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 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使献宝藏机锋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使献宝藏机锋

簡繁轉換
作者:星辰神宫的尚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30 04:28:35 来源:源1

第一百七十三章西使献宝藏机锋(第1/2页)

朔北新都的博览会已至第七日,日头刚爬过东边的望海楼,朱雀大街上便涌满了人。街侧的展台从绸缎庄的云锦到工坊的燧发枪模型,从西域的和田玉到中原的宣纸,琳琅满目得让人挪不开眼。穿短打的牧民攥着刚赚的银钱,正对着玻璃镜里的自己咧嘴笑;戴方巾的中原商人围着酒坊的新酿果酒,鼻尖几乎要凑到酒坛口;连穿胡服的西域贵族,也正拿着念北工坊出的羊毛毯,反复摩挲着上面细密的织纹。

“听说今日有贵客到?”卖糖画的老汉一边转着熬糖的锅,一边跟旁边的布商搭话。布商刚从朔北实业的展台订了十匹毛呢,闻言点头:“可不是嘛!昨儿就听说罗刹国的使团要来了——就是去年被咱们打回去的那个,这回来,怕是来赔罪的。”话音刚落,街尽头传来一阵马蹄声。先是两队披甲的朔北骑兵开路,银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腰间的长刀悬得笔直;紧接着是四辆装饰华贵的马车,车帘绣着黑色的熊纹,正是罗刹国的图腾。街上的喧闹渐渐静了,百姓们都踮着脚看,有人攥紧了手里的糖画,有人悄悄往骑兵身后挪了挪——去年战争的硝烟虽散,那支带着火枪的军队,仍是不少人心里的阴影。

议事厅里已备好茶点,青瓷茶杯里泡着朔北特有的雪顶松针,茶汤清冽得泛着淡绿。黄玉卿坐在主位左侧,身上穿的是石青色暗纹褙子,袖口绣着几枝墨竹,衬得她眉眼间多了几分沉静。她指尖捻着茶盖,轻轻刮着浮沫,目光却落在厅外——昨儿念安派人来报,说罗刹使团随行的不仅有文官,还有三个穿牛皮靴的汉子,走路时脚底板沾着铁屑,倒像是常年跟火器打交道的匠人。

“王爷,夫人,罗刹国使团到了。”侍卫长的声音在厅外响起。萧劲衍放下茶盏,沉声道:“传。”他今日穿了常服,墨色锦袍上只绣了一圈银线暗龙,可坐姿依旧挺拔如松,目光扫过厅门时,带着久经沙场的威严。

最先进来的是罗刹国的使者,名叫伊万,高鼻梁深眼窝,头发卷得像羊毛,身上的锦袍绣满了金线,却总让人觉得有些刻意的张扬。他身后跟着两个文官,还有三个穿灰布袍的汉子,都低着头,手指却不自觉地摩挲着袖口——那动作,黄玉卿看得分明,是常年握火枪留下的习惯。

“朔北王殿下,护国夫人殿下,”伊万说着生硬的汉话,弯腰行了个不伦不类的礼,手里捧着一个鎏金托盘,托盘上放着一卷明黄色的国书,“我国沙皇陛下听闻朔北举办盛会,特命在下前来道贺,顺带奉上去年议定的赔款——黄金五百斤,还有西伯利亚南部的铁矿开采权文书。”

萧明轩从西域赶回来参加博览会,此时正站在萧劲衍身侧,闻言上前接过托盘,仔细验看了文书上的印玺,才低声对萧劲衍道:“父亲,印玺是真的,铁矿的地界也标注清楚了。”

黄玉卿抬眼看向伊万,嘴角噙着浅淡的笑:“伊万使者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朔北与贵国已签订和平条约,往后当以贸易为重,共守边境安宁才是。”伊万眼睛亮了亮,连忙道:“夫人说得是!我国沙皇也希望能与朔北通商。不过……”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厅角摆放的燧发枪模型,“在下听说,朔北的火器甚是精良,去年若不是贵军火器厉害,我国也不会……”他干笑两声,“不知朔北可否将火器的制法,或是成品卖给我国?我国愿意出高价——十倍于中原的价!”

这话一出,厅里的气氛顿时静了。念安站在黄玉卿身后,手指悄悄按在腰间的短刀上,眼底掠过一丝冷意——去年罗刹国就是凭着火器逞凶,如今战败了倒想抢技术,简直是痴心妄想。

黄玉卿却依旧笑得平静,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才缓缓道:“使者说笑了。朔北的火器,并非什么不传之秘,只是这器物的制法,牵扯到朝廷的规制——你也知道,朔北虽是自治,却仍属大靖版图,火器之事,需得朝廷点头。”她顿了顿,目光落在伊万骤然僵硬的脸上,又补充道,“况且,朔北的和平,从来不是靠器物撑起来的。去年贵军来犯,朔北军民死伤无数,那些牺牲的士兵,可不是靠火器就能活过来的。”

这话柔中带刚,既点明了“朝廷”这个挡箭牌,又暗指了罗刹国的侵略行径。伊万脸上的笑容挂不住了,他身后的一个灰袍汉子忍不住抬头,刚想开口,却被伊万狠狠瞪了一眼,又低下头去。

萧劲衍这时才开口,声音低沉却有分量:“火器之事,不必再提。若是贵国想通商,朔北欢迎——念北,你跟使者说说通商的条款。”

念北从人群后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本账册,声音清亮:“回父亲,回使者。朔北愿与贵国交易的商品有三类:一是烈酒、肉干等军需物资,二是毛呢、地毯等手工制品,三是药材、种子等民生之物。贵国需以皮毛、矿产、或是西域的香料来换,价格按市价的九成算——毕竟是盟友,朔北愿意让利。”她翻开账册,指着上面的条目,“这是详细的价目表,使者可以看看。”

伊万接过账册,手指在“矿产”二字上反复摩挲,心里却有些不甘——他这次来,主要目的就是火器,可看萧劲衍和黄玉卿的态度,显然是不会松口了。他沉吟片刻,又道:“夫人,王爷,我国沙皇还让在下带了个消息——西方有新的部族崛起,名叫‘日耳曼’,已经越过了乌拉尔山,听说他们也在造火器,还比我国的更厉害。沙皇担心他们会东进,到时候……”他看向黄玉卿,“怕是会影响朔北的边境。”

这话一出,念安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他之前派去西域的探子,也曾提过一句“西方有异族活动”,但没说具体的名字和动向。如今伊万特意提起,是真心提醒,还是想挑拨朔北与其他势力的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七十三章西使献宝藏机锋(第2/2页)

黄玉卿心里也咯噔一下——她穿越前曾听过“日耳曼”这个名字,知道这支部族后来有多强悍。若是他们真的东进,怕是比罗刹国更难对付。但她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只是淡淡道:“多谢使者告知。朔北会留意边境动向,也会与西域盟友互通消息,不会让第三方势力影响到咱们的和平。”

伊万见黄玉卿不上套,也不再多言,只是草草看了价目表,便答应了通商的条款。又寒暄了几句,便带着随从告辞了。

待使团走后,议事厅里的人都松了口气。萧明轩先开口:“父亲,母亲,这伊万看着老实,可话里话外都在试探,尤其是那几个随从,刚才我看见他们在偷偷记议事厅的位置,还往工坊的方向张望。”

念安点头附和:“我也注意到了,那三个灰袍汉子,手指上有火药的痕迹,走路的姿势像是军人。恐怕不是什么匠人,是罗刹国的探子。”

黄玉卿放下茶盏,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探子倒不可怕,怕的是他们背后的消息。伊万说的‘日耳曼’,你们怎么看?”

念北皱着眉:“我之前跟西域的商人聊过,他们说西方最近不太平,有部族在打仗,只是没想到会波及到咱们这边。若是真有这么一支势力东进,咱们的火器技术,怕是不能再藏着了——得让工坊加快改良,还要多训练火器营。”

萧劲衍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依旧热闹的博览会,沉声道:“念安,你让人盯着罗刹使团的动向,他们在新都的一举一动,都要报上来。明轩,你回西域后,跟盟友们通个气,让他们也留意西方的动静。念北,通商的事要抓紧,但也要防着罗刹国耍花样,尤其是矿产交易,得派自己人去监工。”

“是!”三人齐声应道。

黄玉卿也站起身,走到萧劲衍身边,目光落在街上游乐的孩童身上——那些孩子手里拿着风车,笑得无忧无虑,丝毫不知道远方可能潜藏的危机。她轻轻叹了口气:“和平日子过久了,总有人会忘了战争的苦。不过也好,这样的热闹,咱们得守住。”

萧劲衍握住她的手,掌心温暖而有力:“有你在,有孩子们在,有朔北的军民在,咱们一定能守住。”

这时,念安的贴身侍卫匆匆跑进来,低声道:“公子,刚才跟着罗刹使团的随从,在工坊附近徘徊,被我们的人抓了现行,从他身上搜出了一张图纸,上面画着工坊的布局。”

念安眼睛一沉:“带上来!”

侍卫应了声,转身出去。黄玉卿看着萧劲衍,眼底掠过一丝冷意:“看来,这罗刹国,还是没彻底安分啊。”

萧劲衍冷哼一声:“不安分也无妨,正好让他们看看,如今的朔北,不是他们能随便窥探的。”

不多时,侍卫押着一个灰袍汉子进来,那汉子低着头,双手被绑在身后,身上还沾着泥土——想来是被抓时挣扎过。念安上前,从侍卫手里拿过图纸,展开一看,上面用炭笔勾勒着工坊的大致轮廓,甚至还标注了火器存放的方向,虽然粗糙,却也看得出来是精心观察过的。

“说,是谁让你画的?”念安声音冰冷,目光如刀,落在汉子身上。

汉子浑身一颤,却咬着牙不说话。

黄玉卿走上前,目光扫过汉子的手腕——那里有一道浅浅的疤痕,像是被火枪的撞针烫伤的。她心里有了数,缓缓道:“你是去年被俘的罗刹士兵吧?朔北宽宏,放你们回去,你们就是这么报答的?”

汉子猛地抬头,眼里满是震惊——他确实是去年被俘的士兵,后来被释放回国,这次是奉命跟着使团来打探消息的,没想到会被认出来。

“我……我……”他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黄玉卿叹了口气:“念安,把他关起来,好好审问。若是他肯说实话,或许还能留他一条命。若是不肯……”她没再说下去,但语气里的威严,却让汉子浑身发冷。

念安点头,让人把汉子押下去。议事厅里又恢复了平静,只是每个人心里都多了一层警惕——罗刹国的试探只是开始,远方的“日耳曼”更是未知的威胁。这博览会的热闹之下,早已暗流涌动。

黄玉卿走到窗边,看着天边渐渐落下的夕阳,夕阳的余晖洒在新都的屋顶上,镀上了一层金辉。她轻轻抚摸着腰间的玉佩——那是空间的信物,里面储存着足够的药材和粮食,是朔北最后的底牌。只是她知道,光靠空间是不够的,朔北的强大,终究要靠自己的实力。

“母亲,您在想什么?”念北走过来,轻声问道。

黄玉卿回头,对她笑了笑:“没什么,只是在想,这博览会结束后,咱们该好好规划一下明年的事了。工坊要扩建,学堂要增开,还要派人去西方打探消息……日子,怕是又要忙起来了。”

念北笑着点头:“忙点好,忙点才踏实。”

远处的街上,传来孩童的笑声,风车转动的声音隐约可闻。黄玉卿看着那片热闹,心里暗暗道:不管未来有多少风雨,这朔北的烟火气,她一定要守住。而那些潜藏的危机,那些未知的敌人,她也会一一应对——为了萧劲衍,为了孩子们,为了这片她付出了毕生心血的土地。

只是她没注意到,在议事厅外的街角,一个穿胡服的男子正悄悄看着这里,手里握着一枚奇特的铜符,符上刻着陌生的纹路——那纹路,既不是中原的,也不是西域的,更不是罗刹国的,倒像是来自更遥远的西方。男子看了片刻,转身消失在人群中,只留下一道模糊的背影,像是从未出现过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