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学习丹噬(第1/2页)
三日血战,尘埃落定。
当最后一声不甘的怒吼伴随着重物落地的闷响戛然而止,唐门外门的演武场上,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和一种精疲力尽的死寂。十座擂台,如同十座经历了风暴洗礼的孤岛,遍布狼藉,石面上浸染着暗红的色泽,无声地诉说着这三日来的残酷。
最终还站在擂台上的十个人,无一不是气息彪悍、眼神锐利之辈,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伤,炁息也因连续不断的恶战而显得有些不稳,但他们的眼中,都燃烧着灼热的火焰——那是历经厮杀脱颖而出后的疲惫与兴奋,以及对那即将触及的、唐门至高秘宝“丹噬”的极致渴望。
林深依旧站在“柒”号擂台上。他是十人中最特殊的一个。黑衣依旧整洁,气息依旧平稳深湛,仿佛这三日来的守擂对他而言,不过是一场无需在意的静立。只有那些曾亲眼目睹雷霆之威、以及那些被他随手电麻扔下擂台的人,才深知这份平静之下所蕴含的恐怖。
“铛——!”
那沉闷的铜锣声再次响起,打破了场中的寂静。
那名面容枯槁的唐门老者再次出现在高处,浑浊的目光扫过十座擂台,嘶哑平板地宣布:
“时辰到。”
“擂主既定。”
“随我来。”
没有祝贺,没有废话。十名擂主相互对视一眼,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审视,以及一丝同为胜利者的微妙认同。他们默不作声地跃下擂台,跟在那名如同幽魂般无声前行的老者身后,离开了这片浸满鲜血与**的场地。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目光复杂地注视着这十位幸运儿,或者说,即将踏上一条更为凶险之路的“入选者”。
老者引着他们,并未走向唐门外门的建筑群,而是径直朝着后山的方向行去。
越往里走,气氛越发不同。外门的喧嚣和血腥气被彻底隔绝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愈发深沉、肃穆、甚至带着隐隐威压的氛围。山路蜿蜒,古木参天,遮天蔽日,阳光只能透过浓密的枝叶缝隙,投下斑驳破碎的光点。空气变得潮湿而阴冷,弥漫着一种更加浓郁的、经年累月积淀下来的草药异香,其间又混杂着一丝极淡极淡、却令人莫名心悸的腥甜气息,仿佛某种无形无质、却能侵蚀神魂的毒瘴,正无声无息地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
沿途开始出现明哨暗卡,一道道冰冷审视的目光从岩石后、树冠中、阴影里投射而来,如同实质般扫过这十人。那些目光中不带任何情绪,只有纯粹的、千年唐门积淀下来的警惕与杀意,让人脊背发凉,不由自主地收敛心神,不敢有丝毫异动。
这里,才是真正的唐门核心,千年暗杀世家的底蕴所在。
行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豁然开朗。
这是一处位于山坳中的巨大平台,地面以巨大的黑色石板铺就,光滑如镜,却冰冷彻骨。平台尽头,是一座依着陡峭山壁开凿而成的巨大洞府入口。洞口高达数丈,形制古朴,边缘雕刻着繁复而诡异的毒虫异兽图案,历经风雨侵蚀,显得有些模糊,却更添几分阴森神秘。洞口两侧,默立着两排身穿深紫色劲装、面无表情的唐门弟子,他们的眼神如同寒潭,气息悠长而内敛,显然都是门中精锐。
洞府上方,以古篆刻着两个铁画银钩、却透着一股森然寒气的大字——“噬窟”!
仅仅是看到这两个字,便让人心神震荡,仿佛有无形的毒牙已经抵近了眉心。
十名擂主,包括那几个气息彪悍、手上沾满血腥的狠角色,来到此地,感受到那无处不在的沉重压力,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放缓了许多,眼神中的兴奋和灼热被谨慎和凝重所取代。
唐妙兴,就负手站在“噬窟”洞口之前。
他依旧是一身朴素的青衫,面容清癯,皱纹深刻。但在此地,在这象征着唐门最高禁忌的“噬窟”之前,他仿佛与这片天地、与这千年毒窟的气息完全融为一体。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如同两点燃烧在无尽寒夜深处的星火,平静地注视着走来的十人。
那目光扫过,带着一种洞穿人心的锐利,以及一种仿佛在审视死物般的漠然。
十人在他身前数丈外停下脚步,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感受到一股远比在外门时更加沉重、更加令人窒息的威压。
唐妙兴缓缓开口,声音平淡,却如同冰冷的溪流,直接渗入每个人的心底:
“很好。能站在这里,证明你们皆是年轻一代的佼佼者,有实力,更有运气。”
他的语气没有丝毫赞赏之意,反而带着一种冰冷的陈述。
“你们赢得了机会,一个触碰我唐门千年最高绝学‘丹噬’的机会。”
“但在这之前,有些话,须说在前头。”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逐一从十人脸上掠过,那目光仿佛带着千斤重压,让其中几人下意识地避开了视线。
“世人皆言,‘丹噬’无敌,中者无救。”唐妙兴的声音依旧平淡,却开始透出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但他们可知,修炼‘丹噬’,本身便是九死一生,不,是十死无生之局?”
“丹噬,非毒功,非炁功,非蛊术,却又囊括万毒、融炼百炁、驾驭奇蛊,更需以自身神魂念力为引,于丹田炁海之中,凝练出一枚至阴至毒、至纯至霸的‘丹种’。”
“此过程,凶险异常。万毒噬身、百炁冲撞、心魔反噬、稍有不慎,便是经脉尽碎、丹田崩毁、神魂俱灭的下场!”
他的话语,如同冰冷的刻刀,一字一句地凿刻在众人的心神之上。
“唐门立派千年,天资卓绝、惊才绝艳者辈出,试图修炼‘丹噬’者,亦不在少数。”
“然,成功者,寥寥无几。”
“十不存一?百不存一?或许,千不存一。”
唐妙兴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近乎残酷的平静。
“失败者,无一例外,尽皆——”
“形神俱灭。”
最后四个字,他加重了语气,如同重锤,狠狠砸落!
“嘶——”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尽管早有耳闻“丹噬”修炼极难,但亲耳从唐门门长口中听到“形神俱灭”这四个字,所带来的冲击力是截然不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1章学习丹噬(第2/2页)
那几名原本眼神灼热的擂主,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了几分,眼神开始剧烈闪烁,之前的兴奋和贪婪如同被泼了一盆冰水,迅速冷却,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惧和犹豫。
形神俱灭!那不是简单的死亡,那是连轮回转世的机会都没有的彻底消亡!是世间修行者最为恐惧的终极结局!
唐妙兴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眼神古井无波,继续说道:
“即便侥幸凝丹成功,亦非终点。‘丹噬’之力,诡谲霸道,反噬自身亦是常事。需以绝强意志、坚韧体魄、以及对生死漠然之心,时刻驾驭。一步行差踏错,便是丹毁人亡之局。”
“如今之唐门,除老夫之外,再无第二人,真正练成‘丹噬’。”
他微微抬起下巴,那双寒星般的眸子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光芒,似是傲然,又似是孤寂,更深处,则是一种冰冷的决绝。
“现在,选择权在你们自己手中。”
“踏入此‘噬窟’,便意味着你们自愿接受‘丹噬’传承,生死各安天命,唐门不负任何责任。”
“若自觉无此魄力,无此运道,现在便可退出。唐门依旧会奉上厚礼,礼送下山,绝不阻拦,亦无人会耻笑。”
“毕竟,求生,是生灵本能。”
他的话音落下,平台上一片死寂。
山风穿过山坳,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更添几分阴森鬼气。那“噬窟”幽深的洞口,仿佛变成了一张择人而噬的巨口,散发着令人毛骨悚然的诱惑与死亡气息。
那九名擂主,脸色变幻不定,内心显然正在进行着天人交战。
“丹噬”的力量,“门长”之位的诱惑,近在眼前!那是足以让任何人一步登天、屹立异人界巅峰的机缘!
但是,“形神俱灭”!
这四个字如同最沉重的枷锁,死死地扼住了他们的咽喉和野心。他们能从那无数厮杀中脱颖而出,自然不是蠢人。仔细权衡,为了一个成功率渺茫到几乎不存在、失败代价却恐怖到极致的力量,赌上自己的一切,真的值得吗?
漫长的沉默。
终于,一名来自西北的汉子咬了咬牙,脸上肌肉抽搐了几下,猛地一抱拳,声音干涩地道:“唐门长........晚辈........晚辈放弃!多谢门长........坦言相告!”
有了第一个,便有第二个。
“晚辈........也放弃!”
“抱歉,门长,这........这代价太大了........”
“我........我还不能死........”
接二连三,声音响起,带着羞愧、不甘,但更多的是如释重负。
转眼之间,九名历经血战、从数百人中杀出的佼佼者,竟无一人再有勇气踏入那“噬窟”一步!他们低着头,不敢看唐妙兴的眼睛,也不敢看那幽深的洞口,仿佛那里面有着能吞噬他们灵魂的怪物。
唐妙兴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仿佛早已预料。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唯一一个没有开口的人身上——
林深。
他依旧站在那里,黑色的风衣在阴冷的山风中微微拂动。脸上依旧是那副万年不变的平静与漠然,仿佛刚才唐妙兴那番关于“形神俱灭”的恐怖描述,对他而言,不过是清风过耳,没有引起丝毫波澜。
甚至,在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唐妙兴似乎捕捉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近乎于........
无聊?
是的,就是无聊。仿佛在听一件与己无关、且毫无兴趣的琐事。
其他九人也注意到了林深的沉默,目光纷纷聚焦到他身上,带着惊疑、不解,甚至是一丝看疯子般的眼神。
这家伙........难道不怕死吗?还是说,他已经被“丹噬”和“门长”之位冲昏了头脑?
唐妙兴看着林深,缓缓开口:“你,不退出?”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林深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林深抬起眼帘,目光平静地迎向唐妙兴那锐利如刀的眼神,淡淡地吐出了两个字:
“开始吧。”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视死如归的壮烈,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平淡得就像是在说“可以吃饭了”一样简单。
那九名放弃者顿时哗然,看林深的眼神如同看着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唐妙兴的眼中,终于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他深深地看了林深一眼,那目光似乎要穿透他的皮囊,直视其最本质的核心。
“你,可知后果?”
“知道。”
“仍要尝试?”
“嗯。”
简单的问答,却蕴含着令人窒息的份量。
唐妙兴沉默了片刻,周围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忽然,他嘴角似乎极其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那绝非笑意,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探究、冷然、甚至是一丝期待的表情。
“好。”他不再多言,转身,面向那幽深恐怖的“噬窟”。
“随我来。”
林深迈步,跟上唐妙兴,毫不犹豫地走向那仿佛能吞噬一切的洞口。
那九名放弃者目瞪口呆地看着林深的背影消失在“噬窟”的黑暗中,仿佛看着一个主动走向刑场的死人。
“疯子........真是个疯子........”
“为了力量,连形神俱灭都不怕吗?”
“或许........他有什么依仗?”
“依仗?在‘丹噬’面前,能有什么依仗?!”
他们的议论声被隔绝在洞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