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 第60章 做报告!马建泽带来的灵感…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第60章 做报告!马建泽带来的灵感…

簡繁轉換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26 17:01:28 来源:源1

第60章做报告!马建泽带来的灵感……(第1/2页)

‘最初始的评估,要把高阶定式近似转化的结果和原高阶定式进行对比。’

‘无论是高阶定式,还是转化结果都是线性的,可以用计算机带入大量数值进行计算和对比……’

‘计算可以在各个位置对比,还要联系高阶定式所在的方程或方程组……’

‘要调取转化后方程的数值计算,与各个不同数值位置进行对比……’

“中途会有多因素的影响,可以参考他们的评分机制……”

“……”

在酒店房间的写字桌上,张明浩顺着思路认真研究起来。

一做就是一个晚上。

似乎只是晃个神的时间,窗外的天色都开始放亮。

他理清了全部的逻辑,完成‘评分偏差修正系统’的运作机制,并做了一张完整的模块运作图。

起身,长长伸了个懒腰。

张明浩打开窗子,狠狠吸了一口外面的新鲜空气,拉上窗帘,拿出手机给孟国庆发了条‘上午要补觉’的信息。

下一步,呈大字形往床上一趴,闭上眼睛就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已经十点钟了。

等收拾好东西,再赶到数学中心时都已经快到午餐时间。

张明浩干脆直接去了餐厅,他打好了饭,正好等到孟国庆三人进门。

四人又围了一桌。

黄明关心的问道,“上午没来,是准备报告吧?准备的怎么样?”

“额~”

张明浩尴尬了一下,还是点头道,“应该没什么问题。”

孟国庆笑道,“你是第一次公开做学术报告吧?紧张也正常。”

“你的研究是已经发表了的,而且被好几个机构采纳,也不用紧张,大家就是听一下而已。”

“没什么可紧张的。”

薛凤柱也跟着说了句,“我第一次公开做报告,是在宾州法尼亚当访问学者的时候,下面都是一群不认识的外国人。”

“我当时就想,说的好坏就这样了,走个过场的研究也没人在乎。”

孟国庆和黄明都笑了出来。

他们也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做报告时的情况,紧张是肯定有的,但做了报告已经没什么感觉了。

他们正说笑着,临近的一桌有几个人坐了下来。

有个老教授一直看着这边。

他梳了个大背头,戴着方框眼镜,中山装的打扮看起来一副领导的派头。

张明浩朝旁边看了一眼,他的视线正好和老教授对上。

对方有些不确定的喊了一声,“张明浩?”

“您是?”

张明浩转过身问了一下,见老教授站了起来,他也干脆礼貌的站了起来,干脆主动过去握了下手。

同桌人帮着介绍了一下,“这是陈永辉院士,武城工业大学数学学院院长。”

“陈院士,你好。”

陈永辉拍了拍张明浩的胳膊,说道,“我听过你的名字,很好啊。”

“昨天下午,你否了马建泽的研究,水平真的是很高,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啊。”

“谢谢。”

张明浩礼貌的表示感谢。

陈永辉则是话音一转,继续开口道,“但是,年轻人做事也要多考虑考虑。”

“您说……”

张明浩犹豫着接了一句。

陈永辉继续道,“你要仔细想一想,这种事对一个致力于做科学研究的学者打击有多大?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研究被否了。”

“这还不是个小研究,是马建泽主导,他们一个团队做出来的。”

张明浩听的一愣,他疑惑问道,“陈院士,按照您的想法,我发现了他的研究有问题,应该怎么办?”

“可以私下里说!”

陈永辉道,“这种事情可以私下里说,报告厅里要给人留点面子,老祖宗都说了,做人要留一线……”

“你私下里去说,他有了面子,研究也能修正,对不对?”

“你们还能交个朋友……”

张明浩都听笑了。

面对一个老院士,他本来不愿意多说什么,可对方还是巴拉巴拉不停的说教。

他伸出小指掏了下耳朵,歪着头开口道,“陈院士,您的意思是说,报告厅里就算发现了问题也要私下里说,对吧?”

“我怎么看情况不是这样呢?”

他没等陈永辉开口,就继续道,“我是第一次参加数学会议,是个新人,也不太懂。您帮我解释解释,为什么我昨天看到评审以及其他人针对台上的报告人轮番的提问?”

“昨天下午,首都大学的王军教授作报告,才刚说了个开头,就被陈明真教授打断问一个逻辑问题。”

“如果王军教授没有回答出来,他的研究不就被证明是错的?”

“按照您的逻辑来说,陈明珍教授很显然不会做人,他发现可能有问题的地方不能说,就应该私下里去问,对不对?”

这一大套说下来,陈永辉都听愣了,他赶紧摆手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0章做报告!马建泽带来的灵感……(第2/2页)

“那是什么意思?”

张明浩道,“或者说,其他人做的报告都可以打断,都可以质疑,马建泽高人一等,他做报告,有问题也不能说?”

“都已经二十一世纪了,怎么做个学术报告还搞起特-权了?”

“有的人,做的报告有问题也不能说,其他人的报告就可以随意打断?”

“我是这个意思吗!”陈永辉瞪着眼盯着张明浩,气的呼呼直喘。

旁边人都担心他气晕过去,赶紧上前过来搀扶了一下。

陈永辉一挥袖子,甩开伸过来的手,一抖衣服转身离开了餐厅。

临走时,还小声嘀咕一句,“年轻人,这么犟!”

“早晚摔跟头……”

几个人追着陈永辉过去了。

有人朝张明浩比了个大拇指,随后小声讨论起来,“张明浩,是真行!”

“也是真敢说啊,看把陈老院士气的……”

“你还别说,说的可真解气,陈永辉说的什么话?学术报告有问题还不能说了,当小孩子过家家呢!”

“他可不就把马建泽当孩子,嫡传弟子啊……”

张明浩重新坐了回去。

孟国庆也朝他竖起大拇指,苦笑道,“你来参加个学术报告,风头也出了,人也得罪了不少。”

“陈永辉,这种级别的老院士……”

他说着直摇头。

张明浩都感觉有点委屈,无奈道,“我刚才是想忍一下,但他就在一直说、一直说,说个没完。”

“那些大道理砸下来,我再见马建泽是不是要先磕一个,哭着喊着要跟他交朋友?”

“这谁能忍得了!”

……

按照主办方的安排,博士生报告是在数学中心主会场西侧小报告厅进行。

会议邀请了三个博士生作报告,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不差于其他报告人,但因为是发表过的成果,学术期刊上能找到原版论文,来听报告的学者一般也不会很多。

那是常规情况。

张明浩就超出了常规情况,他在会议上的表现太突出了。

他指出了张华研究中的问题,又现场找出反例否了马建泽的报告,让参加会议的学者们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临近报告十分钟,小报告厅里已经坐的满满当当。

来的晚一些的薛凤柱和黄明,干脆就找不到座位,也只能站在后排看着。

前来听报告的学者中,有的是专门为了听报告,更多则是好奇想见一下张明浩,还有人怀有其他目的。

陈永辉来了。

他就坐在第一排的评审席上,一直和杜彬笑说着什么,仿佛中午餐厅的事情不存在。

马建泽也来了,他就坐在右侧角落位置,身边还有几个同来的教授、副教授,他们正小声讨论着,“高阶定式的近似转化,研究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计算上很实用。”

“但有一个大问题,就是近似度。他没有证明,也不知道在什么区域近似度是多少。”

“这个我研究过,其中一个定式在一个特殊区间,偏差会比较大,对最终结果的影响也很大……”

“等一会儿,可以问一下他。”

他们没打算否证张明浩的研究,那根本做不到。

‘高阶定式近似转化’是已经发表的成果,还被好多机构采纳应用了。

至于近似度的证明,是纯数学领域的问题,计算数学是先要‘能做计算’,才会再研究‘结果偏差度’。

对方的研究没问题,但他们只是想问住对方,也算是小小的出上一口气。

距离报告开始五分钟,张明浩拿着资料走上了讲台。

他研究了一下投屏、整理了下文件,还对着麦克风喊了一声。

等一切调整好以后,张明浩摆出了标准的微笑,面对台下众人开口道,“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张明浩,江州大学的在读博士生,感谢会议邀请。”

自我介绍结束,会场也变得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看着台上。

当被如此多的学者注视,张明浩稍微有些紧张,他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要放松,继续开口道,“会议邀请我做高阶定式近似转化的研究报告。”

“有些人可能知道这个研究,我发表在了《应用数学学报》上。”

他说着操作鼠标,让投屏显示出七种高阶定式,边介绍道,“这七种定式可以做近似转化,具体的转换方法,可以参考《应用数学学报》上的论文。”

“我本来准备的也是这个报告。”

说完话音一转,“昨天马建泽教授在报告中,说了一种非常创新的评分机制,给我带来了灵感。”

“昨天我回去就一直在想,怎么才能的利用这种评分机制,让完成定式转化后的计算结果更加精准。”

“我想到了,还花了一晚上时间,把方法完善了。”

“所以,我想利用这次报告的机会,说出来让大家来评判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