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 第六十七章 酒坊升级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第六十七章 酒坊升级

簡繁轉換
作者:星辰神宫的尚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30 04:28:35 来源:源1

第六十七章酒坊升级(第1/2页)

入春的朔北没有迎来预期的春雨,反而被一股反常的燥热裹住。黄玉卿站在将军府的廊下,指尖捻着片过早卷曲的柳叶,风里带着尘土的气息,刮得人鼻腔发紧。昨日巡查蓄水池工地时,她亲眼看见刚挖好的渠底竟裂出细如发丝的纹路,若再无降水,恐怕连最深的井水都要见底。

“夫人,酒坊的李老匠头在外候着,说您要的新酒曲方子,他试着酿了三坛小样。”青禾端来凉茶,见黄玉卿望着天边出神,声音放得轻了些。

黄玉卿回过神,指尖的柳叶簌簌碎成渣。雪灾时启用的空间物资虽解了燃眉之急,但经历过那场浩劫,朔北的存粮本就见底,如今旱灾预警悬在头顶,仅靠耐旱作物的幼苗还不够。她当初力排众议要扩建酒坊,便是想趁着农闲将闲置的劳动力盘活——总不能让百姓守着干裂的土地坐以待毙。

“请他进来。”黄玉卿将碎叶拂落,转身往偏厅走。穿过庭院时,瞥见几个牧民子弟背着竹篓往工地去,竹篓里装着掺了麸皮的窝窝头,脚步却比上月轻快许多。想来是酒坊招工的消息传开后,家家户户都盼着能挣些工分补贴家用,倒让这压抑的旱情里多了丝活气。

李老匠头进来时,身上还带着股酒糟的酸香。他将三个粗陶酒坛放在案上,黝黑的脸上满是忐忑:“夫人,按您给的方子,用沙棘果和黄芪泡的酒成了两坛,只是那葡萄酿的果酒,总带着股涩味,您瞧瞧是哪里出了错?”

黄玉卿揭开坛口的油纸,一股清冽的果香混着酒香漫出来。她舀了勺葡萄酿,入口时果然有股刺喉的涩意,眉头微蹙:“是不是发酵时的温度没控好?我记得古籍里写过,西域的葡萄酿要在阴凉处陈放,还得用松针铺在坛底吸潮气。”

这话一出,李老匠头猛地拍了下大腿:“可不是嘛!前些天日头毒,我怕酒坏了,把坛子挪到了晒不着的地方,可没敢用松针——那东西不是用来驱虫的吗?”

黄玉卿笑着指了指案头的《西域杂记》,那是她从空间里翻出的古籍,纸页都泛着黄:“这书里写着呢,松针不仅能驱虫,还能让酒里带上股松仁的清香。你明日试着挑些新采的嫩松针,煮过后晒干铺在坛底,再把果酒移到地窖里,过十日咱们再尝。”

李老匠头捧着古籍看得入神,手指在字里行间摩挲,忽然抬头道:“夫人,您说的这西域商路,真能走通?咱们这酒要是能运到西域去,可比在本地卖金贵多了。”

“能不能走通,得先试试。”黄玉卿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酒坊的方向,那里已经搭起了新的木架,十几个牧民正忙着搬运砖石。雪灾时被苏清柔煽动的牧民,如今大多成了酒坊的雇工,每日领了工分,还能带回家用酒糟喂养的牲畜,再没人提过“触怒天神”的谣言。

她忽然想起昨日萧劲衍回来时说的话,流寇残余虽被剿灭,但在边境抓获的细作口中,竟提到了西域的“黑石商队”——那支商队常年往返于朔北与西域之间,据说背后与北境的游牧部落有些牵连。苏清柔当初能勾结流寇,会不会也和这黑石商队有关?

“老匠头,扩建酒坊时,你多盯着些木料和炭火。”黄玉卿收回思绪,语气沉了些,“尤其是从外地运来的木材,得让兵士先检查过,别混进了不该有的东西。”

李老匠头愣了愣,随即明白过来。雪灾时苏清柔派人在粮仓里藏过发霉的粮食,如今酒坊扩建,保不齐还有人想搞破坏。他重重点头:“夫人放心,我这就去跟工头说,每批料子都要过三遍手!”

待李老匠头走后,黄玉卿翻开空间里的另一本账簿,上面记录着雪灾时从空间调出的物资。耐旱种子已经种下,灵泉水也用来灌溉了最关键的幼苗,剩下的便是如何将眼前的危机转化为机会。酒坊升级不仅能解决劳动力问题,更能打通西域商路——若能与西域的城邦建立贸易,即便旱灾真的来临,朔北也能从外部获得粮食补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七章酒坊升级(第2/2页)

“卿卿,”萧劲衍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他一身戎装未卸,肩上还沾着些尘土,“刚接到探报,黑石商队最近在边境活动频繁,似乎在打听咱们酒坊的消息。”

黄玉卿抬头,见萧劲衍走到案边,伸手将她耳边的碎发别到耳后。他的指尖带着外面的寒气,触得她耳廓微麻:“我正担心这事。苏清柔虽被流放,但她之前勾结的势力未必会善罢甘休。黑石商队若真与北境部落有关,咱们的酒坊恐怕会成为他们的目标。”

萧劲衍拿起案上的葡萄酿尝了一口,眉头皱了皱:“这酒还得再酿些时日。不过卿卿,你倒是有本事,把旱灾的隐患,变成了让朔北更结实的法子。”

“不是我有本事,是大家都想好好活下去。”黄玉卿靠在他肩上,望着窗外渐渐沉下去的夕阳。远处的工地上,炊烟已经升起,牧民们的谈笑声隐约传来,混着酒坊里飘来的淡淡酒香。她忽然想起念安昨日在沙盘上摆的小石子,那孩子说要在边境线上摆上“眼睛”,让敌人进不来——或许,这西域商路,也能成为朔北的一双眼睛。

“对了,”黄玉卿忽然坐直身子,从空间里取出一张图纸,“我想在酒坊旁边建个晒谷场,再挖几个地窖储存粮食。万一旱灾真的来了,酒坊的酒糟能喂牲畜,地窖里的粮食也能应急。”

萧劲衍接过图纸,见上面不仅画了晒谷场和地窖,还标注了通往蓄水池的暗道,眼底满是赞许:“想得周全。我这就让人去安排,争取下月完工。”

夜色渐深,将军府的灯还亮着。黄玉卿伏在案上,修改着酒坊的账本,将每一笔支出都记得清清楚楚。青禾端来宵夜时,见她在账本末尾写了“黑石商队”四个字,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问号。

“夫人,您还在想那商队的事?”青禾小声问。

黄玉卿点点头,笔尖在纸上顿了顿:“我总觉得,这商队来者不善。咱们的酒坊就像块肥肉,不仅京里的人盯着,连西域的势力也想来分一杯羹。”

她抬头望向窗外,月光洒在庭院里,将影子拉得很长。远处的酒坊方向,最后一盏灯也灭了,只有风刮过木架的声音,像是在预示着什么。黄玉卿轻轻合上账本,指尖在“黑石商队”四个字上摩挲——或许,这场酒坊升级,不仅是为了应对旱灾,更是为了迎接一场看不见的风暴。

次日清晨,酒坊的工地上又热闹起来。李老匠头按照黄玉卿的法子,带着工匠们在酒坛底铺上松针,将果酒搬进地窖。几个年轻的牧民扛着木料走过,嘴里哼着新编的歌谣,唱的是“黄夫人,赛神明,救了朔北救百姓”。

黄玉卿站在远处看着,嘴角微微上扬。她知道,这歌声里的信任,是比任何物资都珍贵的东西。只是她也清楚,朔北的平静不会太久,黑石商队的异动、京中权贵的觊觎,还有即将到来的旱灾,都在等着他们。

她从袖中取出一颗耐旱的种子,轻轻埋进庭院的土里。阳光洒在种子上,仿佛能看见它生根发芽的模样。黄玉卿轻声道:“慢慢来,总会好的。”

风里带着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酒坊飘来的清香,在朔北的天空下,悄悄酝酿着新的希望——只是谁也不知道,这希望的背后,正有一场更大的风暴在悄然集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