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快穿之人渣洗白手册 > 第519章 诈骗犯带着全村发财了2

快穿之人渣洗白手册 第519章 诈骗犯带着全村发财了2

簡繁轉換
作者:日日自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9 05:19:40 来源:源1

第519章诈骗犯带着全村发财了2(第1/2页)

宋沛年吃的太饱,躺在软乎乎的大床上,也没了睡意,无聊地开始理起了原主的记忆。

原主是真的打算携款逃跑的,将搞出来的这些烂摊子扔给宋四叔的。

原主的父亲与宋四叔是堂兄弟,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早年间父母因为一场意外没了之后,和原主亲生母亲结婚生下了原主,又靠着原主生母的供养读完了高中和大学。

可就在大学毕业那年,原主生父诱骗原主生母离婚,后又迁了户口,消失不见。

原主生母一开始不相信自己的丈夫会有这么绝情的,费尽千辛万苦找到前夫,换来的只有一句话,“我们已经离婚了,请你不要再纠缠我了,我是个大学生,你小学都没有毕业,我们是不匹配的。”

“麻烦以后不要再来纠缠我,还有小年,我也不喜欢。”

无情又冷漠的态度彻底凉了这位可怜女人的心,回到村子后,没多久就郁郁寡欢去世了。

原主的父亲不要他,母亲又去世,爷爷奶奶也都走了,外公一家隔得远,人多日子也不好过,不可能将原主带回去,一时之间原主就成为了没有人要的孩子。

就在村上决定将原主送去孤儿院,或是一个村轮流着一家养原主两个月的时候,宋四叔站了出来,将原主给带了回去,当作自己的孩子养着。

他早年间受过原主爷爷奶奶的恩,和宋四婶商议了好久,哪怕日子艰难,还是决定将原主给带回来。

可是宋四叔家的日子并不好过,家里的老母亲早早离世,老父亲早年间生了重病,为父治病耗尽了家里的财产,还欠了不少的外账。

九十年代初期,小两口完完全全没有父母的帮衬,自己家里也有了一个和原主同岁,已经八岁的小姑娘了,还有一个刚出生的小儿子。

将原主带回来,家里的日子更不好过了,两口子时时刻刻都在劳作,将地里都种满了粮食,还养了不少的家禽,闲时又会在工地上干小工...

念在宋四叔家里的日子不好过,这期间,小德村里几乎百分之九十的村民明里暗里都会帮衬原主,小到借口家里多煮了一个鸡蛋,给原主塞个鸡蛋,大到知道原主读书好,一家一户拿几毛或是几块给原主凑学费...

原主就这样靠着宋四叔还有小德村大部分善良的村民们的照顾,成功读了大学,又读了研究生。

原主小的时候,因为家里的钱都供养给了他的父亲读书,导致他一直都没有去读书,还是被宋四叔带回了他家,才去读的一年级,那个时候他都已经九岁了。

等考上了大学,原主也已经是二十岁了。

那年正是二零零四年,原主拿着全村凑的学费路费,前往了大城市求学。

那个时候的原主,心里暗暗发誓,等他出人头地,定将回报乡邻。

小德村处于祖国的中部,唯一的优势便是所处的市算是全国第三个交通枢纽,但相对于那些沿海地区的大城市,仍旧是贫穷的,落后的。

从小德村出来的原主也是土气的,脚踩着半旧不新的黄胶鞋,穿着宋四叔一直珍藏的旧军装,背上驮着肥料口袋改装的行李袋,站在大学的校园里怎么看怎么都是突兀的。

四处异样的目光,让原主浑身发痒,做不到泰然自若。

尤其是当大学第一节课自我介绍时,原主操着一口浓浓的乡音,介绍自己二十岁时,又引起了周围同学的哄笑。

或许那笑不是嘲笑,而是真的觉得很好笑才笑的,但原主却感觉无地自容,深深的自卑笼罩着他。

还有人问他为什么要穿军装,是想要当兵吗,这儿可不是军校。

随之而来的又是哄笑声。

原主一直引以为傲的是自己的成绩,可是来到大学后,他发现周围每一个同学的高考分数都比他高,因为他是走了贫困地区加分才来到了这个大学。

在高中时期,他是众星捧月的。

可在大学,他变成了最渺小的那一个。

巨大的落差感,让原主一时之间无法接受。

这样的开始,让原主一直都陷入沉默寡言中,与外界隔绝中。

大学一年级,他一直都是‘低着头’的,没有朋友,没有交际,什么都没有。

也有同学想要闯入过他的世界,可是全都被敏感的原主隔绝在他的世界之外。

直到大学暑假再次回到了村里,看到宋四叔和宋四婶的儿子帅帅,他穿了一身国际品牌的运动套装,原主的心态发生了转变。

终究不是亲儿子,所以对他也是舍不得的。

如果,当时宋四婶舍得在他读大学的时候给他买这么一身,那么他是不是就不会受到嘲笑,也就不会过着这样灰暗的大学生活...

后面,他尝试着找借口问宋四叔要钱,几乎每一次都要到钱之后,原主更加确认了,宋四叔是有钱的,只是不舍得给他用罢了。

原主要到钱之后,开始改变自己,给自己换了行头,逐渐变得和城里的孩子一样。

吃穿用度的改变,让原主的‘自尊心’逐渐修复。

等到大学毕业后,原主又考了研究生,继续过着这样的日子。

原主在研究生时期,受到了一些思想的熏陶,觉得外面的月亮比较圆,便不想再待在这片土地上了,想要出去。

可是他没有能力支撑自己出去,宋四叔和宋四婶也没有,他还暗想,说不定他俩还等着他毕业之后回报家里呢,怎么可能会让他出去。

于是原主便将主意打到了小德村的村民上,借着回报家乡,要在村里办厂的名头拉了不少的‘投资’。

之后,便卷了那几十万出国了。

原主跑了,但是村民拿出去的钱总不可能打水漂,便都找上了宋四叔和宋四婶,无奈夫妻二人只得背下这笔债务。

后面,村民们见这夫妻二人实在还不上,便都只要了借款金额的一小半,可宋四叔却固执地要将钱还清才作数。

毕竟,他当时也做了担保。

为了还钱,夫妻二人外出去工地打工,一个工地上砌墙,一个在工地上煮饭。

就在债务要还清的前一天,宋四叔高空作业不小心,没有系好安全带,永久地离开了。

后面宋四婶讨要赔偿的时候,施工方以宋四叔自己操作不当拒绝赔偿,只人道主义出了两万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19章诈骗犯带着全村发财了2(第2/2页)

再之后,帅帅由于长久以来都觉得爹妈偏心原主,高中毕业后就没有读书了,跟着社会上的小年轻一起混,后面还沾上了赌。

宋四婶前半生为了领回来的儿子还债,后半生又给亲儿子还赌债,一辈子都是在劳作中度过。

每次宋四婶都想放弃这好赌的儿子的时候,帅帅都会用原主来刺她,“你就没有将我当儿子,你倒是将那玩意儿当儿子了,结果呢,还不是扔下你跑了…”

所有的一切导致宋四婶一直都在折磨自己,放不了手。

而原主呢,卷着钱去了漂亮国,还在那儿定了居,安安稳稳过了一辈子。

午夜梦回之际,丝毫没有愧疚,更多的是庆幸,庆幸自己早早离开,不用背负这么多,早就忘记了,他一路是踩着宋四叔和宋四婶过来的。

----

宋沛年用枕头捂住自己,忍不住骂了原主几句,没心没肺的玩意儿。

帅帅的那身衣服,是他同学弄脏了他的衣服,又赔给他的旧衣服。

这件事后面原主也知道了,但是他一直都麻痹自己,装作不知道,可能就是为了自己心里好过吧。

要到的钱,也是宋四叔卖掉的一背篓又一背篓粮食,一次又一次的外出务工...

其实想想,原主真的百分百遗传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同样的冷血无情,利己主义。

原主的亲爹踩着发妻一路发达,原主则踩着养父养母一路发达。

可能在宋四叔家的那十几年也有被‘感化’,受到村民们的帮助时也有被感动,但是真的切身面对自己的利益时,还是选择了自己。

迷迷糊糊想着,实在忍不住,宋沛年还是睡着了。

等到第二天,天光大亮的时候,宋沛年才醒了过来。

外面已经聚集了所有的‘欠款人’了,叽叽喳喳一直都在讨论,主题都是宋沛年。

宋沛年匆匆起床,然后简单洗漱,就准备开始他的‘忽悠’**。

哪想到,为首的老赵叔,对着走过来的宋沛年挥挥手,“听说你一觉睡了十几个小时?那不是还没有吃饭?先去吃个早饭吧,我们不急这一时。”

其余的叔叔婶婶们也纷纷对着宋沛年挥手,“去吧,去吧,先去吃个饭再说。”

随即都不搭理宋沛年了,又继续他们刚刚没有说完的闲话。

宋四婶这时也走了过来,塞给了宋沛年一个大碗,“刚给你下的面,快吃吧,要不一会儿面就坨了。”

一大碗手擀面,面上还有两个煎蛋,稀稀疏疏的青菜苗。

宋沛年大口大口吃着,吃了几口还不忘抬头拍两句马屁,“四婶,好吃。”

宋四婶给乡邻们倒茶的动作不停,听到宋沛年的话,扭头冲他笑着道,“够不够?不够的话,锅里还有面汤,我给你再下点儿挂面吃,将就将就。”

宋沛年连连点头,“够了够了。”

宋沛年吃的又急又快,他面前的婶子看到了,忍不住拍了拍他的后背,“哎哟,你慢点儿吃,我们都是吃过早饭的,没人跟你抢。”

宋沛年被她这么一拍,还真呛住了,咳嗽了好几声,还没反应过来,背后又多了几只手,给他拍着后背。

看着宋沛年,心里忍不住泛起了嘀咕,看来这半个月是真的累住了,吃饭都没有之前那么斯文了。

缓了好一会儿,宋沛年才算缓过来,开玩笑道,“钱婶子,你这铁砂掌的功夫不减当年啊。”

钱婶子的男人早些年不靠谱,是个小混混,平日里最爱斗鸡遛狗惹事生非,后面被钱婶子的铁砂掌一掌一掌给扇好了,成了小德村有名的二十四孝好男人。

早出晚归赚钱养家,全然不复当年的风采。

钱婶子没好气地瞪了宋沛年一眼,“没大没小的,说什么呢。”

宋沛年冲她咧嘴一笑,随即对着嘴巴做了一个关拉链的动作,示意自己闭嘴了。

等宋沛年吃好早饭之后,便正式进入今天的正题了。

钱婶子率先开口,“小年啊,你说要在咱们村里开厂,你想要开个什么厂啊。”

先前拿钱的时候,被他忽悠来忽悠去的,一直说开厂开厂的,可是啥厂一个字儿都没说,可不气人嘛。

宋沛年笑而不语,而是将宋四叔一开始准备好的木板给立好,拍了拍木板,“钱婶子,你的问题,我一会儿回答你,现在我要问各位叔叔婶婶们几个问题。”

“问我们?”

“是的。”宋沛年点头应是,又开口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去年的毛巾六块钱一条,今年的毛巾四块钱就可以买到,去年的漱口杯三块,今年只要两块...”

宋沛年一连举了好几个这样的例子,村民们听得一头雾水,这和办厂有啥关系?

虽然都很疑惑,不过都还是老老实实点头,表示宋沛年说的对,的的确确好多东西,他们乡下都降价了。

宋沛年接话道,“那就表示,市场上的供需关系达到了平衡,有些东西更是供大于需,所以才导致了降价。”

怕大家听不懂,宋沛年又解释道,“也就是说,钱婶子你家的鸡蛋一直都是卖五毛钱一个,但是有一天周围的好几个婶子也开始卖鸡蛋了,卖鸡蛋的人多,买鸡蛋的人就多了选择。”

“不过呢,买鸡蛋的人一直都是这么多,那就注定了卖鸡蛋的人一定会有卖不出去的鸡蛋,这个时候你想快点儿将鸡蛋卖出去给你小孙子买糖吃,四毛钱一个你是不是也愿意卖了?”

钱婶子听到宋沛年这么说,忍不住点头,好像是这个理儿。

这个时候宋沛年又问钱婶子旁边的周大爷,“周大爷,按照上述我说的,钱婶子的鸡蛋卖四毛一个了,你还会不会提着你家的鸡蛋去卖?”

周大爷听到宋沛年的提问,条件反射就要摇头。

四毛钱一个,粮食都赚不回来呢。

宋沛年又问,“可是你家鸡蛋不卖就会烂,吃又吃不完,送又舍不得,你会咋办?”

周大爷皱眉想了又想,“俺做茶叶蛋下酒吃。”

宋沛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