还有三个受了重伤。

“牺牲了……”黄玉卿低声重复着这三个字,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下。那两个士兵,说不定就是当年跟着萧劲衍从京中过来的老兵,或是朔北本地长大的孩子,他们本该在战后安稳度日,却为了保护工匠,倒在了楼兰的戈壁上。

她捏着信纸的手渐渐收紧,指节泛白,连信纸都被攥出了褶皱。晨风吹过,桂花瓣又落在她肩头,可她这次却没心思拂去——她想起当年打罗刹国时,多少士兵埋骨他乡,如今好不容易换来几年太平,竟又要面对这样的牺牲。

“他们还掳走了工匠,想逼着工匠按图纸造火器。”萧劲衍补充道,声音里带着几分咬牙的意味,“柳幕僚还放话,说要在三日后攻打楼兰附近的边防据点,用据点里的粮草当补给。”

黄玉卿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不是难过的时候,西域的士兵还在等着他们的指令,那三个被掳走的工匠,还等着被救。她把信纸折好,放进袖中,目光看向西边的天空——那里的云像是比平时更沉,像是要压下来似的。

“得让念安立刻派特种小队过去。”黄玉卿的声音很快恢复了平静,只是眼底还带着未散的忧色,“柳幕僚熟悉咱们的边防布局,罗刹残部有火器图纸,硬拼怕是要吃亏。让念安的小队从侧面绕过去,先摸清他们的驻扎地,再找机会救工匠,毁图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八十一章稚画映辉显异兆(第2/2页)

“我也是这么想的。”萧劲衍点头,他走到黄玉卿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别太担心,念安的特种小队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当年打罗刹国时就立过功,这次一定能成。”

黄玉卿点点头,可心里的担忧却没散。她知道念安的能力,可柳幕僚毕竟曾在京中待过,说不定还知道些朔北的军事机密,若是他把这些告诉罗刹残部,念安的小队怕是会遇到危险。

“还有念北那边,”黄玉卿又想起一事,“让她联系西域的盟友,特别是楼兰附近的部落,让他们帮忙盯着罗刹残部的补给线。柳幕僚和罗刹残部都是外来的,在西域没根基,断了他们的水和粮,他们就成不了事。”

“我这就让人给念安和念北送信。”萧劲衍转身要叫管家,却被萧清和拉住了衣角。

小姑娘不知何时走到了他们身边,小脸上没了刚才的笑意,眼神里满是担忧:“爷爷,爸爸会不会有事呀?那两个士兵……是不是再也回不来了?”

黄玉卿蹲下身,把萧清和抱进怀里。孩子的身体软软的,带着淡淡的奶香味,让她心里的戾气渐渐散了些。她轻轻拍着清和的背,声音放得极柔:“不会的,爸爸很厉害,会把坏人打跑,还会把工匠叔叔救回来。那两个士兵叔叔,他们是英雄,会永远活在咱们心里。”

萧清和在她怀里蹭了蹭,小声说:“那我给爸爸画张护身符,让玉坠子帮我保佑爸爸好不好?”

“好。”黄玉卿的声音有些发哑,她看着孩子认真的模样,忽然觉得,这或许就是他们守护朔北的意义——不是为了权力,不是为了财富,而是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安稳地画画,能笑着长大,不用像他们当年那样,时刻活在算计和战争里。

萧劲衍看着母女俩的模样,眼神也软了些。他走到廊下,叫来了管家,叮嘱他立刻派骑兵把信送出去,务必尽快送到念安和念北手里。

等管家走后,萧劲衍回到黄玉卿身边,接过她怀里的萧清和,笑着说:“走,爷爷陪你画护身符,咱们一起保佑爸爸。”

萧清和立刻笑了,拉着萧劲衍的手往书房跑。看着他们的背影,黄玉卿又摸了摸颈间的玉佩,玉佩的暖意还在,像是在给她打气。她走到药田边,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明心草的叶片——银辉在她指尖流转,像是在回应她的触碰。

她忽然想起念北小时候,也曾这样蹲在药田边,说“草在跟我说话”。那时她只当是孩子的戏言,可现在看着清和,看着这株明心草,她忽然意识到,或许空间的传承,从来都不是她能决定的,而是要看谁与空间最有缘分。清和的感知,怕是比她和念北都要强。

只是这传承,对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太过沉重。黄玉卿轻轻叹了口气,她只希望,清和能永远像现在这样,不用背负这些,能安稳地过一辈子。

正思忖着,院外又传来脚步声。这次是负责京中消息的侍卫,手里拿着封宫里来的信,神色有些复杂:“夫人,老爷,京中急报——太上皇(少帝)昨夜昏迷了,宫里乱成一团,几位大臣已经开始争论后续之事了。”

黄玉卿的心猛地一沉。太上皇病重,京中权力必定会重新洗牌。那些早就盯着朔北的朝臣,会不会借着这个机会,在京中搞事?甚至……把主意打到朔北头上?

她接过侍卫手里的信,信里写得简略,只说太上皇昏迷前,还念叨着要见她和萧劲衍,让他们尽快去京中。可现在西域局势紧张,他们根本走不开。

“京中之事,先压一压。”萧劲衍走过来,看完信后,眉头又皱了起来,“先让宫里的人多照看着太上皇,等西域的事稳了,咱们再想办法去京中。”

黄玉卿点头,心里却明白,京中的风波怕是不会等他们。太上皇昏迷,那些想夺权的大臣,说不定已经开始谋划了。而朔北,若是在这个时候出了岔子,京中那些人怕是会趁机落井下石。

晨露渐渐蒸发,阳光越来越烈,药田里的桂香也淡了些。黄玉卿站在药田边,看着远处的炊烟,心里忽然觉得,这平静的日子,怕是真的要结束了。西域的战火,京中的风波,还有清和身上那未可知的缘分,像一张网,慢慢朝他们罩过来。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往书房走。不管未来有多少风雨,她和萧劲衍,还有孩子们,都会一起扛过去。就像当年那样,就像无数次那样。

只是她没看见,在她转身的瞬间,颈间的玉佩忽然泛出一层极亮的光,而药田里的明心草,银辉也浓得像要溢出来——像是在预警,又像是在期待着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