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 分卷阅读249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分卷阅读249

簡繁轉換
作者:许百龄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8 21:57:15 来源:源1

这儿不缺。”

宁州来人?忙躬身回道:“大老爷知晓二?老爷这儿都不缺,这些只是大老爷的一点心意,不值什么钱,二?老爷莫嫌弃。”

正说着?,从?旁边廊下走过来一位而立年纪的男子,笑着?迎上前来见礼,“侄儿问二?叔安。”

高明进微微笑了下,“你也过来了?你爹娘近来可好?”伸手拍了下侄儿的手臂,打量一番。

自从?当年入京,他已?经十数年未有回过临水县,每次都是老家的亲人?进京才能够见上一面。

这个侄儿进京比较频繁,却也一年才能见上一两回。

“都好。”高旷随着?高明进朝书房去,“如今朝廷新?策之事,下面闹得沸沸扬扬,父亲不太放心二?叔,便让侄儿亲自进京一趟看望二?叔。”

“为叔无事,让你爹不用担心。”这种事担忧也无用,帮不上太大的忙。

又问:“上次交代?你办的事办得如何?”

高旷回道:“侄儿按照二?叔的吩咐都办妥了。”

步入书房后,高明进让下人?不必伺候,都退下去。

高旷此时稍稍压低声音问:“二?叔为何这么做?二?叔交代?不许告诉父亲,侄儿也没?有透露,如今还瞒着?。”

高明进叹了声,让侄儿坐下来,语重心长地道:“如今局势,为叔在朝步步维艰,将来如何尚不知,只能将后路铺好。你爹做事冲动?鲁莽,为叔不太放心。你性子沉稳、心思缜密些,便交给你去办。”

“二?叔素来看得长远,有这打算是不是真的……”

“未雨绸缪吧!”他截断侄儿的话,不想侄儿太过忧心。

高旷默了几息,“侄儿听闻此事和思弟有关,不知可是真事?”

高明进未作声。

高旷见高明进神色失落,没?再开口说此事。

当年之事他全都看在眼中,当年长辈们瞒着?,原因?他不知晓,这么多?年他慢慢也都懂了,只是心里还是有点接受不了。

他们终究是骨肉至亲,最?后走到反目成仇。

若是言弟和思弟还姓高,还是二?叔的儿子,若是三叔一家没?有远走西北。如今二?叔绝不会有此难题,高家也绝对不会遇到这样困境。

高明进沉默须臾后,又道:“为叔还有件事让你去办,这件事十分要?紧且隐秘,无需你父亲知晓。帮为叔准备一笔银子。”

“多?少?”

“八十万。”

高旷一惊,面色大变,这可不是小数目,“二?叔怎么要?这么多??”

“为叔有大用。”

第117章

末伏的最后一日,黑云漫卷,狂风大作,盛都?下了?一场暴雨,雷电好似当头劈下来。

俞慎思站在?衙房中望着外面,院中枝叶乱飞,有?一株树被狂风折断。

夏日狂风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风停雨住,天地如洗过一般清明,午间燥热一扫而空,空气湿润,甚至还?有?一丝丝凉意。

房中的同僚感慨,这风雨来得有?点急,也来得巧,正在?三伏最后一日。也算是酷暑过去的一个征兆。

院中的积水不消多会儿便排空,露出青砖地面。

“这场雨下在?信州、奉州之地便好了?!”

听到一声感叹,俞慎思回头,见刘曙双目望着院子,满面惆怅。

这一个多月相处,刘曙正如给他初印象一样,冷清刚正,却又常常长吁短叹,一副忧国忧民又无能为力的惆怅。

陈璞附和:“是啊!”然后问俞慎思夏薯之事。

依照信州如今的土壤气候,夏薯勉强是能够存活的,只是收成肯定缩减,至少不用一季田地赤空。

朝廷已经?调拨赈灾粮,希望能够渡过难关。

“昨日地方上报的折子中,提到信州等?地灾荒,当地涌现不少官绅商贾施粥放粮,还?有?从外地运粮前去救助的义商。”刘曙又感叹一番。

这种灾年大户人?家布施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是自愿,有?的是官府相迫,大多数是略尽一点心力,博个好声誉而已。但这次信州、奉州却有?点反常,无论是当地官绅商人?还?是外地义商,布施的

数量大。

据折子上所报,几个州加起来,民间救助粮粗略统计近二十?万石,其中从外地运往约十?万石。

要知道,朝廷拨给这几个州第一批赈灾粮也才二十?万石。

这批民间救助,缓解了?朝廷的压力。

“信奉之地多义士?”旁边听到他们?谈话的另一位同僚凑上来道。

可没听有?这么个说法。

此地也不是第一次遇到灾年,以往没这么多仁义之士。

事出反常必有?妖,陛下昨日下旨让人?去查,要对这些慷慨之士褒奖。

-

月初,史馆那边将?编修好的西?北各部史呈给皇帝,几箱子的书,皇帝粗略翻了?几卷,褒奖一番。随后书籍存于文渊阁,西?北各部史史馆散馆。为了?有?个好去处,年初就有?官员开始走动关系,有?的则干等?着,听安排。

俞慎言的官凭文书上个月便批了?,因?为史书没有?修完,所以挂着翰林院修撰的衔,还?是在?史馆内继续修书,如今散馆也就正式任职。

同僚们?纷纷羡慕,那是到陛下跟前当差,当好了?可就一步登天了?。

回想这些年,俞修撰一日未有?懈怠,不知寻到了?多少难寻的史料。整部史书他的功劳最大,也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这么丰富充实资料的西?北各部史,他应该升迁,无可厚非。献安西?北之策,又得陛下青眼,将?来前途可见啊。

黄典籍还?如平常一般,慢悠悠品着茶。

他似乎对自己?接下来要调去哪里一点不着急,随遇而安。只要能够这么悠闲地当着个官儿,拿着俸禄,不用操心,顶着翰林院官员的名声,便已经?足够了?。

一副无欲无求的模样。

“俞大人?,来来来,尝尝我刚煮的茶。”黄典籍笑呵呵地招手?,给他倒了?一杯。

俞慎言走过去落座,笑道:“今日吏部的文书要下来了?,黄大人?一点不急?”

“急有?何用,该去哪儿还?去哪儿,不如喝茶。”

品着茶闲聊几句,便不得不提如今朝中推行新?策之事,试行的两?省没少闹腾,州县推行受到多方阻挠。

“不可避免的。”俞慎言道,没有?表明支持或反对的态度。

黄典籍呷了?口茶,叹着气道:“高侍郎折腾这一出,落个什么好。”朝野上下背地里谁不骂他几句,啐他几口。

俞慎言笑笑,没有?回应。

黄典籍也瞧出来在?他面前说这些,除了?发发牢骚没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