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 第23章 加油!你一定行的!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第23章 加油!你一定行的!

簡繁轉換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06 16:36:37 来源:源1

第23章加油!你一定行的!(第1/2页)

【学术名望:-168。】

【升级需求学术名望:1000。】

数据对比明显。

张明浩上下看着,感觉对‘学术名望’有些了解了。

“学术名望,代表的不应该是‘负面感官’人数,上新闻被那么多人看到……”

“负168,数值太低了。”

“所以学术名望,应该还是限于学术圈的影响。”

实验数据造假的影响当然是负面的,还要‘感谢’那个视频和东港大学。

现在要发表新的论文,就要多关注一下情况,包括周关注程度、专业学者评价,等等,或许就能知道论文的影响和学术名望数值的关联。

系统升级需求的难点,一个是学术名望,另一个就是身体评估数值了。

第二天早上,继续锻炼。

在早锻炼一段时间后,身体素质确实有提升,能围着操场坚持多跑上几圈,体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吃过早饭以后,系统刷新了新的一条提示——

【身体 1。】

【身体:61。】

功夫不负有心人!

身体感觉反应到了系统数值上,锻炼效果确实非常明显。

“只是早上锻炼,效果还是差一些。”

“提升很慢……”

“怎么才能提升快一点呢?还有,身体评估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张明浩觉得应该是健康程度以及整体状态的评估,总归不是单纯的健壮。

健壮,不一定健康。

一些健身或者拳击运动员,长期使用高蛋白来增加肌肉,外表看起来确实很健壮,力量也会更强。

但是,不一定健康。

他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身体数值六十分以上,应该没有大的疾病吧?”

“患癌,最初外在上没有表现,但身体数值也会大幅度下降?”

这个想法太让人安心了。

身体数值能反应‘健康程度’,就不用担心身体什么大的疾病而不知道了。

当然也不用担心癌症……

回想前世患病的经历,心情顿时变得复杂了很多。

去上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张明浩找了个边缘座位,类似的公共大课也很少有人愿意坐前排。

“你在这里啊!”

旁边过道传来一声喊,马岩抱着书本站在一旁,旋即一屁股坐在了旁边的位置上。

他才刚坐下,就凑过来小声八卦,“有个消息,知道吗?”

“咱们学校有个博士生,卖研究成果卖了500万!”

“——??”

张明浩愣了一下。

185万变成了500万,消息传的这么离谱吗?

马岩精神奕奕的继续道,“好像就是物理系的。那是真学霸啊,科研天才!”

“光学研究所那边的,跟着谭延堂院士,也就谭院士能带出这种天才了。可惜了,薛老师在电磁学实验室……”

“对了,你和薛老师早就认识,我们也有前景吧?”

张明浩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勉强回了句,“薛老师人挺好的。”

马岩撇了撇嘴,“薛老师也行吧,反正就我们两个学生,人少,也会重视一点。”

“上次薛老师说明年进实验室,今年还要打基础。”

“你觉得,我们能不能早一点?”

“我是真想早点进啊,早进、早研究,也能早点有成果、**文……”

“我已经做好了二十四小时奋斗在实验室的准备,争取两年内发一篇SCI!”

他说着还翘起了嘴角,不断用眼神撇着张明浩。

张明浩,就是他的竞争对手。

上个星期五的经历,他回去以后怎么想都郁闷,自己好像不是被重视的那个,下定决心必须要证明自己更加优秀。

近几天,他可是一直都在看书、看资料,用知识来充实自己。

张明浩扫了眼马岩,想着是不是说一下,对方口中卖成果的博士生就在身边?

还有,他已经进了实验室,还安排了专门的‘工位’。

另外,他有一篇应用数学论文,马上就要发表了,而且是SIC二区、T2级别。

算了……

他摇了摇头,拍了下马岩的肩膀,“加油,你一定行的!”

马岩愣愣的张着嘴,完全没想到张明浩是这个反应。

不应该也说一下你的想法、你的计划吗?

比较一下?

……

课后,去实验室工作间。

张明浩又看起了资料,学习无止境,越是学习就越感觉自己的无知。

他对超材料了解的差不多了。

昨天和孙雯教授说起了光学超材料,确实是很有意思的领域,尤其牵扯到‘视觉隐形’、‘隐形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章加油!你一定行的!(第2/2页)

超酷!

他也希望能验证自己对《正确感知》判定的想法。

当对于研究内容有一定了解,就可以直接做出正确判定,而对于光学超材料基础,他已经有一定了解。

视觉光感模型,还是去一趟微纳光学研究所吧!

张明浩去了光学研究所,到一楼正巧碰到了孙雯。

他马上说明了来意,“孙教授,我想了解一下视觉观感模型设计。”

“昨天说的,隐形技术,很有意思。”

孙雯听罢也很高兴,当即就带着张明浩去了办公室拿资料。

在隐形技术的研发上,她感觉和张明浩就是知己。

光学超材料和视觉光感模型设计联系在一起,能真正实现视觉隐形。

多好的想法啊!

张明浩只是感兴趣,想了解一些资料信息,而她能真正去研究……

孙雯想着朝楼上看了眼。

经费是个大问题!

当牵扯到光学超材料,所需的经费轻易翻上几倍,甚至是几十倍,肯定会是个成规模的研究,经费要从哪里搞呢?

头上有个抠门的所长!

难啊!

张明浩从孙雯那里拿了很多资料,都和视觉光感模型设计项目有关。

他还检索下载了几篇国外相关研究论文。

然后,学起!

对其他人来说,眼前就是一大堆晦涩难懂的复杂资料,只是看看都会头大。

张明浩则觉得是一大堆丰盛的美食,一则是因为真的感兴趣。

第二就是,把里面的内容吃进脑子里,也能帮助提升思维啊!

思维数值提升,会变得更聪明、智商会跟着提升。

那真是有无穷的吸引力!

……

高通市,新创微电子半导体研发基地。

二十多个顶尖工程师造成了‘特别小组’,正一起听着李嘉鑫三人对半导体模型研究方法的讲解。

一个上午讲下来,台下每个人都感觉焦头烂额。

研究基地里,李嘉鑫的水平已经很高了。

其他人不说都要差一些,但也很难说比他强。

半导体模型研究方法属于计算物理范畴,物理和数学是有直接关联的,研究牵扯到计算数学、数值分析、复杂项分析,等等。

这就要求有极高的数学水平。

李嘉鑫感觉头疼的地方,也让台下听讲解的人头疼。

第一个就是算法输出数据的‘手动计算’部分,跳转式的步骤,让人根本无法直接理解。

李嘉鑫是一步步进行讲解的,但内容基础也只是固定的输出数据。

如果换上一组数据,有些地方需要重新分析,并不存在固定分析方法。

就像是奥数题,每一个题目都需要单独研究才能解析,并没有固定的解题方法。

如果想不到解题方法,可能做上一天、几天时间都解决不了。

这就是问题所在。

“手动计算部分,方法不是通用的吧?”石耀坤也明白过来,“每一次数据代入都要专门去研究吗?”

李嘉鑫点头,“所以对方说才需要高水平人才。”

石耀坤凝着眉头,继续问道,“还有其他难点吗?”

“两部分。”

“一部分是‘近似’转化,比这个稍微简单一些。”

“还有最后的‘数值趋近性验证’。”

李嘉鑫说着抿抿嘴,还是道,“……比这个难上十倍!”

石耀坤愣了愣。

从李嘉鑫的话语里,就知道完善模型的难度有多高了。

方法,是有的。

但太难了!

难到需要一大堆高水平人才不断地进行研究分析,所需时间也是不确定的。

也许是一年?

也许几年都搞不定!

高水平人才可都是高薪,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支出,完善模型的成本太高了。

石耀坤拧着眉头,思索着问道,“有没有可能,对方给了我们个难度高的方法,他还有简单的……”

“不可能!”

李嘉鑫立刻摇头,“我们回来的路上讨论过了,完善模型的整个过程中,步骤上不存在重复,就是分析数据、近似转化数值、趋近性验证三步。”

“过程清清楚楚,有难度的是要进行数值的分析转化和趋近性验算,但因为是完善,不能出现差错,必须这样算。”

石耀坤眉头都锁在了一起。

他发现自己可能做了个错误的决定,买研究方法本来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是……

低估了研究的难度,也高估了研发基地的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