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重生妲己:开局斩了封神榜 > 第二十章 盐铁争锋,西岐亮剑

重生妲己:开局斩了封神榜 第二十章 盐铁争锋,西岐亮剑

簡繁轉換
作者:四戏上人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06 15:57:42 来源:源1

第二十章盐铁争锋,西岐亮剑(第1/2页)

朝歌城的经济暗战,在苏妲己的果断应对下,并未演变成失控的骚乱,但却如同一场漫长的消耗战,僵持不下。

官营平粜店和低价棉布确实缓解了部分平民的压力,暂时稳住了底层民心。

然而,费仲、尤浑背后势力操控的囤积居奇也并未停止,他们资金雄厚,如同附骨之疽,持续消耗着朝廷的储备,并伺机寻找着更致命的突破口。

就在这微妙的平衡中,来自东海码头的“鲛人盐”和“夜明珠”,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了新的涟漪。

这些货物品质极高,价格却相对低廉,尤其是那“鲛人盐”,雪白细腻,远超官盐,迅速在朝歌贵族和富商阶层中流行起来。

负责盐铁专卖的官员很快发现,官盐的销量开始下滑,税收受到影响。

而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东海商船的负责人,那位自称“东海散人”的商贾,行事诡秘,出手阔绰,很快与费仲、尤浑等人搭上了线。有密报显示,他们之间往来频繁,似乎在进行某种秘密交易。

苏妲己嗅到了危险的气息。盐铁专卖是朝廷重要的财政支柱,若被外来势力渗透操控,后果不堪设想。

她立刻下令加强对盐市和码头的监控,并派心腹尝试接触那位“东海散人”,探其虚实。

然而,未等盐铁之争明朗化,一个更直接、更严峻的挑战,从西岐方向呼啸而来!

这一日,九间殿上,来自西岐的又一封国书被呈递到纣王面前。与上次伯邑考朝贡时的谦恭不同,这封国书措辞虽然依旧保持着臣属的礼节,但内容却堪称犀利。

国书中,西伯侯姬昌首先“欣慰”地表示,听闻大商在大王英明领导下,农工兴盛,尤以“瑞棉”与“龙尾车”利国利民,西岐上下深感敬佩,并已效仿学习,略有所成。

紧接着,笔锋一转,提到去岁至今,天下多地干旱,百姓困苦,然西岐仰赖祖宗余荫及些许农事改进,幸得丰收,仓储颇丰。

姬昌“体恤”大商或因推行新政、耗资巨大而粮储或有不足,故“冒昧”提议,愿以“公平”价格,向西岐“出售”大量余粮,以解大商燃眉之急,并“帮助”大商稳定因天灾而可能波动的民心。

国书最后,姬昌还“谦逊”地表示,西岐在治理水患、选育良种方面也偶有心德,若大商不弃,愿派使者前来“交流切磋”,共同促进天下农桑。

这封国书,如同一把包裹着丝绸的软刀子,杀人不见血!

表面上,姬昌仁至义尽,关心宗主国,愿意卖粮相助。实则,这是在**裸地炫耀西岐的富庶与稳定,暗示商朝的新政并未真正解决民生根本,反而可能因耗费巨大而导致国库空虚。

提出“公平”价格卖粮,更是将商朝置于被动接受的乞讨者地位,极大地打击了商朝的威望。

而所谓的“交流切磋”,无异于要将西岐的“仁政”经验反向输入商朝,挖墙脚的同时,还要占据道德制高点。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但凡有点头脑的官员都看出了这封国书中蕴含的羞辱与挑战。

费仲、尤浑等人虽然暗喜西岐给苏妲己找了大麻烦,但国格受损,他们脸上也无光,一时不知该如何表态。

纣王气得脸色铁青,一把将国书摔在地上!“姬昌老儿!安敢如此欺孤!我大商富有四海,岂需他西岐卖粮施舍!”

比干捡起国书,仔细看后,脸色凝重到了极点。他出列沉声道:“大王息怒!姬昌此计甚毒!若我朝拒绝,他必四处宣扬我商朝虚有其表,不顾百姓死活,坐实我朝因新政导致粮储空虚的谣言,民心必然动荡!若我朝接受,则无异于承认西岐之富庶仁政,助长其气焰,天下诸侯将如何看我大商?!”

进退维谷!这正是姬昌老谋深算之处。他不出兵,不骂战,只用一封国书,便将商朝推入了外交和舆论的绝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章盐铁争锋,西岐亮剑(第2/2页)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苏妲己身上。这场危机,皆因她推行的新政而起,如今,她又将如何应对?

苏妲己缓缓走出,她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一片冰冷的沉静。她先是对纣王行了一礼,然后转向满朝文武,声音清晰而镇定:

“大王,诸位大人。西伯侯好意,我朝心领了。”

一句话,先定下基调,不卑不亢。

“然则,”她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不容置疑的自信,“西伯侯恐怕是误信了传言。我大商去岁虽有旱情,但赖大王洪福,百官用命,加之龙尾车等新器助力,粮食减产有限,官仓储备,足以应对今明两年之需,何来粮储不足之说?”

她这是在正面否认西岐的指控,稳定人心。

“至于西岐愿意卖粮……”苏妲己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嘲讽,“我朝物产丰盈,与四方贸易,素来讲究互通有无,公平交易。若西岐确有大量余粮急于出手,我朝商人亦可按市价购买,无需劳烦西伯侯以国书形式‘特别关照’。否则,倒显得我大商占了西岐便宜,于心不安。”

她巧妙地将“国家求购”降格为“民间贸易”,化解了政治上的被动。

“至于交流农桑……”苏妲己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虚空处,仿佛在与远在西岐的姬昌对话,“我朝天工院门户大开,广纳天下贤才,凡有利于民生之技,皆可来朝歌切磋印证。只是,我朝之术,乃千万工匠心血所聚,大王天威所罩,恐非寻常‘心德’可比。若西岐使者前来,还望有所准备,莫要……贻笑大方。”

强硬!自信!甚至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警告!苏妲己的回应,完全超出了朝臣们的预料。

她没有退缩,没有辩解,而是以更强硬的姿态,将对方的挑衅顶了回去,甚至反将一军,暗示西岐的技术不值一提!

纣王听得心胸大畅,拍案叫好:“爱妃所言极是!就这么回复姬昌老儿!我大商,不稀罕他的粮食!有本事,让他派使者来,看看是谁的农桑技艺更胜一筹!”

比干看着苏妲己,心中震撼莫名。此女之胆识、急智与强势,再次刷新了他的认知。

这番回应,虽略显霸道,却是在当前局面下,维护国格、稳定人心的最佳选择。只是……如此强硬,是否会彻底激化与西岐的矛盾,引来更大的祸端?

苏妲己表面镇定,内心却如明镜。她知道,与西岐的正面冲突已经无法避免。

姬昌亮出了剑,她就必须亮出盾,甚至准备更锋利的矛。经济暗战未平,外交风暴又起。

而那位“东海散人”和其背后的势力,更像是一条隐藏在浑水中的毒蛇,随时可能发出致命一击。

朝会散去,苏妲己立刻召见杜元铣和天工院的核心骨干。

“西岐挑战在即,粮储之事,虽为虚张声势,但我等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苏妲己目光锐利,“农事司,我要你们在三个月内,至少拿出三种可在贫瘠之地增产的耕作之法,或两种成熟期更短、更耐旱的作物选育方案!匠作司,龙尾车的造价,必须再降低三成!水利司,勘察朝歌周边所有可能的水源,绘制详图,我要在明年开春前,看到一份完整的兴修水利、抵御旱涝的规划!”

压力如山,但天工院的众人却被苏妲己的决心所感染,齐声领命。

与此同时,一骑快马带着商朝强硬的回复,冲出朝歌,奔向西方。朝歌与西岐之间的和平面纱,被彻底撕破。一场关乎国运、理念与未来的全面竞争,乃至冲突,已然拉开了序幕。

而苏妲己不知道的是,在她全力应对西岐挑战之时,那位“东海散人”申公豹,已经悄然拜访了闻太师远征后、暂时群龙无首的商朝东方各路关卡守将,并且,他的身影,出现在了一些对朝廷新政不满的地方诸侯府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