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 分卷阅读150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分卷阅读150

簡繁轉換
作者:许百龄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8 21:57:15 来源:源1

回头朝他看来,微笑点头,应是进门时瞧见他,因为?有师长在不便言语招呼。

时辰到,一声醒木,讲堂内顿时静如古墓,有学长发?放考题。

第一题出自?《孟子》“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看到这考题,俞慎思相信排云书院比院试难考是真的?,难度相比院试直接翻倍。

这段话意思是各种工匠,本来就不能够一边耕田种地一边又做其他的?事情。

出自?陈相之口,却恰恰不是他的?主张,而是孟子主张。这也算一个小小的?陷阱。

陈相主张国君圣贤要和老百姓一样耕织,而孟子主张君主官僚,寻常百姓,各行其是,也就是社会分工。这是符合统治阶级思想,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朱熹也批“治天下者,岂必耕且为?哉?”

文章乃是代?圣贤立言,俞慎思沉思片刻,心中有了成算,稍作?斟酌,便在稿纸上落笔。

第二题是五经题,出自?《尚书》“达于?上下,敬哉有土。”旨在论为?政,考题也是深于?院试。

本以为?第三题会和院试第一场一样是试帖诗,却未想竟是写判语。

大盛的?童试是不考诏诰表判之类,这是乡试第二场或者第三场的?考题类型。

这题已经不是偏不偏了,完全属于?超纲。

题目放出来,就听到讲堂内考生?低低唏嘘声,显然?大部分平日内都没有去学习,且没有听说会出此种考题,没有提前准备。

既然?是超出童试范围,这题就算附加题,答得好加分,答不出亦不减分。

故意出超纲题,俞慎思有点摸不清书院的?意思。

是想考察秀才们为?乡试是否有提前做了准备?还是想了解考生?情况,家中是否有举人以上功名或者为?官者?抑或其他?

他也没有心思去琢磨这个,先答题。

此处,俞慎思不得不感谢李帧,去年北上入京,李帧让他看了不少刑律之书,也给他布置相应的?功课,这对他来说已经不陌生?。

虽然?是超纲题,题目尚算简单。大致是,一人醉酒后被朋友欺骗说麻袋里是疯狗,令其乱棍打死游戏,实则是哑巴顽童。

此类型的?题目他在一些案集中看过,依据大盛律故意杀人者死罪,然?此人醉酒后被欺哄且未闻孩童呼救声,以为?是疯狗而杖毙,不算故意杀人。然?亦算无意杀人,亦有罪,处杖刑。

朋友怂恿他人杀人,按照故意杀人罪论。

他依判语格式,按照大盛律写下判语。

三题在稿纸上答完,他又通读斟酌两?遍,才将答案仔细誊抄考卷上。

将考卷和号牌交到监考的?讲师手中。

讲师检查考卷时,目光在姓名处略作?停留,然?后目光直接移到最?后一题,粗略看了一眼,微微颔首将考卷放下。

“可。”讲师道?了句。

考卷没有问题的?意思。俞慎思施一礼,提着书箱离开讲堂。

在讲堂前大树下的?石凳上坐下来,感觉有些饿。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长身?体缘故,总是容易饿。他从书箱里取出一包果干,一边吃一边等高?昉。

须臾萧臻也交卷出来,朝树下走来,笑容灿烂,看来考得不错。

“俞公子是等朋友?”

“同窗。”他将手中果干布包朝前递了递,“萧公子若不嫌弃,可以尝一尝,味道?不错。”

“多?谢。”萧臻捏了一颗梅子,轻轻嚼了几下,很认真地品味,“味道?的?确不错,酸而不涩,甘而不腻。”

“既合口便多?吃些。”

这时又见一位少年书生?朝这边过来,喊了声萧臻,询问考得如何。

少年与萧臻相仿年纪,亦是白白净净,一身?锦衣,腰间系着一块玉佩。只是其眉眼不及萧臻温柔,眼神如这深秋的?风,虽不凛冽却带着几分寒气。

“尚可。”萧臻介绍,此人是其姑祖母家的?表弟徐鼐,平州人。

南原才子半平炎,平州乃才子之乡。

俞慎思客气地招呼,徐鼐笑道?:“我?听表兄提到你,夸你才学,未想竟是个豆腐般的?小少年。”

这话让人听着很不舒服,哪有用豆腐来形容人的?,还是形容一个儿郎。

他面上没有显露。

萧臻也知表弟的?话不妥,道?了句:“俞公子见谅,在下表弟顽皮些,并无他意。”

俞慎思笑着点头未言,恰时见到高?昉出来,他对二人道?:“在下同窗过来,失陪了。”提着书箱走过去。

萧臻望去,在院试后的?宴席上见过的?,他记得叫高?昉。

徐鼐手肘轻轻捣了下他,“表兄,这就是你们宁州府的?院案首,我?怎么瞧着傻兮兮的?。莫不是书呆子?”

萧臻瞥他一眼责怪道?:“休要胡言。”

“真的?,我?是无法想象就这么个人竟然?抢了你的?院案首,莫不是用了别的?手段。”

“越说越离谱,何谓抢?又何谓我?的??人不可貌相,以后莫胡言。”

徐鼐挑下眉头,“咱们平州府的?院案首和前面好几名考生?这次都考书院,听闻炎州府、安州府的?院案首这次也都在,拭目以待吧!”

第72章

林山长翻阅讲师们送来的一份份考卷,看得眼睛发?酸,闭着眼捏捏眉心。一旁学子起身沏杯茶奉到跟前,“老师先休息片刻吧。”

这?一批全是秀才的考卷,已经是讲师们从所有的考卷中先筛选过,却也有二?百余份。

林山长毕竟年岁大了,体力不及往年,批阅不足半日已经疲倦。

饮了几?口茶,稍作歇息,便又拿起考卷继续看。

片刻,看到一份考卷,讲师的评语很高。只?目前看到的考卷中这?份评价最高。细看文章的确名副其实,第三题也答得不错。

再看考生信息,竟是熟悉的名字。略思忖后提笔在考卷后写下评语。

接过考卷的学生,看到评语也忍不住将考卷看了一遍,最后才去看姓名。笑着问:“宁州人,莫不是俞慎言的弟弟?”

“想来是的。”

学生喜道:“俞慎言刚进书院的时候,勉强算得上中等,短短几?年,春秋两考就能跃居一等前排,书院中也是少见的,今年殿试又取中二?甲第六。如今其弟青出于蓝,小小年岁文章便有此气魄,将来必然是大才。”

林山长沉吟一声,道:“言之尚早。”

学生略作沉思,点头认可?老师所言。年纪尚小,一切也才刚刚开始,前路未定。世上路千万条,最后是长大成?材,还是籍籍无名,抑或是某个?岔路口走错方向,踏上歧路,都难说。

-

俞慎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