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雷霆扫黑:光云守护 > 第16集:书记的关注

雷霆扫黑:光云守护 第16集:书记的关注

簡繁轉換
作者:光云科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07 16:38:13 来源:源1

第16集:书记的关注(第1/2页)

凌源县委大楼矗立在县城中心,米白色的外墙在午后阳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泽,顶层的县委书记办公室却透着与这暖意不符的沉静。宽大的落地窗占了整面墙,阳光斜斜地淌进来,在深色红木地板上投下不规则的光斑,光斑边缘还浮着细小的尘埃,慢悠悠地转着圈。

林雪坐在办公桌后,椅背是深棕色的真皮材质,被阳光晒得微微发烫。她面前摊开了三份报告,每份都用回形针别着附件,纸张边缘被手指摩挲得有些发毛。左手边是县财政局送来的《上半年财政收入情况汇报》,封面印着烫金的“机密”二字,里面的表格密密麻麻——上半年全县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2%,看似亮眼的数字下,备注栏里却藏着隐忧:房地产行业贡献占比达41%,而天霸实业及其关联企业贡献了规上工业税收的27%,税源结构像根失衡的扁担,一头挑着泡沫化的地产,一头拴着一家独大的企业。

她指尖在“天霸实业”四个字上轻轻点了点,眉头微蹙。上任前她就看过凌源县的经济档案,这家企业从建材、物流到小额贷款,几乎渗透了县城的半条产业链,这种“一家独大”的模式,早晚会出问题。

中间那份是县发改委的《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报告》,首页配着城东旧厂区改造项目的效果图——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看起来一派欣欣向荣。可翻到第二十三页,“征地拆迁进展”一栏却写得含糊其辞:“部分群众对补偿方案存在异议,已组织工作组多次沟通,仍有少量住户未签署协议,项目推进存在一定阻力。”林雪拿起笔,在“少量住户”旁边画了个问号,她上周收到的信访件里,光是反映城东拆迁补偿不公的,就有十七封,怎么看都不是“少量”。

最右边的是县信访办整理的《近期群众来信来访摘要》,封面是朴素的白色,内容却像根刺,扎得人眼睛发疼。她随手翻开一页,里面记着一桩小事:城西菜市场卖豆腐的王大爷,上个月被三个穿黑衣服的人堵在摊位后,逼他交每月两百块的“管理费”,不交就掀他的豆腐板,王大爷报警后,派出所来了只做了笔录,再没下文;还有一页写着开小超市的李姐,借了利通投资五万块,三个月滚到了八万,催收的人半夜砸她超市的玻璃,还往门上喷红漆,李姐不敢再住店里,只能搬去亲戚家。

这些“小问题”散落在摘要里,像没被扫干净的碎玻璃,可林雪越看越觉得不对劲——王大爷提到的“黑衣人”,李姐借的“利通投资”,还有之前看到的水产摊贩被打、菜农被泼油漆,这些事的背后,似乎都绕不开一个影子:一股靠着暴力、威胁控制基层生意的势力。

她端起桌上的青瓷茶杯,杯沿有圈淡淡的茶渍,是她喝了一上午的碧螺春,现在已经凉透了。茶水滑过喉咙,带着一丝涩味,让她想起到任凌源的那天——当时县城主干道挂着欢迎横幅,可她在车里看到,街角有个老太太蹲在地上哭,身边是被掀翻的菜篮子,没人敢上前帮忙。后来她才知道,老太太是因为没交“管理费”,被人砸了摊子。

最初处理围堵事件时,她以为那只是偶然的冲突,可现在看来,那不过是冰山一角。凌源县像个外表光鲜的苹果,里面早就被虫蛀出了洞。她需要一把能戳破这层伪装的利器,不是按部就班走流程的官僚机器,而是真正敢碰硬、能破局的人。

她的目光落在桌角那本蓝色封皮的《上半年工作总结及队伍建设简报》上,是县公安局送来的。这类简报她见得多了,开头总少不了“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中间全是“圆满完成任务”“取得显著成效”的套话,结尾再提几句“未来工作计划”,大多是应付了事。她本来打算签个“已阅”就归档,可翻到第三十七页时,一段不起眼的文字让她停了下来:

“……特警大队新任大队长雷杰同志到任后,以‘打造实战型特警队伍’为目标,修订训练大纲12项,新增街区反恐、**处置等实战科目8个,组织夜间拉练17次,大队整体精神面貌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近期,该大队在协助处置城南农贸市场暴力催收、城东地下赌档等突发治安事件中,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内,现场控制率100%,未发生群众误伤事件,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纪律作风……”

“雷杰……”

这个名字像颗石子,投进了林雪的记忆里。她立刻想起围堵事件那天的场景——混乱的人群里,他穿着沾满尘土的作训服,头盔歪在一边,额角还渗着血,却像根定海神针似的站在最前面,指挥队员疏散群众。后来他向她汇报时,声音沙哑却清晰,眼神里没有慌乱,只有一种沉得下来的锐利,像藏在鞘里的刀,不张扬却有力量。

她放下茶杯,指尖在桌面上敲了敲,拨通了内线电话。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秘书小周的声音带着一贯的谨慎:“林书记,您有什么吩咐?”

“小周,你去公安局那边调一下材料,”林雪的声音很稳,“第一,近期所有治安案件的处理卷宗,特别是特警大队参与的;第二,信访办那些反映暴力催收、摊位被骚扰的信件,跟公安的案件做个交叉比对;第三,把雷杰到任后特警大队的训练记录、巡逻日志都拿过来。尽快,我现在就要看。”

“好的林书记,我这就去办,半小时内给您送过来。”小周的声音透着紧张,他很少见林书记这么急着要材料,而且还是关于特警大队的。

挂了电话,林雪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楼下是县委大院的花坛,月季开得正艳,几个工作人员正弯腰除草,一切看起来都平静有序。可她知道,这平静下面,藏着多少没被说出口的委屈——王大爷不敢再去菜市场,李姐的超市关了门,张叔带着家人离开了凌源,这些人的声音,都被淹没在“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的大标题里了。

半小时后,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小周抱着一摞材料走进来,胳膊上还夹着两个厚厚的档案夹,额头上渗着汗:“林书记,材料都齐了,您看看够不够,不够我再去补。”

林雪接过材料,放在办公桌上,随手翻开最上面的一本——是城南农贸市场暴力催收案的卷宗。里面贴着周建军的伤情照片,左眼肿得只剩一条缝,嘴角的伤口缝了三针;还有张强三人的笔录,前面几页还承认是替刀疤刘做事,后面突然全翻了供,只说“一时冲动打人”;最后一页是处理结果:张强三人行政拘留十五日,罚款五百元,周建军赔偿医疗费两千元。

“一时冲动?”林雪皱着眉,翻到卷宗末尾的备注栏,里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经侦部门反馈,鑫源贷账户已冻结,法人张桂兰失联,无法进一步追查资金流向。”她拿起笔,在这行字旁边画了个圈,心里清楚,这不是“无法追查”,是有人不想让他们追查。

她又翻开地下赌档案的材料,里面夹着现场照片——烟雾缭绕的民房里,麻将桌上堆满了现金,赌徒们的脸被打了马赛克,却能看出他们的慌乱。审讯记录里,老鬼的供词被画了波浪线:“龙哥说,这赌档是赵老板的产业,每个月要交三成利润上去,谁敢闹事,就让谁在凌源待不下去。”可后面的补充记录却写着:“龙哥(马龙)身份信息核查无果,其名下房产、车辆已过户,目前下落不明。”

最让她揪心的是张叔的案子。材料里有张叔摊位被泼油漆的照片,红色的油漆在白色的塑料布上写着“欠债还钱”,格外刺眼。张叔的笔录里写着:“催收的人说,我要是敢不还,就把我儿子的学校地址贴满县城。我不敢再待了,只能走。”旁边附了一张纸条的复印件,是张叔留给雷杰的,字迹歪歪扭扭:“雷队,谢谢你保护我,可我惹不起他们,对不起。”

林雪一页页地翻着,指尖越来越凉。这些案子,看似互不相关,却都指向同一个方向——赵天霸的势力,还有藏在势力背后的保护伞。而雷杰,就像个拿着锤子的人,一次次去敲那些看似坚固的“石头”,哪怕每次只敲出一点裂纹,也没停下。

她注意到,每份特警大队参与的案件卷宗里,都有雷杰的签字,备注栏里还写着他的要求:“查资金来源”“核人员关系”“追幕后指使”。哪怕最后因为“证据不足”不了了之,他也会在卷宗上写一句“此案需跟进,待补充证据后重启调查”。这种“不放弃”的执着,在一堆“已结案”“无后续”的卷宗里,显得格外刺眼,也格外珍贵。

三天后,凌源县政法口工作座谈会在县委大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会议室里摆着一张椭圆形的长桌,桌面擦得能反光,投影仪在白墙上投出“上半年政法工作复盘”的标题。检察院院长、法院院长、司法局局长坐在一侧,公安局局长郭勇带着副局长马文斌、刑侦大队队长坐在另一侧,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份汇报材料。

林雪坐在主位,穿着一身藏蓝色西装,头发梳得整齐,脸上没什么表情,只在听汇报时偶尔点头。检察院院长先汇报了批捕情况,提到“涉黑涉恶案件批捕率同比下降15%”,语气里带着邀功的意味;法院院长接着说“民事纠纷调解率提升20%”,强调“化解社会矛盾成效显著”;司法局局长则谈了普法宣传,说“已在全县23个村开展法律讲座”。

轮到郭勇汇报时,他清了清嗓子,拿起材料念道:“上半年,我县共接警1236起,其中刑事警情158起,同比下降12%;治安警情872起,同比下降8%;交通事故206起,同比持平。特警大队在雷杰同志带领下,圆满完成各类应急处置任务19次,其中包括围堵事件、暴力催收、地下赌档等,未发生一起责任事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集:书记的关注(第2/2页)

他念得很流畅,却刻意避开了那些“未破”的案子,只捡着成绩说。林雪没打断他,只是手指在桌下轻轻敲着,目光落在马文斌身上——马文斌坐在郭勇旁边,一直低着头,不敢看她,手指紧紧攥着材料,像是在掩饰什么。

等所有人都汇报完,林雪才开口,声音不高却有分量:“上半年大家的工作,有成绩,值得肯定。比如检察院的批捕质量,法院的调解效率,都有提升。”她顿了顿,话锋一转,“但我们不能只看成绩,更要看到问题。信访办那边收到的信件,反映暴力催收、摊位被骚扰的,上半年有67封,比去年同期多了23封;还有群众反映的‘管理费’问题,城西菜市场、城北早市都有,这些事看似小,却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子,关系到他们对我们的信任。”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没人敢说话。郭勇的脸色有些发白,他没想到林雪会直接点出这些问题。

林雪继续说:“政法工作,不是为了凑数字,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安心做生意,能放心走夜路。如果老百姓被人欺负了,不敢报警;报警了,案子却查不下去,那我们的工作,就是没做到位。”她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郭勇身上,“郭局长,刚才你提到特警大队,雷杰同志到任后,队伍变化很大,你具体说说,他是怎么干的?”

郭勇愣了一下,连忙调整坐姿,脸上堆起笑:“林书记,雷杰同志确实是个好苗子!部队出身,作风硬,来了之后先抓训练,每天早上五点就带队跑五公里,还加了实战科目,现在特警队员的格斗水平、应急反应都比以前强多了!上次城南农贸市场的事,他五分钟就带着人到了,当场控制住三个打手,没让群众受伤,老百姓都夸呢!”

他说着,还拿出手机,翻出特警大队训练的照片给林雪看:“您看,这是他们夜间拉练的照片,在城东旧厂区,模拟反恐场景,雷杰同志亲自带队,从晚上十点练到凌晨两点,队员们都服他。”

林雪接过手机,认真看着照片——照片里的雷杰穿着作训服,举着盾牌走在最前面,脸上沾着灰尘,眼神却很亮。她把手机还给郭勇,语气平和:“不错,有这样的干部,是公安队伍的福气。”

郭勇以为林雪要夸他识人善用,刚想接话,就听林雪又问:“不过我听说,雷杰在办案的时候,有时候比较‘较真’?比如有些小案子,他非要往深了查,会不会不太适应地方的情况?有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郭勇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像被冻住了似的。他搓了搓手,眼神躲闪着,语气也变得含糊:“这个……雷杰同志确实干劲足,有时候可能有点急于求成。地方上的情况,跟部队不一样,有些案子盘根错节,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查清楚的,得慢慢来。阻力嘛,也不能说没有,主要是办案要讲证据,有些线索断了,就不好往下查了……”

他说着,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下意识地掏出手帕擦了擦。林雪看在眼里,心里已经有了数——郭勇知道阻力在哪,只是不敢说,或者不想说。

“我明白,办案要依法依规,不能蛮干。”林雪没有追问,只是淡淡地说,“但我想说的是,像雷杰这样敢于担当、敢于碰硬的干部,我们得支持。公安队伍需要这样的‘尖刀’,老百姓也需要这样的‘尖刀’。如果‘尖刀’在前面冲,我们在后面拖后腿,那这把刀,就快不了,也锋利不起来。”

郭勇连忙点头,声音有些发紧:“林书记您说得对!我们肯定支持雷杰同志的工作,给他配最好的人手,最好的装备,保证他能放开手脚干!”

“好,我相信你。”林雪站起身,“散会吧,郭局长,你留一下。”

其他人陆续走出会议室,马文斌走的时候,特意看了郭勇一眼,眼神里带着担忧。会议室里只剩下林雪和郭勇,气氛有些凝重。

林雪走到郭勇面前,语气缓和了些:“郭局长,我知道你有难处。凌源县的情况复杂,有些关系盘根错节,你在这个位置上,不容易。”

郭勇愣了一下,没想到林雪会这么说,眼眶瞬间有点红:“林书记,我……”

“但不容易,不代表可以不作为。”林雪打断他,“雷杰是把好刀,可刀得有人磨,有人护。如果我们不护着他,让他在前面单打独斗,最后刀断了,受损失的,是整个凌源县的老百姓。”她顿了顿,从抽屉里拿出一份信访件,放在郭勇面前,“这是王大爷的信,他现在不敢去菜市场,只能在家做豆腐,偷偷卖给邻居。你想想,如果你的父亲,遇到这种事,你会怎么想?”

郭勇拿起信访件,手在发抖。他认识王大爷,以前还在他的摊位上买过豆腐,王大爷总是多给他一块,说“郭局长辛苦”。现在看到信里写的“不敢出门”“怕被报复”,他的脸瞬间红了,羞愧地低下了头:“林书记,我知道错了。以后,我一定全力支持雷杰,他要查什么案子,我都配合,绝不拖后腿。”

林雪点点头:“好,我等你的行动。”

郭勇离开后,林雪回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份特警大队的巡逻日志。日志里记录着每天的巡逻路线:早上六点到八点,在城东早市;中午十二点到两点,在城南农贸市场;晚上八点到十二点,在城西工业区和城北居民区。每次巡逻都有详细记录,比如“发现三名可疑人员在早市徘徊,经盘查为外地务工人员,无异常”“农贸市场有摊贩反映收到威胁短信,已安排便衣蹲守”。

她翻到最后一页,是雷杰的签字,日期是昨天。旁边还写着一行小字:“近期夜间暴力催收案件增多,建议增加城西、城北巡逻频次,联合社区网格员建立预警机制。”

林雪拿起笔,在这行字旁边画了个勾。她知道,雷杰已经摸到了问题的脉络,只是缺一个能让他放手干的机会。之前的小案子,像一颗颗散落的珠子,现在需要一根线,把它们串起来,形成一股能击穿黑暗的力量。

她打开电脑,调出一份《全县社会治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草案)》。这份草案是上周发改委送来的,主要针对交通秩序、市容环境,没提暴力催收、地下赌档这些“硬骨头”。她在键盘上敲了起来,在“整治范围”里加了“金融领域非法放贷及暴力催收”“农贸市场、早市等基层经营场所强收‘管理费’”“地下赌档、黑网吧等隐蔽违法场所”三项;在“责任单位”里,把“特警大队”从“协助单位”改成了“主力单位”;最后,在“工作要求”里加了一行:“各单位需无条件配合特警大队案件侦查工作,严禁以‘证据不足’‘影响企业形象’等理由推诿、阻挠,对失职渎职者,严肃追责。”

写完后,她打印出来,在落款处签上自己的名字。刚想把方案交给小周,又想起什么,在方案末尾添了一行:“建议召开专项整治动员会,邀请特警大队大队长雷杰做实战经验分享,各单位负责人参加。”

放下笔,林雪再次走到窗前。夕阳已经西斜,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楼下的花坛里,工作人员已经收工了,只剩下几朵月季在晚风里轻轻晃着。远处的街道上,下班的人潮涌了出来,自行车的铃声、电动车的喇叭声、孩子们的笑声,混在一起,是属于这座县城最真实的烟火气。

她想起雷杰在围堵事件后说的话:“林书记,我们当警察的,就是要让老百姓能安心过好日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退。”当时她只觉得这话很实在,现在才明白,这份“实在”背后,是不低头的勇气,是不放弃的坚持。

凌源县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解决起来也不会一蹴而就。但她相信,只要有雷杰这样的“尖刀”,有愿意支持“尖刀”的力量,就一定能一点点撕开黑暗,让阳光照到每个角落——王大爷能重新回到菜市场卖豆腐,李姐能把超市重新开起来,张叔能带着家人回来,所有老百姓都能安心做生意、放心走夜路。

她拿起电话,拨通了小周的号码:“小周,把这份专项整治方案送到各政法单位,明天上午九点开动员会,让雷杰同志也来,我要亲自听他汇报。”

“好的林书记,我这就去办。”

挂了电话,林雪看着窗外的夕阳,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她知道,明天的动员会,会是一个新的开始。那把藏在鞘里的刀,终于要真正出鞘了。

(本集完)

下集内容提示:建立联系

根据林雪的指示,县委办通知县公安局,要求特警大队就社会治安整治行动提交一份详细的建议报告。雷杰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他亲自撰写了一份措辞谨慎但问题指向性极强的报告,直指凌源县存在的有组织犯罪苗头及其危害。这份报告通过正式渠道呈送县委,引起了林雪的高度重视。她可能通过秘书或私下安排,与雷杰有了一次简短而关键的非正式会面或电话交流,两人就社会治安的根本问题交换了看法,初步建立了超越寻常上下级的、基于共同目标的默契和信任。这条重要的联系渠道就此悄然打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