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 第11章 你怎么做到的?也太神了吧!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第11章 你怎么做到的?也太神了吧!

簡繁轉換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06 16:36:37 来源:源1

第11章你怎么做到的?也太神了吧!(第1/2页)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张明浩闷头完善了论文内容。

论文的题目是《七种高阶定式的近似变换》,主题就是三阶定式的近似变换。

‘近似’,也就是和原来‘不一致’,但变换后带入数值计算结果是线性的,并且和原定式代入结果极为相近。

论文投稿《应用数学学报》,是科学院旗下的英文版本学术期刊,评级为T2级别,也被收录在国际SCI检索。

之所以投稿《应用数学学报》,原因很简单,两个字——

有人!

孟国庆认识《应用数学学报》的编辑,还认识几个审稿专家,他自己也是《应用数学学报》的特邀评审。

张明浩只是一个博士生,甚至都还没有入学,他个人进行T2级别论文的学术投稿,审稿时间就会非常漫长。

这也是很多博士生论文投稿,会带上导师名字的原因之一。

有名气,审稿就会快一些。

在完成了论文投稿后,他给孟国庆发了个信息说明,也招呼了薛坤一声。

两人都很关心他的论文。

薛坤不止是回了‘收到’,还让他下午来一趟应用电磁实验室,“项目组有个会,你过来参加一下。”

下午一点的时候,他去了应用电磁学实验室,到一楼进了博士生工作间。

工作间里只有陈兰君。

陈兰君的桌上摆着餐盒,明显吃的是外卖,手里则摆弄着魔方。

魔方已经还原好。

她朝着张明浩展示一下,显摆式的笑道,“终于学会了,看了好几个教程。”

“你会吗?”

“会一点吧。”

张明浩随意的回了一句,他也对照视频学过还原三阶魔方。

如果没研究过怎么还原魔方,总是觉得魔方很复杂,实际上,还原过程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了解步骤、学会公式就可以。

最简单的方法,可以用两个相反的公式全部通关(上左下右、左上右下),只是需要的步骤多了一些。

张明浩也会最简单的方法。

陈兰君把魔方打乱,走过来递到他手里,笑道,“你来试试。”

“行吧。”

张明浩接了过来,仔细想了一下还原方法,他很久没玩过这个了。

“好像是先拼十字……”

“然后还原第一层,再第二层,最后是顶层……”

正要开始还原,忽然想到了《正确感知》。

是不是能感知一下?

他把魔方放在手心,默默的用起了《正确感知》,“左侧向上?右侧向上?中间层向下?”

“上层向左?向右?”

“横向中间层向左……”

试了好几次,终于有个感应正确。

按照‘正确’感应转了一下,随后又继续进行各种转向的感应。

《正确感知》,能判断‘某种选择是否正确’,并不能感应正确的方法。

魔方可以朝不同方向转动,但转动选择的数量是有限的,一个个的去试,总能发现怎么去转动。

因为每一个步骤要做很多次感应,还原的速度就非常慢。

在陈兰君的视角里,张明浩一直摆弄着魔方,要花几秒钟才‘勉强’转一下,她看着都着急,“你这样是还原不了的!”

“我来教你!”

她说着都有些迫不及待。

话音刚落,就见张明浩又转了两下,仿佛是出现了奇迹一般,魔方的六个面全被还原了。

陈兰君惊的小嘴微张,惊讶的喊道,“你是怎么做的?”

张明浩笑了笑,把还原好的魔方递过去,边说道,“研究了一下,就还原了。”

他还补充一句,“可能是运气好吧。”

陈兰君不想说话了,靠运气能把三阶魔方还原?

这几率比中彩票还要低!

她接过魔方再次打乱,也开始盯着魔方仔细研究起来。

难道有什么窍门?

不可能啊!

十几步就还原,不就等于是找到了最简洁的方法,可魔方还原最简单步骤要用大型计算机才能算的出来。

常规还原,不是用公式吗?

……

项目组会议定的是两点钟。

快到时间的时候,张明浩和陈兰君一起去了会议室。

等坐下来以后,陈兰君还在小声问着,“你究竟是怎么做的?太神了吧!”

“就是感觉吧……”

张明浩诚实的解释道,“我就感觉那样转可能会还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章你怎么做到的?也太神了吧!(第2/2页)

“感觉?”

陈兰君扯了扯嘴角,完全不信。

张明浩也没有办法,他说的就是事实,否则还怎么解释?

项目组会议就是内部讨论问题,没有什么正式的形式,也不会具体的座位安排。

张明浩和陈兰君来的比较早,就干脆挨着坐了。

等不多久,人都陆续来了。

来的大多数是副研究员,还有数学系的一个副教授,名字叫薛海涛,他参与陈帅的计算组工作。

薛坤和陈帅一起进门。

薛坤进门后指着身边一个空位,用眼神给了张明浩一个示意,表达的意思是‘要不要坐我旁边’。

张明浩左右看看,还是继续留在原位。

朱炳坤是最后来的。

廖书言跟在朱炳坤的身后,进门后朝着后面扫了一眼,他径直走过来,坐在了陈兰君的另一侧。

参会的人都已经到了。

张明浩仔细看了看,发现参会的博士生就只有他、陈兰君以及廖书言三个人,好奇的小声问道,“其他的博士生不来吗?”

“本来就和我们没关系。”

陈兰君笑道,“是陈老师让我来,否则我才不来呢。”

廖书言把脑袋凑过来,也小声嘀咕一句,“他们要讨论项目研究方向问题,我们能干什么?”

“实验失败……”

他说的看了张明浩一眼,都不想继续说下去了。

其他人的眼神也频频瞥过来。

前置实验失败了。

大半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归根究底是实验本来就是错的,但能发现实验结论错误,毫无疑问要归在张明浩的身上。

他甚至为此做了个数学类的研究,据说还是不小的成果。

有些人看过来的眼神都很复杂。

朱炳坤和陈帅、薛坤讨论几句,起身挥手示意了一下宣布会议开始。

“前几天,大家的工作做得不错。”

“通过计算分析,我们发现前置实验结论是错的。一项研究,纠错也很重要,否则后续都会错下去。”

他看了张明浩一眼,才继续道,“今天开这个会就是讨论下一步的工作。”

“项目主方向有两个,一个是Stanene,另一个是热电材料。”

“Stanene,是研究制备方法的过程中研究其特性,但我们的研究失败了,未来一个月,各小组要归总原来的数据。”

“我和其他几个教授讨论过了,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热电材料的基础研究上……”

说是研究方向的讨论会议,实际上,项目组的规模不大,方向性的东西私下商议一下就好了,开会就是宣布最后的决定。

朱炳坤宣布把主要精力放在热电材料的基础研究方向。

等他发言结束后,薛坤说起了后续要做哪些基础实验,实验方面要说的东西很多,也是项目的重点工作。

陈帅则谈起还有汇总数据的工作。

项目组的三位领头羊发言结束,就到了自由发言的环节。

有的人说起热电材料的实验问题;有的人询问具体的工作安排;有的则是低声讨论着新方向的研究前景。

项目方向性决策确实和博士生无关。

博士生就只是跟着导师做研究,说是参与项目,实则只是个‘打杂’的学习者。

陈兰君和廖书言都开起了小差,前者拿着笔在纸上画人像,但画出来的图只能勉强辨认出是个人类。

后者则扣起了指甲,扣出一块不知道什么东西手指一弹,正落在对面薛海涛的脸上。

薛海涛用手摸一下,马上看向对面。

廖书言迅速低头。

张明浩则是专注地听着,等大家都说的差不多了,他忽然举起了手。

朱炳坤顿时疑惑问道,“张明浩,你有什么问题?”

所有人都看过去。

陈兰君、廖书言也都带着疑惑的扭过头。

张明浩开口说道,“朱教授,我是想问一下,为什么不继续做Stanene方向了?”

“项目组对Stanene研究已经很深入了,停下来转到热电材料,会不会太可惜了?”

他说完补充道,“我个人认为,Stanene的方向是走的通的。”

朱炳坤也遗憾的摇了摇头,叹气着给了句解释,“Stanene方向很好,但我们的研究已经失败了。”

“再推倒重来,成本太高、有收益的可能性太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