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 分卷阅读7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分卷阅读7

簡繁轉換
作者:许百龄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8 21:57:15 来源:源1

不乱跑。高暖和高昭方知幼弟一早殷勤是为这个。

今日天暖没风,他们也不忍心丢下幼弟一人,大不了路上他们姐弟轮流背着幼弟,也好过让他一人在家伤心,答应带他出门。

俞慎思高兴地立即跑冲出小院子,怕他们后悔似的。

刚出村子就碰上桂婶等几家人准备去乡里赶集。相互打了招呼后,推着独轮木板车的根叔好心道:“小幺儿,到车上来,叔推你。”

根叔是桂婶的丈夫,和桂婶能说会道不同,根叔略显得木讷憨厚些。

车上还坐着两人的儿子虎头。

雪路不好走,俞慎思也不客气。

刚坐上车,桂婶便问高昭前日去给何老板写祭文的事。

前日高明春回到家,碰巧村上几个妇人和自己媳妇在闲话,媳妇问了句结果,引得其他妇人好奇追问。几个妇人回到家后又和家人说起。

高家村就三十来户人家,他们姐弟又是村里的“另类”,很快大半个村的人都知道了。

高暖道:“这事多亏春伯帮忙,我们姐弟才能吃一顿饱饭,今天就是到集上买点东西去道谢的。这段时间各位叔

婶也帮了我们不少,我们姐弟还不知怎么谢呢!若是以后叔婶有用得着我们姐弟,只管过来递个话。”

几位叔婶听这话心里头暖洋洋,这姐弟知恩图报,不像他们那个爹。

桂婶也客气笑道:“就一口吃的,哪值得你还记在心里。”

“婶子不计较是婶子心善,我们不能不记着。”

几个长辈心中感叹,多懂事的丫头小子,高明进的兄弟怎么狠得下心丢在这不闻不问。待正月初一他们回来祭祖,看他们怎么和祖宗说。

高暖走到桂婶身边和她说绣品的事。她手上的这幅绣品今日回来差不多能绣出来。马上过年桂婶也不朝县里去,要上元节后才能到县城换钱,这段时间不能白白浪费了。

她手里的钱也只够买点吃食,没有余钱买绢绸针线,还是要向桂婶借。

桂婶笑呵呵说:“那怎么不成,我那儿还有不少料子,放着也不生钱,你得空过来拿,别跟婶子见外。”

“多谢婶子,我就不客气了。”

一路上闲话很快就到了集上,几家各自去买所需,约好街南头碰面。

石头乡的集市不大,总共就东西、南北两条街,形成十字形。东西街主要卖吃的,南北街则是卖用的多。

年前最后一个集,人较往常多得多,人挤着人。每年这个时候最容易丢孩子,有的是自己走丢的,有的则是叫拍花子给拐走的。熙熙攘攘人群,被拐了多半找不回来。高暖和高昭一人一边紧紧抓着幼弟的手,生怕一个脱手人不见了。

俞慎思没想到这层,他正在打量街边地摊上各种各样东西,有些他没有见过,不时询问高暖姐弟。半条街下来,对这个时代物产,至少对现在生活的这个地方农作物有了初步了解。这是关在家里学不来的东西。

这时他隐隐听到嘈杂的人群中有人喊高暖,他个头矮什么也瞧不见。

高暖和高昭也听见了,四周没有瞧见熟悉的人,那个呼喊声也没了。

“大概同名吧。”高暖道。

穿过大半条街,姐弟三人挤进一家酱料铺子,买了些酱料、腌菜、油。然后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沿街买东西。先是买了冬笋、白菜当季的新鲜菜。考虑到幼弟的身体需要补一补,高暖又买了二十颗鸡蛋和一升黄豆,然后买了几样干菜,最后去肉摊买了一条腊肉。

从四奶奶家借来的竹篮装得满满当当,怀中的钱却花得差不多了,只剩五十多文。这是他们姐弟接下来大半个月的伙食。

每一样都不多,但是加起来却不轻,姐弟二人用一根树棍抬着。俞慎思帮不了什么大忙,从上面拿了一把干菜抱着,虽然只有一斤左右重,也算出了一份力。

高暖心疼,想让他放下,忽而想起母亲曾教育前面两位弟弟,男孩儿将来要娶妻生子当家做主的,从小就要学会有担当。幼弟这么小就知道分担,干菜也不重,便由着他。

姐弟三人买东西没有拖拉,最先到了街南头,不一会儿村中的翠婶和儿媳过来,一个挎着小篮子,一个背着竹篓,里面都装满东西。

接着其他的村人陆陆续续回来,最后回来的是推车的桂婶一家,车上还有大半的位置空着,几位东西重的、多的便放在车上,帮忙推着。

根叔让高暖姐弟也将篮子放上去,高暖见没什么地方,便笑着婉拒,“这点东西抬着不累,只是要麻烦根叔让小弟坐一程。”

那点地方也只够一个小娃娃坐着,根叔便将俞慎思抱上车。

回去路上翠婶说起自己买红纸请人写对联的事,“两副对联红纸加请人写,小二十文,我都能买一斤多肉了。陈秀才那里是一年比一年高。”

“可不是嘛!”王婶跟着附和吐槽,“春里我家娶儿媳,请他写的两副对子收了六十文。听说现在进他私塾,束脩、学钱都多了,前几天大胜家去送年节礼,陈秀才话里话外嫌少呢!”

“咱们乡里若是能再出个秀才,他也不敢如此硬气。”

“可不是。”几个人好似忽然想到什么,不约而同地望向路边抬棍子的高昭。这么小就考中童生,过几年肯定能考个秀才,到时候孝期也过了,也能给村里人写门对子、喜帖、寿联这些。村里人之前那么帮他们姐弟,又给吃又给钱,他总不会多拿村里人的钱。隐隐都有期待。

桂婶看了眼车上的两个娃娃,心思转了几圈,笑着问俞慎思:“幺儿,听苗娃说你们昨日跟你大哥学识字了,是不是啊?”

苗娃是四奶奶的小孙儿,昨日过来找他玩的时候,高昭正带他温习上午学的东西,顺便教苗娃认几个字。

她一开口,俞慎思知道她什么打算。高昭得空偶尔教一教邻居孩子读书识字没什么。前段时间村里人帮他们姐弟太多,理应回报,可若是长时间无偿教就不妥了。

他高兴点了点头,“是啊,苗哥哥还拿了年糕让大哥烤呢,可好吃了,四奶奶也夸大哥烤的好吃。”

第5章

俞慎思觉得做个孩子也有好处,可以“童言无忌”,大姐大哥抹不开面子说的话,他可以说。谁会怀疑一个四岁没到的娃娃,最多认为孩子小只记吃罢了。

成年人之间就不那么想了。

桂婶沉默几息,又笑着哄他:“婶子也买了年糕,婶子不会烤,午后让虎头哥哥也拿去让你大哥烤,你们一起吃一起识字好不好?”

俞慎思见好就收,笑道:“好。”

其他几家人听出桂婶是想让高昭教她儿子读书识字,这算盘打得好。

陈秀才那里束脩得花一二两银子,学钱、节礼两样一年又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