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雷霆扫黑:光云守护 > 第36集:直陈利害

雷霆扫黑:光云守护 第36集:直陈利害

簡繁轉換
作者:光云科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07 16:38:13 来源:源1

第36集:直陈利害(第1/2页)

七月末的风岭镇,夜里总带着股化不开的湿意。山风裹着矿山飘来的细尘,贴在镇政府办公楼的墙面上,留下一层灰蒙蒙的印记。已经是晚上十点,整栋楼只剩雷杰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暖黄的光线从窗帘缝里漏出来,在空旷的走廊上拖出一道细长的光带,像一条不肯熄灭的希望。

雷杰坐在办公桌前,椅子的靠背已经被磨得发亮,他却浑然不觉,只是俯身盯着桌上摊开的一叠材料。最上面是张哥传来的李振国案尸检报告复印件,“胃内容物检测出微量***”那行字被他用红笔圈了三遍,旁边写着“省厅病理科复核中”;下面是小陈手绘的李振国事故现场图,用蓝色马克笔标注出刹车痕迹的异常弯曲角度,旁边附了一行小字:“对比正常紧急制动痕迹,偏差约30度”;再往下,是李振国妻子提供的当年遗物清单,“小米行车记录仪(未归还)”几个字被划了波浪线,旁边贴着一张小陈偷偷拍下的、李家窗外来回游荡的黑色桑塔纳照片——车牌被遮挡,只能看到车身侧面的一道划痕。

他的手指在这些材料上反复摩挲,指腹能感觉到纸张边缘的毛糙。桌上的搪瓷杯里,早上泡的菊花茶早就凉透了,花瓣沉在杯底,像一堆失去生机的枯叶。手机放在手边,屏幕亮着,停留在和小陈的加密聊天界面,最后一条消息是小陈半小时前发的:“雷哥,王兵在省培训中心没上课,下午看到他和一个穿黑西装的人在酒店见面,像是赵天霸的手下。”

雷杰闭上眼,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闪过这些天的画面:李振国妻子在电话里发抖的声音,“他们说再跟你们联系,就把我儿子绑走”;小陈在镇政府门口的角落里打电话,帽檐压得很低,怕被监控拍到;老刘上次送账本时紧张的样子,“雷书记,天霸的人盯着呢,您可得小心”。这些画面像针一样扎在他心里,让他既愤怒又无力——明明疑点重重,明明对手的手段如此拙劣,却因为那层看不见的“保护伞”,连一份正常的复核申请都被卡在“初步评估”里,动弹不得。

“不能等了。”雷杰猛地睁开眼,拿起桌上的钢笔,在一张空白的稿纸上写下“李振国案”四个字。他知道,常规的程序已经走不通了,马文斌和周大海用“评估”当借口,实则在拖延时间,销毁证据。他必须绕过这个僵局,直接找到林雪——只有这位县委书记,才有足够的权力和魄力,打破这层坚冰。

但他不能只给林雪一份简单的“疑点汇总”。他要写一份不一样的报告,一份能让林雪看到全局、看到利害、看到不查不行的报告。这份报告,不仅要摆事实,更要讲透李振国案背后牵扯的凌源困局——这不是一桩孤立的旧案,而是解开凌源黑恶势力、官场生态、民生困境的关键钥匙。

雷杰站起身,走到窗边,拉开一条窗帘缝。外面的夜色很浓,远处矿山的灯火已经稀疏了,只有镇东头的小卖部还亮着一盏灯,隐约能看到老板在收拾货架。他想起三天前下乡时,遇到的一位姓王的老人,老人家里的鱼塘被富民矿的污水污染,死了一塘鱼,他去找刘富贵理论,被矿上的保安打了一顿,最后只能自认倒霉。“雷书记,不是我们不反抗,是我们不敢啊,天霸的人连记者都敢动,我们小老百姓能怎么样?”老人当时的话,此刻清晰地回响在他耳边。

雷杰握紧拳头,回到办公桌前,重新坐下,摊开稿纸,笔尖落在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稿纸的抬头,他斟酌了很久,最终写下:《关于彻查李振国同志身亡案与打破凌源发展僵局的几点思考》。标题没有用“请示”或“报告”,而是用“思考”,既保持了对上级的尊重,又带着一种不容回避的紧迫感。

正文的第一部分,他没有直接谈疑点,而是先回顾了李振国的生平。他写道:“李振国同志,1988年生,2013年入职《凌源晚报》,任社会新闻部记者期间,累计发表监督报道47篇,其中23篇涉及民生领域,包括天霸小贷暴力催收、兴盛矿污染、机械厂安置款挪用等问题。2019年7月10日,其最后一篇报道《兴盛矿污水直排,下游村民饮水难》见报后,收到匿名恐吓电话;7月15日,驾车从风岭镇返回县城途中,坠崖身亡,官方结论为‘单方交通事故’。”

他特意加入了李振国报道的具体数据,这些数据是小陈从《凌源晚报》档案室查到的,能让林雪直观地看到,李振国不是一个普通的记者,而是一个长期关注凌源黑恶势力的“吹哨人”,他的死,绝不可能是偶然。

接下来,才是疑点梳理。他没有像之前的申请那样简单罗列,而是每个疑点都附上了“证据支撑”和“技术分析”:

“一、***成分疑点:省厅病理科原始检测报告(编号L20190716-003)显示,李振国胃内容物中检测出0.05mg/100ml***,该成分具有镇静作用,服用后会导致反应迟缓、判断力下降,足以影响驾驶安全。但最终尸检报告未提及此内容,仅标注‘疑似污染,不予采纳’,且无检测人员签名确认,不符合《法医毒物分析规范》第5.3条‘检测结果需双人核对并签名’的规定。”

他在这里插入了张哥的反馈:“省厅病理科专家初步判断,该剂量非意外摄入,更符合‘被下药’特征,且胃内容物未检测出酒精,排除‘酒后误服’可能。”

“二、刹车痕迹疑点:事故现场照片显示,刹车痕迹从弯道处开始,呈‘S’形弯曲,最终延伸至悬崖边,长度约12米。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规范》,正常紧急制动痕迹应为直线或微曲线,‘S’形痕迹通常表明驾驶员在制动时出现‘方向失控’,结合***的镇静作用,不排除‘意识模糊导致操作失误’的可能。但当年的勘查报告仅描述为‘刹车痕迹正常,符合单方事故特征’,未提及痕迹形态异常。”

他还附上了小陈找到的一位老交警的证词:“退休交警张师傅(原县交警大队事故科民警)表示,‘S’形刹车痕迹在单方事故中极为罕见,通常出现在‘驾驶员被干扰’或‘药物影响’的情况下,当年他曾提出异议,被王兵以‘不懂专业’驳回。”

“三、行车记录仪疑点:李振国妻子提供的购物凭证显示,2019年7月5日,其在凌源县小米专卖店购买行车记录仪一台(序列号:XM20190705089),安装于副驾驶储物格。事故后,警方归还的遗物中无此设备,王兵称‘车辆烧毁严重,记录仪已灭失’。但省厅技术专家分析现场照片后认为,副驾驶储物格位置未完全烧毁,记录仪核心部件(存储卡)有较大概率保存完好,‘灭失’说法存疑。”

每一个疑点,他都写得详实、具体,有编号、有规范、有证人,让林雪看到,这些不是空穴来风的猜测,而是有扎实证据支撑的质疑。

写完疑点,雷杰停了笔,喝了一口凉掉的菊花茶。他知道,这些技术细节虽然重要,但不足以让林雪下定决心打破僵局。他需要把格局拉高,让林雪看到,查李振国案,不是“翻旧账”,而是“解困局”。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写报告的核心部分——“三重根本利害”:

“一、关乎民心向背与执政根基。李振国同志因监督黑恶势力而‘意外’身亡,若真相长期被掩盖,群众会认为‘正义缺席’,对党委政府失去信任。风岭镇走访显示,70%的村民表示‘不敢举报天霸系违法行为’,原因是‘李振国的事摆在那,怕被报复’。去年,风岭镇李家村村民李满囤因举报富民矿偷税漏税,被人深夜砸门,报警后未立案;今年,县城个体户王老板因拒绝向天霸小贷‘交保护费’,店铺被泼油漆,至今无进展。这些事件,看似孤立,实则都指向‘群众不敢信、不敢告’的信任危机。若不彻查李振国案,重塑司法公信力,党的执政根基将如筑于流沙,风一吹就散。”

他在这里写了一个具体的小故事:“上周,我在风岭镇养老院走访,82岁的张大爷拉着我的手说:‘雷书记,我年轻时也当过村干部,那时候干部为老百姓做主,现在……天霸的人把矿开在我们村后山上,水脏了,地不能种了,我们不敢说啊,怕像李记者那样,不明不白就没了。’老人的话,像鞭子一样抽在我心里——这不是个别声音,而是很多群众的心里话。”

“二、关乎营商环境与长远发展。凌源近年来招商引资困难,2022年洽谈项目15个,最终落地仅3个,其中2个因‘担心当地营商环境’提前撤资。某外地企业负责人私下表示:‘凌源的矿都被天霸系垄断了,我们进来,要么跟他们合作分利,要么被他们排挤,没别的路走。’李振国案若不彻查,外界会认为凌源‘法治不彰、黑恶当道’,优质企业不敢来,现有企业留不住,经济发展只会陷入‘依赖天霸系、被天霸系绑架’的恶性循环。去年,风岭镇计划引进一家生态农业企业,投资5000万元,项目考察阶段,企业负责人收到匿名短信:‘凌源的事,天霸说了算,别瞎折腾’,最终项目流产。这不是偶然,而是天霸系垄断营商环境的必然结果。只有彻查李振国案,打掉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才能让外界看到凌源‘法治化、市场化’的决心,才能真正优化营商环境。”

他还附上了县招商局的内部数据:“2020-2023年,凌源县招商引资项目流失率达73%,其中‘担心黑恶势力干扰’占流失原因的68%,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

“三、关乎政治安全与干部队伍。李振国案线索直指政法系统内部可能存在‘保护伞’,王兵(原交警中队副队长)与赵天霸的利益关联已初步显现:王兵之子王浩在天霸房地产公司任部门主管,月薪8000元,远超其同龄普通员工(月薪3500元);2019年7月20日,王兵账户收到一笔5万元转账,来源为‘凌源县宏远咨询有限公司’(天霸系空壳公司),备注为‘项目咨询费’,无实际业务往来。若此类‘保护伞’不除,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正直的干部不敢干事,投机的干部依附黑恶势力,最终导致整个干部队伍腐化变质。县公安局内部传闻,‘天霸的案子不能查’,甚至有民警表示‘查天霸的案子,就是断自己的路’。这种风气不扭转,公安系统的战斗力将荡然无存,政治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

写到这里,雷杰的手微微发抖。这些内容,有些是小陈通过内部渠道查到的,有些是县纪委的匿名举报信里提到的,每一个字,都指向凌源官场的沉疴。他知道,写这些,是在触碰最敏感的神经,但他必须写——只有让林雪看到这些,她才会明白,李振国案不是小事,而是关乎凌源生死存亡的大事。

报告的最后,他写道:“当前,凌源已到‘破局’的关键节点。彻查李振国案,短期可能面临‘黑恶势力反扑’‘官场震动’等风险,但长远来看,是唯一能挽回民心、优化环境、净化队伍的途径;若继续拖延,只会让黑恶势力坐大,让群众失望,让凌源陷入更深的困境。‘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恳请林书记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果断决策,排除万难,重启调查。我,雷杰,愿以个人前途作保,全力配合调查,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写完最后一个字,雷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已经是凌晨两点半。他把报告反复读了三遍,修改了几处措辞,比如把“粉身碎骨”改为“承担一切风险”,避免过于情绪化;把“王兵与赵天霸勾结”改为“王兵与赵天霸存在利益关联”,保持客观。然后,他将报告加密存入一个普通的银色U盘——这个U盘是他从镇上的小卖部买的,没有任何标记,看起来和普通的U盘没区别。他删除了电脑上的所有草稿,用文件粉碎软件彻底清除痕迹,确保不会留下任何线索。

第二天早上八点,雷杰把党政办主任老刘叫到了办公室。老刘今年五十四岁,头发已经花白了一半,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衬衫,手里永远拿着一个旧笔记本。他在镇政府干了二十多年,为人谨慎,甚至有些胆小,但雷杰知道,他的良心没坏——上次送老会计账本时,他虽然紧张,却还是把账本完整地交给了雷杰,没有向任何人透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6集:直陈利害(第2/2页)

雷杰关上门,把那个银色U盘放在桌上,推到老刘面前。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U盘上,反射出微弱的光。

“刘主任,”雷杰的语气很严肃,眼神里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这里面有一份文件,关乎风岭镇,甚至整个凌源的未来,必须亲手交给县委林书记,不能经过任何人,包括县委办、机要室,甚至林书记的秘书。”

老刘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他看着那个U盘,又看了看雷杰,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手里的笔记本,声音有些发颤:“雷书记,这……这是什么文件?这么重要?要是被人发现了……”

“你不用管是什么文件,”雷杰打断他,语气放缓了一些,“你只需要知道,这份文件能帮凌源的老百姓解决大问题。我知道这有风险,但我想不到更可靠的人了。你妻弟不是在县邮政局工作吗?负责县委大院的报刊投递,能不能让他帮忙,把这个U盘混在林书记的日常报刊里,直接放进她办公室门口的信箱?”

老刘的脸色变得更加复杂。他妻弟叫张磊,在县邮政局投递组工作,负责县委、县政府大院的报刊和信件投递,已经干了十年。老刘知道,县委大院的信箱管理很严,尤其是领导的信箱,每天由投递员直接投递,其他人不能接触。但如果是张磊投递,确实有机会把U盘混进去——比如夹在《人民日报》或者《辽宁日报》里面,看起来就像普通的报纸夹带。

但他也知道风险——如果被发现,不仅他会丢工作,张磊也会受牵连,甚至可能被天霸的人报复。他的妻子昨天还跟他说:“老刘,你都快退休了,别掺和雷书记的事了,天霸的人不好惹,咱们安安稳稳退休就行。”

老刘拿起那个U盘,指尖冰凉。他看着雷杰的眼睛,那里面没有丝毫的犹豫,只有坚定和信任。他想起这半年来,雷杰为风岭镇做的事:查处富民矿,帮村民要回被克扣的补偿款,清理被污染的河道……这些事,之前的几任书记都没做到。他又想起自己小时候,父亲告诉他“做人要对得起良心”。

“雷书记,”老刘深吸一口气,把U盘放进自己的衬衫口袋,扣上扣子,像是下定了决心,“我试试。但我不敢保证一定能成,张磊那边,我得好好跟他说。”

“谢谢你,刘主任。”雷杰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管成不成,我都欠你一个人情。如果出了什么事,我来承担一切责任。”

老刘摇了摇头,转身走出了办公室。他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直接回了家。他的家在镇西头的一个老小区,两室一厅,装修还是十年前的样子。妻子正在厨房做饭,听到开门声,探出头来:“怎么回来了?今天不上班?”

“有急事。”老刘走进卧室,关上门,从衬衫口袋里拿出那个U盘,放在床头柜上。他坐在床边,点燃一支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眉头皱得紧紧的。

妻子走进来,看到他的样子,又看到那个U盘,心里咯噔一下:“老刘,你是不是掺和雷书记的事了?我跟你说过,别掺和!”

“你不懂,”老刘叹了口气,“雷书记是个好官,他要帮老百姓做事。这份文件很重要,能救很多人。张磊那边,你帮我打个电话,让他中午回家一趟,我有急事找他。”

妻子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拨通了张磊的电话。张磊中午十二点回了家,他今年三十五岁,身材微胖,穿着邮政局的绿色制服。他看到老刘手里的U盘,疑惑地问:“姐夫,这是什么?你找我回来就是为了这个?”

老刘把张磊拉进卧室,关上门,压低声音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张磊的脸色一下子变了:“姐夫,你疯了?县委大院的信箱管控那么严,要是被发现我夹带东西,我工作就没了!而且雷书记查的是天霸的事,天霸的人连记者都敢动,咱们惹不起!”

“磊子,”老刘抓住他的手,语气很恳切,“你在县委大院投递,应该知道天霸的人有多霸道,老百姓有多苦。这份文件能治他们的罪,能让凌源变好。你就当帮姐夫一个忙,也帮老百姓一个忙。”

张磊沉默了。他想起去年,他在县委大院投递时,看到天霸的人直接闯进县政府办公室,没人敢拦;想起他邻居家的孩子,因为在天霸的矿上打工,被砸伤了腿,却只拿到了两千块钱的赔偿。他的心里,也藏着一股气。

“好吧,”张磊最终点了点头,“我试试。明天早上我投递的时候,把U盘夹在《辽宁日报》的中缝里,林书记每天都会看这份报纸,应该能发现。但姐夫,你得保证,这事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是我做的。”

“放心,”老刘拍了拍他的肩膀,“出了事,我一个人扛。”

第二天早上六点,张磊骑着邮政投递车,来到县委大院门口。门卫检查了他的证件,放行进入。他推着投递车,来到县委书记办公室所在的三楼。走廊里很安静,只有清洁工在打扫卫生。他走到林雪办公室门口的信箱前,从邮袋里拿出《辽宁日报》,把那个银色U盘夹在报纸的中缝里,对折了一下,确保U盘不会掉出来。然后,他打开信箱,把报纸放进去,关上信箱门,推着投递车,若无其事地离开了。

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一分钟。张磊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但他不敢回头,一直推着车走出县委大院,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林雪今天比往常早到了办公室,早上八点就到了。她刚开完一个视频会议,是关于全省乡村振兴工作的部署,会议开了一个小时,她的眉头一直皱着——凌源的乡村振兴工作因为天霸系的干扰,进展缓慢,尤其是风岭镇,富民矿的污染问题不解决,乡村振兴就是空谈。

她端着一杯刚泡好的绿茶,走到办公室门口,打开信箱。里面有几份报纸和杂志,包括《人民日报》《辽宁日报》《求是》。她把这些报刊拿出来,走进办公室,放在桌上。

处理完几份紧急文件后,她拿起《辽宁日报》,准备翻看。刚打开,一个银色的U盘从报纸中缝里掉了出来,落在桌上,发出“叮”的一声轻响。

林雪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她拿起那个U盘,反复看了看——没有任何标记,看起来很普通,但她知道,绝不会有人无缘无故把U盘夹在她的报纸里。她的第一反应是警惕——会不会是天霸的人搞的鬼?比如里面有病毒,或者伪造的证据?

但她很快又想起了雷杰——这段时间,只有雷杰在坚持查李振国的案子,也只有他,可能会用这种隐秘的方式给她送东西。

林雪走到办公桌前,打开那台从未连接过内部网络的私人笔记本电脑,插入U盘。屏幕上弹出提示:“是否打开可移动磁盘?”她点击“是”,里面只有一个加密文件夹,命名为“凌源解局”。

她尝试输入了几个密码——她的生日、县委的邮编、甚至是“李振国”的拼音首字母,都提示错误。就在她准备放弃时,她想起雷杰在风岭镇报到的日期——2024年5月12日,她输入“20240512”,文件夹打开了。

里面只有一个Word文档,标题是《关于彻查李振国同志身亡案与打破凌源发展僵局的几点思考》。

林雪坐在椅子上,开始认真阅读。起初,她的表情很平静,只是偶尔皱一下眉头;读到疑点部分时,她拿起桌上的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关键信息,比如***的检测编号、王兵的转账记录;读到“三重根本利害”时,她的身体渐渐坐直了,眼神变得越来越凝重,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笔。

当读到“82岁的张大爷说‘怕像李记者那样,不明不白就没了’”时,林雪的眼睛湿润了。她想起自己到任凌源时,市委领导对她说:“林雪,凌源的老百姓不容易,你要为他们做主。”她也想起自己走访时,听到的那些类似的抱怨——“不敢说”“怕报复”“没人管”。这些声音,她之前以为是个别现象,现在才知道,这是凌源老百姓的普遍困境。

读到招商引资的数据时,她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她之前一直奇怪,为什么凌源的招商引资工作这么难,现在终于明白了——不是没有企业想来,而是企业不敢来,怕被天霸系垄断,怕被黑恶势力干扰。她想起上个月,一家浙江的生态旅游企业想来凌源投资,考察后却婉拒了,理由是“当地市场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现在想来,那只是委婉的说法,真正的原因,是怕天霸的人找麻烦。

读到王兵与赵天霸的利益关联时,林雪的脸色变得冰冷。她之前虽然怀疑马文斌,但没想到公安系统内部的“保护伞”已经这么明目张胆——利用职权掩盖命案,收受黑恶势力的好处,甚至让自己的儿子在黑恶企业任职。这样的“保护伞”不除,凌源的法治环境永远好不了。

当读到最后一句“我,雷杰,愿以个人前途作保,全力配合调查,哪怕承担一切风险,也在所不辞”时,林雪放下了手中的笔。她看着电脑屏幕,久久没有说话。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空调的“嗡嗡”声。她想起雷杰到风岭镇后的种种行动:查处富民矿、保护矿工、坚持查李振国案……这个年轻人,有勇气,有担当,更有一颗为老百姓做事的心。

而她自己,作为县委书记,却因为顾虑“稳定”“震动”,一直在犹豫,一直在平衡,甚至让雷杰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想到这里,她的心里充满了愧疚。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雷杰报告里的这句话,在她脑海中反复回响。她知道,自己不能再犹豫了。凌源已经到了必须破局的时刻,李振国案就是那个突破口。哪怕面临再大的压力,哪怕会引起官场震动,她也必须做这个决定。

林雪站起身,走到窗边,拉开窗帘。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她的身上,带来一丝温暖。她看着县委大院里来来往往的工作人员,看着远处的天霸大厦,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她回到办公桌前,拿起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拨通了县纪委书记赵伟的专线。电话响了两声,赵伟接了起来:“林书记,早上好。”

“赵书记,”林雪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现在立刻来我办公室,带上李振国案的所有材料,包括评估小组的记录、省厅的检测报告、王兵的银行流水。我们重新研究李振国案,立即启动正式复查程序,由县纪委牵头,我亲自督办,任何人都不能干预。”

电话那头的赵伟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语气带着兴奋:“好!我现在就过去,十分钟到!”

林雪挂了电话,看着电脑屏幕上雷杰的报告,嘴角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容。她知道,接下来的路会很难走——马文斌会反扑,周大海会反对,赵天霸的人会报复。但她不再害怕,因为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身后,有雷杰这样的干部,有渴望公平正义的老百姓,更有党和国家铲除黑恶势力的坚定决心。

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办公室里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凌源的未来。雷霆之势,即将展开。

(本集完)

下集内容提示:雷霆抓捕

在林雪的强力推动下,绕过县公安局的常规层级,由县纪委和市纪委暗中支持的联合调查组迅速秘密成立。在掌握了李振国案关键新证据(如通过技术手段恢复的行车记录仪数据碎片,或找到当年隐瞒药物检测结果的知情人)后,调查组果断出手,以涉嫌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罪名,对当年处理事故的交警副中队长王兵采取强制措施。行动迅速而保密,打响了直指“保护伞”的第一枪。王兵的落网,意味着坚固的堡垒被撕开了一道裂缝,更高级别的对手开始惊慌失措,激烈的反扑一触即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