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红尘尸仙 > 第259章 祭天台倒,镇北军反

红尘尸仙 第259章 祭天台倒,镇北军反

簡繁轉換
作者:一荷知夏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09 16:01:19 来源:源1

第259章祭天台倒,镇北军反

乾元五年。

景兴皇龙体欠安,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此乃人之岁数将老,身体机能退化,非药石可医。

宫中御医束手无策,景兴皇不以为意,这种事他五年前已经经历过一回,如今恰好又是五年光景,他只需派遣亲信去往云梦山,再去问白云仙师求一副延寿的仙药,便能解决所有问题。

然人算不如天算,等总管太监冯德海前往云梦山无功而返时,景兴皇才得知云梦山如意观已然被天雷击毁,白云仙师和观中子弟则尽数失去踪迹,下落不明。

如今的如意观破败不堪,里面供奉的仅剩下一尊袁公像。

景兴皇闻听噩耗,当时就急了!

朕的仙师死不死,活不活不重要,但朕要是没了仙师的药,可就真的活不长了!

年迈的景兴皇气的直哆嗦:「定是有奸人作崇,害了朕的仙师!」

此事涉及门道中人,非修行人士不能查证,

景兴皇遂命天师府问下追缉,问下者乃是璇玑七子郑天行,郑道长接到皇令,刚取出卦盘下,夫上一道惊雷忽然劈至殿前,首此之后夫师府璇玑七子便只剩下五子。

一直童颜鹤发的间天师,脸上多了几条皱纹,他告诉老皇帝,不要再问云梦山的事,不然恐遭天谴。

老皇帝不信邪,他是真命天子,应运而兴,和天公本是一家,甚至他还省吃俭用督造了祭天台,天公难道好意思在金銮殿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劈他这个天子不成?

见间天师不肯作为,景兴皇便于第二日上朝之时,下旨诏见司天监司正,让其在金殿上当众推衍天机。

司天监掌国朝天象丶占下丶灾异记录,论下签推衍之道,监内的太下官比之天师府的道人亦是不多让。

而那位常年坐镇监内的司正,更是连问天师都敬让三分的人物。

当司天监司正带看儿位太下官来到殿内时,景兴皇赵穴沉声道:「爱卿既职掌天时星历,便该以卜之术,揪出动摇国朝社稷的性逆之贼!」

司天监司正名叫裴靖安,乃是一个面容枯稿,双目浑浊的老人。

他穿着宽大的袍服,整个人缩在官袍内,当听见景兴皇的命令后,裴靖安幽幽一叹。

君上所谓追缉件逆之贼是假,为求仙药延寿是真,裴靖安心知肚明。

但奈何圣命难违,裴靖安只得从袖袍中取出龟甲,准备下签。

天机不可泄露,若道行福运不够,便不能轻易问下,间天师何等人也,可也不敢轻易推衍云梦山的事,他的福运可不见得比天师府的天师还要高。

不过今日在金殿之内,有国运抵挡,想来不会有太大反噬。

裴靖安藉助巴掌大龟甲,以小明大,以微见着,小小的龟甲上三百六十馀处光点投射出周天星图影像。

下一刻,龟甲上就浮现出了不下千字的符文字迹。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因徒罪隶丶市并小民丶文人墨客丶达官显贵,只要是世俗红尘的人物,甚至连鸡鸭鱼鹅丶熊狼虎豹也有显现。

裴靖安目瞪口呆,直到龟甲承受不住堆积的符文,彻底碎裂时,他才缓过神来。

景兴皇见龟甲碎裂,不禁皱眉道:「爱卿可曾推算出结果?」

裴靖安舌干口燥道:「这逆贼,是芸芸众生..:::

「芸芸众生?」景兴皇一听,脸色瞬间阴沉下来:「荒谬!汝何敢妄言语?」

裴靖安看向碎裂的龟甲,上面不知何时渗满了殷红的血渍,而他的心境此时反倒彻底平静下来。

面对帝王发怒,裴靖安长叹道:「臣前夜静观天象,发觉帝星晦暗,北域亮如白昼,天官书有述,此乃『德星出北隅,天人受命之徵」,今紫微失曜,陛下怠于宗庙,废礼社稷,如今北星耀野,有吞天之兆,陛下此时惟有怀仁布德,方能重获天心。」

「大胆!来人,给朕把这妖言惑众的混帐扯去官服,打入诏狱!」

「老夫自己会走,不劳列位费心。」解差官兵闻声上前,裴靖安摇了摇头,

自顾自脱去朝服,转身往殿外走去。

当裴靖安走出殿门时,他扭头对身旁负责押解的禁军解差说道:「老夫可以自行出宫前往诏狱,若你们跟随老夫,怕是会有无妄之灾。」

几名解差面面相,不过到最后只有一人默默退到了后面。

「周立,你要干什麽?你还想不想干了?」

被称作周立的解差无视上司的呵斥,当即朝几人拱了拱手,转首往相反的方向行去。

「你们看什麽?他周立擅离职守,待从诏狱回来我便拿他问罪!」

领头的统领面色很不好看。

反倒是裴靖安哈哈大笑起来。

约莫两刻钟左右,当几人押解裴靖安踏出宫门时,一道毫无徵兆的赤雷劈落,正巧落在几人所处之地。

与此同时,距离东宫极近的祭天台上,又有一道赤雷划过,在轰然巨响中,

百丈高的祭天台拦腰崩塌,乱石如瀑砸向东宫!

金殿内,景兴皇闻听巨响,惊问道:「殿外发生了何事?」

烟尘蔽日间,有宫人急匆匆奔入殿内,说是祭天台被天雷劈倒,砸毁了太子东宫。

「太子安危如何?」有大臣追问。

不多时,又有宫人回禀道:「太子殿下并不在宫中.:::

一旁侍侯的冯德海眼见朝堂气氛诡,急忙开口道:「此乃皇天庇佑,可见太子殿下也有天人之运护体,实是吉兆。」

景兴皇闻言脸色稍霁,唯有众臣依旧沉默。

一些忠于大雍的大臣已然面如死灰。

东宫乃国本所系,今日祭天高台反毁储君之宫,恰似上天启示,要断送大雍社稷。

「天雷碎台,非人力可以阻拦,此恐是昭示大雍天禄将终,子孙难承帝业矣!」

果然怕什麽来什麽,在东宫塌陷的第二日,此事便被有心之人利用,传起了国将不保的谣言。

起初众人只当是个笑话,但消息传开不过半月,外界就传来了镇北军反,整个北地彻底失陷的消息。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变得风声鹤喉起来。

官府严查传谣造谣之人,并且声称北地只是有流匪作乱,并无镇北军反逆一说。

津门府,临江县。

京城的事徐青有所耳闻,不过这些事与他并无多大影响。

自打前两年将猴仙堂收编后,徐青便忙着给那些本性顽劣的猴子做员工培训。

期间遇到不服管教的猴子,徐青就挥动圣言尺,一般的猴子,一尺子下去,

眼神就立马清澈起来。

猴子乃山中灵长,智慧之属,学起东西来比一般的仙家要快上许多。两年间,猴儿山的猴子可谓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连整座山的山风山貌也焕然一新。

北地战乱,被战事波及的地方愈来愈多,徐青便给各堂分发米粮,用来救济流民。

这些堂口的米粮,便是由护堂仙家一路护持。

猴仙手脚麻利,其他堂口仙家不够用时,这些猴仙还能替补上去,短短两年时间,徐青猫仙堂的香火已经再次突破百万数。

就这还是除去给各堂分发的香火,剩馀的数量。

赤尾猴穷怕了,跟随徐青的这两年,什麽活都干,有时给人出殡,主家缺少人丁,猴子还会披麻戴孝,跟着徐青给人扶枢守灵。

哪家哪户妇人生产,急需稳婆前去帮衬时,保生庙的小白蛇和出马弟子也会就近找猴子帮忙,背着稳婆往人家里赶。

赤尾猴不知保生庙和徐青的关系,只知道保生庙的香火仅次于猫仙堂,便是放在整个津门府,那也是数一数二的庙宇。

猴子心思活泛,眼看徐青和保生庙的神私交甚好,心里就产生了许多想法,保不齐那保生娘娘就是徐青的老相好!

赤尾猴对徐青心怀敬畏,不敢乱来,但对保生庙可就没那麽好说话了。

这猴子因为时常帮衬保生庙,便想着去保生娘娘那里也挂个名儿,分一份香火。

这事儿赤尾猴是瞒着徐青背地里乾的,但当对方焚香请见保生娘娘时,徐青便也什麽都知道了。

当天夜里,赤尾猴回到猴儿山,刚进洞府,就瞧见了手拿戒尺,面色阴沉的徐大掌教。

圣言尺邦邦邦重敲三下,一代猴王大妖眼神就变得比刚出生的小猴还要清澈。

自那之后,赤尾猴便再不敢跑到保生庙里撒野。

徐青把话说的清楚,给护堂分发的香火足份足量,哪怕是给保生庙帮忙的一份,也算了进去,要是赤尾猴仍旧贪心不足,不知悔改,那它迟早会栽在『贪这个字上。

赤尾猴没被教育过,这回可算是被徐青逮到了机会,如今整个猫仙堂,没被圣言尺敲过的仙家,也就只剩下古子虚丶关大壮和柜台上盘弄剑丸的猫了。

玄玉隐约感觉铺子里有股邪恶的气息锁定自己,但当它扭过头时,却只看到铺子门口多了一人,而徐青正挡着那人的路不让对方进来。

「徐兄让我进去!」

「商少阳,你不在黔州,跑我这做甚?」

商少阳扛着一把眼熟太师椅,站在铺门外,说道:「男儿志在四方,小小黔州如何能留得住我?这天忒热,你快让我进去!」

「那不成!两年前人县爷带着衙差亲自到我这里,把这太师椅领了回去,你如今又把它偷来,若是让县爷知道了,怕还以为是我让你偷的。」

「瞎!我当因为什麽,徐兄只管放心,我给我那姐夫刚置办了一把新椅子,

这旧椅子自然就让我拿了去,徐兄不必如此谨慎。

2

眼下正值暑季节,商少阳进了铺门,放下太师椅,往那儿一躺一眯眼,整个人都舒服的哼哼起来。

「还是你这阴凉,你是不知道外面有多热。」

徐青挑眉道:「你家娘子呢,你莫不是又撇了家业,偷跑过来?」

「我是那种人吗!」商少阳睁开眼,说道:「她前不久动了胎气,被我那岳母接到顾家静养,不让我见她。」

「我放不下心,又不能代她受过,只能来到津门,拜一拜保生娘娘。」

保生庙是临江县县尊陈光睿出资搭建,这两年不乏有香客捐赠香火钱,保生庙也终于在年前扩建了一回。

商家和陈光睿又有姻亲关系,商少阳知道保生庙的事倒不奇怪。

徐青没当回事,对方要拜的是保生娘娘,和他徐某人有什麽关系?

「眼下国朝动荡,北方多有战乱,商公子还是不要乱跑的好,至于拜庙求平安,在家里立个保生庙的神位,也是一样。」

商少阳笑道:「徐兄这话说的不对,越是动乱之时,各地世家大族越要四处走动,我此番来到京津,也是跟随家中长辈前来。」

徐青喷了一声道:「看来镇北军反的消息是真的了。」

商少阳好奇道:「镇北军反的消息这两日才传来,徐兄怎麽就知道它是真是假?」

徐青轻笑一声,说道:「镇北军要是没反,你和家中长辈会冒着风险跑到京津?」

商少阳无奈摇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此事非我所愿。」

镇北军是大雍抵御北疆藩镇势力的关键,但奈何景兴皇昏庸,在北疆形势危急的时候,依旧不思节制,贪淫作乐。别的不说,那百丈高的祭天台除了民脂民膏外,用的还有分发给镇北军的钱银。

朝廷缩减军饷开支,户部赊欠军饷不给,镇北军的军心必然不稳。

徐青当年去往黔州参加商少阳的婚宴时,发现有许多北疆地域的生面孔前往赴宴,除了这些生面孔,徐青还看到了朱怀安的舅舅殷乘山的身影。

商家是千年世家,最不缺的就是钱粮。

镇北军敢投北疆藩镇,那必然是对方有足够的军给予镇北军。

这些钱粮从哪里来?

徐青见微知着,已然明白了北疆的事态。

殷乘山肯跑到商家奔波,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朱世子在北疆站稳了脚跟,

而且已经有了剑指天下的意图。

徐青没太当回事,他更在乎的反而是阴河古道的动静。

这两年除了天下不太平,阴河古道里各种吊诡的牛鬼蛇神似乎也不安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