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 第39章 论文发布,舆论炸了!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第39章 论文发布,舆论炸了!

簡繁轉換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06 16:36:37 来源:源1

第39章论文发布,舆论炸了!(第1/2页)

实验间里。

验收小组的三名专家,袁辉、周铁军以及崔济,就近旁观起着实验准备过程。

陈明珍、王希国站在外间等待。

薛坤擅长实验操作,大部分准备工作都是由他来完成。

朱炳坤也跟着一起忙碌着。

张明浩没有参与实验工作,他的实验操作经验不多,肯定赶不上两个专业人士。

他负责给验收组专家做讲解,“薛坤教授手上的材料就是镍/三氧化二铝金属陶瓷。”

“材料是镍和三氧化二铝的粉末混合烧结而成,是由非均质材料物理实验室的韩晓旭教授帮忙制备出来的……”

三个专家边听边看。

袁辉、周铁军都是科学院院士。

袁辉研究的是量子物理,超材料领域就是个外行了。

周铁军从事超材料理论以及计算结合人工智能相关研究,也只能算是电磁超材料实验领域半个内行人。

崔济才是最专业的,他做的是同领域的研究,手下有好几个超材料项目。

不为人知的是,他还是参与过新一代战斗机超材料隐形涂层的设计研究工作。

他也是三人中最权威的。

周铁军、袁辉不相信所谓的‘新物理发现’,实验室规模又推翻了崔济的推断,他们下意识认为实验存在问题。

他们都想着找出问题,体现一下验收组专家的水平。

张明浩介绍到‘材料是由非均质材料物理实验室的韩晓旭教授帮忙制备’时,袁辉顿时凝住了眉头开口问道,“为什么材料要找其他实验室制备?”

“韩晓旭教授是材料专家,实验室制备材料的水平很高。”

张明浩瞄了袁辉一眼,耐心解释道,“另外,相比我们实验室,材料实验室的设备更专业,所制备出的材料质量更高……”

袁辉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傻问题。

周铁军暗道庆幸。

他刚才也有同样的疑问,好在袁辉抢先开了口。

袁辉是外行,说错了也没什么。

他问出来就丢人了。

在材料进行处理以后,下一步就准备正式实验了。

薛坤继续留在实验间。

其他人都走出来隔着玻璃窗光看。

张明浩已经介绍的很详细,到此也就不用再多说了。

现在就是等着看波动数值。

周铁军一直没开口,他也确实找不到问题,因为实验太过简单了,简单到‘根本不会有环节有问题’。

那就像是测定导体的电阻,只要把导体放置在电路中,看下仪器的度数就可以了,最多加上一步计算。

这中间能有什么问题?

他小声嘟囔一句,“真是研究生都可以做的实验……”

周围为之一静。

其他人不约而同的看向张明浩。

张明浩则看向周铁军,还接着话茬回了句,“这确实是我的实验。”

其他人也都忍俊不住,纷纷按住了嘴角尽量不发出声音。

袁辉则笑了出来,心里一下子就平衡了。

他问了个傻问题,而现在周铁军也说了句傻话。

大家也都会忘掉他的事了吧?

崔济也笑了笑,旋即扭过头盯着测定仪的屏幕,他没研究过镍/三氧化二铝金属陶瓷,但类似的材料测定实验做过很多。

实验过程,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现在也等结果了。

测定仪的屏幕数值,一直都在‘0、1’之间波动。

当实验正式开始以后,只等了十秒钟左右,就见到个‘44’的数字。

随后,继续跳转。

过了二十几秒,又是一次波动,最高数值达到了‘46’。

崔济面色凝重,“是这样的波动,对吧?”

“对!”

朱炳坤道,“固定时长间隔,跳转数值高点40到50,时长2秒左右。”

“我们的实验控制并不严谨,波动持续性差一些,相信更严谨的实验,间隔波动会更加稳定,”持续时间也更长。”

众人都目不转睛的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章论文发布,舆论炸了!(第2/2页)

数值波动持续了两分钟左右,再之后就一直都是‘0、1’了。

实验到此结束。

验收组一行人出了实验室,并朝着前面办公楼的走去。

路上,陈明珍问向三位专家,“怎么样?看出什么问题了吗?”

王希国也看过去。

袁辉没说话,他是外行人,也不可能看出什么。

周铁军的眉头一直锁着,他分析着回道,“实验太简单了,简单到根本不能找问题,但怎么可能没问题呢?”

“不应该啊?”

一行人沉默的继续走。

王希国忽然抬起头说了句,“有没有可能,实验本来就没有问题,他们的发现就是一种新的物理现象?”

周铁军顿时憋红了脸,他说了那么多专业的东西,明确做了好几次判断。

没问题?

他心里有点不能接受。

崔济开口道,“应该是没问题的,而且可能是很重要的发现。”

“实验简单,也就代表很容易复刻出来,我回去就试着复刻一下。”

其他人也不说什么了。

学校对验收组的到来很重视,他们准备了接待餐,也是想旁敲侧击下验收结果。

验收组的人,则是招呼一声匆忙走了。

袁辉、周铁军都很尴尬,他们小声讨论‘实验有问题’,肯定被其他人听到了,再留下来也很没面子。

崔济则是忙着回去复刻实验。

陈明珍、王希国代表科技部来的,倒是有心留下来沟通一下,但三位专家已经走了,他们多留一天连理由都找不到。

最终,验收组的人都走了。

……

四天,弹指而过。

这天下午,邓宝山特别来到应用电磁学实验室,找到朱炳坤、薛坤和张明浩,宣布了一个好消息。

“恭喜你们!”

“科技部那边已经把成果归档,你们的实验成果验收通过了!”

“通过了?”

“真是太好了!”

朱炳坤、薛坤都是一阵激动。

即便是有心理准备,但真知道消息的时候,还是激动的有些不能自已。

张明浩也轻呼了口气,脸上的笑容也同样绷不住。

虽然复刻实验只成功了一半,还没能制造出类似于前身在东港大学时的‘持续性的空气流动’,但两者肯定是同一现象。

实验验收通过,也就代表科技部认可实验干扰空气流动性现象是存在的。

他的论文,自然也不是错的了!

这一刻,他甚至有种‘沉冤昭雪’的感觉,即便是第二次登上舆论,多数人并不认为他是故意作假,但也依旧认为实验本身是错误的,论文数据也没有意义。

以后,就不一样了吧。

半个月后,《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发布新一期。

第一篇快讯的标题为——《实验重大发现:新物理现象!》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是国内排名前三的物理类学术期刊,被全世界各大学术期刊搜索库收录。

国际物理期刊排名前二十,是Q1级别的顶级期刊。

正因为是顶级期刊,快讯标题用词也会非常严谨,极少会出现类似于网络自媒体吸引眼球的标题。

新一期第一篇的标题,就是‘实验重大发现’,一下子就吸引了大量的关注。

当仔细阅读快讯内容时,才发现内容和标题对应,确实是物理学的重大发现,是前所未有的物理现象。

在短短一个小时后,就已经有了大量的相关报道。

各个标题都非常吸引眼球——

《国内团队发现新物理现象:前所未有》。

《江州大学团队发现疑似飞碟原理的特殊现象》。

《物理学重大突破:电磁干扰空气流动性》。

《震撼!新现象将引领物理学迈向腾飞!》。

《外星科技被攻破一角,未来飞船或会无视空气阻力》。

《重磅突破……》

《……》

一时间,舆论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