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 第46章 我正在设计个大玩具!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第46章 我正在设计个大玩具!

簡繁轉換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26 17:01:28 来源:源1

第46章我正在设计个大玩具!(第1/2页)

“你说的是‘最大化模糊视觉感知框架’?已经完成了?”

“完成了。”

张明浩道,“所以要进行下一步实验,下一步就要填充数据,我指的是实际的材料特性数据,不再是光学基础……”

孙雯根本没听他在说什么。

她正了正眼镜,满脸惊讶的重复问了句,“框架完成了?”

“对啊?”

张明浩有点疑惑。

“不是不相信你。”孙雯特别强调了句,随后站起来问道,“怎么证明呢?我指的是‘最大化’,怎么证明是最大化?”

“好像是无法证明吧……”

“不过不是数学,不需要严格的证明,但问题是不证明怎么吸引企业的资金呢?”

“别说企业赞助了,一个不能证明的框架连学校都说服不了……”

她自问自答着说了一大堆,心情明显又激动又惊讶,也少不来带着一丝怀疑。

孙雯说的是有道理的。

视觉光感模型项目很难有资金支持,一个是因为研发本身的问题。

模糊视觉感知,再进一步达到‘视觉隐身’的程度,听起来很有意思,但并不具备太大的市场潜力。

相比之下,市场更认可面对雷达的‘隐形技术’。

第二个问题是难度太高。

‘视觉隐身’的难度,比‘雷达隐身’还要高。

‘雷达隐身’,吸波材料就能做到,伴随着电磁超材料的发展,,航空航天方向的隐身材料越来越高端,效果也越来越好。

‘视觉隐身’,就不能只是吸收光波了,还要应对难度更高的‘光线散射问题’。

国际上,也有其他团队研究视觉隐身技术,比如,加拿大的一家公司早在十年前,就宣布研制隐身技术。

十年过去了,他们最新发布的产品展示视频,就像是个模糊的罩子,把里面的东西圈了起来,看起来像是透光的,但非常模糊,也只是看不见里面的东西而已。

还有其他团队也研发‘视觉隐身’技术,有的团队还宣布有了重大进展,还去注册了几个特别的专利。

问题是,没有任何技术展示。

由此可以见得,‘视觉隐身’技术研究难度有多高了。

这也是孙雯团队的项目,拿不到资金支持的重要原因。

张明浩也仔细思考起来。

最大化模糊视觉感知框架,并不像是半导体模型,只要把实验数据填充进去,就知道模型完善具有巨大潜力。

框架,连‘正确与否’都证明不了。

想要吸引资金支持,可不是一个PPT,一大堆复杂数学内容就可以的。

他思索着问道,“孙教授,你们组研究了实际的东西吗?”

“我的意思是说,按照设计制作的伪装产品之类……”

“没有。”

孙雯摸了下脸颊,用了两个字来说明,“没钱。”

她又想了想,忽然道,“我们是有一个设计模型,我找找。”

说着坐到电脑前,打开文件夹找到了一个模型文件。

张明浩凑过去看了一下。

孙雯讲解道,“是一个球型设计,外层是由PVC、PP以及镜面晶体颗粒组成,最里面是吸光材料。”

“这个设计外层,是一种透光材料的有序结合,他们会像是一个个折射镜片一样,就能让光线的路径绕过球体表面,再到正对面穿出的效果。”

“虽然理论上能实现视觉的穿透效果,但因为光的散射以及各类材料本身的特性,看起来也会很模糊。”

张明浩理解的点点头。

孙雯拿出的球型设计很有意思,最终目的是让光线环绕圆球再从正对面穿出,理论上是最完美的隐身方式。

光线正对面穿透过去,肉眼就根本无法捕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6章我正在设计个大玩具!(第2/2页)

但即便在理论设计上,都能想到一大堆的漏洞。

光的散射问题解决不了,材料本身的性能也会让隐身效果大大折扣。

“以此为基础进行修正,再做出对应的产品,会是什么效果?”

张明浩顿时来了兴趣。

孙雯张了张嘴,还是开口道,“你是想针对这个设计做修改?还要做产品?”

“但是……”

她自己都没信心。

“试一下吧!”

张明浩笑道,“试一下也很意思,也许效果就很好呢?”

再和孙雯谈了几句,他就离开回了应用电磁学实验室。

到工作间,就开始修改起了设计。

修改,是以设计本身,再根据最大化模糊视觉感知框架进行的。

模糊视觉感知框架,是以光学超材料的设计概念来完成的,主体还是纳微级颗粒的设计排列,框架核心可以理解为,由无数个多面体组成的球体。

圆球的各个面并不都是透光材料,也有少数底面是吸光材料。

如果有一种具备一定折射率,透光率超过99%的材料,能做到材料颗粒的最小化,比如,一纳米,以此为基础搭建‘球体’,理论上就能做到近乎完美的隐身。

这种隐身针对的不仅仅是人类的视觉,即便是动物视觉,也包括红外线也感知不到。

以模糊视觉感知框架为基础,去对孙雯团队的‘透光球体设计’进行修正,理论效果能提升十倍不止。

最大的缺陷依旧是散射的控制问题。

模糊视觉感知框架能对散射进行控制,但依旧会受限于材料性能,换做具有超高透光度玻璃颗粒,散射问题会弱化很多,但会折射计算等复杂问题。

在框架范围内,散射和折射需要计算一个平衡数值。

连续两天,张明浩都专注于‘球型隐身方案’的设计修正。

他对这个工作非常感兴趣。

那就像是给自己设计一个大玩具,设计好了以后还能制造出来。

多有意思!

陈兰君见到了张明浩的专注,她带着好奇凑过去朝屏幕看了眼,“在研究什么?”

廖书言、许超也都看过来。

两人少有的待在工作间,一个原因是,实验做来做去也没什么发现。

另外,他们的导师也不务正业,整天闷在实验室,和薛坤老师一起研究‘新物理现象’。

超材料项目还做不做了!

廖书言、许超感觉很郁闷,都已经博士第三年,毕业论文还不知道写什么。

张明浩扭过头,玩笑道,“给我自己设计个球型大玩具。”

“玩具?”

陈兰君满脸迷茫。

她实在无法把屏幕上一大堆的符号、分析,和‘玩具’联系在一起。

廖书言好奇的过来看了眼,发现上面都是一大堆的数学内容,还有一些图、线之类,看起来是……

“光学?化学?”

“这个是分子式吧?类似于玻璃晶体?折射率……”

廖书言能看懂一些内容。

张明浩顿时抬起头,解释道,“我正在设计一个球型的隐形装置。”

“隐形装置?”

“外层是球体,光线可以直接绕过球体,就会产生一种视觉穿透的效果。”

他解释完问道,“有没有兴趣一起?”

“额~~”

廖书言想了想,点头道,“也行,但我能做什么?”

“计算!”

“计算?”

“很多的计算。”张明浩伸手按了按额头,“我自己做估计还要两天,有人帮忙,明天就差不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