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 分卷阅读244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分卷阅读244

簡繁轉換
作者:许百龄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8 21:57:15 来源:源1

他的长辈,后?来白尧担任会试副主考官,算他的恩师。如今又是他的上司。

他规规矩矩见礼。

白尧瞧着他额头上一层薄汗,脸颊微微泛红,笑着调侃:“果?真是少年?人热性大。”

俞慎思尴尬地?拭了拭汗。

“随我去见皮学?士。”

俞慎思提前了解,翰林院掌院皮学?士,年?近半百,性情温和,待下属亦温和,是好相?处的上司。当然,这只?限平日相?处。意见分?歧时,三寸舌头比三寸刀子还锋利。

白尧一边走一边和他介绍翰林院各个署馆,没有详说,他猜俞慎言必定细细和这个弟弟说过。

他主要和俞慎思说皇帝让他提前来翰林院上值的意思,是让他提前到御前当差,熟悉朝政之事?。

虽然,但是,陛下这是还没消气呢?

俞慎思好想问,没有培训期吗?直接上岗?要死啊!

第114章

皮学士两?鬓已生白发,须眉略黄,面相的确看上去和善。

见到俞慎思?,微微挑眉睁大眼?睛,上下打量,像见到新奇事物?,笑道:“嗯?穿上官袍愈发英气俊俏了。”

这是?认识他?

俞慎思?却是?第一次见皮学士,认真施礼。

皮学士满意地点头,面前少?年远在安州时,名声?就在翰林院传开,彼时是?有?盛以来最年少?的解元。好嘛,现在成为大盛最年少?的状元了,还是?大三-元。

年少?有?才学,模样好身板好,知礼好性子,样样都占。

这样的人?难得一见。

他与?俞慎思?浅聊片刻,例行地交代一番,便也不多耽搁,对白尧道:“你们早就老熟人?了,便由你带着俞修撰熟悉熟悉,与?他说?说?差事,御前侍奉搭班。”

“是?。”

告辞出来,白尧带着俞慎思?先熟悉了翰林院和御前办差诸事。

白尧带他四处转悠,看着信步闲走,却很有?目的,因为总会“不经意”碰到想碰到的人?。半日下来翰林院的诸位学士、侍读、侍讲全都碰了遍。

换句话?说?,半日下来俞慎思?在翰林院的中高层领导面前全都刷了一遍脸,留了个印象。

相互言谈间,俞慎思?才发现他印象中性情淡泊的白大人?,在翰林院人?缘竟这般好。可能和其?白家几代翰林以及林家也有?关系。

林家不在朝,但是?朝野上下官员出自林山长门下不在少?数,白尧不仅是?林山长学生,更是?林山长最看重的女婿。

随后白尧又给他介绍几位翰林院修撰和编修,以后要一起搭班到御前侍奉,提前熟悉。

其?中两?人?亦是?排云书院学子,陈修撰和刘编修。陈修撰陈璞,俞慎思?曾在书院春秋两?考的榜单上见过姓名。那会儿他是?秀才,对方是?举子,他抄对方文章学习过。和高晰是?同?一科春闱。

书院时未见过其?人?,今日倒是?见到了。年近而立,瓜子脸儿,笑起来眼?中好似有?星光一样,特别亮,多了几分脉脉含情的意思?。这样貌和眼?神,再加才情,年少?那会儿估计迷倒不少?姑娘。

刘编修刘曙相仿年纪,模样普通,气质清冷刚正,看上去有?些不太好相处。但往往这种人?是?最可放心?相处。

俞慎思?作揖施礼,“见过两?位师兄。”他未以官职相称,拉近点关系,毕竟新手需要老员工帮忙的地方不少?。

二人?也回礼,称呼上呼应俞慎思?,称呼“俞师弟”。

-

俞慎思?如今只是?修撰,即便御前办差,也就是?记录和拟诏等笔墨差事,还不会参与?朝政事务,除非陛下点名问。

眼?下最要紧的就是?要熟悉文书的一些格式、措辞、忌讳等,甚至是?用词风格都要考虑是?否是?皇帝所喜。考上进士的官员对公文是?没有?不知的,只是?具体操作和之前学习有?些差别,熟悉起来也快,只是?熟练不熟练的问题。

白尧当年一甲榜眼?,是?这么走过来的。如今是?侍读学士,流程熟悉。

因为提前入翰林院,今科的榜眼?、探花以及其?他考入翰林院的二甲尖子们还没入职,倒也没让俞慎思?着急去国史馆,毕竟他还要兼户部的差事。

已经够他忙了。

俞慎思?此?时无?比羡慕休假未入职的同?年们。

-

两?日后俞慎思?便到御前上岗,搭班的正是?陈璞和刘曙,还有?几位翰林院官员。

第一天当差,只负责誊写记录,相对简单些,俞慎思?还是?有?些忐忑的。

这可不是?在翰林院的署馆内,累了能偷会儿懒,起身活动下筋骨,喝口茶歇息和同?僚侃两?句。

两?位师兄业务熟练,应对从容些,他还是?有?点生疏紧张。

御案上折子堆积如山,皇帝看了一会儿,眼?睛疲累,便让白尧读折。

拿起来第一份折子是?南安省总督秦耀先上的折子,此?人?接到旨意后便去了南安省,如今到了地方,上折子问安,奏明当地情况。

倭贼驱逐,但这一二年还是?有?小团体海盗偶尔在海上叫嚣,海面未平。

又某地丰收报喜的折子。

又西北端沙部落因为大盛禁止西盐入境,商队和西北边军出现摩擦,战事已平。

又满加苏等南海数国前来朝贺,

使节船队已经抵达大盛南境海域。

白尧念着奏折,皇帝批着,或者偶尔征询意见,或者拟旨下发等。

俞慎思?奋笔疾书记录皇帝处理?的各种政事。

紧接着折子是?关于信州、奉州等数州夏旱,收成大减,不足往年三成,夏种播不下去,已经耽误播种期,秋粮是?没了,百姓过冬的粮食是?没指望了。地方官请求朝廷拨银两?赈灾,减免赋税。

皇帝眉头紧皱,今日的折子就没有几件让他高兴的。

特别是?提到银粮,皇帝更是?发愁。

发旨令任命御史钦差与户部官员即日出发前往核查,再议。

皇帝忽然想到什么,放下捏着眉心?的手,眉头略微舒展,稍稍坐直身子,“俞爱卿。”

俞慎思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叫的是?自己,心?紧了下,忙搁笔起身施礼应声?,“臣在。”

“安州曾报朱薯是?耐旱之物?,可属实?”

俞慎思?忙回话?:“禀陛下,朱薯根系发达,的确是?耐旱作物?。”

明白皇帝为何一问,他继续回道:“信州、奉州一带土壤、日照、气温、湿度等条件皆适宜朱薯种植生长。如今安州的夏薯已经在育苗期,信州种植夏薯略迟,错过最佳时间,略受影响,然本月栽种亦来得及,能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